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信息由昆山人才网审核并发布(查看原发布网址),应届生求职网转载该信息只是出于传递更多就业招聘信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目的。如您对此转载信息有疑义,请与原信息发布者昆山人才网核实,并请同时联系本站处理该转载信息。
根据工作需要,经研究,决定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协管员。现将有关事项公布如下:
一、招聘岗位及人数
行政执法协管员12名。
二、资格条件
1.遵纪守法,品行端正,热爱社会管理工作,吃苦耐劳精神强,服从组织分配,无违法犯罪记录;
2.男性,年龄35周岁以下(1979年8月1日后出生),身高1.70米以上,体重55公斤以上,大专以上学历(退伍军人可放宽到高中学历);
3.身体健康,体貌端正,无传染性疾病,面部无明显疤痕,无纹身;
4.陆家户籍(有特殊专长的退伍军人可不受户籍限制,具体特殊专长由陆家镇城管办负责解释);
5.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报考:
(1)受过治安及以上处罚的(含少年管教、劳动教养、刑事处罚);
(2)因违章违纪被执法单位辞退、除名的;
(3)有犯罪嫌疑尚未查清的;
(4)现在陆家镇执法单位工作的;
(5)其他不宜进入上述招收类型工作队伍的。
三、招聘程序
(一)报名
凡本人自愿并符合招考条件者,均可报名参加报考,报名者须本人到现场报名。报名时需提供以下资料:身份证、学历证书、户口簿、二寸免冠彩照2张。退伍军人还需提供相关证明。以上证件均需交验原件和复印件。
报名时间:2015年8月14日至2015年8月15日上午9:00至下午16:00。
报名地点:陆家镇便民服务中心综合窗口(陆家镇孔巷东路2号)。
(二)资格审查
镇城管办按照招聘条件,对报名人员进行资格审查,确定参加考试人员。
(三)考试
1.体能考试
体能考试分"引体向上"和"1000米长跑"两个项目,体能考试合格标准为引体向上≥7个,1000米跑≤4分48秒;两个科目中任一不达标都不得参加面试。评分标准具体附后。
2.面试
在体能考试合格人员中,按照"引体向上"和"1000米长跑"两项得分之和由高到低顺序,按招聘人数1:2的比例确定参加面试人选(不足1:2比例的,按实际人数进行面试),面试采用结构化方式,采用百分制,60分为合格线。
退伍军人在面试中加3分。
3.综合考评
在面试成绩合格人员中,按照面试成绩由高到低顺序,按招聘人数1:1.2的比例确定综合考评对象(取足15人,不足15人的,按实际人数进行考评)。面试成绩相同的,以体能考试成绩高的优先。最终,由招聘考评小组综合评定确定参加政审、体检人选。
(四)政审、体检
1.组织开展政审,并进行资格条件复查,不符合条件将取消体检资格;
2.本次招聘统一组织体检,体检标准参照《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执行,体检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体检费用由应聘人员自理;
3.因考生体检、政审和资格复查不合格而出现缺额时,在应聘人员中按综合考评结果依次等额递补政审、体检人选。
(五)公示、培训考核和录用
对拟录用人员在一定范围内公示,接受监督。对公示无异议者,组织进行业务培训、军事训练,培训考核合格后予以正式录用。
四、管理与待遇
1.录用单位与录用人员签订三年劳动合同,试用期三个月,三年后,根据工作表现确定是否续签合同;
2.录用人员待遇参照陆家镇城管协管员待遇。
五、纪律与监督
招考工作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接受纪检、监察部门和社会的监督。对公开招聘工作中的违纪行为,干部群众有权向镇纪检办公室反映,联系电话:57874358。
本简章由陆家镇城管办负责解释。联系电话:57287615,联系人:金先生。
附件:1.报名登记表
2.体能考试评分标准
昆山市陆家镇城市综合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2015年8月3日
报名登记表
姓 名 |
|
性 别 |
|
民 族 |
|
一寸照片 |
|
出生年月 |
|
籍 贯 |
|
政治面貌 |
|
||
学 历 |
|
学 位 |
|
毕业时间 |
|
||
外语水平 |
|
计算机水平 |
|
婚姻状况 |
|
||
毕业学校 |
|
所学专业 |
|
||||
户籍地址 |
|
联系电话1 |
|
||||
家庭住址 |
|
联系电话2 |
|
||||
身份证号 |
|
电子邮件 |
|
||||
工作单位 |
|
职 务 |
|
||||
学习 工作 经历 |
|
||||||
特长 |
|
||||||
获得 荣誉 |
|
||||||
家庭成 员情况 |
关系 |
姓名 |
工作单位及职务 |
政治面貌 |
|||
|
|
|
|
||||
|
|
|
|
||||
|
|
|
|
||||
承诺本报名表所填写内容完全真实。 是否服从招聘单位上级部门的统一调配: 本人签名: 年 月 日<!--[if !supportMisalignedColumns]--> |
|||||||
|
|
|
|
|
|
|
<!--[endif]--> |
体能考试评分标准
单项得分 |
1000米(分、秒) |
引体向上(次) |
100 |
3′27″以内 |
25次以上 |
98 |
3′28″ |
24次 |
96 |
3′31″-3′29″ |
23次 |
94 |
3′33″-3′32″ |
22次 |
92 |
3′35″-3′34″ |
21次 |
90 |
3′39″-3′36″ |
20次 |
87 |
3′42″-3′40″ |
19次 |
84 |
3′45″-3′43″ |
18次 |
81 |
3′49″-3′46″ |
17次 |
78 |
3′53″-3′50″ |
16次 |
75 |
3′58″-3′54″ |
15次 |
72 |
4′05″-3′59″ |
14次 |
69 |
4′12″-4′06″ |
13次 |
66 |
4′19″-4′13″ |
12次 |
63 |
4′26″-4′20″ |
11次 |
60 |
4′33″-4′27″ |
10次 |
50 |
4′40″-4′34″ |
8次-9次 |
40 |
4′47″-4′41″ |
7次 |
30 |
4′54″-4′48″ |
6次 |
20 |
5′01″-4′55″ |
5次 |
10 |
5′08″-5′02″ |
4次 |
0 |
超过5′08″ |
3次及以下 |
1000米跑测验方法:受测者分组测,用站立式起跑。当听到口令或哨音后开始起跑。当受测者到达终点时停表,终点记录员负责登记每人成绩,登记成绩以分、秒为单位,不计小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