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协和医学院输血研究所2013年研究生招生宣传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输血研究所创建于1957年,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输血医学研究机构,从事输血医学科学研究、输血相关技术研究,为国家培养输血专业人才,为国家输血安全管理、应急医疗体系建设、输血科学技术发展及全民知识普及等方面提供理论依据、技术支持和信息咨询。
近年来,随着科研和教育工作的全面开展,我所输血事业发展蒸蒸日上,先后引进留日博士马峰和留美博士陈利民等学科带头人;在各类专业杂志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上百篇;承担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出版《中国输血杂志》、《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等刊物。设输血传染病、血液免疫、血液生化与分子生物学、输血生物医学工程、干细胞和分析检测等六大研究中心,涉及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病原生物学、免疫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等多学科。重点研究方向包括:国家输血安全评价体系建立的基础研究,输血相关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输血传播病原微生物的检测研究,血液制品病毒灭活,病毒性肝炎的疗效预测、耐药性机制的新型抗病毒药物研究;造血干细胞和人类ES/ips细胞向造血细胞诱导分化的基础与临床应用研究,HLA与造血干细胞移植相关研究,细胞治疗特别是脐血干细胞的基础与应用研究,红细胞血型研究特别是稀有血型的筛查和稀有血型库的建设,红细胞血型血清诊断产品研究,血小板相关免疫学的研究,;血液蛋白质的研究,基因工程药物、人血浆蛋白制品、细胞工程产品,;血栓与止血体外诊断试剂、输血相关疾病快速诊断试剂研究;输血医学相关的生物医学工程学基础及相关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的研究,血液保存研究,输血输液器材等研究。获国家、省部级科研成果65项,国家专利20余项。现有卫生部批准的艾滋病确认实验室、HLA参比实验室,中国红十字总会批准的中国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组织配型实验室,四川省血浆蛋白质重点实验室。
现有导师9名,其中博导3名,招生博导有马峰、陈利民,硕导有李武平、刘嘉馨、陈强、李长清、何苗。招生专业有免疫学、病原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2013年计划招收硕士生11人,博士生2人(包括推荐免试生计划:推荐免试硕士计划3人,免疫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和病原生物学各1名,直博生计划1名)。我所在读博士研究生2人、硕士研究生22人。截至目前,已成功培养博士研究生7人、硕士研究生80余人,就业率历年均实现100%。坐落于享有天府之国美誉成都的输血研究所占地面积36063平方米,设行政办公区、实验区、培训教育区等,新修学生宿舍12间,可容纳学生36人。同时,配有食堂、篮球场、乒乓球室、健身中心等,绿化充分、环境优美,是学习和工作的理想之所。
我所2013年招生博士、硕士导师简介:
马 峰
“协和学者”特聘教授 博士生导师;四川省“百人计划”引进人才;干细胞研究中心主任、血液免疫中心首席专家
招生专业 免疫学
研究方向:
干细胞生物学, 血液学, 免疫学,输血医学。 为开发安全有效的新型输血和细胞治疗奠定科学基础。
担任课题
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1年)/起止:2012年-2015年 。
国家高科技863项目(2011年):起止:2011年-2013年
联系方式:028-61648510/13568929978/mafeng@
陈利民
“协和学者”特聘教授、分析检测中心首席专家、博士生导师
招生专业 病原生物学
研究方向:输血相关传染病、肝炎病毒耐药机理、疗效预测、新型抗病毒药物、个体化治疗等转化医学研究
担任课题情况
目前主持国家外专局、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四川省“百人计划”,“协和学者”特聘教授专项、海外引进人才科研专项等课题研究。
研究员联系方式:028-61648530/13086636245/limin_chen_99@
刘嘉馨,
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研究员 硕士生导师
招生专业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主研究方向
输血医学相关的生物医学工程学基础及相关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
承担课题:
1) 输血相关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与器械的质量标准、产品研发与评价方法学的研究;(2)血液保存与血细胞老化的研究;(3)血小板源生长因子与组织修复的研究与应用;(4)血液代用品研究等。
联系方式:028-61648520/13708184273/ jxliu8122@
陈强
血液免疫中心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招生专业 免疫学
研究方向 HLA与造血干细胞移植相关研究。
承担科技计划项目
2002-2011年 国家彩票基金(国家红会);“中华骨髓库四川分库HLA组织配型”;2011-2013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KIR-HLA基因型组合对四川汉族人群HIV-1感染进程的影响”。
联系方式:028-87508696/13708182765/qchen0810@
李武平
输血传染病中心主任,副研究员 硕士生导师。
招生专业 病原生物学
研究方向 抗病毒药物与病毒性输血传染病预防控制研究
承担课题
1.人细小病毒B19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及持续性感染的分子机制;
2. 成都市献血人群中HBV流行病学调查及遗传多样性研究;
3. 靶向AAV介导IFN和shRNAs治疗乙型肝炎;
4. 血液核酸检测技术与标准研究;
5. Recipient Epidemiology and Donor Evaluation Study-III (REDS-III)
China Program: Longitudinal Donor and Donation Database and Confirmatory
Testing for Blood Donors at Five Chinese Blood Centers
联系方式:028-61648549/15881117937/lwpzhr@
李长清
血液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心主任,副研究员 ,硕士生导师
招生专业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研究方向:人血液相关蛋白质研究及实验诊断与治疗用品的基础与应用
担任课题
1、2010年国家卫生行业科研专项《报废血再利用技术应用研究》(2010年~2013年)(项目编号:201002005-5)
2、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综合纯化新工艺研究及产品开发》(2012~2015年)(项目编号:2012AA021903)
3、2009年国家卫生行业科研专项《输血安全相关技术与标准研究》(2009~2012年)(项目编号:200902008-2)
4、重大横向合作项目《血液制品检测评价及新产品的开发研究》(2012年~)
联系方式:028-61648506/13908036261/lichangqing268@
何苗
输血传染病中心 副研究员,硕士导师
招生专业 病原生物学
研究方向:主要从事输血安全领域的研究
承担课题
1. 人细小病毒B19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及持续性感染的分子机制;
2. 临床用血及血液制品病原谱筛查;
3. 献血人群中人细小病毒B19的系统地理分化和群体遗传研究。
联系方式:028-68169136/13880777181/messa1022@
学生常见问题解答
1、我是外地学生,请问学校能够安排住宿吗?
答:我所占地面积36063平方米,新修学生宿舍12间,可容纳24人。同时,我所配有食堂、篮球场、乒乓球室、健身中心等,绿化充分、环境优美。
2、请问在贵校读研有什么待遇?
答:凡被我所录取的正式研究生,我所给予硕士生1500元/月、博士生1800元/月的补贴,同时还提供免费住宿,早、午餐的待遇,并有科研课题补贴。
3、请问学校评定奖学金吗?
答:根据学生学习成绩,我所每年评定一次奖学金,奖励2000—3000元不等。
4、在贵校读书参与实际科研操作的机会多吗?
答:我所是以科研为主的研究单位,下设六大研究中心,拥有先进的国内外实验仪器设备,承担了国家级的诸多科研课题。如果你被我所录取成为正式研究生将享有高端的科研实践平台,并受到指导老师耐心细致的指导帮助。
5、贵校对毕业研究生有无发表文章要求?
答:按照院校规定,我们要求研究生毕业需要在核心期刊发表文章。我所下设的《中国输血杂志》是行业内的核心期刊,你有机会与杂志编辑沟通交流,提升发表文章的质量。
6、如果我从贵校毕业后能够在哪儿工作?
答:近年来输血医学已经越来越受到国家重视,输血行业呈现出蓬勃的发展生机。你毕业后可以到各地血液中心(血站)、医院输血科、医学研究机构,或者医疗器械、医药公司等单位工作。就业率历年均实现100%。
近期部分毕业学生就业工作单位:
于晶晶 就业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侯玉香在 北京市血液中心,魏天静在解放军303医院,魏薇在清华大学,陆松松在北医第一人民医院,章俊在成都蓉生公司,李宏在扬生药业有限公司……
7、我怎么联系指导老师?
答:你可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成都市东三环路二段龙潭总部经济城华彩路26号 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 教育培训处办公室电话及传真:028-61648548(含传真), 028-61648590,email:ibtjyc@,联系人:姚老师,电话:13668225842.我们会及时将你的问题反馈给指导老师,或直接与你期望的导师联系(联系方式见导师简介)。
8、什么网上可以查到输血所相关信息?
答:输血所网址:ww***.cn[点击查看]和北京协和医学院研究生招生信息网ww***.cn[点击查看]年硕士、博士招生简章可以查到我所相关招生信息
9、招收推免硕士生条件?
答:2013年硕士推免生计划有3人,专业有免疫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和病原生物学各1名,条件是申请推免硕士生者提供英语四级证书或成绩单(达到425分),有学校《推荐函》及推荐指标,在校历年成绩优秀者,复试合格及体检结果正常
10、招收推免直博生条件?
答:2013年推免直博生计划,免疫学专业1人,条件是申请推免直博生者提供英语六级证书或成绩单(达到430分),有学校《推荐函》及推荐指标(推免生须从取得学术型推荐免试生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中遴选),在校历年成绩优秀者,复试合格及体检结果正常。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输血研究所教育培训处
二0一二年九月二十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