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位简介
宝鸡文理学院是一所以教师教育为主要特色,拥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多学科的省属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其前身是1958年创办的宝鸡大学(本科),1963年因国家经济困难停办,1975年在此基础上成立陕西师范大学宝鸡分校,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宝鸡师范学院,1992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与1984年新设立的宝鸡大学合并,更名为宝鸡文理学院。学校位于炎帝故里、周秦文化发祥地、陕西省第二大工业城市——宝鸡市,地处宝鸡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靠秦岭,北临渭河,依山傍水,环境宜人。占地面积1100多亩。
学校现设哲学系、思政教研部、政法学院、教育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系、历史文化与旅游系、经济管理学院、音乐系、美术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物理与光电技术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地理与环境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电子电气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体育系等院系部。现有66个本科专业,其中,物理学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化学专业、汉语言文学和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为陕西省名牌专业,教育学、物理学、地理科学、工商管理、制药工程专业为陕西省特色专业。汉语言文学、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思想政治教育、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为陕西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学校设有继续教育学院和高等职业教育学院。学校面向全国招生,拥有招收外国留学生的资格,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1000多名。
三、招聘需求
宝鸡文理学院2016年博士人才招聘计划表 |
||||
序号 |
院系 |
学科 按二级学科填报 |
重点引进方向 |
拟招人数 |
1 |
哲学系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3 |
马克思主义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
2 |
||
西方哲学 |
西方哲学 |
1 |
||
中国哲学 |
中国哲学 |
1 |
||
2 |
政法学院 |
哲学 |
伦理学 |
2 |
哲学 |
美学 |
1 |
||
法学 |
中国法律史 |
1 |
||
3 |
教育学院 |
教育学 |
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学原理 |
4 |
教育技术学 |
不限 |
2 |
||
学前教育学 |
不限 |
2 |
||
4 |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
语言学 |
中文 |
2 |
古代文学/文献 |
中文 |
2 |
||
比较文学 |
不限 |
2 |
||
现当代文学 |
中文 |
2 |
||
文艺学 |
中文 |
2 |
||
5 |
外国语言文学系 |
语言学 |
不限 |
3 |
6 |
历史文化与旅游系 |
旅游管理 |
旅游经济 |
1 |
7 |
经济管理学院 |
应用经济学 |
产业经济学 |
1 |
应用经济学 |
金融 |
1 |
||
工商管理 |
市场营销 |
1 |
||
工商管理 |
财务管理 |
1 |
||
工商管理 |
企业管理 |
2 |
||
工商管理 |
会计学 |
2 |
||
8 |
音乐系 |
音乐 |
不限 |
3 |
9 |
美术学院 |
美术 |
不限 |
3 |
10 |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
基础数学 |
不限 |
4 |
计算数学 |
不限 |
2 |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不限 |
2 |
||
11 |
物理与光电技术学院 |
物理电子学或集成电路系统设计或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
不限 |
2 |
测试计量技术仪器 |
传感器技术及测量系统,光学测量技术 |
2 |
||
原子与分子物理 |
强场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或其他 |
2 |
||
凝聚态物理专业或凝聚态物理研究领域专业 |
功能材料及其应用研究 |
2 |
||
光学工程或与光学工程研究领域相关专业 |
光纤设计或飞秒激光技术及其应用或太赫兹检测技术与应用等 |
2 |
||
理论物理 |
非线性动力学或复杂网络系统生物学等 |
2 |
||
12 |
化学化工学院 |
材料 |
铁电材料 |
4 |
化学 |
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 |
4 |
||
13 |
地理与环境学院 |
自然地理学 |
气候变化与湿地 |
1 |
自然地理学 |
土壤侵蚀与环境 |
2 |
||
人文地理学 |
区划与规划 |
1 |
||
地图学与GIS |
遥感、数据库或软件 应用 |
2 |
||
14 |
机械学院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机械设计制造 |
4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材料加工 |
2 |
||
15 |
电子电气工程学院 |
电气 |
不限 |
1 |
电子通信 |
2 |
|||
自动化 |
2 |
|||
16 |
计算机学院 |
计算机 |
不限 |
4 |
17 |
体育系 |
体育 |
不限 |
4 |
|
共计 |
|
|
100 |
招聘程序:
1.报名
应聘人员下载并填写《宝鸡文理学院2016年博士人员应聘报名表》(附件2),以“应聘学院(系)名称—姓名—最后毕业院校”命名,同简历及相关证书、科研成果(附检索证明)、奖励证书等材料电子版发送至人事处邮箱,同时抄送至应聘岗位所在学院(系)(附件3)相关负责人邮箱。
每人原则上限报一个岗位(如属交叉学科,请按照相近原则选择)。报名截止时间为2016年9月30日。(特别优秀的博士不受报名时间限制)。
2.遴选
学校人事部门收到应聘人员简历后,与院系协商后确定考察人选报主管校领导审核。在10个工作日内,未接到我校答复的应聘人员,可致电询问。
3.资格审查
确定为拟考察人选者,请于面试前1天携相关证件和资料(本科、硕士阶段的学历、学位证书原件、主要获奖证书原件、科研成果原件等)到我校人事处(新校区一号学生公寓楼406办公室)进行现场资格审查。拟考察人员需提供个人简历6份、各类材料复印件1份(验原件)、一寸证件照片两张。
4.考察
考察组对拟考察人选进行综合性考察,包括个人介绍、试讲、答辩等环节。试讲内容为专题报告或微型课等,限时40分钟。
考察结束后,相关院系根据考察情况,召开党政联席会议,提出综合考察意见,形成书面材料。
5.体检
学校组织拟聘用人员进行体检,体检标准参照公务员录用有关体检标准执行。
6.签约
人事处将拟聘用人员考察情况报校务会审议。审定通过人员,根据相关政策签订协议。
7.聘用及待遇
聘用人员试用期满且合格者,将签订聘用合同;试用期考核不合格者,取消其聘用资格。
新进职工进校待遇及科研奖励均居陕西高校前列。
引人相关待遇详见《宝鸡文理学院2016年博士人才招聘基本待遇》(附件4)。
为了引进博士人才,学校可报销应聘人员来校考察往返路费(火车硬座或硬卧,高铁二等座车票,汽车票)、免费体检和住宿。
应聘人员请关注我校网站相关公告(rs***.cn[点击查看]),并保持联系电话畅通(以应聘报名表填报电话为准),因联系不畅造成的后果由应聘人员本人负责。
三、联系方式
联 系 人:王老师;联系电话:0917-3566206
邮 箱:bwl_wm@
联系地址:陕西省宝鸡市高新大道一号宝鸡文理学院人事处
附件:(请到宝鸡文理学院人事处网站rs***.cn[点击查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