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信息由西安交通大学审核并发布(查看原发布网址),应届生求职网转载该信息只是出于传递更多就业招聘信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目的。如您对此转载信息有疑义,请与原信息发布者西安交通大学核实,并请同时联系本站处理该转载信息。
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设立单位情况简介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始建于1965年,是国家专门从事稀有金属材料研发的大型综合研究院、行业中心和国防军工协作配套单位,获得了1000多项科研成果,创建了以上市公司“西部材料”为代表的20多个产业公司,形成了我国最大的综合性稀有金属新材料科研生产基地,拥有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平台20多个,现有资产60余亿元,员工2800多人,其中有近百人次先后获得“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陕西省突出贡献专家”、陕西省“三秦学者”特聘专家、陕西省“三五人才工程人选”、“有色行业技术能手”等国家、省市以及行业荣誉表彰。近年研究院还先后荣获“高技术武器装备发展建设工程突出贡献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国防军工协作配套先进单位”、“神舟系列载人航天工程协作配套贡献单位”、“科技部首批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陕西省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等重要荣誉表彰,为国防工业和国民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2000年11月,我院经原国家人事部批准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属陕西省较早建站单位之一,为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推进科技创新,现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博士后研究人员。
二、博士后人员招聘条件
1、身体健康,品学兼优,具备较强沟通能力,团队意识良好,年龄40岁以下,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3年;
2、研究方向与我院招收方向一致,具有较强的研究能力和敬业精神,能够尽职尽责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
3、能够全脱产在本站进行科学研究并有志于从事相关的科技创新及产业化工作。
三、招收博士后人员主要研究方向和培养方式
研究方向 |
招收人数 |
工作站主要 指导教师 |
配套科研平台 |
超导材料 |
1人 |
张平祥 教授 李成山 教授 |
国家稀有金属多品种、小批量科研生产基地 国家超导材料实验基地 实用超导材料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金属多孔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超导材料制备国家工程实验室 国家中法超导体与磁体材料应用实验室 稀有金属材料加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陕西省钛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陕西省钛应用技术研究中心 陕西省核反应堆堆芯用稀有金属材料工程技 术研究中心 |
钛及钛合金材料 |
1人 |
张平祥 教授 赵永庆 教授 |
|
金属多孔材料 |
1人 |
张平祥 教授 汤慧萍 教授 |
|
难熔金属材料 |
1人 |
张平祥 教授 李来平 教授 |
|
生物医用材料 |
1人 |
张平祥 教授 于振涛 教授 |
|
稀有金属 表面技术 |
1人 |
张平祥 教授 李争显 教授 |
培养方式:采用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与流动站联合招收、共同培养方式,由专家团队悉心指导,培育我国材料领域创新英才。
四、在站期间待遇
1、免费提供设施配套齐全的公寓住所;
2、待遇从优,不低于本地同类单位薪资水平;社会保险、医疗、假期、福利等同于研究院职工待遇;
3、对在站期间取得的成果予以额外奖励;
4、保证科研项目经费,提供必要的科研设施和办公场所;
5、根据项目需要配备科研助手或配套团队;
6、提供丰富的国内、国外学术交流机会。
7、终期考核优秀者优先录用;
五、申请材料要求
1、个人简历;
2、博士论文概述;
3、2篇公开发表的文章代表作以及其他可证明个人能力的材料;
4、博士研究生毕业证、学位证复印件(暂未拿到证书者可提供学位授予部门出具的决定授予学位的书面证明),国外获得博士学位的留学人员,需提交教育部的博士学位认定证明复印件;
5、如申请者为再次进站,需提交以前在站经历材料和博士后证书复印件;
申请人以书面和电子邮件两种方式提交申请材料,我院根据申请人提供的材料进行筛选,通知面试,经过综合测试后择优录取。
六、联系方式
联系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北郊方新村北
邮 编:710016
联系部门: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人力资源处
联 系 人:孟德成 杨文娟
联系电话:029-86266574,86280127
联系传真:029-86280482
联系信箱:yw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