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信息由北京理工大学审核并发布(查看原发布网址),应届生求职网转载该信息只是出于传递更多就业招聘信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目的。如您对此转载信息有疑义,请与原信息发布者北京理工大学核实,并请同时联系本站处理该转载信息。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2015年博士后招收启事
一、电子所简介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是1956年根据国家十二年科学发展远景规划和发展“无线电电子学”等新技术的四大紧急措施而创建的我国第一个综合型电子科学研究所。
五十余年来,经过几代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共获得了400多项重大科研成果,其中有116项分获国家及省、部级特等奖,一等奖和二等奖,发表、出版了大量研究论文和学术专著,为我国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五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电子所科技布局不断凝练和优化,以解决国家急需的电子学系统和电子学器件的重大关键技术和系统总体解决方法等问题作为首要使命,已确定高分辨率星载SAR、系统化空间行波管、地理空间信息技术和航空遥感系统四个重大突破,微波成像技术、微波电真空技术、电磁探测技术、传感器与微系统技术、先进激光与探测技术和可编程芯片技术六个重点培育方向。
电子所是我国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目前有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两个一级学科(含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物理电子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生物电子学等六个二级学科)的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有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两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正逐渐成为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科研工作中一支不可缺少的生力军。为进一步推动博士后事业的发展,竭诚海内外欢迎德才兼备、有志从事科研工作的博士毕业生来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
二、博士后招收条件
1、国内外已取得博士学位,品学兼优,身体健康,年龄在40周岁以下。
2、为鼓励人才交流,博采众长,诚挚邀请985、211等高校及科研院所博士毕业生进入中科院电子所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3、需全脱产在站工作,研究所不接收在职人员兼职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三、在站待遇
工资和福利待遇按照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相关规定执行,可享受与我所在职职工同等的医疗保险和各类补贴待遇,并可租用博士后公寓或享受房租补贴。
四、招生计划
(见附件1)
五、招聘程序
1、自本通知发布之日起,符合条件的人员均可随时申请进站。
2、应聘者须提供:《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博士后进站申请表》(见附件2)及其他能够证明能力的相关材料,以电子邮件的方式发送至edu@,也可直接与部门或合作导师联系(邮件标题及博士后申请表名称请注明“研究室 姓名 博士后申请表”;其他证明材料,请打包压缩,文件名称请注明“研究室+姓名+博士后证明材料”)。
3、初审合格者通知本人参加面试,面试时间和地点另行通知,初审不合格者不予通知。
六、联系方式
联系人:王毅、王永
联系电话:010-58887026、58887024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19号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人事教育处
邮政编码:100190 E-mail: edu@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博士后岗位需求统计表 | |||||||||
序号 | 部门 | 岗位名称 | 所属一级学科 | 合作导师 | 详细岗位职责 | 推荐院校 | 目标专业 | 理论知识及专业技能 | 备注 |
1 | 二室 | 地理空间大数据分析与应用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王宏琦 | 1、 结合机器学习、数据挖掘等前沿理论,开展地理空间大数据分析方法体系研究 | 211、985学校,及中科院相关所 | 计算机、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光学、信号处理 | 1、 熟悉地理空间、赛博空间信息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 |
|
2 | 六室 | 雷达系统 | 信息与通信系统 | 赵凤军 | 1、高分辨率雷达系统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南京理工大学 | 雷达技术 | 雷达系统技术、RF电路 |
|
3 | 六室 | 雷达信号处理 | 信息与通信系统 | 邓云凯 | 1、高分辨率雷达信号处理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南京理工大学 | 雷达系统 | 雷达信号处理基础、扎实的编程功底 |
|
4 | 六室 | 雷达信号处理 | 信息与通信系统 | 王宇 | 高分辨率雷达信号处理、阵列雷达信号处理、雷达信号并行处理 | 北京理工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南京理工大学 | 雷达信号处理 | 雷达信号处理基础、扎实的编程功底、对电路有一定的基础 |
|
5 | 六室 | 雷达信号处理 | 信息与通信系统 | 禹卫东 | 高分辨率雷达信号处理、阵列雷达信号处理、雷达信号并行处理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雷达技术、信号处理 | 雷达信号处理基础、扎实的编程功底、对电路有一定的基础 |
|
6 | 九室 | MEMS传感器的专用集成电路(ASIC)研究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刘昶,蔡浩原 | 1、 根据项目要求,研究低功耗、微尺寸的微量电压、电容ASIC | 1、985或211 | 1、 电子工程 | 1、 良好的相关科研背景(优秀的科研经历、较强的动手能力、高质量的学术论文、以及相关专利及获奖); |
|
7 | 九室 | 微型芯片电池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刘昶,孙建海 | 1、 新型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功能材料的修饰与性能评估; | 1、985或211 | 1、 纳米材料工程 | 1、 具有较强的化学、纳米材料等知识背景的博士毕业; |
|
8 | 九室 | 便携式床边诊断(POCT)仪器研制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刘昶,刘春秀 | 1、研制基于微流体芯片和光学检测技术的便携式床边诊断(POCT)仪器; | 1、985或211 | 1、 电子工程 | 1、 相关专业博士毕业。 |
|
9 | 九室 | MEMS电化学地震检波器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王军波、陈德勇 | 1、 从事MEMS电化学地震检波器研发工作 | 1、985或211 | 1、电子科学与技术 | 1、了解MEMS传感器基本原理 |
|
10 | 九室 | 基于MEMS芯片实验室的细胞物理特性检测与物理微环境模拟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王军波、陈德勇、陈健 | 1、 从事MEMS芯片实验室在细胞高通量生物物理特性检测研究; | 1、985或211 | 1、生物医学工程 | 1、生物医学工程基本知识 |
|
11 | 九室 | 智能硬件平台研制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刘昶,方震 | 1、 研制高集成度、柔性、低功耗智能硬件传感器平台 | 1、985或211 | 1、 电子工程 | 1、 相关专业博士毕业。 |
|
12 | 十室 | 地球物理勘探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方广有 | 1、 开展地球物理勘探及数据处理 | 不限 | 1、地球物理勘探 | 1、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电法磁法勘探技术基础 |
|
13 | 十一室 | 高速数据接口芯片设计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杨海钢 | 1、高速数据接口(Serdes)芯片设计技术研究 | 1、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成都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东南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等2、中科院计算所,自动化所,微电子所,半导体所 | 1、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 1、具有扎实的高速集成电路设计理论基础与知识 |
|
14 | 十一室 | 抗辐照芯片设计技术研究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杨海钢 | 1、负责可编程芯片的抗辐照与可靠性设计 | 同上 | 1、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 1、熟悉CMOS工艺与器件原理,具有扎实的CMOS集成电路设计技术基础 |
|
15 | 十一室 | 计算机辅助设计自动化技术研究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杨海钢 | 1、可编程芯片应用软件的EDA算法研究 | 同上 | 1、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 1、精通C 面向对象编程与精通软件测试技术 |
|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博士后研究人员进站申请表
姓名 | 性别 | 出生年月 | |||
招收类型 (定向、非定向) | 合作导师 | 拟进站日期 | |||
手机 | 邮箱 | ||||
流动站 (一级学科) | 专业 (二级学科) | ||||
拟申报岗位名称 | |||||
博士毕业单位 | 博士学位论文答辩通过时间 | ||||
博士毕业学科 (一级学科) | 专业 (二级学科) | ||||
学习及工作经历 (从本科写起) | |||||
科研经历概述
| |||||
岗位设想 (在站工作计划)
| |||||
人事教育处 意见 |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 ||||
合作导师及部门意见 |
合作导师签字: 部门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 ||||
所领导审批 意见 |
所领导签字: 年 月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