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信息由四川大学审核并发布(查看原发布网址),应届生求职网转载该信息只是出于传递更多就业招聘信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目的。如您对此转载信息有疑义,请与原信息发布者四川大学核实,并请同时联系本站处理该转载信息。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 |
单位需求信息 | ||||||||||||||||||||||||||||||||||||||||||||||||||||||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简介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办学历史最悠久的学院之一。1933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41年开始招收研究生。 学院现设农业水利工程系、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系、水利水电工程系、土木工程系、动力与电气工程系、材料与结构工程系;有农业水利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土木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电气及其自动化、城市规划、农业建筑与环境工程等8个本科专业;农业水土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水文与水资源、水力学与河流动力学、水工结构工程、结构工程、岩土工程等7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农业水土工程、水文与水资源、水利水电工程、农业水资源与水环境工程等4个博士学位授权点;设有农业工程、水利工程2个博士后流动站。农业水利工程是国家和陕西省重点学科,水利工程是陕西省重点学科。农业水利工程专业是国家特色专业点、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和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是省级特色建设专业点,农业水利工程专业是陕西省名牌专业。 学院拥有旱区农业水土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农业部旱区农业节水工程重点开放实验室、水工程安全与病害防治研究中心、西北水利科学研究所实验中心、陕西省水利工程质量检测中心站、西北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监理中心、西北水利水电建筑勘察设计院、咸阳西北水利工程咨询有限公司、陕西省节水灌溉试验中心、测量测绘实验教学中心、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等11个校级科技创新研究及社会服务平台,4个校内实践教学基地、19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农业水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09年获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办《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学术刊物,是陕西省水利学会、水力发电学会的理事单位。 学院现有教职工220人,其中教授及研究员29人,副教授及副研究员85人;博士生导师26人,硕士生导师57人。其中双聘院士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人,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1人,陕西省“教学名师”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人,“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入选者2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拔尖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3人。农田水利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教学团队。 学院现有学生2639人,其中本科生2246人,博、硕士研究生393人。著名水资源专家李佩成院士、力学家王光远院士、农业水土专家熊运章教授、农业水土专家康绍忠院士,现任陕西省副省长郑小明、陕西省政协副主席张生朝、原山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高宜新等是校友中的杰出代表。 学院在农业水土、泥沙、旱区水资源、防渗抗冻胀、水工钢闸门、灌溉水力学、高速水流等学科领域,结合黄土高原环境改善及西北旱寒灌区建设的重大需求,研究成果显著。近年来先后承担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国家重大基础性研究计划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节水农业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农业高效用水重大产业化工程项目等国家、国际合作、省部级司局等课题140余项,各类工程科研项目600余项。获国家和省部级奖励2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9项。 学院坚持人才强院、学科主导,强化与旱区节水农业、水利土木工程重大建设项目的紧密结合,努力创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工作环境,全面提升学科水平,为建设以节水农业与水工程为特色的一流学科和高水平学院而努力奋斗。(数据更新至2012年9月)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2013年师资选聘计划及相关待遇 一、有关待遇 对接收在教学、科研岗位工作的博士学位获得者,提供以下待遇: (一)住房 学校提供140平方米左右住房一套,在校工作10年后产权归个人。夫妻同为博士且在教师岗位者,不重复享受住房待遇,增加3万元住房补贴。 (二)配偶工作 所选教师的配偶,其所学专业为学校需要的专业,经学校研究同意后,以人事代理形式予以安排相应工作,岗位原则为教学科研辅助岗位或管理岗位。 (三)科研启动费 对自然科学类博士毕业生提供5.0万元科研启动费,人文社科类博士毕业生提供3.0万元科研启动费。 二、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2013年师资选聘计划表
三、联系方式 联 系 人:谭老师,张老师 联系电话:029-87082902,029-87092920 传 真:029-87082901 邮 箱:sjxy208@ 联系地址:陕西杨凌渭惠路2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 邮 编:712100 二O一二年十一月十二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