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信息由内蒙古大学创业学院审核并发布(查看原发布网址),应届生求职网转载该信息只是出于传递更多就业招聘信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目的。如您对此转载信息有疑义,请与原信息发布者内蒙古大学创业学院核实,并请同时联系本站处理该转载信息。
招聘时间:2013年4月23日(星期二)下午3点 招聘地点:教学楼403教室 品牌管理师——大学生就业的新亮点 鉴于内蒙古地区品牌管理师人才的匮乏,内蒙古品牌文化商会,依据商务部颁布的国家行业标准,在内蒙古地区各高校组织开展品牌管理职业能力测评活动。此项活动费用全部由国家承担。 能力测评成绩60分以上(含60分),可自愿申请有关职业资质证书。并列入中国商业联合会品牌管理师人才库。优先推荐给进行“品牌评价”的各用人单位。 2006年9月21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向社会发布了第七批新职业,包括品牌管理师、报关员、宠物驯导师、房地产经纪人等12种。 一、品牌管理师是时代催生的结果 品牌管理师这个新职业的出现,与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紧密相连,是经济时代催生的结果。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促使国内市场逐步进入品牌消费时代,挑品质、选品牌、用名牌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人日常生活方式的主旋律。企业竞争不仅要比科技含量,比质量优劣,比服务好坏,更要比品牌知名度、美誉度、联想度等,品牌成为企业争夺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1、“有品无牌”的现状 鉴于我国目前还只是一个制造业大国,还不是品牌大国,而且仅制造业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根据2004年中国科学院《中国可持续发展报告》,由于科技的落后,可能使得中国沦为“世界车间”而不是“世界工厂”。首先目前我国的制造业缺乏核心竞争力,因为我国整体的科技水平距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还不小;其次是我国的廉价劳动力的优势也在逐步减退;其三就是我国近几年来能源电力的紧张,对我们这个高能耗的制造业形成致命的威胁。无论是从目前的经济效益还是从经济发展的长远规划来讲,都是应该加以反思的重大课题。一个企业、一个民族、一个省、一个国家,如果不能拿出一些值得骄傲的品牌做为经济发展、创造价值的龙头,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如何谈得上领先世界,“有品无牌”的遭遇只能是“品牌加工厂”的低层次待遇。我们应该看到差距,看到危机,意识到这是我国经济发展与否的生死攸关的“一字之差”——中国创造与中国制造,只有彻底改变“有品无牌”的现状,才有可能真正跻身于世界经济强国之中。福布斯全球500强著名企业中,具有相当多在行业中处于领导地位的著名品牌,这些品牌一方面为少数几个经济发达国家所拥有,另一方面它们行销全世界。地理、文化、宗教和种族的不同,都未能阻止它们进入他国的市场。它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对比它们的成功能给我们深刻的启示!从更加深刻的层次讲,品牌不仅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也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美国《商业周刊》2002年全球最有价值品牌排行榜中,美国占65席,日本占6席,韩国占1席,而中国却为零。 2、实施品牌推进战略 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大小,就是看一个国家的创造力有多大,一个国家的品牌有多少,中国现已成为世界经济的中心舞台,也即将成为世界的消费第一市场。美国《财富》双周刊刊登文章《透视新中国》,认为中国经济已成为世界经济的“中心舞台”,改革开放近30年来,中国已成为世界经济中最强大的、最不可预测的一支力量。与此相比,我国的品牌管理工作要相对弱得多。 根据上海“品牌推进战略”总目标,要用3-5年的时间培育50个叫得响的大品牌;到2010年,3-5家企业进入世界500强和10家左右的国际品牌。然而内部调查显示,目前上海在品牌战略决策和运营执行方面的人才,除“外资企业”、“广告、公关和咨询机构”外,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相对缺乏该类人才。并且,在很多企业内部组织体系架构和管理流程中,基本没有“品牌管理”系列的岗位名称、技术职级和管理授权。 二、当前中国大学中尚无品牌管理专业 据调查,中国现有工商企业1300多万家,很多企业都设有市场部、企划部或广告宣传部,但少有品牌经理;部分大中型企业设有品牌管理部,如联想、创维、TCL、隆力奇、用友和马应龙等,大部分则没有。许多品牌管理从业者主要是自学成才,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的本科教育,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与国际企业都存在一定的差距。目前这些人员多集中在大中型城市的消费型企业和咨询公司,特别在京津冀、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区更为集中。由于这些从业人员大多是有大专以上文凭,具有经济、心理、文化和传播多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目前主要来源于市场营销、工商管理、广告设计和新闻传播等相关专业。 1、我国品牌管理人才缺口百万 估计未来10年该市场人才缺口在100万人,目前国内还没有一家高校开设品牌管理本科专业,某些专业如市场营销、工商管理、广告等与品牌管理有一些关联,少量大学开设了品牌管理选修课,也有品牌管理方向的研究生,但总体上说,这种培养模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和经济发展的需求。由于这类复合型人才培养较慢,市场营销、工商管理、广告设计和新闻传播等相关专业的大学生应积极抓住机遇,适应市场,参加培训,为我国的品牌事业作出贡献,因此有着良好的就业前景。 2、使品牌管理科学化、规范化 将品牌管理纳入国家标准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对品牌管理专业队伍的建设与素质提高,促进中国自主品牌建设和自主知识产权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都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对于目前正在从事品牌专业的从业人员,是一个肯定,使品牌专业具有归属感。比如像律师、记者等传统职业进行相关的资格考试,品牌管理师也需要更应该得到国家的认可;其次是对于企业,特别是有志于做大、做强自己品牌、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企业来说,有了一个引进品牌管理人才的标准,对品牌管理人员的考评、管理也有了相关的依据;三是国家则可以规范品牌管理的从业人群,提高品牌管理人员的素质,使品牌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 从国际上看,发达国家对品牌的重视可见一斑,美国布什政府启用著名的“麦迪逊大道皇后”夏洛特·比尔斯,任命她为负责外交和公共事务的副国务卿。因为夏洛特·比尔斯是品牌营销的内行,她曾担任过著名广告公司智威汤逊的董事长和奥美公司的CEO,她长期致力于品牌营销和策划,是国际广告界公认的品牌权威。 三、实施品牌战略,培养品牌人才 改变“世界车间”or“世界工厂”的局面,只有实施品牌战略,培养品牌人才。自2004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建立新职业信息发布制度以来,至今已发布了七批共76个新职业,制定完成并颁布了20个新职业的职业标准。据了解,并不是所有的新职业国家都要颁布职业标准,根据职业活动特点及其对从业人员的技术技能要求,对其中一些技术含量较高和从业人员素质要求较高的职业制定并颁布职业标准,推动培训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品牌管理师对相关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 1、品牌管理师是复合型人才 中国劳动保障部相关负责人说,品牌管理师是一种复合型人才,培养会比较慢,中国大学中目前尚无品牌管理专业,与此相关的专业主要是市场营销,由此来看,培训和认证更多的品牌管理师将成为该领域今后工作的重点。 随着经济日益市场化和国际化,廉价产品的生产和出口虽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贡献很大,但是廉价产品的附加值很低。没有建立在高附加值产品基础上的国际竞争力是难以持续的,抵制经济风险的能力也不够强。我国缺乏自主品牌是影响产品附加值的首要原因。目前国与国之间在经济领域的竞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品牌的竞争。虽然我国改革开放近30年,但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明显缺少国际性强势品牌。客观上由于我国市场经济起步比较晚,但主观上缺乏品牌意识、对品牌理解一知半解、少有品牌管理人才等,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值得人深省。品牌对于提升企业的市场生存能力和产品国际竞争力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与巨大的市场缺口相应的对策 建立强势品牌最迫切需要的当然是人才,品牌管理专业人才匮乏是品牌建设工作滞后的根源之所在,品牌管理师这一新职业的确立,无疑对提高品牌管理从业人员素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形成更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我国的大学毕业生正是大有用武之地的时机,这也将是我国形成强势品牌的一个契机,更是成为品牌管理师义不容辞的职责。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国际化的推进,我国的1300多万企业都将设立专门的品牌管理岗位,品牌管理师将是未来最热门的职业之一,也为大学毕业生就业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契机。求职的大学毕业生和企业经营者都应系统了解全球化品牌战略,掌握最新品牌传播手段,提升企业品牌运营的能力,建立以品牌经营战略为核心的企业运行模式,塑造强势品牌并不断维持和提升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国家劳动部通过市场调研分析,组织国际品牌咨询机构、著名跨国公司的实战专家,按照国际广泛认同的品牌知识框架、管理流程和方法体系,已经确立了国家《品牌管理师》职业标准,开始推行《品牌管理师》职业资格鉴定。大学毕业生顺应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观察新职业的需求趋势。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适合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有最新品牌理念、高超品牌营销策划技巧、实战品牌运作技能的综合型高级品牌管理人才,以及具备国际化品牌理念并谙熟本土化市场的复合型品牌管理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