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应届生求职网-中国领先的大学生求职网站

[北京]陆道培血液·肿瘤中心2015招聘

(全职,发布于2015-05-12) 相关搜索
  • 工作地点:北京
  • 职位:
  • 信息来源:德州学院
说明:

此信息由德州学院审核并发布(查看原发布网址),应届生求职网转载该信息只是出于传递更多就业招聘信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目的。如您对此转载信息有疑义,请与原信息发布者德州学院核实,并请同时联系本站处理该转载信息。


 
 
 
 
陆道培血液·肿瘤中心介绍
 
陆道培血液·肿瘤中心目前位于燕达国际健康城,与上海道培医院、即将建立的北京陆道培血液学研究院及陆道培血液病医院构成陆道培医学集团,致力于血液系统疾病及恶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是中华骨髓库的非血缘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定点移植医院和采集医院,并与台湾慈济骨髓库正式建立合作关系。其学术带头人为中国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奠基人与不断推动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陆道培,并汇聚了国内外血液病、肿瘤诊治领域的高级医疗人才。陆道培领导的医学团队拥有全方位的血液病诊断及治疗技术,包括造血干细胞移植、免疫治疗、化疗、靶向治疗、诱导分化治疗、中医治疗,全面的血液病相关特殊检验等。目前中心拥有床位三百七十余张,百级洁净层流病房33间,设有造血干细胞移植科、免疫治疗科、血液科、医学检验科。
陆道培血液·肿瘤中心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血液病特殊检验、免疫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综合治疗方面的技术水平居国内外领先水平。
    1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可开展各种类型的移植,包括同胞相合移植,亲缘半相同移植(Haplo-HSCT),非血缘移植(URT),同基因移植及自体移植等;采用allo-HSCT治疗的疾病种类居国内领先水平;目前每年可开展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近400例,居全国前列;其中70%为难度极大的亲缘半相同移植或挽救性移植,患者年龄为1.8~65岁,其难度及成功率居世界领先地位。本中心的专家经常被特邀到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发言讲座,受到广泛关注,如世界骨髓移植大会、欧洲骨髓移植大会、亚太地区血液学年会、美国骨髓移植大会、日本骨髓移植大会等。
    2 血液病特殊检验:包括形态学、病理学、流式细胞、细胞遗传和分子细胞遗传学、分子医学、临床药理、HLA配型、病原微生物等实验室,细胞、组织及基因标本库等。本中心开展的恶性血液病检测项目种类居全国之首,有些检查为国际首创。由于检测方法先进,准确率高,全国现有100多家三级以上医院(包括三十余家北京三甲级医院)常规将标本或疑难标本送到我中心检测。
我中心几乎对每个恶性血液病患者采用细胞形态学和/或组织病理学、细胞化学、免疫学和/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体和/或荧光标记原位杂交技术(FISH)、基因分析,或病原学方法进行全面诊断和分类,治疗后定期监测微小残留白血病、药物代谢基因、血药浓度来指导治疗,使患者得到分层甚至个性化的治疗,使患者少走弯路,减少了治疗痛苦,得到更好疗效的同时尽量避免无效治疗。另外,血细胞形态分析和基因突变新进展的结合、流式细胞术检测淋巴瘤和八色流式的应用、骨髓涂片的FISH和基因检测、肿瘤突变组分析等均代表了本检验科在临床应用方面领先的技术水平。
检验团队注重工作经验的总结和医学研究,已累计在领域内顶级的美国血液学会年会(ASH)、美国人类遗传学会年会(ASHG)和欧洲临床细胞分析学会年会(ESSCA)、日本血液学会年会(JSH)等会议上报告30余次,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为推动医学的进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检验团队还积极帮助国内兄弟医院培养血液检验的专业人才,已累计接收国内三级医院的进修人员近70人次。与此同时,各实验室均配备了业内著名品牌的最先进或最适合临床应用的仪器设备:包括细胞形态图像分析系统、八色流式细胞仪、染色体核型自动扫描和分析系统、AB3500XL基因测序仪、Ion Torrent高通量基因测序仪、AB SCIEXAPI4000Q质谱仪等,为保证准确的检测结果提供了硬件保障。
    3 恶性肿瘤免疫治疗:陆道培院士、免疫治疗科/血液科主任童春容在全世界率先采用自体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及树突细胞共培养的CIK(DC-CIK)治疗急性白血病。迄今为止,已经采用CIK/DC-CIK免疫细胞(或联合化疗)治疗了300多例急性白血病患者,这是全世界采用免疫细胞方法治疗白血病最多的单位。其适合中低危险性的急性白血病患者,或没有恰当的供者,或各种原因使患者不能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患者,为急性白血病患者开辟了新的治疗方法。如患者在完全缓解期单独接受CIK/DC-CIK或CIK/DC-CIK联合化疗,治疗后患者总体的5年无病生存率达60%以上;很多患者的残留白血病在CIK治疗后消失,比单纯化疗的长期生存率提高;而且接受免疫治疗或联合化疗患者的生存质量高,不复发的患者几乎都能恢复学习、工作及正常生活。该中心还发展了病毒或白血病的细胞毒性T细胞(CTL)、自然杀伤细胞(NK)等多种免疫细胞治疗,可防治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恶性血液病复发及一些病毒感染,如丙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EB病毒、巨细胞病毒感染等,帮助提高了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成功率。本中心还研究发展其它细胞治疗或免疫治疗方法,包括纯化的CD34 细胞、纯化的CTL、NK细胞,肿瘤疫苗等。为了更好地开展恶性肿瘤的免疫治疗,本中心还开展了自体白血病细胞或肿瘤细胞活细胞冻存服务,这是迄今为止全国唯一一家正式开展此服务的单位。
    4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 陆道培领导的医学团队采用含口服硫化砷的独特联合方案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取得突破性进展,对初次发病就来院就诊治疗的患者达到“百不失一”的效果,即收治后24小时内不死亡,则无一例在诱导治疗期间死亡;完全缓解率达100%,近3年多来的无病生存率近100%,疗效居国际领先地位;而且在维持治疗期间患者仅需口服药物,可照常工作和学习,治疗安全、方便、经济,且生存质量高。
 
与此同时,中心员工已发展为四百余人。中心将投资于员工的个人发展,为员工创造充满活力的工作环境,给个人提供成长的机会。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培育优秀的技术股干,追求卓越的工作绩效, 宣扬团队合作精神并尊重员工个人。我们为员工营造公开诚信的沟通环境及更大的专业技术发展平台,鼓励员工的创造性。定期开展内部学术讲座,选送员工参加国内外相关学术大会、培训班、学习班,鼓励、支持员工经过努力获得各类证书,建立了对突出贡献员工破格提拔或奖励的机制。中心目标的实现有赖于每一位员工的奉献和承诺。这是我们大家的事业,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奋斗。
这是一个由一群技术精湛、精力充沛、热情洋溢并且勇于奉献的人员所组成的团队。现在,我们诚挚的欢迎您成为我们这个团队的一员,希望你们以主人翁的姿态适应工作的需求,有效率地工作并全身心地投入到你们各自的岗位中去,并鼓舞和激励你和周围的同事们以更优异的表现,共同实现我们的目标。当再回首时,我们会看到自己中心、对业界乃至整个社会都产生了深远且积极的影响,并为此感到骄傲和自豪。
工作环境
 
 
 
 
 
 
 
 
 
 
 
 
 
 
 
 
 
 
学科带头人简介
中心主任 陆道培   
陆道培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北京大学医学部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血液病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原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所长。曾获得 国家科技进步奖、何梁何利奖与陈嘉庚奖,多年担任中华医学会副会长,国际、国内专业杂志主编、副主编。他为国际著名血液病专家,是亚洲造血干细胞移植成功 第一人和不断推动者,亦是我国血液肿瘤免疫治疗的先行者,他应用造血干细胞移植已成功的治疗了数千名的白血病、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淋巴瘤与遗传性免疫缺 陷病患者。他亦是在国际上第一位以口服硫化砷成功治疗一类急性白血病(APL)的主要贡献人。陆道培在血液病的其他领域,包括各种类型的疑难杂症与出血性 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有着广泛造诣。
 
造血干细胞移植科主任、医学教授   纪树荃
原空军总医院血液科主任、主任医师,技术壹级,中国医科大学与第四军医大学兼职教授,1960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一直从事血液肿瘤和造血干细胞移植工作,在国内创建了单倍型移植的基础与临床,20多年来在国内广泛的推广与应用,解决了无配型病人的难点,是国内单倍型移植的创始人。1991年获首批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2002年,与美国肯塔基医学院骨髓移植中心举办了首届全国单倍型移植会议。已发表相关论文150多篇,2003年,获美国欧洲血液年会最佳优秀论文一等奖。已获国家奖、中华医学奖、北京科技进步奖、军队科技奖22项,其中8项是一二等奖。2005年,单倍型未去T细胞骨髓移植获胡锦涛主席通令嘉奖。1991年获首批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
 
中心副主任、造血干细胞移植科主任  吴彤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会员及造血干细胞移植学组成员,美国血液学会会员,国际血液学会会员,亚太骨髓移植学会会员及该协会在中国大陆的协调员,中国抗癌协会理事及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造血干细胞移植协会(CSBMT)秘书长,女医师协会青年委员。任《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临床血液学杂志》及《Hematology/Oncology and Stem Cell Therapy》编委。擅长血液病的诊治及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有数百例移植经验,对移植方式的选择,重症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和感染的救治,难治/复发白血病的移植以及移植后复发的处理等均有独到的成功经验。所带领的团队开创了国际异基因移植后移植相关死亡率(TRM)的最低纪录(100天TRM为0%),移植后长期无病生存率居世界领先水平。1986-2003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病研究所先后历任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及副主任医师,从事HSCT及血液肿瘤的诊断与治疗。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在陆道培教授的领导下从事HSCT,参与了一系列国内及国际HSCT领域的开创性工作,率先用异基因骨髓移植治疗遗传性无丙种球蛋白血症(此病例已被收入世界移植纪录),率先在国内成功进行二次异基因骨髓移植,率先在HLA配型不合的亲缘移植中应用胎肝和胎胸腺细胞诱导免疫耐受,率先应用胎盘丙种球蛋白防治GVHD,在亲缘半相同和非血缘移植中采用脐带血共同输注的方法预防GVHD,开展移植后病毒感染和真菌感染的免疫治疗,开展移植后复发的免疫治疗。2003年起在北京市道培医院移植科任主任医师,自2006年起任移植中心主任。1994年在医科院病毒所进修病毒诊断学。1997年-2000年在美国国立健康研究院(NIH)心肺血液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从事有关造血干细胞基因治疗的基础及临床前研究,具有丰富的实验血液学基础。
在国内外发表论文40余篇,受邀在国际会议上发言数十次,任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及《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血液学分册的编委,参与编著三部中英文医学专著。作为主要成员之一,于2006年获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和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2007年获总后勤部科技二等奖。2008年及2009年获亚太骨髓移植会议杰出论文奖。
 
中心副主任、血液科及免疫治疗科主任  童春容
第八届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医药生物技术临床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抗癌协会生物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骨髓库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血液学杂志》编委,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实验血液学组成员。曾任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审专家。善长恶性肿瘤性疾病及慢性病毒性疾病的免疫治疗,以及恶性血液病的整合诊断。主要擅长用自体激活的免疫细胞治疗急性白血病,其它恶性肿瘤性疾病及慢性病毒性疾病。1992年开始从事自体免疫活性细胞的体外培养及体内应用研究。1997年作为主要负责人之一,具体负责筹建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细胞治疗中心及北京市脐带血干细胞库。在国内率先建立了体外大容量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树突细胞共培养的CIK(DC-CIK)、抗原负载的DC细胞等细胞培养技术。1999年作为负责人之一,在其申报的《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治疗急性白血病的》 《细胞诱导的杀伤细胞治疗慢性丙性病毒性肝炎》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SDA)批准进入临床试验,这是我国SDA首次批准的体细胞临床试验项目。在全世界首次报告了CIK细胞治疗白血病及白血病合并丙型肝炎的结果。还建立了大容量自然杀伤细胞(NK)、抗原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培养技术,白血病细胞疫苗。以上免疫治疗联合化疗或造血干细胞移植,明显提高了恶性血液病或其它实体瘤患者的治愈率。除了免疫治疗外,还全面负责血液病(包括白血病)的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及分子遗传学(FISH)、分子生物学、HLA配型、病原学、药物浓度、常规临床检验、细胞冷冻、细胞分离与培养实验室的管理,擅长将这些技术用于临床进行整合诊断,明显提高了诊断的准确率,预测结果,并指导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先后多次在国内外血液学界学术会议上报告急性白血病免疫治疗、恶性血液病整合诊断的结果,包括美国血液学年会,亚太地区血液学会议等。
 
医学检验科主任  刘红星 
北京大学工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硕士,临床医学本科。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会员、美国血液学会(ASH)会员、美国人类遗传学会(ASHG)会员。
    从事临床医师工作3年、分子诊断工作8年。有超过6万份分子诊断报告的签发经验、数十项分子诊断项目开发经验、发明多项分子诊断新技术。所带领的分子医学团队在项目开展、检测质量和速度上都居于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
    致力于血液系统肿瘤、遗传病和个体化用药分子机制的研究,擅长解决疑难问题。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和参与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在美国血液学会年会、美国人类遗传学会年会、日本血液学会等国际学术会议报告30余次。
 
医学检验科副主任  王卉
北京大学医学部血液学硕士,北京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本科,获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证书。通过国际流式认证考试(ICCE),获得国际流式学会(ICCS)颁发的证书。
从事流式细胞术检测和免疫磁珠分选工作十余年,擅长流式检测白血病、淋巴瘤、非造血系统肿瘤、微小残留病变等临床诊断。每年在全国及各省市学术会议上做讲座20余次,带领的实验室成为全国疑难病免疫分型会诊中心。每年接收大量来自全国各地的疑难病例,独立签发流式报告近8万份。
参加编写专业书籍5本:《多发性骨髓瘤》(人民卫生出版社,陈书伦和武永吉主编)、《抗肿瘤药物治疗手册》(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江滨和陈书长主编)、《干细胞实验技术指南》(科学出版社,裴雪涛主编)、《临床检验诊断学图谱》(人民卫生出版社,王建中主编),临床检验诊断思路(血液分册)》(北京科学出版社,崔巍主编)。在国内外杂志发表和参与发表文章30余篇。
 
细胞和分子细胞遗传学实验室主任  王彤
血液学副研究员,曾任陕西省医学会医学遗传分会第四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医学会西安市血液学分会委员,曾获陕西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陕西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二等奖。
从事血液病细胞和分子细胞遗传学检测和研究工作20多年,擅长各种疑难、复杂染色体异常核型分析,审核的异常染色体年标本量在3000份以上。较早将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应用于临床并致力于推广,率先将骨髓涂片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应用于临床进行白血病的回顾性诊断,纠正了很多误诊病例。
曾主持并参与多项科研项目,在中华血液学、中华医学遗传学等杂志上发表论文20余篇,曾参与“血液病细胞-分子细胞遗传学诊断技术中国专家共识2013年版”制定。所带领的细胞和分子细胞遗传学团队规模和诊断水平居于国内领先地位。
 
 
 
 
 
 
 
 
 
所需岗位及要求
类别 序号 岗位 名额 任职资格
临床 1 临床医师I 10 1、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或以上学历;
2、有相关血液或肿瘤专业实习或工作经验优先;
3、持有医师资格证书优先; 
4、为人正直、责任心强,作风严谨,工作认真细致。 
2 临床医师II 10 1、血液学及相关专业,硕士或以上学历;
2、有相关实习或工作经验;
3、持有医师资格证书优先; 
4、为人正直、责任心强,作风严谨,工作认真细致。 
3 儿科医师 6 1、临床医学或儿科学专业本科或以上学历;
2、具备儿科执业医师资格优先; 
3、能独立完成儿科常规诊疗与基本操作;
4、富有爱心,善于沟通,认真负责,热爱本职工作,抗压能力强。
4 护士 60 1、护理及相关专业大专或以上学历;
2、持有护士执业证书优先;
3、工作认真、亲和力强,富有爱心,踏实敬业;
4、有相关血液科或ICU实习或工作经验者优先。
检验 1 检验技术员 8 1、临床医学、医学检验、分子、生物、遗传学及相关专业本科或以上学历;
2、经培训能够熟练操作检验仪器设备,有相关血液学学习、工作经验优先;
3、工作积极肯干,责任心强。
2 分子诊断和分子医学研究室 2 1、硕士或以上学历(本科阶段为临床医学、肿瘤学、医学遗传学或医学检验专业,研究生阶段为分子生物学或相关专业);
分子病理医师 2、经培训能熟练掌握基因检测(分型、测序)实验的基本操作,并且具有独立分析和出具报告的能力;
  3、能独立阅读英文文献,具有资料分析和总结能力;
  4、愿意长期从事本岗位工作。
3 分子诊断和分子 2 1、本科或以上学历;
医学研究室 2、生物信息学专业或具有相关从业经历;
生物信息分析 3、熟悉二代测序的数据分析,熟练使用相关的工具软件和计算机语言;
  4、愿意长期从事本岗位工作。
4 分子诊断和分子 3 1、医学、生物学或相关专业专科或以上学历;
医学研究室 2、经培训后能熟练掌握基因检测实验的基本操作,并且具有初步分析和出具报告的能力;
检验技术员 3、愿意长期从事本岗位工作。
5 细胞形态室 1 1、硕士或以上学历(本科阶段为临床或医学检验专业);
检验医师 2、经培训能熟练掌握血细胞形态分析的基本操作,并具有分析和出具报告的能力;
  3、能独立阅读英文文献,具有资料分析和总结能力;
  4、愿意长期从事血细胞形态学专业。
6 细胞形态室 3 1、临床或医学检验专业本科学历;
检验技术员 2、经培训能熟练掌握骨髓/血涂片制备、染色的基本操作,并具有初步血细胞形态分析和出具报告的能力;
  3、愿意长期从事血细胞形态学专业。
7 流式细胞室 3 1、临床或医学检验专业本科学历;
检验技术员 2、经培训能熟练掌握流式标本制备的基本操作,并且具有初步分析和出具报告的能力;
  3、愿意长期从事本岗位工作。
8 染色体室 1 1、硕士或以上学历(本科阶段为临床或医学检验专业);
(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细胞遗传学实验室) 2、经培训能熟练掌握染色体核型/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细胞培养、制备的基本操作,并具有分析和出具报告的能力;
检验医师 3、能独立阅读英文文献,具有资料分析和总结能力;
  4、愿意长期从事本岗位工作。
9 染色体室 5 1、临床或医学检验专业本科学历;
(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细胞遗传学实验室) 2、经培训能熟练掌握染色体核型/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细胞培养、制备的基本操作,并具有初步分析和出具报告的能力;
检验技术员 3、愿意长期从事本岗位工作。
10 临床药理室 1 1、药学相关专业硕士或以上学历;
检验医师 2、经培训能熟练掌握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进行临床血药浓度监测实验的基本操作,并且具有独立分析和出具报告的能力;
  3、能独立阅读英文文献,具有资料分析和总结能力;
  4、愿意长期从事本岗位工作。
11 临床药理室 2 1、药学、分析化学、医学检验或相关专业专科或以上学历;
检验技术员 2、经培训能熟练掌握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进行临床血药浓度监测实验的基本操作,并且具有初步分析和出具报告的能力;
  3、愿意长期从事本岗位工作。
12 病原微生物室 1 1、医学、分子生物学、病原微生物学或相关专业硕士或以上学历;
检验医师 2、经培训能熟练掌握主要用核酸(基因)检测的方法进行病原微生物的定性/定量鉴定分析的基本操作,并且具有独立分析和出具报告的能力;
  3、能独立阅读英文文献,具有资料分析和总结能力;
  4、愿意长期从事本岗位工作。
13 病原微生物室 2 1、医学或生物学相关专业专科或以上学历;
检验技术员 2、经培训熟练掌握主要用核酸(基因)检测的方法进行病原微生物的定性/定量鉴定分析的基本操作,并且具有初步分析和出具报告的能力;
  3、愿意长期从事本岗位工作。
14 HLA配型室 1 1、硕士或以上学历(本科阶段为临床医学、医学检验或相关专业,研究生阶段为分子生物学或相关专业);
检验医师 2、经培训能熟练掌握HLA配型及相关实验的基本操作,并且具有独立分析和出具报告的能力;
  3、能独立阅读英文文献,具有资料分析和总结能力;
  4、愿意长期从事本岗位工作。
15 HLA配型室 2 1、医学、生物学或相关专业专科或以上学历;
检验技术员 2、经培训能熟练掌握HLA配型及相关实验的基本操作,并且具有初步分析和出具报告的能力;
  3、愿意长期从事本岗位工作。
16 病理室 1 1、硕士或以上学历(本科阶段为临床或医学检验专业);
病理医师 2、经培训能熟练掌握血液病理分析的基本操作,并具独立分析和出具病理报告的能力;
  3、能独立阅读英文文献,具有资料分析和总结能力;
  4、热爱血液学、血液病理学,愿意长期从事血液病理专业。
17 病理室 1 1、临床或医学检验专业本科学历;
检验技术员 2、经培训能熟练掌握病理标本制备的基本操作,并具有初步分析和出具报告的能力;
  3、愿意长期从事血液病理专业。
18 临检室 2 1、临床医学或医学检验相关专业硕士或以上学历;
检验医师 2、经培训能熟练掌握临床常用常规、生化检验、微生物培养和鉴定分析等基本操作,并且具有独立分析和出具检测报告的能力;
  3、能独立阅读英文文献,具有资料分析和总结能力;
  4、愿意长期从事本岗位工作。
19 临检室 2 1、临床医学、检验医学或相关专业专科或以上学历;
检验技术员 2、经培训能熟练掌握临床常用常规、生化检验、微生物培养和鉴定分析等基本操作,并且具有初步分析和出具检测报告的能力;
  3、愿意长期从事本岗位工作。
20 医学研究部 2 1、临床医学、肿瘤学、医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或相关专业,硕士或以上学历;
医学研究员 2、对血液病或遗传病有一定的了解;可以独立地设计医学实验;
  3、具有科研思维,熟悉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等实验流程,对新技术、新知识敏感,并且具有从事科研工作的热情;
  4、曾系统地参与或主持科研项目,作为第一作者或责任作者发表的国内外学术论文超过10篇,或SCI论文的影响因子累计超过10分。
21 检验客服部 1 1、本科或以上学历;
检验客服和企划 2、有类似的从业背景者优先;
  3、如非医学专业者,进入岗位后能尽快熟悉医学知识。
其它 1 医务部助理 2 1、临床、口腔、公共卫生、影像医学等相关专业本科或以上学历;
2、熟悉国家医疗质量管理规范及各项医疗法律法规;
3、熟悉医院及医生的工作流程及操作规范;
4、具有较强的沟通与协调能力;
5、熟练操作计算机并掌握各办公软件。
2 社会服务部客服 3 1、医学相关专业本科或以上学历;
2、有医院工作或实习经验;
3、具有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及服务意识;
4、熟练操作计算机并掌握各办公软件。
3 药剂士 3 1、药学专业本科或以上学历;
2、持有相关资格证书优先;
3、有二甲级以上医院药房工作或实习经历,熟悉门诊药房、住院药房工作流程;
4、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4 病案管理员 3 1、病案管理或卫生信息管理专业专科或以上学历;
2、了解病案室工作内容,熟悉病历基本要素;掌握ICD-10编码;
3、熟练使用办公软件并能熟练操作复印机、打印机等办公设备;
4、善于沟通和待人接物,工作严谨认真,能保守患者隐私;
5、有二甲级以上医院相关工作经验或持有专业技术资格证书者优先。
5 导诊 4 1、初中及以上学历;
2、形象、气质佳,有亲和力;
3、具有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及服务意识;
4、富于爱心,踏实敬业。
6 护理员 6 1、初中及以上学历;
2、有亲和力,富有爱心,踏实敬业。
备注:中心各个科室长期提供实习岗位,欢迎各大院校及广大应届毕业生来电来函咨询或亲临参观。
 
 
联系方式
 
联系人:刘老师      
联系电话:010-80841221 / 0316-3306347    
简历投递邮箱:daopeihr@
中心网站:ww***net[点击查看]
地址:燕达医院  燕郊经济技术开发区 思菩兰南路
乘车路线 : 
方案一:乘坐开往四惠东方向地铁1号线,到达大望路站下车B口出站,沿SOHO现代城东行100米到达816817车站。乘816817任意一班抵达兴达广场小区(进入燕郊第一站)下车。 
方案二:乘坐公交205路、312路、402路、405路、647路、666路、667路、668路、669路、715路、728路、810路到达八王坟东站下车东行50米到达816817车站。乘坐816817任意一班抵达燕郊后在兴达广场小区(进入燕郊第一站)下车。
                                                   
 
 
 
 

校→园→招←聘←上㊣Ying•Jie•Sheng•com㊣

本站提醒:如何识别虚假招聘信息?求职必看,切勿受骗上当!

如何写一份简单、直接、高效的求职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