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招聘信息
兰品研究院:专业专注、精致精良、独立第三方、纯粹可持续;
兰品研究院由国内优秀的各领域学者、实践者联合发起,以助推跨界的前沿理念与教育实践的深度融合、教育界与公众并社会各界的跨界沟通、公民的教育参与乃至教育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为使命。创始院长胡瑞文为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上海教科院原院长。
目前设有教育舆情研究与分析中心(公民教育政策参与与政府回应研究中心)、学校文化建设与品牌传播支持中心、民办教育研究与发展支持中心等基本研究版块。
无论社会如何变迁,兰品人相信美好、创造美好、激发美好、传递美好。
招聘岗位:
研究人员硕士1名,博士1名;编辑1名;品牌传播专员1名。
岗位职责及要求:
1、本科以上毕业,教育学、广告学、统计学、市场营销等相关专业;
2、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热爱研究;
3、具有良好的执行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年龄在35岁以下,身体健康。
联系电话:010-64869549
工作地点:北京朝阳区鸟巢附近(距离鸟巢步行7分钟)
薪 金: 面议 有意者请将简历电邮至 lanedu_zhaopin@
招聘程序: 笔试、面试、录用。
第二部分:笔试题
1、请对您自己的成长环境、经历,曾影响过你的人或事,您的工作愿景,做一个充分的陈述,用文字介绍您自己。
2、针对您所要应聘的岗位,您怎么看待这个职位,您认为您的的优点和缺点各是什么?
3、请阅读以下三个事件,理性分析他们之间的共同特性,进行归纳和总结,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简要概述。
事件1:90后北大门前“踩高跷”抗议高考户籍歧视
90后河南小伙程帅帅今年刚从陕西的一个专科学校毕业,在北京工作。8月5日下午4点半,程帅帅带着他的装备:一副高跷,一张面具,一块写着“京生考北大高人一等”的塑料板在北大西门口上演了1个半小时的“行为艺术”以表达自己对高考户籍歧视的不满。程帅帅告诉记者,他踩着高跷,就是想表达“高人一等”这个意思,而戴着面具,则是模仿电影里一个有叛逆精神的主人公,他还告诉记者,当年由于高考成绩不理想,他复读了两年。复读第一年,考了480多分,比三本线还差了20分,第二年510分,差二本线两分。在他看来,这个成绩如果是在北京,能上重点学校了。
事件2:广州4女生剃光头抗议高招性别歧视
2012年8月30日上午,四位女生在广州文塔下现场剃光头,并宣读《致教育部的一封信》,抗议多所高校按性别划分投档分数线以及教育部对此采取模糊不清的回应。女青年剃光头的行为艺术,意在表达对教育部的回应等于“零”的不满,希望教育部能进一步“亮”出哪些特殊专业可以提高女生录取标准及其依据。这一行为,再次引发关于高招性别平等的舆论反响。
经过:2012年7月8日,《南方都市报》发表报道《高校招生提前批投档线出炉》,指出多所高校投档分数线女生明显高于男生。7月8日到9日,先后有女权主义公益人士及公益律师质疑分性别划投档分数线属于国际公约和中国法律禁止的歧视性做法而向教育部申请信息公开。7月13日,北京众泽妇女法律咨询服务中心向教育部递交意见书,指出目前高考招生中多所高校多个专业明显性别歧视的做法涉嫌违反包括《联合国消歧公约》、《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妇女权益保障法》、《教育法》等五条法律法规。
7月到8月,女声报、众泽妇女法律服务咨询中心、联合国妇女署、网易女人等不间断地在微博发声,报道事件的最新进展。通过转发评论的力量,让高招性别歧视吸引了更多网友的关注。
8月19日上午的广州文塔旁,几位女学生手举“公平”之斧,高喊口号:“招男招女都一样——拒绝高考提前批男女差别对待”,并砸烂名为“女高男低分数线”的跨栏,以此方式表达对部分高校提前批招生按照性别划分数线,限招女生的做法的不满。
8月23日教育部回复:“基于国家利益的考虑,对部分特殊行业或者岗位的特殊专业人才培养,按照特定程序,少数学校的部分专业可适当调整男女招生比例。但是学校需在招生章程中予以明示,同时应严格控制招生数量。这一规定符合《妇女权益保障法》……”
对此,活动参与者称,教育部的并没有回答到实质性的问题,几乎就是等于“零”。希望教育部能够在推动男女平等受教育权中积极主动地承担相应的责任,监督高校的招生政策,督促高校主动参与推进男女平等受教育权。
事件3:女博士称“死都不下基层”
8月3日,一个叫@璟好的网友在新浪上发出微博:“1.毕业后不下基层!2.毕业后坚决不下基层! 3.毕业后死都不下基层……”
据了解,此微博的博主是厦门大学的一名女博士,其近日随校方组织的博士团到闽北山区的原国家级贫困县调研有关生态与经济发展的课题。她在微博上抱怨说:“吃的一点都不好,什么乱七八糟的,菜全部被吃光。哎,小地方,做事不行,而且他们显然不把我们学生放在眼里!”“破地方,过得太憋屈了!每天的饭都是那几个菜……”在3天的调研结束时,该女博士发微博称,“明天,姐终于要告别这里了!你们慢慢玩吧,姐要和黄老师提前退场!求:1.统战部配个好车送我们;2.航班返回厦门一切顺利!”
由于身份特殊,该女博士的微博言论很快在网上引起非议。事后,该女博士删除了她在微博上的相关言论,并发表了道歉声明,表示对自己的行为“深刻反省”。而公众就此事件的积极思考和追问,引发人们对相关教育及社会问题的积极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