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信息由四川师范大学审核并发布(查看原发布网址),应届生求职网转载该信息只是出于传递更多就业招聘信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目的。如您对此转载信息有疑义,请与原信息发布者四川师范大学核实,并请同时联系本站处理该转载信息。
单位名称: | 西南科技大学 |
需求专业及人数: | 辅导员 |
招聘要求: |
按照学校要求,结合辅导员岗位的特性,此次辅导员岗位公开招聘相关要求事宜如下: 一、 招聘范围及基本条件 2015年7月1日之前毕业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政治素质高,责任心强,热爱辅导员工作;有担任主要学生干部的经历;中共党员或预备党员;学科专业不限。 二、 时间安排 报名截止时间为2014年11月28日;资格审查时间为12月1-2日,12月3日-4日学校以短信形式确认参加此次考核人员。 请参加此次招考人员于2014年12月8日在学校人事处师资科报到确认,12月9日进行笔试,12月10日进行面试,12月11日-12日交流考核和体检。 三、所需材料 请应聘人员现场确认时带上学生证、身份证、自荐材料和报考信息表1份,自荐材料须包含导师推荐信、个人基本情况,各种经历情况,各类获奖情况,学术成果情况以及其他证明自己业绩的材料。 对于党员或预备党员需提供党组织出具的相关证明材料,对于学生干部需提供校(院系)团委出具的相关证明材料,对于在2015年1月到7月之间毕业的应聘人员需提供毕业时间的相关证明材料。 四、关于聘用人员待遇的有关事项 1、聘期内工作待遇参照校内事业编制同类人员标准予以执行;并缴纳绵阳市基本社会保险和公积金。 2、到校工作的三年内提供300元/月的租房补贴,对于本人或配偶已享受了学校政策性住房或安家费的,则不再享受租房补贴. 3、按照合同约定,用人部门对其进行管理与考核,人事处备案。聘期内工作表现好、业绩突出、聘期考核为优秀,且达到进入四川省事业编制基本条件的人员可申请进入事业编制管理。 五、其他事项 1、此次招聘不属于省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范畴,属学校自行选拔招聘。 2、笔试和面试成绩按照百分制进行核算,总成绩的基本构成为:总成绩=笔试成绩占30% 面试成绩占70%,具体规则将在考核前予以公布。 3、在开考比例未达到3:1的情况下,学校将酌情减少辅导员招聘岗位。 4、现场确认地点 应聘人员可以从火车站乘坐38路公交车至终点站(西南科技大学北门),再乘坐校内公交车到新区行政楼,确认地点为人事处师资科(行政楼3楼20号)。绵阳市可以到达西南科技大学的公交车还有27路(终点站新区东侧门)、8路(终点站老区南门)、7路(西南科技大学站)。 |
选聘方式: | 其它 其它方式 |
学历层次: | 硕士及以上 |
单位通讯地址: | 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青龙大道59号西南科技大学 |
邮政编码: | 621010 |
单位固定电话: | 0816-6089093;0816-6089806 |
单位移动电话: | . |
单位传真电话: | 0816-6089939,0816-6089090 |
单位联系人: | 彭家伟、李佳、刘小楠、何波 |
单位网址: | ww***.cn[点击查看] |
单位电子邮箱: | pengjiawei@、lijia@、liuxi |
单位介绍: |
西南科技大学坐落于大禹之乡、李白故里、人杰地灵的中国科技城——四川省绵阳市。建校以来,学校几经搬迁,走过了创业、发展、壮大的不平凡历程。学校扎根西部,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科学理性、开放包容、彰显卓越”的办学理念和“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建校、和谐兴校”的办学思路,形成了“艰苦奋斗,拼搏创新”的西南科技大学精神与“厚德、博学、笃行、创新”之校训。跨入新世纪,学校在西部大开发和绵阳科技城建设的历史机遇中焕发出新的生机。学校发展成为国家重点建设的西部14所高校之一,全国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学校,全国文明单位。学校拥有国家大学科技园。学校是四川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高校,是四川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 学校校园占地4088亩,校舍建筑面积115万平方米。现有在校研究生和普通本专科学生3万余人,设有国防科技学院等17个学院(部),在工学、农学、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管理学、教育学、艺术学等9大学科门类,设有78个本科专业、1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和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博士后科研创新实践基地,4个学科方向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等开展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 学校现有国防基础学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1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6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7个、国防紧缺专业1 个、国防重点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15个;拥有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共建)、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区域研究培训基地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10个、省级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省级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基地1个,与企事业单位联合共建科研平台23个;现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国家精品课程3门、四川省精品课程36门,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教学团队6个。 学校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其中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防科技创新团队1个,从董事单位等聘任院士12人;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教学名师120余人次。 学校努力提高协同创新能力,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建设,在先进建筑材料、核废物与环境安全、植物遗传与育种、非金属矿产资源开发、特殊环境机器人技术、生物技术等方面形成了较强的特色与优势。近年来,学校完成了多项国家"973"、"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大仪器专项、国防重点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励260多项。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不断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共建与区域产学研联合办学”已经成为西南科技大学办学体制的显著特色,开创了学校在智力、人才、物资、信息等资源与区域内科研院所、高科技企业全面共享的联合办学新机制。开放的姿态使学校与美国、英国、加拿大等30余所国(境)外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合作与交流联系,在教学、科研以及人才培养等领域开展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学校国际化开放办学渠道日益广泛。 学校重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培养。在全国“挑战杯”、“电子设计”、“数学建模”以及多项国际大赛中我校学子屡获佳绩,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冠军、最佳技术奖,亚太地区亚军、最佳技术奖;成功处置多起放射源卡源事故等,充分展现了西南科大学子扎实的理论基础、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西南明珠出沧海,桃李春风物华新”。在新的发展征程中,西南科技大学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发展全局,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拓创新,不断加强内涵建设,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立足四川、面向西部、服务全国,为全面建成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
单位所在地域: | 四川省绵阳市 |
面试时间: | 2014年11月10日10:00 |
面试地点: | 狮子山校区第三办公区105会议室 |
备注: | |
校→园→招←聘←上㊣Ying•Jie•She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