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应届生求职网-中国领先的大学生求职网站

[吉林]吉林四平公安局2015招录公安辅警

(全职,发布于2015-09-14) 相关搜索
说明:

此信息由国家公务员审核并发布(查看原发布网址),应届生求职网转载该信息只是出于传递更多就业招聘信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目的。如您对此转载信息有疑义,请与原信息发布者国家公务员核实,并请同时联系本站处理该转载信息。

  2015四平公安局面向社会招录264名公安辅警


  经四平市人民政府批准,四平市公安局面向社会招录公安辅警人员264名。


  一、基层所队辅警岗位招录人数


  (一)退役士兵,男性,141人。其中:


  1、四平市区内,135人。(报考部门:四平市公安局,部门代码:30001,职位名称:退役士兵,职位代码:01)。


  2、石岭镇,2人,招录人员户籍地在当地。(报考部门:石岭镇,部门代码:30002,职位名称:退役士兵,职位代码:21)。


  3、山门镇,2人,招录人员户籍地在当地。(报考部门:山门镇,部门代码:30003,职位名称:退役士兵,职位代码:31)。


  4、叶赫镇,2人,招录人员户籍地在当地。(报考部门:叶赫镇,部门代码:30004,职位名称:退役士兵,职位代码:41)。


  (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专业,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男性37人,女性3人。其中:


  1、四平市区内,男性,34人。(报考部门:四平市公安局,部门代码:30001,职位名称:计算机,职位代码:02)。


  2、石岭镇,男性,1人,招录人员户籍地在当地。(报考部门:石岭镇,部门代码:30002,职位名称:计算机,职位代码:22)。


  3、山门镇,男性,1人,招录人员户籍地在当地。(报考部门:山门镇,部门代码:30003,职位名称:计算机,职位代码:32)。


  4、叶赫镇,男性,1人,招录人员户籍地在当地。(报考部门:叶赫镇,部门代码:30004,职位名称:计算机,职位代码:42)。


  5、辽河农垦管理区,女性,3人,招录人员户籍地在当地。(报考部门:辽河分局,部门代码:30005,职位名称:计算机,职位代码:52)。


  (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男性,31人。其中:


  1、四平市区内,26人。(报考部门:四平市公安局,部门代码:30001,职位名称:大学生,职位代码:03)。


  2、辽河农垦管理区,5人,招录人员户籍地在当地。(报考部门:辽河分局,部门代码:30005,职位名称:大学生,职位代码:53)。


  (四)大学专科以上学历,女性,36人。其中:


  1、接警员,24人。(报考部门:四平市公安局,部门代码:30001,职位名称:接警员,职位代码:04)。


  2、交警执勤,12人。(报考部门:四平市公安局,部门代码:30001,职位名称:交警执勤,职位代码:05)。


  (五)会计与审计类专业毕业,大学专科以上学历,具有会计从业资格证,性别不限,5人。(报考部门:四平市公安局,部门代码:30001,职位名称:财会,职位代码:06)。


  (六)英语专业毕业,大学专科以上学历,性别不限,4人。(报考部门:四平市公安局,部门代码:30001,职位名称:英语,职位代码:07)。


  (七)韩语专业毕业,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性别不限,2人。(报考部门:四平市公安局,部门代码:30001,职位名称:韩语,职位代码:08)。


  (八)维语专业毕业,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性别不限,2人。(报考部门:四平市公安局,部门代码:30001,职位名称:维语,职位代码:09)。


  (九)心理学类专业毕业,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性别不限,2人。(报考部门:四平市公安局,部门代码:30001,职位名称:心理咨询,职位代码:10)。


  (十)医学类专业毕业,大学专科以上学历,女性,1人。(报考部门:四平市公安局,部门代码:30001,职位名称:医护,职位代码:11)。


  注:招录的退役士兵人数不足时,从招录的大学毕业生考生中按成绩依次递补。招录后具体工作岗位由四平市公安局统一调配,不服从者取消录用资格。


  二、资格条件


  1、热爱公安事业,政治合格,思想进步,品行端正,成绩优良,遵纪守法。


  2、年龄原则上要求为18周岁至30周岁(1985年9月15日至1997年9月15日出生),特殊人才、特殊岗位、公安院校毕业生、研究生以上学历可适当放宽年龄,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


  3、学历要求招录的大学生为大学专科以上毕业,特殊岗位本科以上学历。


  4、除特殊要求外,报名人员要求户籍地在四平市区内。


  5、男性身高要求1.68米以上,女性身高要求1.58米以上;交警执勤岗位女性身高要求1.65米以上;矫正视力要求4.8以上。


  6、身体健康,具备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体貌端正,无纹身、无刺青、无明显疤痕、痉挛,无口吃、无重听、无色盲,无心理、无精神、无思维、无肢体活动障碍等疾病和传染病。


  7、曾受过刑事处罚或治安处罚的、曾被开除公职的、以及涉毒的人员,不得报名。


  三、人员管理及相关待遇


  (一)招录人员由市公安局参照吉林省公益性岗位管理办法实施管理,并签订用工协议。


  (二)招录人员的劳动报酬标准不低于四平市最低工资标准,根据岗位性质适当给予岗位津贴,并按有关规定参加社会保险。


  四、工作期限


  用工协议一年一签。


  五、招录程序


  公安辅警招录工作本着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对招录人员进行体能测试、笔试、心理测试、体检、政审和公示。


  六、报名及领取准考证时间和地点


  报名时间:2015年9月21日至9月25日,上午:9:00-11:00时,下午:14:00-17:00时。报名表在四平市政府网站招录公告附件自行下载,一式两份。考生姓名需要填写汉字区位码,汉字区位码网上自行查询。


  领取准考证时间:体能测试合格人员领取笔试准考证,时间为2015年10月9日至10月10日,上午:9:00-11:00时,下午:14:00-17:00时。


  报名及领取准考证地点:四平市铁西区中央路人力资源市场(七道街建行营业部对面,就业服务局一楼)。


  七、资格审查


  报 名时对报考者提供的有关材料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予以报名,每人限报考一个岗位。审查的内容主要有:1、毕业证书或退役士兵证书;2、身份证;3、身体状 况;4、其它有关证明材料。报名时考生需携带毕业证书或退役士兵证书、户口本、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近期小二寸免冠照片3张,凡提供虚假证明者,一经发现 一律取消报考资格。


  八、考试方式


  面向社会招录公安辅警的考试分体能测试、笔试、心理测试三部分。


  (一)体能测试


  所有报名考生必须参加体能测试,体能测试不合格和未参加体能测试的,取消录取资格,体能测试不合格人员名单于9月29日在四平市政府网站公布。


  1、体能测试时间:共1天,即2015年9月26日早8:00时开始至下午15时结束。具体时间安排:


  8:00-9:30 所有女性考生;


  9:30-10:30 退役士兵考生;


  10:30-11:30 计算机专业考生;


  13:00-15:00 报考其他岗位考生。


  2、体能测试地点:吉林师范大学体育场。


  3、体能测试所需证件及物品。考生需携带本人身份证、报名表和近期2寸免冠相片1张,到指定场地参加体能测试,考生需自行准备运动服和运动鞋等。


  4、 有关要求。考生务必根据体能测试时间安排,提前15分钟到达指定地点登记候考,未在规定时间内到指定地点进行体能测试的,视为体能测试不通过。对身体素质 达不到规定体能测试标准的考生,可以不到现场参加体能测试,按照自动放弃报考资格处理。因身体健康原因不宜参加体能测试的,须在测试前提出,否则因参加体 能测试而产生的一切后果由考生本人自负。在体能测试过程中,考生感觉本人身体不适的,应立即向工作人员提出,终止体能测试,否则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由考生 本人自负。


  (二)笔试


  体 能测试合格人员参加笔试,笔试成绩满分150分,分通用知识和文字综合两部分,其中:通用知识满分50分,文字综合满分100分。考生需要携带准考证、身 份证、钢笔、2B铅笔、橡皮及铅笔刀等。笔试时间:2015年10月11日9:00-11:30时,笔试地点:四平市第三高级中学(铁东区南桥洞附近)。


  (三)心理测试


  按照各岗位笔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1:1的比例确定参加心理测试人选,心理测试不合格的,取消录取资格。有心理测试不合格的,按本岗位笔试成绩由高到低顺序增补下一位考生参加心理测试。心理测试时间:2015年10月20日上午8:30-11:30时,笔试地点:吉林师范大学图书馆。


  九、体检、政审与录用


  (一)体检


  心理测试结束后,按照笔试成绩由高到低排名,根据招考岗位与拟录用人数按1:1的比例,从高分到低分确定体检人选。有体检不合格的,按本岗位笔试成绩由高到低顺序增补下一位考生参加体检。体检时间:2015年10月23日早5:30时,地点:另行通知,体检时需要空腹、憋尿。


  (二)政审


  体检合格后,由市公安局政治部组织政审。政审参照人民警察政审标准进行,政审内容主要是了解考生的思想品德、现实表现、遵纪守法等情况,政审不合格者不予录用。


  (三)公示


  对政审合格者在四平政府网站予以公示。


  (四)录用


  被录用人员试用期三个月,试用期内违法违纪的或不适合辅警岗位的,取消录用资格。


  附件:四平市公安局招录公安辅警报名表


  四平市公安局


  二○一五年九月十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