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应届生求职网-中国领先的大学生求职网站

[广州]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2013校园招聘

(全职,发布于2013-02-28) 相关搜索
说明:

此信息由华南理工大学审核并发布(查看原发布网址),应届生求职网转载该信息只是出于传递更多就业招聘信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目的。如您对此转载信息有疑义,请与原信息发布者华南理工大学核实,并请同时联系本站处理该转载信息。


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
单位介绍

【公司简介】
        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简称广汽本田)于1998年7月1日成立,合资方及股比分别为:广州汽车集团公司50%;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40%;本田技研工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10%。2009年7月,广州本田汽车有限公司更名为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
        广汽本田目前有黄埔工厂和增城工厂两个厂区,生产能力合计达到年产48万辆,合计占地面积为193万平方米。目前,广汽本田的产品包括Honda品牌的歌诗图(Crosstour)、雅阁(Accord)、奥德赛(ODYSSEY)、锋范(CITY)、飞度(FIT)五大系列车型和理念(EVERUS)品牌的理念S1车型。截至2012年1月31日,广汽本田两个厂区共拥有员工7700多人。
2007年7月19日,广汽本田发布了自主品牌战略,宣布成立广汽本田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成为国内第一家发布自主品牌战略的合资企业。而广汽本田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也是国内首个由合资企业独立投资、以独立法人模式运作、具有整车独立开发能力的汽车研发机构。
【企业品牌】
        2008年12月12日,在广汽本田成立十周年之际,广汽本田面向未来发展,发布了全新的企业口号——感世界而动。"感世界而动",代表着广汽本田及其每一个员工的姿态:在感受消费者的需求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中,洞察到变化的本质,从而以别具一格的做法,挑战新事物,开创新潮流,创造出崭新的价值,并与消费者共享充满惊喜的感动。
        2007年4月20日,广汽本田在上海车展上发布了企业安全理念——"Safety For Everyone为了所有人的安全"。该理念以人为中心,不但注重保护车内乘员的安全,而且也充分考虑对方车辆乘员和行人的保护,实现安全共存。作为汽车制造企业,广汽本田希望今后有更多的人来关注汽车社会中的安全问题,全社会共同努力,提高安全意识,为中国逐步走进汽车社会创造一个更加安全、和谐的环境。
        2010年7月1日,广汽本田在上海世博会广州案例馆发布了企业环保口号——"让孩子的天空更蔚蓝"。此次发布的内容还包括广汽本田的环保宣言以及内容涵盖"绿色产品、绿色工厂建设、绿色产业链以及绿色公益"等领域的未来环保工作方向。作为对社会负责的一员,广汽本田不仅为顾客提供移动的梦想,也愿意持续不断地为环保贡献力量,为营造属于孩子们的蔚蓝天空而不懈努力。
【经营状况】
        在国内轿车项目中,广汽本田走出了一条"以市场为导向、少投入、快产出、滚动发展"的道路。成立十二年来,广汽本田以滚动发展为模式,实现了产能由1万辆到36万辆的跨越,产品系列覆盖中高级车、中级车、经济型车、MPV等各个级别。2011年3月理念S1的投产,标志着广汽本田正式进入了"Honda"、"理念(EVERUS)"双品牌运营的全新时代。
        广汽本田产销量实现一年上一个新台阶,2010年3月1日,广汽本田累计生产和销售轿车超过200万辆,成为中国第四家累计产销突破200万辆的轿车企业,也是以最少车型实现产销200万辆的轿车企业。
2011年12月,经过董事会的批准,广汽本田发布了2020年愿景:快速、低价、低碳地提供超越顾客期待的商品,到2020年成为产销100万台的环保先驱企业。
【社会评价】
        2005年4月、2006年4月和2008年4月,广汽本田三度被北京大学管理案例研究中心和经济观察报评为"中国最受尊敬企业"。
        2005~2010年,在由《21世纪经济报道》和《21世纪商业评论》主办的"中国最佳企业公民"评选中,广汽本田六度荣获"中国最佳企业公民"称号。
        此外,公司先后多次获得中国大学生最佳雇主50强称号,并于2011-2012年荣获“最佳校园招聘典范”、“中国汽车行业最佳雇主”等称号。   

联系电话 联系人 张豫
传真 邮箱
单位主页 ww***.cn[点击查看] 单位性质 三资企业
通讯地址 中国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广本路1号 邮政编码 510700
备注 (zqi改)

岗位 学历 招聘人数 点击数 发布时间
各类岗位 本科 38 2013-02-28

本站提醒:如何识别虚假招聘信息?求职必看,切勿受骗上当!

如何写一份简单、直接、高效的求职信?



download.yingjiesheng.com

A man can fail many times, but he isn‘t a failure until he begins to blame somebody else. -- J. Burrough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