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信息由高校人才网审核并发布(查看原发布网址),应届生求职网转载该信息只是出于传递更多就业招聘信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目的。如您对此转载信息有疑义,请与原信息发布者高校人才网核实,并请同时联系本站处理该转载信息。
学校概况:
淮北师范大学位于国家能源基地、国家园林城市安徽省淮北市,是一所多科性省属重点大学。1974年建校,时为安徽师范大学淮北分校。1978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定名为淮北煤炭师范学院,隶属原煤炭工业部,面向全国招生。1998年9月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安徽省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201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淮北师范大学。200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等次。2009年增列为省级立项建设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和博士后培养单位。
校园依山而建,芳草茵茵,花木扶疏,景色怡人,优美的校园环境充满了浓厚的人文气息,先后被评为“安徽省园林式单位”、“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学校分相山校区、滨湖校区,占地面积30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纸质图书157万册,电子文献折合总量110万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约1.4亿元,各类教室和实验室功能齐全、设备先进,满足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需要。现有15个学院,19个研究所(中心)、65个本科专业,涵盖法学、文学、历史学、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艺术学、理学、工学、农学等10大学科门类,有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6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并招收教育硕士。
学校师资队伍结构合理,实力较强。专任教师队伍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者671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者524人。有“双聘”院士2名,“国家特支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1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名,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人选1名,“皖江学者”讲席教授3名,省教学名师6名,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14名,省高校学科拔尖人才8名,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7名,省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57名,全国优秀教师、“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4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者14名,曾宪梓教育基金奖获得者13名,安徽省优秀教师、师德标兵、优秀党务工作者14名。
学校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与多所重点高校和科研机构以及美国西肯塔基大学、哈町大学、罗杰•威廉斯大学、中田纳西州立大学、加州州立大学蒙特利湾分校、澳大利亚拉托贝大学、中国台湾世新大学、中华大学、朝阳科技大学等建立校际合作关系。
人才需求层次:
一、领军人才、皖江学者特聘教授、学科带头
具体条件、要求、待遇等参见学校高层次人才引进相关政策文件。
二、学术骨干(中国语言文学、高等教育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生物学)
1、条件:
(1)具有博士学位;有省级人才称号或博士后经历者优先。
(2)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学术水平和学术业绩突出,有海外留学和海外访学经历者优先。
(3)近三年在本学科SCI二区发表学术研究论文3篇以上(理工科),或在学科约定的权威性刊物发表本学科学术研究论文3篇以上(人文社科)。
2、要求:
(1)办理人事入编手续,全职在校工作,服务期5年。
(2)进校后,完成160学时/年教学工作量;在聘期内发表SCI收录文章二区以上本学科学术研究论文4篇以上(理工科),或在学科约定的权威性刊物发表本学科学术研究论文4篇以上(人文社科),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理工科)或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规划项目(人文社科)1项。第一署名(或主持)单位为淮北师范大学。
3、待遇:按照《淮北师范大学学科建设高层次人才招聘办法》执行。具体如下:
(1)工资及岗位津贴:按照按省人社厅规定的一级副教授标准及学校相关规定核发工资,岗位津贴按内聘副教授标准核发。
(2)安家费及购房补贴
提供学术骨干安家费、购房补贴(各半)共计30万元(其中10万元考核合格后发)。夫妻双方均为博士应聘者,购房补贴仅就高享受1份,应聘学术骨干配偶已在我校享有住房的,无购房补贴。
(3)科研启动费
提供科研启动费20万元(其中5万元考核合格后发)。
(4)配偶工作安排: 学术骨干配偶具有硕士学历学位且有就业报到证者,校内安排工作,占编使用;具有硕士学历学位但无就业报到证者和第一学历是全日制本科的,校内安排工作,实行人事代理;第一学历是全日制本科以下的,不安排工作。
三、专任教师
1、专业、学历与学位要求:第一学历必须是全日制本科,本科、研究生阶段专业相同或相近;学位一般为学术学位;专业学位(限紧缺专业)必须是全日制且为“985”高校或教育部直属“211”高校。
2、年龄要求:应聘硕士年龄一般在30周岁以下(1985年1月1日以后出生);应聘博士年龄一般在 35周岁以下(1980年1月1日以后出生)。
3、毕业学校要求:博士一般应为毕业于“985”高校或教育部直属“211”高校或中科院系统;应聘紧缺专业学术型硕士必须毕业于中科院系统、教育部直属高校、“985”或“211”高校或重点专业院校(音、体、美、外、财)。
在国外取得学位者必须通过教育部认证,其留学院校应为发达国家或地区的著名高校,且国外硕士学制须一年半以上(含一年半), 博士学制须三年以上(含三年,但不含硕士阶段)。
序号 |
单 位 |
学科或专业 |
学 位 |
备注(博士为紧缺专业) |
1 |
文学院 |
广告学 |
博士或硕士 |
紧缺专业 |
2 |
政法学院 |
诉讼法学或经济法学或民法学 |
博 士 |
|
3 |
国际法学或知识产权法学 |
博 士 |
紧缺专业 |
|
4 |
历史学院 |
历史地理学或社会学或中国近现代史 |
博 士 |
|
5 |
酒店管理或旅游管理 |
博士或硕士 |
紧缺专业 |
|
6 |
外国语学院 |
商务英语或翻译学 |
博士或硕士 |
紧缺专业 |
7 |
英语语言文学或课程与教学论(英语) |
博 士 |
|
|
8 |
日语语言文学 |
博士或硕士 |
|
|
9 |
美术学院 |
设计学(环境设计或产品设计或视觉传达) |
博士或硕士 |
紧缺专业 |
10 |
美术学(中国画或油画) |
博士或硕士 |
|
|
11 |
音乐学院 |
钢琴或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或音乐学(声乐) |
博士或硕士 |
紧缺专业 |
12 |
教育学院 |
特殊教育学或学前教育学 |
博士或硕士 |
|
13 |
高等教育学 |
博 士 |
紧缺专业 |
|
14 |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或教育学原理或教育技术学 |
博 士 |
|
|
15 |
经济学院 |
国际贸易学或市场营销或会计学或数量经济学 |
博士或硕士 |
紧缺专业 |
16 |
政治经济学 |
博 士 |
|
|
17 |
西方经济学 |
博 士 |
紧缺专业 |
|
18 |
管理学院 |
会计学或市场营销或电子商务 |
博士或硕士 |
紧缺专业 |
19 |
人力资源管理或物流管理或工程管理 |
博士或硕士 |
|
|
20 |
数学学院 |
基础数学或应用数学 |
博 士 |
|
21 |
运筹学与控制论或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
博 士 |
|
|
22 |
统计学或金融数学 |
博士或硕士 |
紧缺专业 |
|
23 |
计算机学院 |
信息安全或软件工程 |
博 士 |
紧缺专业 |
24 |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
博 士 |
|
|
25 |
数字媒体技术 |
博士或硕士 |
|
|
26 |
计算机体系结构 |
博士或硕士 |
|
|
27 |
物电学院 |
物理电子学或电路与系统或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或电磁场与微波技术或通信与信息系统或信号与信息处理 |
博士或硕士 |
紧缺专业 |
28 |
材料学或材料加工工程或材料物理与化学 |
博 士 |
|
|
29 |
化材学院 |
分析化学 |
博 士 |
|
30 |
材料化学 |
博 士 |
|
|
31 |
有机化学 |
博 士 |
|
|
32 |
化学工程或化学工艺 |
博 士 |
|
|
33 |
生科院 |
生物工程(分离、纯化方向) |
博士或硕士 |
紧缺专业 |
34 |
园艺学(果树学或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 |
博 士 |
|
|
35 |
发酵工程或食品科学或环境工程 |
博 士 |
|
|
36 |
水生生物学或植物学 |
博 士 |
要求:发表被SCI收录论文2篇以上或影响因子在5.0以上 |
|
37 |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博 士 |
|
|
38 |
微生物学或细胞生物学或遗传学 |
博 士 |
|
|
39 |
体育学院 |
体育教育训练学(篮球或排球或乒乓球或羽毛球) |
博士或硕士 |
|
40 |
体育教育训练学(体育舞蹈或健美操或民族传统体育学) |
博士或硕士 |
|
|
41 |
体育学(体育经济学、体育管理学方向) |
博 士 |
紧缺专业 |
|
42 |
博士后岗位 |
中国语言文学 |
博 士 |
|
43 |
化学 |
博 士 |
|
|
44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博 士 |
|
|
45 |
高等教育学 |
博 士 |
|
四、其它系列
1、专职辅导员、附属中学专业教师
(1)专业、学历与学位要求:必须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第一学历必须是全日制本科,本科、研究生阶段专业相同或相近;学位一般为学术学位;专业学位必须是全日制且为“985”高校或教育部“211”高校。
(2)年龄要求:应聘硕士年龄一般在30周岁以下(1985年1月1日以后出生);男女各半。
(3)毕业学校要求:学术型硕士一般应毕业于中科院系统、教育部直属高校、“985”或“211”高校。
(4)专职辅导员必须是中共党员,大学或研究生期间担任学生干部者优先。
(5)专职辅导员男女两组考核成绩前3名者占编使用,其余实行人事代理。
序号 |
单位 |
岗位 |
学科 |
学位 |
人数 |
1 |
各学院 |
专职辅导员 |
各相关学科 |
硕士 |
12 |
2 |
附 中 |
专任教师 |
英语 |
硕士 |
1 |
3 |
物理 |
硕士 |
1 |
||
4 |
化学 |
硕士 |
1 |
||
5 |
历史 |
硕士 |
1 |
五、用工方式
(一)专任教师
专任教师在省人社厅核准的编制数、岗位设置数内正式入编。
(二)其他系列
专职辅导员部分占编使用(见招聘计划)、其余部分和附属中学专业教师实行人事代理。
六、工资及待遇
(一)博士
1、工资:按省人社厅规定的新进人员标准及学校相关规定核发工资。
2、安家费及购房补贴
(1)学校根据学科专业发展的实际需要,结合人才市场供求状况,确定2015年紧缺学科(专业)(详见附件备注栏),提供博士安家费、购房补贴(各半)共计20万元。夫妻双方均为博士应聘者,购房补贴仅享受1份,应聘博士配偶已在我校享有住房的,无购房补贴;
(2)其他专业的博士毕业生提供安家费、购房补贴(各半)共计15万元。夫妻双方均为博士应聘者,购房补贴仅享受1份,应聘博士配偶已在我校享有住房的,无购房补贴;
(3)试用期12个月(包含在服务期内)。试用期内一次性提供租房补贴8000元(夫妻双方均为博士应聘者享受租房补贴1份),试用期满经考核合格后一次性发放安家费及购房补贴。
3、科研启动费
(1)对接收的博士毕业生,试用期间学校提供科研启动费2-3万元(人文社科2万元,理工科3万元);
(2)对接收的博士毕业生,试用期满考核合格者,根据科研工作需要,可以项目申报的方式另申请科研资助经费8-12万元(人文社科8万元,理工科12万元)。
4、其它待遇
(1)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的博士,增加安家费1万元。
(2)紧缺专业的博士配偶安排工作(具有硕士学历学位且有就业报到证者,占编使用;具有硕士学历学位但无就业报到证者和第一学历是全日制本科的,实行人事代理)。其他专业的博士配偶原则上不再安排工作(具有硕士学历学位者实行人事代理);夫妻同进同出;服务期8年。
(二)紧缺专业硕士:
按省人社厅规定的新进人员标准核发工资;占编使用,服务期5年(含试用期12个月)。
(三)专职辅导员、附属中学专业教师:
按照学校相关规定核发工资。服务期6年(含试用期12个月)。
招聘方式
应聘者请发送电子简历至msyrsc@ (人才招聘专用邮箱);电子简历主题格式务必统一为: 姓名+学校+学历(专业)+应聘专业岗位。
联 系 人:黄老师 王老师
招聘电话: 0561-3803285
地 址:安徽省淮北市东山路100号淮北师范大学人事处
单位主页: ww***.cn[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