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信息由武汉理工大学审核并发布(查看原发布网址),应届生求职网转载该信息只是出于传递更多就业招聘信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目的。如您对此转载信息有疑义,请与原信息发布者武汉理工大学核实,并请同时联系本站处理该转载信息。
2016年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招聘简章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创建于1958年,是专门从事岩土力学基础与应用研究、以工程应用背景为特征的综合性研究机构。现建有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省环境岩土工程重点实验室、能源与废弃物地下储存中心等科研单元。研究所围绕国家重点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关键岩土力学与岩土工程问题,开展大规模地下空间、复杂地基和高陡边坡等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科技创新研究。
为了适应工作需要,现面向海内外招聘以下人员:
一、 招聘部门和岗位职数
岗位 |
招聘课题组名称 |
岗位名称 |
岗位需求 |
岗位职责 |
岗位特殊条件 |
|
智能岩石力学组 |
博士后 |
2 |
科研岗位,高应力条件下岩体微震声发射失效特性研究;近场微震辐射能研究 |
应届博士毕业生2名,全职,其中1名要求:岩土工程及相近专业,有微震声发射研究经验者优先,从事高应力条件下岩体微震声发射失效特性研究; |
特殊土组 |
中级 |
1 |
课题研究,侧重非饱和土力学理论与数值模拟 |
岩土工程相关专业,良好的非饱和土力学研究基础。 | |
博士后 |
2 |
协助合作导师从事膨胀土、残积土、颗粒材料力学特性与数值模拟相关研究 |
岩土工程或固体力学相关专业。 | ||
施工过程组 |
博士后 |
2 |
(1)地下工程突水机理及其协同治理; |
| |
流变力学组 |
中级 |
2 |
科研岗位 |
| |
土动力学组 |
中级 |
1 |
科研岗位 |
| |
地质灾害与3S技术研究组 |
中级 |
1 |
从事岩土力学或地质灾害相关的应用基础研究和重大工程应用研究的室内与现场工作 |
岩土力学与工程、地质灾害、工程地质或固体力学专业,有岩土工程或水电工程相关科研经历,数学力学基础较强。毕业院校为国内外知名大学。工作勤奋踏实,学风端正。 | |
博士后 |
2 |
从事岩土力学或地质灾害相关的应用基础研究 |
岩土力学与工程、地质灾害、工程地质或固体力学专业,有相关科研经历,数学力学基础较强。 | ||
环境地质与力学组 |
中级 |
2 |
助理研究员 |
地质工程或岩土工程专业。 | |
地下工程组 |
中级 |
1 |
开展以下研究(选一):(1)裂隙岩体冻融损伤破裂机理及数值模拟 |
力学、岩土工程等专业,具有相关研究基础。 | |
边坡工程组 |
正高级 |
1 |
百人、千人 |
岩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及相关专业,有海外学习或研究与工作经历。 | |
博士后 |
1 |
|
岩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及相关专业。 | ||
钻孔摄像组 |
中级 |
1 |
仪器开发 |
超声成像与图像处理,电子信息工程。 | |
土体相互作用组 |
博士后 |
2 |
(1)列车荷载作用下路基动力响应与灾变机理; |
(1) 岩土力学与工程、工程地质、固体力学及其相关专业背景; | |
路基工程方向组 |
中级 |
1 |
路基工程、助理研究员 |
不限 | |
博士后 |
1 |
|
不限 | ||
CO2地质封存组 |
中级 |
1 |
从事CCUS相关理论研究和室内化学流通反应实验;能够自主完成专利撰写。 |
| |
博士后 |
3 |
分别从事CCUS生命周期(LCA)研究、封存地质学理论与建模方法研究、CCUS决策支持系统开发。 |
具备相关研究课题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已经取得优秀的业绩;够熟练使用相关代码,熟练使用英文交流。 | ||
非连续介质力学与工程组 |
中级 |
1 |
非连续数值分析方法研究 |
工程力学/固体力学/岩土工程专业,非连续数值分析方法方向。 | |
博士后 |
1 |
非连续数值分析方法研究;或者岩土工程风险评估研究 |
工程力学/固体力学专业,非连续数值分析方法方向;或者岩土工程专业,风险评估方向。 | ||
环境土力学与工程组 |
中级 |
1 |
课题组技术人员,科研工作 |
环境岩土专业(固废处置方向优先)。 | |
博士后 |
2 |
环境工程、环境岩土工程方向博士后 |
环境工程(固体废弃物处置方向),环境岩土工程(污染土/污泥淤泥处置方向),环境化学(土壤环境方向),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胶凝材料方向)。 | ||
海洋工程地质组 |
博士后 |
3 |
珊瑚礁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岩土工程数值分析;波浪-地基-结构物相互作用分析;桩基理论; |
专业为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岩土工程、海洋工程等;研究方向地下水动力学,工程地质分区分带,岩土工程数值分析,波浪-地基-结构物相互作用,桩基理论等;有实际工作经历者优先。 | |
岩土工程抗震安全组 |
中级 |
1 |
科研岗位,具备良好的科研创新能力,胜任国家和重大工程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 |
岩土工程,动力本构关系与抗震分析。 | |
岩体工程多场耦合效应组 |
正高级 |
1 |
从事岩土介质多场耦合试验、理论模型和相关工程应用研究 |
海外博士后或海外研究经历,岩土力学与工程及相关专业,“百人”或“千人”人才。 | |
副高级 |
1 |
从事岩土介质多场耦合试验、理论模型和相关工程应用研究 |
岩土力学与工程、地质灾害、工程地质、石油工程或固体力学专业,有岩土工程或水电工程相关科研经历,数学力学基础较强。毕业院校为国内外知名大学。工作勤奋踏实,学风端正。 | ||
中级 |
2 |
(1)岩土力学实验仪器及岩土工程测试技术研究开发 |
岩土力学与工程、地质灾害、工程地质、石油工程或固体力学专业,有岩土工程或水电工程相关科研经历,数学力学基础较强。毕业院校为国内外知名大学。工作勤奋踏实,学风端正。 | ||
博士后 |
2 |
(1)岩石破坏过程的数值计算方法研究 |
岩土力学与工程、地质灾害、工程地质、石油工程或固体力学专业,有岩土工程或水电工程相关科研经历,数学力学基础较强。毕业院校为国内外知名大学。工作勤奋踏实,学风端正。 |
二、 应聘科研岗位必须满足的基本条件
1、获得博士学位,身体健康,年龄在35周岁以下(副高及以上岗位可适当放宽),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后经历的人员优先;
2、岩土力学、工程地质、固体力学、流体力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生态学、煤田地质学以及水工、岩土、隧道、矿建、采矿等工程相关专业背景;
3、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良好的专业知识;
4、博士或博士后期间参与重大工程课题;能熟练阅读专业外文书籍、文献,能用英文撰写论文及进行学术交流活动;
5、工作勤奋踏实,学风端正,有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责任心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 岗位待遇
科研岗位按照研究所事业编制职工管理,执行三元结构工资。博士后岗位按照研究所相关规定执行。
四、 招聘方式及程序
1、凡符合应聘条件且有应聘意向者,须以邮件形式将《岗位聘用申请表》或《博士后工作申请表》发送至job@,邮件中请注明申请岗位(格式:课题组 岗位)。简历接收截止时间为2015年10月31日。
2、对报名人选进行初审,初审合格者将通知本人参加面试(具体时间另行通知),资格审查未通过者,恕不另行通知。应聘者面试需要提供的材料:本人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本人简历、学习成绩证明及各种证书(审核原件,留复印件)。
3、指定医院体检,体检合格者录用。
4、所有应聘资料予以保密,不予退还。
附件:1、《岗位应聘申请表》 2、《博士后工作申请表》
岗位应聘申请表
姓 名 |
|
性 别 |
|
党 派 |
|
近期一寸免冠正面照片 |
出生日期 |
|
参加工作时间 |
|
学历 |
| |
学 位 |
|
所学专业 |
| |||
现工作/博士后单位 |
| |||||
现职务/职称 |
|
任职时间 |
| |||
外语语种和水平 |
|
与本所有无亲属关系 |
| |||
E-mail |
|
联系电话 |
| |||
户口所在地 |
| |||||
应聘岗位 |
(应聘课题组名称) □助理研究员 □博士后 □其他 |
一、学习进修经历(大学填起,研究生阶段注明指导教师)
二、工作经历(含工作时间、单位名称及任职情况等)
三、代表性研究工作或学位论文工作介绍(含参加/承担项目、研究基础、取得成果等)
四、获得的科技/荣誉奖励及研究成果情况(代表性研究论文、专利、获奖等,标注排名)
五、应聘岗位认识、研究兴趣、应聘优势、工作设想和其它说明:
七、附件:
本人承诺以上情况真实无误,如有虚假,本人愿意承担一切后果。
申请人签名: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博士后工作申请表
姓 名 |
|
性 别 |
|
党 派 |
|
近期一寸免冠正面照片 |
出生日期 |
|
所学专业 |
| |||
毕业院校 |
|
毕业时间 |
| |||
学 位 |
|
身体健康状况 |
| |||
是否第二站 |
|
现工作单位 |
| |||
外语语种和水平 |
|
与本所有无亲属关系 |
| |||
E-mail |
|
联系电话 |
| |||
申请合作导师姓名 |
|
一、学习工作经历(大学填起,研究生阶段注明指导教师,完成1站博士后工作的注明合作导师,工作过的注明工作时间、单位名称及任职情况等)
二、代表性研究工作或学位论文工作介绍(含参加/承担项目、研究基础)
三、入站申请理由(个人研究兴趣及优势)
四、博士后期间工作设想
六、、附件:
本人承诺以上情况真实无误,如有虚假,本人愿意承担一切后果。
申请人签名: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