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信息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审核并发布(查看原发布网址),应届生求职网转载该信息只是出于传递更多就业招聘信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目的。如您对此转载信息有疑义,请与原信息发布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核实,并请同时联系本站处理该转载信息。
公司名称: |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 公司性质: | 科研设计单位 |
公司规模: | 大型企业 | 公司行业: |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
专业要求: | 电路与系统、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 薪资待遇111: | |
学历要求: | 硕士以上 | 招聘人数: | 2 |
工作地点: | 北京市 | 浏览次数: | 1 |
有效时间: | 2016-09-14 15:46 |
岗位要求:
1.具有扎实的数字信号处理、信号与系统、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SAR成像相关的理论基础;
2.熟悉SAR相关成像算法与运动补偿算法;
3.具有一定软件基础,能够熟练运用C/C 和Matlab等相关软件;
4.参加过SAR雷达相关项目设计者优先;
5.具有一定的嵌入式软件开发经验者优先。
岗位要求:
1.具有扎实的数字信号处理、信号与系统、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SAR成像相关的理论基础;
2.熟悉SAR相关成像算法与运动补偿算法;
3.具有一定软件基础,能够熟练运用C/C 和Matlab等相关软件;
4.参加过SAR雷达相关项目设计者优先;
5.具有一定的嵌入式软件开发经验者优先。
电子所简介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以下简称电子所)创建于1956年9月,是根据国务院制订的我国十二年科学发展远景规划和发展“无线电电子学”等新技术的四大紧急措施建立的我国第一个电子与信息科学技术的综合型研究所。目前有中关村、怀柔和苏州研究院三个园区。
经过50余年的发展,电子所现有在职职工969人,在读研究生550余人。在职职工中,专业技术人员787人,其中,中科院院士1人,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81人,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232人;国防杰出人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新世纪百千万人才、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青年五四奖等国家级人才20余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10人,卢嘉锡人才奖获得者8人,国家“973”、“863”项目专家20余人,国家重大专项的正副总指挥、总设计师近20人。
在5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电子所科技布局不断凝练和优化,以解决国家急需的电子学系统和电子学器件的重大关键技术和系统总体解决方法等问题作为首要使命,已确定高分辨率星载SAR、系统化空间行波管、地理空间信息技术和航空遥感系统四个重点突破方向,微波成像雷达技术、微波电真空技术、电磁探测技术、传感器与微系统技术、先进激光与探测技术和可编程芯片技术六个重点培育方向,共获国家及省部级奖励116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22项。
电子所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之一,现有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2个一级学科,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点及其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有在读研究生共558名,其中博士生265人,硕士生293人。
电子所已同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著名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密切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每年与电子所进行国际互访的专家学者百余人次,并多次成功地主办了国际和全国性的大型学术会议。电子所编辑出版的《电子与信息学报》、《Microsystems & Nanoengineering》、《雷达学报》在国内外发行,享有较高的声誉。
电子所始终致力于在其各个研究领域开展国际交流和合作。电子所正在以开放的心态和踏实努力的工作状态,为电子科学的发展、为国家的繁荣和人类的进步作出新贡献。电子所面向国家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为年轻人提供良好的事业平台和宽广的展现舞台。我们期待着您的加入,让我们并肩奋斗,携手发展,共同为祖国的电子信息科技事业做出卓越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