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应届生求职网-中国领先的大学生求职网站

[上海]中交疏浚技术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2017校园招聘

(全职,发布于2016-09-23) 相关搜索
说明:

此信息由上海交通大学就业网审核并发布(查看原发布网址),应届生求职网转载该信息只是出于传递更多就业招聘信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目的。如您对此转载信息有疑义,请与原信息发布者上海交通大学就业网核实,并请同时联系本站处理该转载信息。

中交疏浚技术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隶属于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总公司,2015年6月10日,中国交通建设集团将下属的疏浚板块进行整合,组建了中交疏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交疏浚注册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注册资本117亿元,主营疏浚,填海造地,与疏浚相关的水利、环保和海洋工程、海事服务以及水运勘察、设计业务。截至2014年底,公司旗下耙吸挖泥船的总舱容及绞吸船的总装机功率居全球首位。中交疏浚的创立,标志着全球规模最大的疏浚公司正式开始运营。

一、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总公司简介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交集团")是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监管的中央企业,国家战略性企业之一。

中交集团于2006年12月15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交易,成为中国第一家实现境外整体上市的特大型国有基建企业。

2016年,中国交建居《财富》500强110位;在国务院国资委经营业绩考核"11连A"、综合排名第4名。

中交集团拥有60多家家全资、控股子公司,15家参股公司,业务足迹遍及中国所有省、市、自治区及港澳特区和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中交股份是中国最大的港口设计及建设企业,中国领先的公路、桥梁设计及建设企业,中国最大、世界第三的疏浚企业,全球最大的集装箱起重机制造商,中国最大的国际工程承包商,中国最大的国际设计公司。

 

二、中交疏浚研究中心发展大事记:

    2011年11月3日,国家发改委批复(发改办高技〔2011〕2676号文)同意组建"疏浚技术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2012年6月4日, "中交疏浚技术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完成工商注册登记。

    2013年7月,公司正式运营,本部位于上海。

    2014年,公司获批"高新技术企业";2014年公司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分站。

三、中交疏浚研究中心研究方向和发展目标

    根据国家发改委批复,公司的任务方向是:围绕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和行业发展需求,建立疏浚共性技术和关键装备的研发、试验和工程化平台,开展高效节能疏浚技术、先进疏浚机具与部件生产技术、疏浚监控系统自动化和优化技术、疏浚土有益利用及环保疏浚技术、关键疏浚设备等的研发和产业化,推进有关技术标准研制,推进重大科技成果的系统集成和推广应用,推动国际化合作与交流,为相关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带动提升我国疏浚行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和重大疏浚装备的自主研发能力。

     5年内的发展目标:研发挖泥船高效节能疏浚关键技术,以及疏浚工艺过程自动化技术,开展工艺和装备的工程化验证,推进先进泥泵、耙头、绞刀、泥门等核心设备的国产化和标准化,实现5项以上重大技术成果的产业化和推广应用。

    建成后坚持以国家和行业战略需求为出发点,主动组织、参与产业化关键共性技术开发,为行业提供技术开发及成果工程化的试验、验证环境,承担国家和行业下达的科研开发及工程化研究任务,并将形成的技术成果向行业转移和扩散。每年至少应实现3项以上重大科研成果产业化,成果转化和技术服务收入占总收入比例应达到60%以上。

四、疏浚研究中心取得的重大科研成果及规范和技术标准

    公司获得科技奖项20余项,其中重大奖项12项,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先进的疏浚技术和关键的装备研制),水运行业(省部级)科技进步奖9项(耙吸、绞吸疏浚关键装备研究及产业化应用、基于北斗卫星的疏浚船舶综合信息传输技术研究等);上海市优秀发明金奖2项(大型水库高流速龙口合龙方法及工艺技术,疏浚船舶作业自动化和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

    公司主编/参编专业技术标准28项,其中国家标准3项(耙吸挖泥船疏浚监控系统(GB/T 29135-2012)等),行业标准3项(疏浚与吹填工程施工规范(JTS207-2012)、艏吹装置技术要求、耙头修理技术要求),地方标准2项,中交企业技术标准20项。

    自2013年, 取得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12项,取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2项。

五、疏浚研究中心近年承担的重大科技研发项目

     承担重大科研项目47项:发改委项目1项(基于北斗兼容系统的工程船舶智能位置服务平台研制);工信部、财政部高技术船舶科研项目2项(3万m3级耙吸式挖泥船自主研发、大型抓斗式疏浚工程船及抓斗设备设计关键技术研究);交通运输部科技研发项目及西部项目2项(疏浚饱和密实粉土切削机理研究、潮汐河段护底软体排结构稳定性及余排计算研究) ;上海市科委科研计划项目1项(青草沙水库浮泥特性及清淤技术研究) ;中国交建科技研发项目5项;中国交建重点实验室专项资金1项;中交上海航道局有限公司技术研发项目28项;横向项目7项。

六、公司人员配置

公司现有正式员工226人,同时,拥有一支高素质的科研和管理团队,其中:中心现有科研人员65人,主要来自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武汉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河海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其中,教授级高级职称2人,高级职称20人,中级职称40人,初级职称及以下23人。


七、薪酬待遇

1、应届生薪酬

基本工资:博士12万-14.4万/年,硕士9.6万-12万/年,本科6.4万-8万/年

绩效考核工资:博士3万~3.6万/年,硕士2.4万-3万/年,本科1.6万-2万/年

 

2、社会保险

序号

内容

个人比例(%)

企业比例(%)

小计(%)

1

养老保险金

8

20

28

2

医疗保险金

2

10

12

3

失业保险金

0.5

1

1.5

4

工伤保险金

 

0.32

0.32

5

生育保险金

 

1

1

6

住房公积金

7

7

14

7

补充住房公积金

5

5

10

8

补充医疗保险金

 

2.5

2.5

9

补充养老年(入职后1年)

1

5

6

10

合计

23.5

51.82

75.32

3、福利

非上海户籍员工报到后,公司提供住宿,自行解决住宿问题的发放住房补贴每人每月1200元,为期三年。

新进员工试用期6个月内,公司发放交通费每人每月200元,6个月后,公司发放交通费现标准每人每月400元。

新进员工试用期6个月,公司发放通讯费每人每月50元,6个月后,公司发放通讯费现标准每人每月100元。

公司每年发放服装费,书报费,高温费等其他福利。

4、上海市户口

公司为当年入司的博士学历员工解决上海市集体户口,满足上海打分落户的应届毕业生,可参考《2016年非上海生源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进沪就业评分办法》进行打分落户。

八、简历投递方式

简历投递邮箱: tangji@

联系电话:021-68468081

附件
附件文件1:2017疏浚研究中心招生简章.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