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信息由华中科技大学审核并发布(查看原发布网址),应届生求职网转载该信息只是出于传递更多就业招聘信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目的。如您对此转载信息有疑义,请与原信息发布者华中科技大学核实,并请同时联系本站处理该转载信息。
校园招聘:
时间:10月18日19:00
地点:同济学子苑506栋一楼活动室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介绍
医院介绍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建于1864年3月1日,时称ShanghaiGeneralHospital,为全国当时规模最大的西医医院,也是全国建院最早的西医综合性医院之一。1877年更名为公济医院,1953年改名为上海市立第一人民医院,1981年成为上海市红十字医院,2002年加冠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1992年通过国家卫生部评审,成为全国首批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
医院分设北部(虹口区海宁路100号)和南部(松江区新松江路650号),占地294,775平方米,是目前上海市占地面积最大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医院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心内科),国家卫生部临床重点专科5个(普外科、呼吸科、泌尿外科、眼科、耳鼻喉-头颈外科),国家卫生部内镜培训基地4个(消化科、普外科、泌尿外科、妇科),上海市临床医学中心2个(上海市器官移植临床医学中心、上海市视觉复明临床医学中心)、上海市急救中心3个(上海市心脏病急救中心、上海市急性创伤创伤急救中心、上海市危重孕产妇急救中心),上海市医学领先重点学科3个(眼科、麻醉科、泌尿外科),上海市重点实验室2个(上海市眼底病重点实验室、上海市胰腺疾病重点实验室),上海市医疗质量控制中心2个(上海市麻醉质控中心、上海市肝移植质控中心)。此外,上海市眼科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胰腺疾病研究所、上海市卫生局示范中医科也设在我院。
医院的医、教、研技术实力雄厚,成果丰硕。近年医院人才梯队建设和科研教育成效显著。现有博导48名,硕导95名,博士点22个,博士后流动站22个,硕士点33个。多人次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海外青年学者合作研究基金、新世纪百千万人培养计划、上海市百人计划、上海市领军人才计划等。2012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6项,获得科技部“863”课题1项,上海市科委项目30项;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教育部科技成果奖一等奖1项、华夏医学科技奖一等奖1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1项、上海医学科技奖二等奖1项、上海医学科技奖三等奖2项;2人次获得上海市学科带头人计划。2012年,医院获得各类渠道的科研项目150余项,科研经费总计5610万元发表统计源期刊论文485篇,SCI收录论文180篇。
培训基地介绍: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自1988年起作为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点单位,先后培养了许多优秀的临床医师和杰出的医学人才。2006年加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住院医师培训基地,2009年医院29个学科成为卫生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临床药师培训基地,依托上海交通大学和卫生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规范的培训制度和严格的考核体系,我院住院培训工作更加规范。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已经形成了医院南(松江)、北(虹口)两部。医院在规模、设备、人员构成、教学力量和科研能力等方面均具有相当的优势。自1988年起,医院已成为上海最早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重点基地之一,建立了系统的培养体系、完整的管理制度和严密的考核措施。同时医院已具有一支丰富临床教学经验的住院医师培养师资队伍。我院内科、外科、妇产科、儿内科、急诊科、神经内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康复医学科、麻醉科、医学影像科、医学检验科、口腔科、病理科、全科医学科等15个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2010年起,医院每年招录培训对象超过100名,培训对象进入基地后,医院根据国家的有关政策,提供最佳培训条件和师资,保证培训对象的工资等待遇和社会保障,择优录用优秀结业考核培训对象。
一流的带教师资队伍:目前,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共有中高级职称师资队伍1460余人,其中硕士研究生导师100名,博士研究生导师50名。近3年来,医院获上海市人事局浦江计划8名,上海市领军人才1名,有8位医务人员获得了医学院百人计划的项目资助,9位住院医师医师入选卫计委“优秀医学青年培养计划”。近3年医院投入600万人民币开展了学科梯队人才培养计划,有11位优秀住院医师入选“优秀医学青年前期人才”培养计划。医院2010年以来共选送了100位医务人员进行为期一个月以上的出国进修学习。近3年共指导培养硕士研究生165名,博士研究生81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400余人。
开展多形式的培训项目:每年医院根据各教研室意见及专业培训需求制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项目,培训内容包括基础生命支持、高级生命支持、神经系统检查、临床流行病学讲座、临床营养支持、如何写医学论文、呼吸机基础与临床应用、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心电图读片、胸片读片、疼痛评估、疼痛管理等。硬件上建立了医院系统的首个眼科显微临床实践平台;在软件方面:建立了完善的相关平台的使用规范和培训纲要。依托此平台,可以开展眼科常规的手术操作,并可以通过实时和远程监控进行相关的无干扰现场考核。在2013年6月8日顺利地承担了2013年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的操作考核部分。建立网络教学反馈系统,集视频、音频反馈及监控于一体化,使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在服务方向、服务功能、实训规模和实训质量等方面必将都有明显的提升,为在住院医师提供培训场地,并将先进的临床技能培训观念与技术进行推广应用,形成了以“三结合”为内涵的实训体系,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仿真训练与全真训练相结合、医院训练与毕业考核相结合。最终的目标是培养一支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的医学理论、专业知识和临床技能的住院医师,为我国的居民提供安全、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
重点学科
眼科:
眼科由“东方一只眼”赵东生教授(卫技一等2级)创立,现为国家临床医学专科,是上海市眼科防盲临床医学中心、上海市眼科研究所和上海市眼底病重点实验室所在地。拥有一批国内外著名的专家教授,下设眼底病、白内障、青光眼、角膜病、屈光斜弱视、葡萄膜炎、神经眼病等亚专科。近5年来,眼科共获得3,520万元课题资助,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十二五”科技重大专项1项、“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1项,国家自然基金面上及青年项目17项等,共发表SCI论文87篇(单篇IF最高8.9)。先后获得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1项、2007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200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及2011华夏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等省部级科技奖16项。
普外科:
我院普外科是由我国著名外科专家任廷桂教授(卫技一等1级)创建于1952年,在任廷桂、李宝华、潘铨、周惠清、彭志海、裘正军等几代学科带头人的带领下,经过60多年的的努力,普外科已成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上海市器官移植临床医学中心、上海市肝移植质控中心、上海交通大学胰腺癌诊治中心及卫生部腹腔镜及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挂靠单位,入选“211”三期建设项目。科室在院南北两部拥有5个病区,250张床位,拥有独立的普通外科研究室,下设肝脏移植外科、胆胰外科、胃肠外科、结直肠外科、乳腺甲状腺外科和血管外科6个亚学科。近5年学科相关研究结果在ClinicalCancerResearch等国内外著名杂志上发表论文400余篇,SCI42篇,总影响因子123.248,获国家教育部高校科技进步一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各一项。拥有2项专利,申报发明专利3项,其中2项已处于公示阶段。承担、完成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国家“863”重点项目子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创新行动计划”等国家级、上海市级课题30余项,总科研经费2850余万元。2011年一年学科获1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泌尿外科:
泌尿外科成立已有65年的历史,在黄正、谢桐、张先有、凌桂明、唐孝达、谭建明、夏术阶等多位著名的专家学者的带领下,泌尿外科已经发展成为国内外极富盛名的学科之一,并于1994年成为上海市医学领先重点学科。2012年成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科室目前拥有120W铥激光、100W钬激光、第三代EMS碎石机、输尿管软镜、输尿管镜、腹腔镜、等离子电切机、腹腔镜以及影像尿动力学检查仪。目前泌尿外科拥有3个专属病区(南院1个病区、北院2个病区),共有普通床位126张(其中南院38张,北院88张,并在院ICU、日间病房、国际医疗中心特需病房中拥有非固定床位20张。科室现是上海市住院医师培训基地、国家临床药物实验基地科室、卫生部内镜培训基地科室。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是我院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之一,现有核定床位64张,分为南北两部;硕士以上学历18人,6人曾在国外进修学习。设有喉功能检查室、耳功能室、激光、射频治疗室、聋儿语训室、鼾症工作室、变态反应检查、助听器选配、头颈肿瘤外科研究室等医疗研究部门及项目,功能齐全,门诊量及病房病人数逐年增加,获得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自然基金等经费600余万元。
心血管内科:
我院心内科是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交大医学院重点学科,院重点学科之一。科室是卫生部“起搏与电生理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和“冠心病介入专科医师培训基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上海市心脏病急救中心,美国心脏病学院中国教育基地。在几代学科带头人的带领下,逐渐形成了一支技术力量强、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学科团队。近五年承担国家级课题2项,参与973及十一五课题7项,其他省部级课题15项,获上海医学科技奖三等奖1项,目前在研课题20余项。2011年通过心血管专业组药物临床试验资格复审,在研临床药理试验20余项。近5年来共发表SCI论文近30篇,统计源或核心期刊150余篇,主编著作4部,获得各类专利5项。
消化内科:
消化科是院重点学科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文化传承。科室核定床位108张,包括南北2个病区、门诊(消化专科门诊,专家门诊,特需门诊,脂肪肝门诊,胃食管反流门诊,胆胰门诊,便秘门诊)、胃镜室、Hp室、消化疾病研究室等部门。消化科是卫生部消化内镜培训中心、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和上海市胰腺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在老一辈消化病学家巫协宁教授、王国良教授等带领下,逐渐形成了以王兴鹏、陆伦根、万荣和宛新建教授等为主的一支技术力量强、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学科团队。
肿瘤科:
我院肿瘤科是上海市综合医院中最早设立的肿瘤专科之一,目前已成为医院重点发展的学科之一。随着肿瘤学科迅猛发展,我院2009年成立了肿瘤诊治中心,下设肿瘤内科、肿瘤放射治疗科、肿瘤微创综合治疗科、国家临床药物试验基地及肿瘤生物治疗中心,共有床位100余张,主治各种实体瘤及难治性肿瘤。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建立了上海交通大学胰腺癌诊治中心及专治病房,成立了临床肿瘤基因组检测中心,筹建了肿瘤生物治疗实验中心。承担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科技部支撑计划、上海市重大创新计划项目、上海市医学重大课题基金项目、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上海市卫生局面上项目、上海市卫生局青年基金项目10余项,近年来共获得科研资助经费600余万,发表论文80余篇,参编专著9部。
妇产科:
我院妇产科是上海交通大学重点学科、上海市妊娠糖尿病诊疗中心、上海市危重孕产妇抢救中心、卫生部妇科内镜及手术培训基地,是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会副主委单位、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会副主委单位、上海医学会妇产科学会副主任委员单位,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会妊娠糖尿病协作组副组长单位。根据近年妇产科疾病谱的变化和高新技术发展的特点,学科充分关注妊娠糖尿病发病规律、妇科肿瘤治疗学研究、以及以腹腔镜为代表的微创技术的应用。主持制定了上海市妊娠糖尿病诊疗规范;是上海市妇科肿瘤规范化治疗多中心研究首席负责单位;完成国内首例腹腔镜乙状结肠代阴道手术,成果获上海市医疗成果三等奖;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并证明了早期宫颈癌经腹根治性宫颈切除术中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的策略和技术;三项手术器械的设计分别获国家专利。
普外科
博士生导师 彭志海 裘正军 李 克 严东旺
硕士生导师 李继坤 孙 星 周崇治 徐军明 刘 俊 樊军卫 钟 林 王兆文 王晓亮
泌尿外科
博士生导师 刘国华 夏术阶 凡 杰 邱建新 孙晓文
硕士生导师 朱英坚 刘海涛 韩邦旻 赵福军 朱 江 鲁 军 郭义峰
骨科
博士生导师 王秋根 田纪伟
硕士生导师 马金忠 沈 强 陶 杰 汪 方 易诚青 王 雷
心血管外科
硕士生导师 袁忠祥 叶一舟
整形外科
博士生导师 沈尊理
心血管内科
博士生导师 刘少稳 戴秋艳 汪 芳
硕士生导师 金 炜 洪 江 李红莉 王 毅 赵军礼
消化内科
博士生导师 王兴鹏 陆伦根 宛新建 万 荣
硕士生导师 徐 敏 曾 悦 朱 峰 胡国勇
呼吸内科
博士生导师 周 新 金先桥
硕士生导师 张 旻 贲素琴
肾脏内科
博士生导师 袁伟杰
硕士生导师 于 青 刘 军
血液科
博士生导师 王 椿
硕士生导师 高彦荣
内分泌科
博士生导师 彭永德
硕士生导师 吴艺捷 王育璠 孙海燕 游 利
妇产科
博士生导师 万小平 丰有吉 席晓薇
硕士生导师 邬素芳 徐先明 孙云燕 张佳荣
儿内科
硕士生导师 洪建国
神经内科
博士生导师 王晓平
硕士生导师 吴云成 王乔树
眼科
博士生导师 许 迅 孙晓东 吴星伟 邹海东 郑 志 柯碧莲
硕士生导师 樊 莹 刘 焰 夏 欣 汪枫桦 邱庆华 刘 堃 刘海芸 宫媛媛 王 泓
孙 涛 宋正宇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博士生导师 董 频 李克勇
硕士生导师 於子卫
肿瘤学
博士生导师 王理伟 黄 倩
老年医学
硕士生导师 倪秀石 靖大道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博士生导师 张贵祥 张 皓 杜联芳 赵晋华
硕士生导师 王 悍 邢晋放 李康安 王精兵
麻醉学
博士生导师 李士通 陈莲华
硕士生导师 姚俊岩 郑吉建 裘毅敏
临床检验诊断学
博士生导师 李 莉
硕士生导师 陆元善 刘庆中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博士生导师 陈嘉嶶
硕士生导师 唐华美
药理学
博士生导师 刘皋林
硕士生导师 胡道德 李晓宇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硕士生导师 王慧萍 李惠明
急诊医学
硕士生导师 王瑞兰
口腔医学
硕士生导师 陈丹鹏 潘劲松 宋 萌 王晓丽
皮肤病与性病学
博士生导师 施伟民
康复医学与理疗学
硕士生导师 陈文华
中西医结合临床
硕士生导师 王松坡 魏强华
中医骨伤科
硕士生导师 张必萌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
硕士生导师 祝延红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
上海市红十字医院
北部地址:上海市海宁路100号邮编:200080
南部地址:上海市新松江路650号邮编:201620
联系部门:人力资源处
联系人:时老师
联系电话:021-36126216
邮箱:yyrsc_111@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2014年优秀博士生招录通知
一、招生对象
1.具有普通高等医学院校全日制医学专业博士学历(具有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拟从事临床医疗工作的2014年应届毕业生);
2.具有正常履行培训岗位职责的身体条件;
3.英语要求CET6≥440(TOEFL≥90或IELTS≥6.0),需提供证书复印件或成绩单;
4. 具备较为扎实的临床基本技能与研究能力,在日常工作中表现出较大的发展潜力。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著1篇以上;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过省级以上课题的研究。
二、2014年住院医师培训基地招生目录:
学科代码 |
学科 |
博士 |
P01 |
内科 |
40 |
P02 |
外科 |
30 |
P03 |
妇产科 |
10 |
P04 |
儿科 |
5 |
P05 |
急诊科 |
15 |
P06 |
神经内科 |
2 |
P08 |
眼科 |
5 |
P09 |
耳鼻咽喉科 |
4 |
P12 |
康复医学科 |
1 |
P13 |
麻醉科 |
3 |
P14 |
医学影像科 |
12 |
P15 |
医学检验科 |
1 |
P16 |
临床病理科 |
3 |
P17 |
口腔科 |
2 |
P18 |
全科 |
8 |
|
肿瘤科(教学基地) |
5 |
小计 |
146 |
三、申请方法
1、申请者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网站点击下载《2014年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报名表》,和个人简历(注明培训科室)一起邮寄至医院;
2、将以上材料发至人力资源处邮箱;
3、其他所需材料面试时另行通知,请继续关注本网站。
四、规培住院医师的待遇:
1. 基本待遇:
(1)工资:由上海市卫生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审核并发放,我院扣除税费、工会会费,补发加班费,每月约2000元;
(2)奖金:有医师证并注册在本院2200元,无医师证1700元;
(3)阳光奖:与在职新职工享受同等待遇,即:当年的6个月不发;第7个月,即第2年1月1日以后享受50%;第3年1月1日以后享受100%;
(4)四金:工资部分由卫生人才中心统一缴纳,第2年4月起奖金部分产生的养老金由单位从住院医师的奖金中扣除,并补足医院部分后一起交至中心;公积金自第2年7月由个人和单位补交;
(5)饭贴:每月200元打在饭卡里;
2、 考核奖励:
(1)每年参加上海市优秀住院医师评选9人,获选人员获得5000元奖励;
(2)每年参加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优秀住院医师评选11人,获选人员获得1000元奖励;
3、科技奖励:
发表论文、申请课题的奖励参见《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科技奖励管理条例》
(1)国家级二类科技项目奖励:
a)奖励范围:国家级一类科技项目一级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青年项目获得者。
b)奖励标准:按获得的可支配科研经费的10%奖励,5万元封顶;若青 年项目可支配科研经费的10%不足3万元,按3万元奖励。
(2) 市局级重大科技项目奖励:
可支配科研经费<100万元,奖励2万元。
(3) SCI等论文奖励:
凡第一作者与通讯作者均以我院为署名单位发表的论文,版面费全额报销,并根据影响因子(IF)按下列标准予以奖励:
a) IF<5.0,奖IF*1.0万元,且最低不少于0.5万元。
b) IF≥5.0,奖IF*1.5万元。
仅第一作者或仅通讯作者一方单位署名为我院,奖励及版面费报销原则上按上述标准减半。
4、 特殊待遇:
符合以下特殊条件的优秀毕业生,医院参照本院同等在职职工的标准给予兑现待遇:
(1)优秀毕业生的要求:取得博士学历、学位,取得医师资格并在我院注册,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a)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著IF2分以上2篇或IF5分以上1篇;
b)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励;
c)获得省市级研究生优秀成果奖励;
d)获得省市级优秀毕业生或三好学生奖励;
e)获得以上同等级别奖励人员。
(2)待遇:
享受优秀住院医师津贴5500元/月,年收入达到12-13万元,且每年根据医院发展形势增加津贴金额;
五、留用原则:
1、 医院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将优先留用大批优秀住院医师;
2、 优秀博士生原则上给予录用,并将优先推荐公费出国培训、申报各类人才奖等;
六、截止日期:
暂定为2013年12月31日,会根据卫生局通知和缺额情况更新。
七、联系方式: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海宁路100号行政楼216室;邮编:200080;
联系部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人力资源处;
联系人:时老师;
联系电话:021-36126216;
邮箱:yyrsc_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