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信息由山东大学审核并发布(查看原发布网址),应届生求职网转载该信息只是出于传递更多就业招聘信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目的。如您对此转载信息有疑义,请与原信息发布者山东大学核实,并请同时联系本站处理该转载信息。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始建于1975年,前身为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中国科学院环境化学研究所,1986年与中国科学院生态学研究中心(筹)合并,改为现名。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聚集了我国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生态学等领域的优势队伍和杰出人才,在过去40年中,为我国生态环境科学做出了奠基性、系统性和开创性的重大贡献。在新的时期,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将聚焦区域性、全国性和全球性重大生态环境问题,通过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学、环境生物学和系统生态学的交叉融合,深入研究水、土、气、生物各种环境污染介质中存在的基本科学问题、污染控制技术与工程应用、城市与区域生态问题以及环境管理科学、环境评价技术。紧密把握生态环境科学新的学科生长点,如环境与健康、城市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全球环境变化等,率先实现生态环境科技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生态环境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生态环境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生态环境科研机构。
根据中心科技事业发展需要,现面向国内外公开招聘科研、技术支撑和管理岗位人员。
一、招聘条件
1、身体健康,爱岗敬业,责任心强,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
2、具有扎实的专业技术背景和相关研究工作经验;
3、有较强的英文阅读、写作和口头交流能力;
4、针对科研岗位,要求具备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在本专业学术期刊上发表过SCI论文2篇及以上;
5、其它要求,详见岗位需求信息表。
二、招聘岗位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16年岗位需求信息表
(截止时间:2016年4月30日)
序号 | 研究组 | 联系人 | 拟聘岗位 | 岗位性质 | 岗位类别 | 学位 要求 | 专业要求 | 岗位职责 | 应聘要求 |
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
1 | 纳米分析与环境效应研究组 | 刘景富 | 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 | 事业编制 | 科研 | 博士 | 环境科学/分析化学/毒理学 | 持久性有毒污染物分析方法、环境行为与效应研究 | 1.有环境化学、分析化学或毒理学研究背景,熟练使用和维护ICP-MS、LC-MS和GC-MS等分析仪器; |
2 | 环境污染与健康效应研究组 | 刘思金 | 助理研究员 | 事业编制 | 科研 | 博士 | 纳米毒理学/纳米医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 | 在课题组长指导下独立从事科研工作;协助课题组长指导研究生 | 1.具体生命科学、材料科学或者医学背景。 发表SCI论文2篇以上,至少其中一篇影子因子大于10。 3. 具有欧美留学经历者优先考虑。 |
3 | POPs环境行为与控制原理研究组 | 郑明辉 | 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 | 事业编制 | 科研 | 博士 | 环境科学 | 完成课题组承担的基金委科研项目,开展针对环境和健康相关蛋白质与小分子的新型分析传感和分离检测技术的相关研究 | 1.具有环境科学、化学或相关专业背景,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影响因子加和在15以上; |
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
4 | 水质净化研究组 | 曲久辉 | 助理研究员 | 事业编制 | 科研 | 博士 | 化学/材料科学/环境工程 | 完成本组所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杰出青年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等项目 | 发表影响因子大于5的SCI收录论文4篇以上; |
5 | 水质净化研究组 | 曲久辉 | 助理研究员 | 事业编制 | 科研 | 博士 | 环境工程/环境科学 | 进行水处理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 | 发表影响因子大于4的SCI收录论文4篇以上; |
6 | 水环境微生物过程研究组 | 祝贵兵 | 助理研究员 | 事业编制 | 科研 | 博士 | 环境工程/环境微生物 | 承担课题组内分子生物学、高通量测序等研究工作;协助课题组长完成组内承担的科研项目;独立从事科研工作;协助指导研究生 | 以第一作者在相关领域的主流杂志上发表SCI论文3篇以上、5篇以内,影响因子加和大于15; |
7 | 凝聚与分离技术研究组 | 彭先佳 | 助理研究员 | 事业编制 | 科研 | 博士 | 环境工程 | 开展重金属污染控制技术研发与应用方向研究工作,协助开展该方向课题申请、技术转让、工程建设工作 | 1.具有重金属废水处理、重金属污染区域综合治理等相关方向研究基础; |
8 | 凝聚与分离技术研究组 | 王军 | 助理研究员 | 事业编制 | 科研 | 博士 | 环境工程或高分子 | 承担组内膜技术领域科研项目,独立开展科研工作;协助研究生的培养 | 1.有海外留学经历及海外环境工程与膜技术领域工作经验者优先; |
9 | 输配过程水质研究组 | 石宝友 | 助理研究员 | 事业编制 | 科研 | 博士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主持科研项目;承担科研任务;协助管理课题组事务 | |
10 | 水体重金属污染控制研究组 | 栾富波 | 助理研究员 | 事业编制 | 科研 | 博士 | 环境工程 | 能够协助课题组长申请科研项目和完成承担的科研项目,具备独立从事科研,并协助指导研究生等工作 |
|
11 | 水环境与水生态研究组 | 单保庆 | 助理研究员 | 事业编制 | 科研 | 博士 | 环境科学/工程相关专业 | 申请及实施科研项目、协助课题组长管理课题组日常事务 | 1.具有沉积物物质循环方向研究背景; |
12 | 水环境与水生态研究组 | 单保庆 | 助理研究员 | 事业编制 | 科研 | 博士 | 环境科学/工程和生态工程相关专业 | 申请及实施科研项目、协助课题组长管理课题组日常事务 | 1.具有河流生态修复技术方向研究背景; |
13 | 氧化还原水处理过程研究组 | 赵 旭 | 助理研究员 | 事业编制 | 科研 | 博士 | 环境科学与工程/材料化学/城市给排水 | 独立从事水污染控制方面的科学研究工作,协助研究组长申请相关领域项目并负责课题组其它项目的有关研究工作 | 1.具有扎实专业技术背景,有水污染控制或水处理工程研究工作经验; |
14 | 环境水质学实验室平台 | 李红岩 | 助理工程师 | 项目聘用 | 技术支撑 | 硕士及以上 | 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分析化学 | 从事水质学实验室公用仪器平台仪器管理运行、技术方法开发及水质指标测试等工作 | 1.硕士及以上学位或者博士后,有较好的分析(生物)实验操作基础; |
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 |||||||||
15 | 城市生态站 | 王效科 | 助理工程师 | 项目聘用 | 技术支撑 | 硕士 | 生物学或环境科学 | 生态站野外观测仪器维护、数据采集分析 | 熟悉城市生态系统野外观测仪器; |
16 | 系统分析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组 | 吴钢 | 助理研究员 | 事业编制 | 科研 | 博士 | 生态学、环境管理 | 参与课题组科研工作 | 1.发表或接收SCI研究论文3篇; |
17 | 城市生态研究组 | 李锋 | 助理研究员 | 事业编制 | 科研 | 博士 | 城市生态 | 从事城市生态、生态服务、生态工程和生态管理研究,协助研究组组长开展相关科研等工作 | 1.具有生态学或相关专业博士学位; |
18 | 污染生态研究组 | 冯兆忠 | 助理研究员 | 事业编制 | 科研 | 博士 | 植物生理/分子生物学 | 承担组内科研项目,独立开展科研工作;协助研究生的培养 | 1.具有扎实的植物生理及分子生物学理论基础,并掌握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技术; 2.具有相关工作经验以及海外留学背景的科研人员优先考虑。 |
19 | 污染生态研究组 | 冯兆忠 | 助理研究员 | 事业编制 | 科研 | 博士 | 自动化控制/数学模型 | 负责课题组野外实验装置(开顶箱及开放式大气组分熏蒸系统)日常运行维护;实验数据分析与建模 | 1.具有扎实的自动化基础,在气动元件方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精通PLC; 2.熟练掌握数据统计分析软件如R、Matlab等,有大数据研究经历者优先; 3.具有相关工作经验以及海外留学背景的科研人员优先考虑; 4.身体健康,能够从事野外实验。 |
20 | 湿地和生物多样性研究组 | 曹垒 | 助理研究员 | 事业编制 | 科研 | 博士 | 鸟类生态学/生态水文学 | 申请实施科研项目,协助课题组长完成有关科研项目的申请、实施和结题汇报工作,协助课题组管理和研究生指导 | 1.具有领导团队开展野外工作的能力; |
21 | 城市生态风险研究组 | 陈卫平 | 助理研究员 | 事业编制 | 科研 | 博士 | 新材料合成或土壤污染修复 | 新型有机-无机材料合成及其在环境修复领域的应用 | 要求具有扎实的材料合成专业基础,最好有环境科学基础和研究经验,掌握材料学的研究技术和方法; |
中国科学院环境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 |||||||||
22 | 污染物定向生物转化与资源化研究组 | 王爱杰 | 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 | 事业编制 | 科研 | 博士 | 环境工程/化学工程 | 能够较好地运用生物学、化学、材料科学、环境工程学等原理与方法,开展废水或污泥处理及资源化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技术研究 | 1.具有较好的学科交叉背景,尤其是在废水或污泥(生物)处理及资源化、工艺过程优化调控、新型生化反应器设计等方面具有较好的研究背景和工作经验; |
23 | 微生物应用与资源研究组 | 庄国强 | 助理研究员 | 事业编制 | 科研 | 博士 | 污染物生物转化研究方向 | 独立从事科研工作;协助课题组长完成组内承担的科研项目;协助指导研究生 | 1、具有环境工程或环境科学研究背景; 2、博士后和留学归国人员优先。 |
24 | 分子与进化生态研究组 | 战爱斌 | 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 | 事业编制 | 科研 | 博士 | 分子生态/浮游生物/基因组学相关 | 从事污染影响浮游动物演替的过程和机理研究 | 1.以第一作者身份在相关领域至少发表有一定影响力的SCI论文至少3篇; |
25 | 分子与进化生态研究组 | 战爱斌 | 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 | 事业编制 | 科研 | 博士 | 分子生态/环境遗传/基因组学相关 | 从事外来入侵生物快速微进化的过程和机理研究 | 1.以第一作者身份在相关领域至少发表有一定影响力的SCI论文至少3篇; |
大气环境科学实验室 | |||||||||
26 | 大气环境与地表过程研究组 | 张晓山 | 助理研究员 | 事业编制 | 科研 | 博士 | 大气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 | 负责大气环境过程观测与模拟方面工作 | 具备大气化学观测、实验或模拟研究工作基础和能力; |
27 | 痕量气体大气化学研究组 | 牟玉静 | 助理研究员 | 事业编制 | 科研 | 博士 | 环境科学 | 协助研究组申请和承担科研项目,并协助研究组的科研管理及日常业务;能够承担科研仪器研发任务 | 1.具有用于监测大气典型挥发性有机物的仪器研发经历,具有烟雾箱工作经历; |
水污染控制实验室 | |||||||||
28 | 水污染控制技术研究组 | 刘俊新 | 助理研究员 | 事业编制 | 科研 | 博士 | 环境工程、给排水工程 | 重点开展村镇污水处理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以及研究组的相关科研与管理工作。 | |
29 | 分散污水治理技术研究组 | 范彬 | 助理研究员 | 事业编制 | 科研 | 博士 | 环境工程或相关专业 | 分散污水治理基础与应用研究 | 具有污水处理与资源化应用研究背景; |
30 | 分散污水治理技术研究组 | 范彬 | 副研究员 | 事业编制 | 科研 | 博士 | 环境工程或相关专业 | 分散污水治理基础与应用研究 | 在微生物、环境化学或相关领域具有较强的基础研究能力,符合生态中心副研竞聘资格要求; |
31 | 膜技术研究与应用研究组 | 魏源送 | 助理研究员 | 事业编制 | 科研 | 博士 | 环境工程 | 重点开展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基于计算流体力学的生物反应器模拟与优化和分散污水处理等方面的研究与应用,并承担研究组的相关科研与管理工作 | 1.在厌氧和好氧膜生物反应器、基于计算流体力学的膜生物反应器模拟与优化、农副食品加工废水处理和分散污水处理等领域具有扎实的研究基础,并具有上述领域内的工程应用经验,同时具备以上多方面工作基础和获得国家执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优先; 2.以第一作者身份在本专业的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5篇以上研究论文,其中SCI不少于2篇; 3.能胜任现场或野外工作。 |
32 | 膜技术研究与应用研究组 | 魏源送 | 助理研究员 | 事业编制 | 科研 | 博士 | 环境工程 | 重点开展微生物学和污水/有机固废生物处理的交叉研究,并承担研究组的相关科研与管理工作 | 1.在结合微生物学和环境工程方面的交叉研究具有一定的研究基础,并有工程应用经验,如基于功能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的污泥生物干化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分析等;具有抗生素抗性基因转归和控制相关研究基础者优先; |
土壤环境科学实验室 | |||||||||
33 | 土壤微生物生态研究组 | 葛源 | 助理研究员 | 事业编制 | 科研 | 博士 | 微生物生态 | 协助课题组长申请科研项目,独立开展科研工作,协助实验室管理及研究生培养 | 1.具有微生物生态学、或土壤生物学研究背景; |
34 | 土壤微生物生态研究组 | 葛源 | 助理研究员 | 事业编制 | 科研 | 博士 | 分子生物学 | 协助课题组长申请科研项目,独立开展科研工作,协助实验室管理及研究生培养 | 1.具有微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研究背景; |
环境纳米材料实验室 | |||||||||
35 | 环境材料与控制技术研究组 | 郝郑平 | 助理研究员 | 事业编制 | 科研 | 博士 | 化学工程 | 主要进行环境工程、化工过程、资源利用方面的研究与开发;完成课题组有关环境工程、资源利用和催化材料与反应装置方面的项目;承担化工、环境、材料放大工艺设计、工艺包形成、开发新型反应器和技术及工程化应用。协助进行相关课题的申请与实施、产业化的研发工作 | 1.具有较强的化学工程、催化材料和工艺过程方面研究背景; |
36 | 环境纳米材料与重金属污染物处理研究组 | 张静 | 助理研究员 | 事业编制 | 科研 | 博士 | 环境科学/材料/化学化工 | 协助研究组长完成科研课题,申请和参加科研项目,协助指导研究生 | 具有化学、材料、纳米、生物、重金属废水或废渣的检测分析与处理等专业知识和研究经历; |
大气污染控制中心 | |||||||||
37 | 大气污染控制中心 | 贺泓 | 助理研究员 | 事业编制 | 科研 | 博士 | 环境催化 | 主要负责环境催化的基础和应用研究的工作,独立开展科研工作,协助研究组长完成科研课题的申请、实施及总结汇报,以及指导学生科研工作等;及时跟踪国际学术前沿的动态,树立创新意识,积极申请科研项目;协助研究组长开展国际、国内的交流与合作 | 1.在催化与材料理论研究领域具有扎实的背景和相关研究工作经验; |
固体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实验室 | |||||||||
38 | 固体废弃物资源化研究组 | 张付申 | 助理研究员 | 事业编制 | 科研 | 博士 | 环境工程 | 协助课题组长开展废弃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研究,指导学生开展实验研究 | 具备固体废弃物科研经历或现场工程实践经验者优先考虑; |
39 | 废弃生物质处理与资源化研究组 | 刘振刚 | 助理研究员 | 事业编制 | 科研 | 博士 | 环境工程/化学工程 | 协助研究组长申请科研项目和完成承担的科研项目;协助管理研究组科研工作以及科研相关事务如仪器维护管理工作 | 具有有机固体废弃物热化学处理处置等相关工作经历(具有留学经历着优先考虑); |
文献信息中心 | |||||||||
40 | 生态毒理学报 | 侯一宁 | 责任编辑 | 项目聘用 | 技术支撑 | 博士 | 环境科学 | 主要负责期刊的日常出版,以及期刊的宣传和推广等。 | 1.在生态毒理学领域具有扎实的专业技术背景和相关研究工作经验: |
41 | 环境科学 | 李林 | 编辑 | 项目聘用 | 技术支撑 | 博士 | 环境与生命科学 | 期刊编辑 | 1. 环境科学及相关专业博士毕业; 2. 优秀的科技期刊写作和语言沟通能力,良好的英语水平和英语交流的能力; 3. 有科技期刊编辑工作经验和国外留学经历者优先。 |
环境评价部 | |||||||||
42 | 环境评价部 | 李黛青 | 环评技术人员 | 项目聘用 | 技术支撑 | 硕士及以上 | 生态学 | 编制环评文件和环境规划 | 1.具有遥感应用基础; |
43 | 环境评价部 | 李黛青 | 环评技术人员 | 项目聘用 | 技术支撑 | 硕士及以上 | 环境工程 | 编制环评文件、从事污染治理技术 | 1.具有工程经历; |
机关 | |||||||||
44 | 国际合作办公室 | 刘娟 | 国际合作管理助理 | 项目聘用 | 管理 | 硕士及以上 | 生态学与环境类相关专业 | 因公出国(境)项目管理及相关外事手续,来访交流项目及外国专家在华管理,外事信息统计与档案管理,对外宣传与外事接待,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 1.生态环境及相关专业背景者优先考虑; |
备注:学位要求指已获得博士/硕士学位或在2016年7月底前毕业并获得学位的应届毕业生。
三、报名方式
1、请以附件形式(表格必须用word格式,不得用pdf或其它格式)发送至以下电子信箱:hr@,word文件命名规则为“科研岗位竞聘-研究组名称-研究组联络人姓名-竞聘者姓名”、“技术支撑岗位竞聘-部门名称-部门联络人姓名-竞聘者姓名”或“管理岗位竞聘-部门名称-部门联络人姓名-竞聘者姓名。
2、个人简历或其它材料暂不要发送,待初选合格后再提供《竞聘申请表》中有关内容的纸质证明材料。
四、报名要求
1、应聘科研岗位者,申请助理研究员岗位请填写《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科研岗位(助理研究员)竞聘申请表》(附件1);
申请副研究员岗位者请填写《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岗位竞聘申请表》(附件2)。竞聘副研究员岗位本人须已在国内外大学或科研机构被聘为副教授或副研究员岗位且符合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任职条件,需有北京户口(留学归国人员和在站博士后除外),经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高级专业技术岗位评聘委员会评审通过后再予聘任。
2、应聘技术支撑岗位者,请填写《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技术支撑岗位竞聘申请表》(附件3)。应聘管理岗位者,请填写《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管理岗位竞聘申请表》(附件4)。
4、请严格按照表格格式填写并粘贴近期免冠彩色数码照片,不得改动表格格式或自行设计,篇幅不得超出2页(如内容较多,可用较小的字号排版)。
5、应聘者也可进入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网站(ww***.cn[点击查看])右侧下载区“人事教育处”栏目,下载并填报与岗位类别相对应的表格(每一岗位均已注明其所属的类别)。
6、请务必在邮件中注明从哪个网站获得的招聘信息。
五、联系方式
联系人:王蕾
电话:010-62849520
邮箱:hr@
(编辑/廖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