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信息由西安交通大学审核并发布(查看原发布网址),应届生求职网转载该信息只是出于传递更多就业招聘信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目的。如您对此转载信息有疑义,请与原信息发布者西安交通大学核实,并请同时联系本站处理该转载信息。
我们是谁
丽江健康与环境研究中心(下称中心)是在云南省丽江市注册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同时也是国际健康与环境组织中国项目办公室。研究中心致力于在尊重本土文化与制度的基础上,以社区为主体,探索社区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中心的前身是北京三生环境与发展研究院社会发展部,自2010年开始,中心即在“三江并流”自然遗产地的核心区域丽江老君山开展乡村社区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项目。
培养计划是怎样
你是否想要对中国NGO和社会服务业界有近距离的接触和进一步认识?你是否对从社区层面或角度出发回应社会问题感兴趣?你是否在寻找帮助自己完成从学业到职场转化的平台?你是否希望构建完善工作相关的价值体系?你是否希望拥有社区发展方面的相关知识基础、职业技能和经验?你是否需要社会服务业界资深人士的分享和导向?你是否曾经考虑作进一步职业规划和发展?
如果有一些问题和你的期待一致的话,那么也许这个社区公益人才培养计划(下称计划)可能适合你,因为计划旨在通过专家讲授,项目实地社区服务实践,专业督导和个人/团体反思学习,培养一批具有宏观社会眼界,社会社区相关学术理论基础,实地工作经验和职业素养的社区公益人才。具体安排如下:
时间:2015年8月份至2016年1月份(具体日期待定)
地点:云南省丽江市玉龙县城;项目实践地点:玉龙县乡村社区
预计学员人数:6名
在计划的六个月中,中心计划设有社区发展相关领域的资深学者授课,专家分析讲座,社区发展项目实践,实践技能讨论,经典案例分析,反思总结,工作督导,职业咨询等丰富的内容满足你的期待和需求。
为此,我们投入的资源和给予的支持包括:
学员补贴、通讯补贴、交通补助和住宿
意外伤害险
良好的讲授讨论环境、办公环境
图书资源和知名专家学者
丰富多样的实践项目机会和辅助性实践技能课程
精彩案例分析和资深工作人士经验
专业工作督导和心理/职业咨询
你将有机会参与
农村发展相关学科领域(如社会学、政治学、生态学等)或话题的知名学者授课和资深专家分享;
中心正在开展的“内生式”乡村社区发展项目,如社区金融、生态保护地建设、股份制产业发展等,并获得工作导向性支持;
中心设计的切实满足社区发展项目实施需求的职业技能培训课程,如同社区有效交流,社区调研,书面或影像形式进行工作交流等;
案例分析,以及农村社区发展专家的相关分享;
接受资深专业团队在全程工作和培训计划中给予的支持。
你将收获
对中国大陆农村社会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状况的初步认知,并从中交流构建多元开放的价值体系;
在乡村社区中开展发展性项目的经验;
有效同社区交流,管理项目和开展社区调研的技能;
通过文字和影像技术总结记录工作并与利益相关方进行交流的能力;
通过反思提升自我意识和自我认知的能力;
与不同社会服务业界资深人士建立的关系网络;
长期从导师学习经验,得到分享,获取职业规划导向的机会;
培训计划结束后,有加入工作团队的机会;
受到中心工作引荐的机会。
对你的期待
本科或以上学历;
有一定社会科学(包括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人类学、农村区域发展等)、哲学、社会工作、生态学学习经历或相关工作背景者优先;
一定程度上理解或有兴趣认识机构的理念和价值体系;
有一定沟通交流能力、独立自主工作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对社区公共管理、民主法治建设、经济可持续发展或环境保护等议题有职业热忱、兴趣或经历;
考虑从社区层面或角度回应中国特定社会问题,影响社会变革。
学员补贴:1.生活补贴,1500元/月;2.通讯补贴,50元/月
报名时间:即日起至—2015年7月29日
报名资料
自荐信
简历
个人陈述,其中回答以下问题(总共不超过两页,即四面A4纸):
1)你是怎样开始了解到中国NGO或社会服务业界,对从社区角度或相关问题开始关注并产生兴趣,或者产生职业热忱的;
2)你觉得培训计划怎样满足你的需求,你期待从中学习或得到什么;
3)你觉得自己有怎样的过往经历、能力、特质或潜质帮助自己在培训计划过程中达到自己的期待;
4)若你被录取,你觉得是次培训经历同你未来的职业规划发展是怎样的关系。
案例分析(请根据附件中的案例和问题作出回应,不超过一页,即两面A4纸)。备注:作为开放性问题,你可以从任何角度切入,譬如,案例当中没有提供哪些重要信息,案例中的陈述有哪些假设,一种解决方案的利弊可以怎样权衡,思考和操作层面需要有哪些原则。不需要面面俱到,但我们期待在其中看到你处理问题时体现的理念、价值、逻辑等。
自然保护的选择:
某组织到西南山区的A行政村实施项目,目标是解决当地人生存与自然资源以及珍稀物种保护的冲突。项目团队遵循国际惯例,根据自然保护领域权威科学家的专业建议,准备建立满足人类共同利益的自然保护区。
项目执行者在村里倡导村民保护自然,为子孙后代保护资源的进程中,村民提出了与项目计划完全不同的意见。村民们认为:要保护自然环境,首先需要修一条2.5公里的道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做到自然资源的保护。其原因为:该村李村与张村两个自然村,主要的经济来源为种植果树的收入,每一篮100斤的水果在公路边可以卖到50元;因为村庄没有公路,需要通过人工向外背运到公路边,在30-45坡度的山涧小道上背运果实,每100斤需要25至30元的人力运输费用,加上水果出产的时间比较集中,卖不出去很快就会腐烂,收入的降低会加剧人对自然的压力。如果有了公路,提高水果的经济收入,能有效防止村民因贫困导致的乱砍滥伐;同时能向村里运送煤炭改变生活所需的燃料,降低对森林资源的破坏,因此,村民们认为自然保护的先决条件是村里有一条村级公路与山外的公路连接。
问题1:如果你是项目实施者,要实现自然保护的目标,面对这样的社会现状,你会做出什么样的项目行动选择?为什么?
修路方案:
要满足村民的意愿,充分考虑山高坡陡的因素,最佳的选择只能从李村为起点,途经张村与山外的县级公路相连,其距离为2.5公路,但公里经过的地方不可避免要占据部分村民的土地,也需要砍伐部分果树与灌木。位于河谷半山的张村李村,耕地资源紧张,人均0.35亩,因为公路修建导致的土地减少与果树损失,无论是哪一个家庭,都会造成巨大的生存危机;再说李村通往山外的公路不可避免的要与张村公路相连才是公路修建的最佳地形选择,也是道路修建成本最低的选择。
如果要修建这条共同使用的道路,面临的问题如下:
1. 无论李村还是张村,公路途径的地方,都会占据部分土地,也需要砍伐道路中的果树。虽然修路是所有人共同的愿望,但因为道路建设被占用土地与果树损失,则是任何人都不愿意的事。正是因为无法赔偿道路建设占用的土地,多年来政府一直有修路的资金,无修路的能力。
2. 李村的道路通往山外,只需从自己村庄修建到张村路段,便可以与山外连接,但张村的村民普遍认为李村占了张村的便宜,因为张村到山外公路的这段道路,是占了张村自己的土地,毁了多户人家的许多果树,才能修通,李村的人利用张村的这段道路连接到公路,是白白占了张村的便宜,因此要用张村这段道路,肯定需要付出让张村村民都满意的赔偿。
问题2:请你提出修建这条道路的项目实施方案(尽量细化项目运行步骤)
(回答请不要超过一页,即两面A4纸)
备注:作为开放性问题,你可以从任何角度切入,譬如,案例当中没有提供哪些重要信息,案例中的陈述有哪些假设,一种解决方案的利弊可以怎样权衡,思考和操作层面需要有哪些原则。不需要面面俱到,但我们期待在其中看到你处理问题时体现的理念、价值等。
其他任何你认为可以支持你进入培训计划的材料,譬如证书、文章、影像、成绩等。
请将以上报名资料发送至 lijiangihe@,并在电子邮件中注明“姓名 社区公益人才”。进入面试者我们将在两周内回复通知,请耐心等待,对于落选者我们无法一一回复,敬请见谅。
如何了解联系我们
新浪微博:三江并流区域社区可持续发展
微信公众平台:丽江健康与环境研究中心
电话:0888-5399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