欢迎来到应届生求职网-中国领先的大学生求职网站

[江西]东华理工大学

(全职,发布于2012-10-10) 相关搜索
说明:

此信息由武汉大学研究生就业网审核并发布(查看原发布网址),应届生求职网转载该信息只是出于传递更多就业招聘信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目的。如您对此转载信息有疑义,请与原信息发布者武汉大学研究生就业网核实,并请同时联系本站处理该转载信息。

东华理工大学简介

 

东华理工大学(原华东地质学院)【法人证书号136000001159;机构代码49261077-9】有南昌和抚州两个校区。南昌校区位于"英雄城"的昌北经济技术开发区,抚州校区位于著名的"才子之乡"抚州市。全校占地面积2000余亩。经过50多年的办学历程,东华理工大学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理、工为主,文、管、经、法、教兼备的多科性大学。

学校现为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江西省共建。学校设有一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有1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0个工程硕士授权点、56个本科专业(其中14个被列为江西省品牌专业、5个国家管理专业、11个国防军工专业)、14个省部级重点学科。与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等单位合作培养博士生。

学校由中国工程院钱七虎院士担任名誉校长。现有在校学生3万余人,教职工17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100余人。教师队伍中,有博士生导师13人,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470余人,聘请兼职教授200余人(其中院士12人,美国、日本、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国际知名专家学者20余人)。学校现有省级学科带头人40人,省级骨干教师48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5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者30人,全国优秀教师5人,省部级劳动模范、省级教学名师、省模范教师20余人。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才28人。

学校被国际原子能机构指定为铀矿地质和同位素水文学高级培训中心,以及东亚地区同位素水文数据库主办单位。"分析测试研究中心"被国际原子能机构指定为仲裁实验室,"核资源与环境工程中心"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教育部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放射性地质实验教学中心"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江西省空间信息与数字国土实验室"为省级重点实验室,"放射性地质与勘探实验室"为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

学校与美国、欧洲、澳洲、亚洲等国家或地区的20多所高校建立了长期的校际交流与合作关系。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建立了长期交流与合作关系。

东华理工大学校园环境优美、人文气息浓郁,现正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浓厚,是有志之士实现理想和抱负的家园。

 

 

 

 

 

 

 

 

 

2013年人才需求计划

单位

需求专业

需求数量

单位

需求专业

需求数量

博士

硕士

博士

硕士

地球科学学院

矿产普查与勘探

2

 

经济与管理学院

会计学

3

 

矿物学、岩石学、矿产学

1

 

财务管理

 

构造地质学

1

 

物流管理

 

采矿工程

1

2

统计学

1

 

自然地理学

1

 

文法学院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或汉语言文字学

1

 

城市规划与设计

1

1

传播学

1

 

核工程与地球物理学院

测控技术与仪器

2

 

环境资源保护法

1

 

核能科学与工程

3

 

民商法

1

 

核技术及应用

 

测绘工程学院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2

 

辐射防护与环境保护

 

摄影测量与遥感

2

1

固体地球物理学

1

 

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

1

 

固体地球物理学或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

2

 

土地资源管理

1

 

水声工程

 

1

外国语学院

日语语言文学

 

1

海洋技术

1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2

 

水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环境工程

1

 

英语语言文学/翻译学

 

市政工程

2

德语语言文学

 

1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1

理学院

管理科学与工程

2

1

地下水科学与工程

1

基础数学

2

3

岩土工程(工程地质)

1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1

 

建筑工程学院

结构工程

1

 

经济统计

1

 

岩土工程

1

 

理论物理

1

 

土木工程(施工)

 

1

原子核物理

 

建筑学

 

2

体育学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

 

1

工程管理

1

1

运动人体科学

1

 

信息工程学院、软件学院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1

 

民族传统体育学

 

计算机应用技术

1

 

艺术学院

艺术设计

1

1

计算机系统结构

1

 

音乐学

1

通信与信息系统

1

 

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1

 

信号与信息处理

1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2

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机械电子工程

2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电路与系统

2

 

核资源与环境工程技术中心

放射性地质与勘探

1

2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放射性物探、核技术应用、深部探测技术

1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1

 

水文地球化学、微生物湿法冶金、矿山环境修复

1

1

化学、生物与材料科学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

1

 

核辐射环境、核废物地质处置

1

 

化学工程与技术

1

 

另招聘通信、经管、广告、数学等专业硕士专职辅导员2名。

注:1、引进人员均要求第一学历为全日制本科,且本科与研究生所学专业一致;

2、引进硕士要求本科、硕士均就读于985、211高校。

 

人才引进优惠政策

一、引进对象  

硕士及以上学位、副高及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

二、优惠待遇

(一)两院院士、长江学者、省部级重点学科带头人等

引进待遇由本人提出要求,学校审批。

(二)教授(年龄45岁以下、具有博士学位)

1、科研启动费文科6万元,理工科10万元;

2、安家费8万;

3、人才津贴20万元,或长期提供住房租住;

4、博士津贴500元/月;

5、视情况解决配偶工作。

(三)博士(年龄35岁以下)

1、科研启动费文科2-4万元,理工科4-10万;

2、安家费4万;

3、人才津贴:

(1)马克思主义理论、汉语言文学、数学、物理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等专业人才津贴10万元,或长期提供住房租住;

(2)其他需求专业人才津贴16万元,或长期提供住房租住;

4、聘为校内副教授;

5、博士津贴500元/月;

6、视情况解决配偶工作。(四)硕士(年龄30岁以下)

1、核能科学与工程、核燃料循环与材料专业毕业生给予2万元的安家费;

2、提供单间宿舍租住;

3、提供人才津贴200元/月。

(五)海外留学回国博士(年龄45岁以下,聘期6年)

1、科研启动费文科5万元,理工科10万元;

2、安家费10万;

3、人才津贴20万元,或长期提供住房租住;

4、聘为校内教授;

5、博士津贴500元/月;

6、根据工作需要配备实验室或研究室;

7、视情况解决配偶工作;

8、业绩特别突出的优秀人才,引进待遇可进一步优惠。

(六)已签《毕业生就业协议》的博士,毕业报到前发放生活补贴1000元/月。

 

 

人才引进联系方式

 

联系人:盛老师、刘老师

联系电话:0791-83897201                传 真:0791-83898562

E-Mail:ecitrsc@                网 址:ww***.cn[点击查看]

通信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经开区广兰大道418号东华理工大学人事处       邮编:330013

 

 

 

 

 

注:应聘者请如实填写《应聘人员登记表》,作为求职材料一并发电子简历(须包含本科及研究生期间成绩单)至我校人才引进邮箱,否则不予受理。

附:《应聘人员登记表》

 

 

 

 

 

 

 

 

 

 

 

应聘人员登记表

姓  名

 

性别

 

出生年月

 

(照片)

 

政治面貌

 

是否统招

研究生

(填是或者否)

 

第一学历是否全日制本科

(填是或者否)

 

 

博士研究生就读学校

 

博士研究生

所学专业

 

具体就读时间

--

硕士研究生就读学校

 

硕士研究生

所学专业

 

具体就读时间

--

本科

就读学校

 

本科

所学专业

 

具体就读时间

--

本科期间重修

课程门数

 

是否获得学士学位

(填是或者否)

 

家庭详细地址

省           市(州)         县(区)

是否有重大遗传、传染疾病史

 

是否已结婚或

有男/女朋友

(填是或者否)

 

姓名

 

本科专业

 

 

学校

 

 

学历

 

硕士专业

 

 

学校

 

 

获奖情况

(写你认为最重要的两项)

 

受处分情况

 

 

主持及主要参与(排名前三)的科研项目数量

 

以第一、二作者身份发表的科研论文数量

 

性格特点

 

有何特长

 

其他要说明的

情况

 

本人联系方式

移动电话

 

固定电话

 

备注

 

                             

说明:请应聘者如实填写,如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的,聘用单位有权取消应聘者的聘用资格,所造成的一切后果由应聘者本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