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科院电工研究所博士后招聘启事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为中国科学院直属战略高技术研究所,设立有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主要从事电气工程学科及生物、物理、材料、纳米、信息等前沿交叉领域研究。电工研究所根据国家需要和学科发展趋势,确定了可再生能源技术,电力电子与电气驱动技术,电力设备新技术,电力系统新技术,极端电磁环境科学技术,现代应用超导技术,生物医学工程,微纳加工技术和前沿探索等九大研究领域。现面向广大应届博士生招聘博士后研究人员若干。
一、招收条件:已取得博士学位、品学兼优、身体健康、年龄不超过四十岁。
二、研究方向及合作导师(请阅附件“2013年博士后招收目录”)
三、入站程序
1、中国博士后网站上填报申请;
2、招收面试,身体检查;
3、网上审批后,携带站材料到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理入站批件;
4、持全国博管会通知办理入站手续。
五、申请入站应提交的材料
1、博士学位证复印件或答辩通过证明;
2、单位同意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证明信;
3、国外取得博士学位的留学人员应提交我国驻外使(领)馆出具的留学证明;
4、已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的清单和有代表性的论文全文;
5、体检表;
6、现实表现证明材料。
六、待遇
1、提供居住条件;
2、在站期间福利待遇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申请我所岗位后可享受同岗位人员的岗位津贴。
七、联系方法
联系电话:010-82547014 传真:010-82547000
Email:rczp@ 网址:ww***.cn[点击查看] 联系人:王老师 孙老师
八、附件《2013年博士后招收目录》
序号 |
合作导师 |
进站工作内容 |
应具备的专业背景 |
接收人数 |
1 |
肖立业 |
能源与电工材料的应用研究;
电磁场与能量转换基础研究 |
电磁场理论、电路原理或物理学 |
2 |
2 |
王秋良 |
从事空间探测器数据分析与运行控制;
超高磁场医学核磁共振均匀磁场技术与应用;
高精度的导航技术与复杂结构电磁分析技术;
特殊结构的薄膜制备技术 |
具备理论物理、粒子物理、高能物理和基础物理方面的背景,工作地在瑞士和北京,工作在国际工作组,具有软件编写和使用能力;
电磁场工程,医学核磁共振技术;
工程电磁场、导航技术;
物理、薄膜、材料 |
4 |
3 |
马衍伟 |
超导材料制备与性能;
强磁场作用下新材料合成;
超级电容器研发 |
材料、物理、机械工程、电化学
|
3 |
4 |
古宏伟 |
高温超导材料制备技术研究 |
材料物理、固体物理 |
1 |
5 |
张国民 |
超导电力技术应用基础研究 |
超导物理、电磁场理论 |
1 |
6 |
许洪华 |
大型风/光/储互补发电系统稳定性与容量配比研究 |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从事过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接入问题研究者优先 |
1 |
7 |
王志峰 |
聚光器控制;
吸热材料及热工问题;
真空管真空寿命;
电站热工控制;
粒子吸热器研发 |
电机控制;
太阳能选择性吸收涂层;
电真空专业;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工程热物理 |
5 |
8 |
王文静 |
非晶硅晶体硅异质结太阳电池 |
晶体硅太阳电池,薄膜硅太阳电池 |
1 |
9 |
徐二树 |
太阳能热发电系统优化设计 |
热能动力工程或工程热物理 |
1 |
10 |
温旭辉 |
电机驱动系统电磁兼容分析 |
电磁场、电机与电力电子 |
2 |
11 |
许海平 |
永磁电机分析与设计;
交流电机驱动控制技术研究;
电力电子主电路分析与设计;
电力电子系统控制技术研究 |
电机与控制、电力电子电力传动 |
2 |
12 |
王丽芳 |
电池管理及成组技术或电源技术 |
电气工程类 |
2 |
13 |
宋 涛 |
磁性纳米颗粒的生物医学应用;
电磁成像技术与应用 |
材料、物理化学、物理电子学、生物医学工程、电子工程、电气工程或自动控制 |
2 |
14 |
韩立 |
先进传感技术 |
材料类、精密仪器等专业 |
1 |
15 |
严 萍 |
大电流放电应用
脉冲功率及应用 |
电气工程、物理 |
2 |
16 |
孙鹞鸿 |
特种电源技术 |
电气工程 |
1 |
17 |
刘国强 |
新型探测与成像技术;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
电法测井、电磁勘探
多物理场耦合数值分析
电磁场正逆问题 |
声学或电磁学;
电气工程、电子工程、光学工程等均可 |
5 |
18 |
张国强 |
智能电网中的监测仪器研究与开发 |
电气工程、通信工程、电子工程、光学工程、精密仪器、机械工程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