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信息由中国教育在线审核并发布(查看原发布网址),应届生求职网转载该信息只是出于传递更多就业招聘信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目的。如您对此转载信息有疑义,请与原信息发布者中国教育在线核实,并请同时联系本站处理该转载信息。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是一所由国家林业局主管,与公安部共建的全日制本科院校,坐落在自然风景秀丽、历史文化厚重的六朝古都南京。201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在南京森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基础上升格为学院。
学院占地总面积1143亩,由仙林校区、花园路校区和东善桥教学训练基地组成,总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仙林校区建筑典雅明丽,环境优美,是具有现代气息的花园式、生态型、智能化新校园,建有现代化的图书馆、教学楼、实验楼、警体馆、游泳池、综合服务楼和体育运动场所,拥有先进的教学、科研、训练设施,图书馆馆藏文献总量达271万册,其中纸质图书57万册。花园路校区主要开展警官培训和继续教育,交通便捷,教学生活设施齐备。东善桥基地是实践训练的主要场所。
学院现设治安系、森林消防系、侦查系、刑事科学技术系、警务管理系、信息技术系、警务技战术系、思政部、教学实训基地和继续教育部。国家林业局警官培训中心、森林消防指挥培训中心、森林公安司法鉴定中心和林业职业教育研究中心挂靠在学校。目前本科层次专业设置有侦查学(另设有公安情报、计算机犯罪侦查和特警方向)、刑事科学技术、治安学(另设有警务管理、林火管理和特警方向);专科层次专业设置有侦查、治安管理(另设有交通管理、警务管理和森林消防方向)等专业。全日制在校生4500人。2000年至今,学校共培养了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毕业生11028?人(不含体改生),成人高等教育毕业生1668人,年培训在职民警1200多人,累计培训了34127名森林公安在职民警,为保卫绿色家园、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显著的贡献。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272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114人,其中正高级职称27人,博士、硕士研究生159人,聘请兼职教授15人、高级教官36人、教官20人,已基本形成一支学科专业较齐全、结构合理、业务能力强、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现有国家级、省级高校教学名师各1人,江苏省优秀教学团队2个,省级示范性实验教学中心1个,全国公安、林业系统优秀人民警察、优秀教师等14人,荣立一、二等功30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4人,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2人,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2人。
近几年学院的各项工作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先后多次被江苏省授予"文明学校"、"文明单位"、"和谐校园",并先后获得全国森林防火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江苏省职业教育先进集体、江苏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先进集体、江苏省师资队伍建设先进高校等荣誉称号,荣立集体二等功一次。
学院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培养高素质应用性警务人才为目标,实行教学、科研、实战相结合,不断提升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努力把学院建成全国森林公安的教育、培训和科研基地。学校不断加强教学研究,积极探索教学改革,并取得了一系列教学成果:先后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和一等奖各1项、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5项、公安部精品课程2门、江苏省精品(优秀)课程6门、江苏省精品教材7部、江苏省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各1个、主编和参编各类教材200余部。
学院坚持警学研相结合,并取得明显成效。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948"计划、公安部、教育部、司法部、国家林业局、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公安厅等厅局级以上项目97个,先后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5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5项。多项科研成果通过鉴定,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并在生产中得到了推广和应用。学院还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工作,国家林业局主管的《森林公安》、《森林防火》杂志由学院主办。
学院坚持政治建校、文化育警、环境育人。以培养"政治坚定、业务过硬、作风优良"的警务人才为办学宗旨,把"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警察意识和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通过警务化管理,强化军事素养,牢固树立从警意识。努力构建具有公安院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辛勤耕耘育桃李,建功立业逞英豪。我校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在公安第一线建功立业,普遍安心工作,踏实肯干,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被公安机关认为:基础好、能力强、素质高、作风实,能干、肯干、实干。
学院高度重视国际学术交流。已与多个国家建立了学术上的联系,多次选派教师前往瑞典、丹麦、澳大利亚、美国、英国、加拿大、新西兰、新加坡等国作高级访问学者或考察培训,并接待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国消防官员来访。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学院将继续扩大对外交流渠道,努力与国际警务和森林消防同行建立更加广泛的联系。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2015年人才招聘启事(第二批)
一、应届高校毕业生需求信息(第二批)
岗位编号 |
需求专业 |
学历 |
学位 |
需求人数 |
条件要求 |
拟引进人员岗位 |
2 |
管理学 |
研究生 |
博士 |
3 |
1人本科或硕士为治安学或安防技术专业。2人本科为211大学优先;或者本科或硕士为公安学、公安技术所属专业优先 |
专任教师 |
4 |
社会学 |
研究生 |
博士 |
1 |
本科为211大学优先;或者本科或硕士为公安学、公安技术所属专业优先 |
专任教师 |
6 |
情报学 |
研究生 |
博士 |
1 |
本科需为"211高校"毕业,本硕博学历及研究方向与需求专业高度相关 |
专任教师 |
8 |
刑事诉讼法学 |
研究生 |
博士 |
1 |
本科需为"211高校"毕业,本硕博学历及研究方向与需求专业高度相关 |
专任教师 |
13 |
公安视听技术 |
研究生 |
硕士及以上 |
1 |
精通视频分析技术 |
专任教师 |
18 |
情报学或信息资源管理 |
研究生 |
博士 |
1 |
本硕博学历及研究方向与需求专业高度相关 |
专任教师 |
21 |
公安管理 |
研究生 |
硕士 |
1 |
必须有全日制公安院校学习经历,硕士研究生学历为公安管理专业 |
专任教师 |
22 |
动物学 |
研究生 |
博士 |
1 |
本硕博学历及研究方向与需求专业高度相关,具有野外鸟、兽调查经验者优先;具有"211"高校全日制学习经历者优先 |
专任教师 |
25 |
新闻学(或传播学)、心理学(或伦理学)、公安类专业 |
研究生 |
硕士及以上 |
4 |
新闻学(或传播学)1人;心理学(或伦理学)1人;公安类专业2人,必须有全日制公安院校学习经历 |
管理 |
26 |
艺术类 |
研究生 |
硕士 |
1 |
本科或硕士有"211"高校学习背景者优先 |
管理 |
27 |
会计学(或财务管理、审计学) |
研究生 |
硕士及以上 |
1 |
本科必须为财务会计类专业,熟练掌握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各项功能,熟练操作会计电算化软件。 |
专业技术 |
28 |
中医康复(或临床外科) |
研究生 |
硕士 |
1 |
|
专业技术 |
29 |
图书馆学 |
研究生 |
硕士及以上 |
1 |
本科或硕士有"211"高校学习背景者优先 |
专业技术(文献资源建设部) |
32 |
刑法学(或民法学、诉讼法学) |
研究生 |
硕士 |
1 |
第一学历需为全日制本科专业毕业 |
管理 |
33 |
教育学类 |
研究生 |
硕士 |
1 |
|
专业技术 |
34 |
机械工程类、电器工程类、动力工程、能源动力及工程热物理类或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
研究生 |
硕士 |
1 |
|
管理 |
二、有关报名事项
1.报名时间:2015年3月23日至 4 月 15 日。
2.报名所需材料:
(1)《南京森林警察学院应聘人员登记表》(详见附件1);
(2)《南京森林警察学院2015年人才引进情况审核汇总表》(详见附件2);
(3)以应届毕业生身份应聘人员须提交毕业生就业推荐表复印件,其中应届毕业研究生还须提供培养学校研究生院(部、处)出具的应届毕业生证明(证明格式详见附件3);
(4)各层次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在国外取得学历学位的,须提供由教育部出具的《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复印件);
(5)身份证、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大学英语及计算机等级证书等复印件;
(6)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科研项目及研究成果,各类获奖证书,个人创作的作品集等能说明个人业务水平、业绩成果的证明材料。
3.报名注意事项:
(1)应聘人员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报名;
(2)应聘人员如需了解相关招聘政策等情况请致电咨询;
(3)应聘人员请将报名材料通过邮局邮寄我院组织人事处,并请在信封上注明"应聘简历"。
三、招聘政策咨询电话及通讯地址
联系人:徐老师 王老师 侯老师
联系电话:025-85878989 85878857 85878763
邮编:210023
邮箱:rsc8857@
联系地址:南京市仙林大学城文澜路28号南京森林警察学院组织人事处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2015年人才招聘启事(第一批)
一、人才需求信息
(一)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
岗位编号 |
需求学科(专业) |
职称(职务) |
需求人数 |
条件要求 |
备注 |
1 |
侦查学 |
教授 |
1 |
主持省部级以上科研或教研项目3项以上(其中近5年至少1项);获省部级以上教学或科研奖励者优先;原则上50周岁以下。 |
如符合我校重点建设学科学术带头人条件要求,给予安家费100万元,并给予20万元科研启动费。服务期限10年。 |
2 |
公安视听技术(或音视频技术) |
副教授及以上 |
1 |
具有博士学位;精通视频分析技术;原则上50周岁以下。 |
如符合我校引进骨干教师条件要求,给予安家费30万元、科研启动费10万元。服务期限8年。 |
3 |
法医学 |
正高级 |
1 |
具有丰富的一线法医实际工作经验;原则上50周岁以下。 |
给予科研启动费10万元。 |
4 |
信息安全、网络安全 |
教授 |
1 |
主持省部级以上科研或教研项目3项以上(其中近5年至少1项);获省部级以上教学或科研奖励者优先;原则上50周岁以下。 |
如符合我校重点建设学科学术带头人条件要求,给予安家费100万元,并给予20万元科研启动费。服务期限10年。 |
5 |
情报学、信息资源管理 |
教授 |
1 |
主持省部级以上科研或教研项目3项以上(其中近5年至少1项);获省部级以上教学或科研奖励者优先;原则上50周岁以下。 |
如符合我校重点建设学科学术带头人条件要求,给予安家费100万元,并给予20万元科研启动费。服务期限10年。 |
(二)应届高校毕业生接收计划(第一批)
岗位编号 |
需求专业 |
学历 |
学位 |
需求人数 |
条件要求 |
拟引进人员岗位 |
备注 |
1 |
公安学 |
研究生 |
硕士 |
2 |
本科或者硕士为治安学专业或者安防技术专业 |
专任教师 |
1.引进计算机类专业博士研究生按我校引进骨干教师标准配套给予安家费人民币30万元、科研启动费10万元。条件要求:博士研究生,硕博学历及研究方向均为计算机类专业。服务期限8年。 2.引进信息安全、网络安全、网络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四个专业硕士研究生配套安家费人民币10万元,条件要求:硕士研究生,本、硕学历及研究方向均为相关专业。 |
3 |
法学 |
研究生 |
博士 |
1 |
本科为211大学优先;或者本科或硕士为公安学、公安技术所属专业优先 |
专任教师 |
|
5 |
森林工程(或机械设计及理论、物理化学、分析化学) |
研究生 |
硕士及以上 |
1 |
对森林消防装备和器材保养和使用熟悉者优先 |
实验教师 |
|
7 |
计算机类或信息与通信工程类 |
研究生 |
硕士及以上 |
1 |
本科为"211高校"毕业优先 |
实验教师 |
|
9 |
环境法学 |
研究生 |
博士 |
1 |
本科需为"211高校"毕业,本硕博学历及研究方向与需求专业高度相关 |
专任教师 |
|
10 |
模式识别或图像处理 |
研究生 |
博士 |
1 |
|
专任教师 |
|
11 |
刑事图像技术或痕迹检验技术 |
研究生 |
硕士及以上 |
2 |
有刑事科学技术专业背景优先 |
专任教师 |
|
12 |
声学 |
研究生 |
博士 |
1 |
具有语音分析背景 |
专任教师 |
|
14 |
应用化学(仪器分析方向) |
研究生 |
硕士及以上 |
1 |
掌握红外光谱技术 |
实验教师 |
|
15 |
管理学 |
研究生 |
博士 |
1 |
本科需为"211"高校毕业,本硕博学历及研究方向与需求专业高度相关。 |
专任教师 |
|
16 |
计算机类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或网络工程专业优先) |
研究生 |
硕士及以上 |
2 |
本硕学历及研究方向与需求专业高度相关 |
实验教师 |
|
17 |
计算机类专业(信息安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或网络工程专业优先) |
研究生 |
硕士及以上 |
1 |
本硕学历及研究方向与需求专业高度相关 |
专任教师 |
|
19 |
体育教育 |
研究生 |
博士 |
1 |
本、硕、博士均为体育专业 |
专任教师 |
|
20 |
运筹学(或军事运筹学) |
研究生 |
博士 |
2 |
第一学历需为"211"高校全日制本科毕业 |
专任教师 |
|
23 |
档案学 |
研究生 |
硕士 |
1 |
|
管理 |
|
24 |
人力资源管理 |
研究生 |
硕士 |
1 |
|
专业技术 |
|
30 |
计算机类 |
研究生 |
硕士 |
1 |
精通计算机网络技术,动手能力强,精通主流操作系统技术,熟悉主流信息安全产品,身心健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良好的团队协作意识。 |
专业技术(网络维护) |
|
31 |
教育技术学(或新闻学、思想政治教育、公安类专业) |
研究生 |
硕士 |
1 |
第一学历需为全日制本科专业毕业 |
|
二、有关报名事项
1.报名时间:2015年1月30日至4月15日。
2.报名所需材料:
(1)《南京森林警察学院应聘人员登记表》(详见附件1);
(2)《南京森林警察学院2015年人才引进情况审核汇总表》(详见附件2);
(3)以应届毕业生身份应聘人员须提交毕业生就业推荐表复印件,其中应届毕业研究生还须提供培养学校研究生院(部、处)出具的应届毕业生证明(证明格式详见附件3);
(4)各层次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在国外取得学历学位的,须提供由教育部出具的《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复印件);
(5)身份证、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大学英语及计算机等级证书等复印件;
(6)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科研项目及研究成果,各类获奖证书,个人创作的作品集等能说明个人业务水平、业绩成果的证明材料。
3.报名注意事项:
(1)应聘人员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报名;
(2)应聘人员如需了解相关招聘政策等情况请致电咨询;
(3)应聘人员请将报名材料通过邮局邮寄我院组织人事处,并请在信封上注明"应聘简历"。
三、招聘政策咨询电话及通讯地址
联系人:徐老师 侯老师
联系电话:025-85878857 85878763 邮编:210023
邮箱:rsc8857@
联系地址:南京市仙林大学城文澜路28号南京森林警察学院组织人事处
毕 业 了,找 工 作,上 Ying Jie She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