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信息由高校人才网审核并发布(查看原发布网址),应届生求职网转载该信息只是出于传递更多就业招聘信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目的。如您对此转载信息有疑义,请与原信息发布者高校人才网核实,并请同时联系本站处理该转载信息。
重庆大学新闻学院是在改革开放进程中诞生的专业学院。重庆大学素以人文与科学相济,1929年创校即设文学院,著名学者向楚、向宗鲁、商承祚、吴宓、杨明照,诗人吴芳吉、作家艾芜等曾在此任教或就读。文学院后在1952年院系调整中停办。1998年,重庆大学成立人文艺术学院,恢复汉语言文学专业,开办新闻学专业。2007年,学校组建文学与新闻传媒学院。2012年,学校调整学科布局,文学与新闻传媒学院更名为新闻学院。
新闻学院现有新闻学、广播电视学本科专业,拥有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硕士点,2013年依托法学院法学一级学科博士点自主设置新闻法学二级学科博士点,计划2015年增设网络与新媒体本科专业。
现有在校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近800人,专任教师28人,其中教授8人,研究员2人,副教授4人,博导5人,硕导1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新闻出版总署“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1人,重庆大学“百人计划”学者2人。近五年来,学院共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0多项,其中教育部重大课题1项,国家社科基金6项;主持重庆市市教改课题9项。
学院注重国际交流合作,2009年与加拿大威尔弗里德•劳里埃大学(WilfridLaurierUniversity)建立“2 2模式”双学位合作办学项目,2011年与美国雪城大学纽豪斯公共传播学院(S.I.NewhouseSchoolofPublicCommunication,SyracuseUniversity)签署“3 1
学院建有技术设备先进、综合功能齐全的全媒体传播实验中心,并与新疆乌鲁木齐报业集团、新华社重庆分社、重庆广电集团、重庆日报报业集团、重庆出版集团、华龙网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平台和学生实习基地。
着眼于发展的需要,重庆大学新闻学院诚招各方英才,共襄新闻传播教育盛举。
招聘人才的专业领域:
新闻学与传播学理论;
中外新闻传播史;
网络与新媒体;
网络与新媒体技术;
传媒经营管理;
新闻采编业务;
广播电视新闻;
影视传播艺术
国际新闻与国际传播;
摄影摄像与图像传播;
广告与公关。
招聘人才的层次类别:
一、高层次人才(常年招聘)
主要是招聘学术带头人,待遇参照学校引进高端人才的政策,面议协商。
二、学术骨干(常年招聘,按学校“百人计划”招聘)
应聘基本条件:年龄一般在40岁以下,具有博士学位,品行端正,身体健康,有优秀的学术潜质,具备带动学科发展或独立发展一个学科方向的能力。
待遇:实行年薪制,提供安家经费及研究条件,并建立与学校同类人员相应的档案工资。
1.年薪:面议后确定;
2.研究条件:学校可提供科研启动经费及设备购置费;
3.生活条件:提供“百人计划”引进人才安家费20万。全职引进人才在预聘期内,可购买虎溪校区80平方米人才房,并按照学校人才房购买的相关规定办理购房手续。
三、业务课程专任师资(常年招聘)
具有丰富的传媒从业经验(在国内外知名主流媒体工作10年左右),且有志于从事新闻传播专业教育的新闻工作者;
应聘基本条件:年龄在40岁左右,具有主任记者、主任编辑等副高及以上职称;
招聘专业领域:新闻摄影摄像,新闻采编业务,广播电视新闻,影视节目制作。
待遇:参照学校有关政策,面议协商。
四、2014-2015预聘制教师补员计划(年度招聘,计划4名)
应聘基本条件:国内外著名高校的
薪酬待遇:工资、安家费、博士津贴、住房补贴,按照学校预聘制教师待遇标准执行。
专业领域:详上各专业领域。
有意者请与重庆大学新闻学院联系,或将个人资料发至学院联系人邮箱。
联系人及方式:
邮箱:wenxin@
传真:023-65678268
邮编:401331
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重庆大学虎溪校区学院楼B
重庆大学新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