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经济学院简介
学校概况:湖北经济学院是一所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干,文学、法学、理学、工学、艺术学等相关学科协调发展的全日制省属普通本科院校。学校位于九省通衢的湖北省省会武汉市,坐落在风景秀丽的汤逊湖畔,占地面积1740亩,校舍建筑面积62万平方米。美丽的校园带碧水,襟远山,风清气爽,林木葱茏,环境怡人,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场所。
办学规模:全日制研究生、普通本专科在校学生1.6万人。
办学思想:以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改革活校战略,努力将我校建设成为规模适度、结构合理、质量较高、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财经类教学型大学。
学科专业:学校现设经济学系、环境资源与国际贸易学院、金融学院、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会计学院、物流与工程管理学院、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信息管理学院、法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部、艺术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外国语学院、统计学院、电子工程系、体育经济与管理学院、管理技术学院等15院2系1部共18个教学单位;开办了53个本科专业,已经形成了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干,法学、文学、理学、工学、艺术学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学校设有湖北金融发展与金融安全研究中心、湖北物流发展研究中心、湖北水事研究中心、湖北省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监控评估中心、湖北数据与分析中心、湖北县域经济研究院等24个教研、科研机构。学校另设有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师资队伍:学校拥有一支结构合理、事业心强、充满活力、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800人,其中:“楚天学者计划”特聘教授4人、讲座教授6人、主讲教授6人,国家级学科带头人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和省政府津贴的专家12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人,湖北省跨世纪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4人,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3人,教授92人、副教授292人,一大批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活跃在教学科研第一线,并在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领域崭露头角。
教学实践:以培养有思想、有能力的实践、实用、实干型人才为目标,积极推进教学改革。通过举办实验班、特色班,探索大众化教育格局下精英化教学模式,通过实施校企合作“订单式教育”,探索专业与就业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现有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4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7个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省级重点学科立项建设点、10个“楚天学者计划”特聘教授设岗学科、4个立项建设硕士点学科、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点、5个省级品牌专业立项建设项目,1个硕士专业学位招生专业,省级精品课程11门,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省级实验示范中心3个,省级大学生创新活动基地1个,建有金融投资实验室、电子商务实验室等各类专业实验室50个,教学实践和实习就业基地160个。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
科学研究:近10年来,我校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22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9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47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14项,省部级项目122项。教师在各类权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1000余篇。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45项。获批 6个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获批7个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交流合作:与法国格勒诺贝尔第二大学、美国蒙哥马利奥本大学合作建设孔子学院。与澳大利亚斯威本科技大学开展专科合作办学,2013年本科招生专业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中美合作办学项目),专科招生专业为金融管理与实务和会计(注册会计师)(中澳合作办学项目)。学校与英、美、法、日等国家多所著名大学签署了合作协议,开展“2 2”、“3 1”等本科交换项目以及“4 2”、“3 1 2”等硕士预科项目。
湖北经济学院2016年教师招聘简章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和学术梯队建设,提高学校的学术地位和竞争实力,现面向境内外公开招聘优秀博士,竭诚欢迎各界有识之士到我校任教。
一、引进学科和专业要求
序号 |
部门 |
专业方向要求 |
需求人数 |
需求合计 |
条件要求 |
1 |
经济学系 |
产业经济学 |
2 |
3 |
(1)经济学、管理学博士,有较好的数理基础,科研能力强,有稳定的研究方向;
(2)在CSSCI期刊发表论文2篇以上,参与过省部级以上课题研究;
(3)有实务部门工作经验者优先。 |
计量经济学 |
1 |
(1)经济学博士,有很好的数理基础,科研能力强,有稳定的研究方向; (2)在CSSCI期刊发表论文2篇以上,参与过省部级以上课题研究。 |
2 |
环境资源与国际贸易学院 |
国际经济
与贸易 |
1 |
2 |
(1)经济学、管理学博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强; (2)32岁以下,有出国留学经历者优先。 |
国际商务 |
1 |
3
|
金融学院
|
信用管理 |
1 |
4 |
(1)经济学、管理学、数学、统计学专业博士、博士后,原则上年龄不超过35周岁,特别优秀或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者年龄可放宽至40周岁; (2)具有主持高层次科研项目的经历或在权威期刊发表过相关学术论文者优先。
|
金融学 |
1 |
金融工程 |
1 |
保险精算 |
1 |
4 |
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
劳动与社会
保障 |
1 |
2 |
(1)博士、博士后,具有扎实的经济学功底; (2)医疗保险、公共卫生经济方向优先。 |
税收学 |
1 |
(1)财政学、会计学专业博士、博士后; (2)拥有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证书者优先; (3)有大型企业、会计师(税务师)事务所和税务机关等相关实务部门工作经验优先。 |
序号 |
部门 |
专业方向要求 |
需求人数 |
需求合计 |
条件要求 |
5 |
工商管理学院 |
工商管理 |
1 |
3 |
博士、教学科研发展潜力大、年龄一般不超过30周岁。 |
人力资源管理 |
1 |
市场营销 |
1 |
6 |
会计学院 |
会计学 |
1 |
3 |
博士研究生,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 |
审计学 |
1 |
资产评估 |
1 |
博士研究生,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具有土建工程、机械工程等理工科背景者优先 |
7 |
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 |
旅游管理 |
1 |
2 |
博士,经济学相关专业,1985年之后出生 |
会展经济
与管理 |
1 |
8 |
信息管理学院 |
管理类
相关专业 |
1 |
1 |
(1)具有博士学位; (2)能胜任讲授电子商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专业核心课程,具备双语授课能力; (3)具备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或丰富的实务和从业经验者优先。 |
9 |
法学院 |
环境法 |
1 |
2 |
博士研究生,本科、硕士、博士所学专业均为法学,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 |
社会学 |
1 |
博士研究生,本科、硕士、博士所学专业均为社会学,擅长社会学研究方法,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 |
10 |
思想政治
理论课部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或政治学 |
1 |
3 |
具有博士学位、35岁以下、中共党员;本硕博就读专业与需求专业一致或相关。 |
中共党史或中国近现代史 |
1 |
心理学 |
1 |
11 |
新闻与传播学院 |
新闻专业 |
1 |
|
(1)网络与信息技术方向的博士,相关科研成果多的优先,男性优先; (2)网络传播方向的博士,有海外学习背景的优先,相关科研成果多的优先,有媒体工作经验的优先。 |
序号 |
部门 |
专业方向要求 |
需求人数 |
需求合计 |
条件要求 |
11 |
新闻与传播学院 |
广告专业 |
1 |
2 |
广告策划方向的博士,相关科研成果多的优先,有相关工作经验的优先。 |
12 |
艺术学院 |
产品设计
|
|
2 |
(1)产品设计专业的博士研究生或优秀硕士研究生; (2)本科专业为产品设计或相关专业,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有较强的责任心和合作精神; (3)有参与高规格研究项目经历,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者优先。 |
环境设计 |
|
(1)环境设计专业的博士研究生或优秀硕士研究生; (2)本科专业为环境设计或相关专业,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有较强的责任心和合作精神; (3)有参与高规格研究项目经历,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者优先 |
数字媒体
艺术 |
|
具备艺术编程专业学习背景,科技艺术、手机游戏、三维游戏设计相关专业的博士或优秀硕士研究生。 |
视觉传达 |
|
(1)具备视觉传达专业学习背景的博士或优秀硕士研究生;
(2)信息设计、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相关专业的人才,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有较强的责任心和合作精神; (3)有参与高规格研究项目经历,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者优先 |
13 |
外国语学院 |
语言学 |
|
1 |
博士研究生 |
翻译 |
|
14 |
物流与工程管理学院 |
物流管理 |
1 |
|
(1)物流管理、物流工程及相关专业(如系统工程、交通工程、交通规划、管理科学与工程、冷链物流管理等)博士研究生; (2)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方向,有较强的科研能力
|
序号 |
部门 |
专业方向要求 |
需求人数 |
需求合计 |
条件要求 |
14 |
物流与工程管理学院 |
工程管理 |
1 |
2 |
工程管理相关专业(如结构工程、工程造价)博士研究生,有企业工作经验优先。 |
15 |
统计学院 |
统计学 |
1 |
3 |
博士后,本科阶段是学统计或数学的,博士是学统计学或计量经济学的。 |
数学 |
2 |
博士,本科是211高校 |
16 |
信息工程学院 |
物联网工程系 |
1 |
2 |
有物联网应用项目经验,软件类博士。 |
软件工程系 |
1 |
(1)软件类博士; (2)具有软件项目开发经验,熟练掌握一门主流的软件开发平台及语言(JAVA/C#/PHP/C /IOS/ANDROID); (3)在软件分析、设计、开发、测试等领域具有应用水平。 |
17 |
体育经济与
管理学院 |
体育经济与
管理、管理学 |
1 |
1 |
(1)体育经济专业,管理学专业博士,具有扎实的经济学与管理学理论功底,能充分胜任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课程教学; (2)具有有稳定的研究方向和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科研能力强,在权威期刊发表过学术论文,参与过省部级以上课题研究; (3)有国内外体育营销公司履职经历或海外留学背景者优先。 |
健美操 |
1 |
1 |
(1)硕士研究生,具有较高的运动技术技能,较强的责任心和合作精神,健美操国家二级运动员及以上等级证书; (2)有校级运动队经历及带队经验者优先考虑。 |
体育舞蹈 |
(1)硕士研究生,具有较高的运动技术技能,较强的责任心和合作精神,体育舞蹈国家二级运动员及以上等级证书; (2)有校级运动队经历及带队经验者优先考虑。 |
18 |
碳排放权交易
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 |
环境、能源、低碳方向的经济和管理专业 |
3 |
3 |
(1)具有国内外知名高校相关专业博士学历学位,扎实的理论功底,出色的数据处理和模型分析能力; (2)具有从事碳排放权交易、气候变化、低碳经济问题研究的兴趣与热情; (3)有海外留学背景者优先,从事过应对气候变化及低碳经济研究并有相关研究成果的优先。 |
二、引进对象
国内优秀博士、博士后,基础学历要求全日制“211”本科,所学专业与拟引进岗位需求一致或相关。
三、引进待遇
1、对引进的国内博士、博士后,学校提供博士津贴2.4万元(1000元/月平均支付),提供过渡性住房或租房补贴1200元/月(3年),享受安家费10万和科研启动费5万;
2、对符合副教授聘任条件者,可通过特殊评审程序或先聘后评副教授职务,兑现相应的工资福利待遇;
3、视优秀情况解决配偶、子女户口随迁和子女入学、入托问题;
4、对于学校紧缺专业或特别优秀的人才待遇可以面议。
四、提交材料
联系部门:湖北经济学院人事处(行政楼522室)
联系人: 谷木荣 刘可
联系电话:027-81977201 传真:027-81977201
单位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藏龙岛开发区杨桥湖大道8号
邮 编:43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