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信息由四川大学审核并发布(查看原发布网址),应届生求职网转载该信息只是出于传递更多就业招聘信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目的。如您对此转载信息有疑义,请与原信息发布者四川大学核实,并请同时联系本站处理该转载信息。
长沙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
单位需求信息 | ||||||||||||||||||||||||||||||||||||||||||||||||||||||||||||||||||||||||||||||||||||||||||||||||||||||||||||||||||||||||||||||||||||||||||||||||||||||||||||||||||||||||||||||||
长沙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直属事业单位 2015年度公开招录工作人员信息 山水洲城 魅力长沙 长沙,湖南省会,是国务院首批授予的历史文化名城,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沙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城市、最具幸福感城市、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等称号。2013年长沙综合竞争力居全国前列,全国排名第16位,省会城市排名第7位。 长沙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是长沙市人民政府工作部门,负责指导和管理全市文化、广播电视电影、新闻出版事业和产业,下辖23个文化企事业单位,共有干部职工近2000人。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长沙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全面深化改革,突出抓好重大项目建设、文化精品生产、人才队伍建设等项工作,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长沙成为全国享有盛誉的文化娱乐之都。2014年,长沙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被评为“全国文化工作先进集体”。为吸纳和聚集优秀人才,进一步推动长沙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我们热忱欢迎有志投身长沙文化建设的青年才俊来长沙工作。 长沙市博物 该馆是长沙地区的综合性博物馆、国家二级博物馆、首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首批向社会免费开放的博物馆,是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主要承担长沙地区文物的收藏、保护、研究、展示和宣传教育工作。 长沙市博物馆有两处馆址。旧馆位于长沙市八一路清水塘,始建于1969年,馆区面积4.2万平方米。这里是著名的红色旅游景区,清水塘、中共湘区委员会旧址暨毛泽东杨开慧故居、毛泽东铝镁合金塑像和陈列楼是革命胜地的重要标志。收藏文物近5万件,商周青铜器、楚汉文物、长沙窑瓷器、湖南近现代名人作品是本馆特色馆藏。现有工作人员110余人,主要从事历史文物和博物馆学研究、藏品收藏与保护、陈列展览策划研究、公共开放和社会教育、文化交流等工作。每年举办中外文物艺术类展览10余个,接待观众50余万人次。新馆位于北城湘江和浏阳河交汇处,是长沙滨江文化园的标志性文化设施之一。总建筑面积3420㎡,陈列展览面积8300㎡,文物库房、文物科技保护中心、图书资料和数字信息中心、观众服务和社会教育中心、安防中心等,均按照“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标准建设,功能完备,设施先进,是展示长沙形象的新窗口、国际文化名城文化交流的新平台、市民文化艺术教育欣赏的新高地。新馆各项工作正在筹备之中,预计2015年正式对外开放。 长沙市图书馆 该馆是地市级的综合性公共图书馆,是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主要担负收(征)集、整理、保存文化典籍和地方文献;提供图书借阅和信息咨询服务;推动长沙市总分馆制建设与运行;开展图书馆学理论与图书馆事业发展研究;指导全市公共图书馆和基层图书馆(室)、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支中心、基层点开展业务工作和活动;进行图书馆业务人员培训、读者素质教育、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等职责。 近年来,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的推动下,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加大投入,即将建成的新馆建筑面积31320平方米,规划藏书量200万册,能同时容纳7000人阅读。新馆功能齐全,设施先进,以打造城市“第三空间”和“文化综合体”为目标,致力建设成为长沙文献信息资源服务中心、全民阅读终身教育中心、区域图书馆网络中心、文化学术交流中心。 自全面实行免费开放后,该馆主要服务窗口365天不闭馆,18个服务项目全免费。常年举办讲座、培训、展览、阅读推广等文化活动,丰富市民文化休闲生活。该馆在全省率先实施图书馆总分馆制,建成分馆71家,24小时街区自助图书馆3家,自助地铁图书馆2家,配备了流动图书车,设置流动服务点22个,长期开展流动服务进基层服务。 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该所是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主要承担市域内考古与文物科技保护任务。1993年发掘的“西汉长沙王后‘渔阳’墓”、1996年发掘的“走马楼三国孙吴简牍”荣获“199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发现”、“199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发现”。2004年发掘的“坡子街南宋涵渠遗址”、2005年发掘的“蚂蚁山明墓”、2006年发掘的“风篷岭汉墓”列为各年度“中国重大考古发现”。该所还参加了“西汉长沙王后‘渔阳’墓出土漆木器”、“走马楼三国孙吴简牍”等项目的科技保护工作。目前,该所承担了国家文物局“汉代长沙王陵墓群”科研课题,与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合作开展2010年五一广场J1出土东汉简牍整理研究项目。 该所定位为考古科研机构,发展目标确定为“创建全国一流的省会考古研究所”,分类目标是“专业门类齐全、重点学科突出、人才结构合理、领军人才涌现、设施设备一流、管理科学规范”;实施“科研立所、人才强所、项目兴所、开放建所、科学管所”5大举措来推动全市考古事业的发展。 长沙市简牍博物馆 该馆是目前世界唯一一座集简牍收藏、保护、整理、研究和陈列展示于一体的新型现代化专题博物馆,是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主要进行简牍及相关文物的收藏、保护、研究、展览及鉴定。 馆内展厅共8个,展览面积5000多平米,基本陈列《文明之路》分《三国吴简》、《中国简牍》、《世界文字载体》、《中国简牍书法》四个部分。藏品主要为1996年长沙走马楼J22号古井出土的近14万枚三国孙吴时期纪年简牍和2003年长沙走马楼J8井出土的2千余枚西汉初年纪年简牍,1993年发掘的西汉长沙王后“渔阳”墓简牍、漆木、青铜、玉石、金银等文物以及书画艺术作品约3500件。 文物库房面积3000余平方米,采用恒温、恒湿设备。在展厅、库房等各重要部位安装电视监控系统、震动报警系统和巡更系统,所有功能设备均与长沙市公安局110报警中心联动。 该馆力求全面展示中国博大精深的简牍文化,建设国内一流的简牍专题博物馆。目前,正在申请更名为“中国简牍博物馆”。 长沙市群众艺术馆 该馆是一个公共文化服务事业机构,是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现为国家一级文化馆,主要担负组织指导群众文化活动,开展业余文艺创作,为基层提供各种文化辅导和内容服务,研究群众文化理论,开展非遗保护等任务,也是群众进行文化艺术活动的场所。 该馆始建于1950年8月,新馆馆舍面积3500平米,文化活动厅室18处,2014年新增一处实验剧场,总建筑面积为6566平方米,为长沙市公益惠民演出场所。全馆共设置了戏剧、曲艺、音乐、舞蹈、文学、美术、书法、摄影、调研、音乐制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12个专业门类,专业人员配备齐全。 近年来,该馆以创建全国一级馆为抓手,以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等工作为动力,以打造品牌、建设队伍、形成影响为目标,策划、组织、实施了“舞动星城 歌涌湘江”百团展演、“欢乐潇湘·幸福长沙”等系列专题活动,推动并实现了全市群众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为打造群文湘军、创造长沙模式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招录程序 发布招录简章→报名→资格初审→打印准考证→笔试(部分岗位免笔试)→资格复审→考核→体检→考察(含资格终审)→确定拟录取人员名单→公示→办理相关人事手续。招录简章由长沙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统一发布,时间大约在2015年4至5月份。 有意向报考上述岗位的同学,可报名参加与自己所学专业及其他条件相符的岗位的工作实习,实习时间为30天左右,实习可安排在2015年3-5月进行,实习期满,实习单位进行考核并出具实习鉴定,实习成绩及表现将作为正式招录考核的重要参考和依据。 有关待遇 1、实习期间,实习单位负责报销往返车费各一次(仅限火车票和汽车票),食宿由实习单位安排。 2、通过正式考试(考核)录用后,办理相关入编和人事手续,进入长沙市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工作。 3、所有录取人员与用人单位签定《聘用合同书》。 实习报名方式 1、 与高校约定时间,在所联系的高校现场报名。 2、 通过发电子邮件报名。电子邮箱为:csswhjrsc@ 3、 前往长沙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组织人事处报名。长沙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组织人事处地址:长沙市人民政府二办公楼8楼0870室。 4、 报名所需资料:报名表、本人有效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所在学校推荐书。 联系电话 1、长沙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组织人事处0731-88666583 2、长沙市博物馆0731-84414613 3、长沙简牍博物馆0731-85425622 4、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0731-84482969-201 5、长沙市图书馆0731-82227273 6、长沙市群众艺术馆0731-82225882 长沙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直属事业单位 2015年度公开招录工作人员初步计划表
注:最终招录计划以长沙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公布的《2015年长沙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选调)工作人员简章》为准。 |
◁Ying◁Jie◁She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