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信息由西南大学审核并发布(查看原发布网址),应届生求职网转载该信息只是出于传递更多就业招聘信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目的。如您对此转载信息有疑义,请与原信息发布者西南大学核实,并请同时联系本站处理该转载信息。
铜仁市碧江区2017年公开招聘(引进) 高中(中职)教师实施方案
发布时间:2017-03-08 发布机构:碧江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为加强我区教育系统人才队伍建设,建立科学、规范的用人制度,根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人事部令第6号和《关于印发<贵州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操作办法(试行)>的通知》(黔人社厅发〔2013〕10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经铜仁市碧江区事业单位招聘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决定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引进)高中(中职)教师32名,为确保此项工作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组织领导
本次公开招聘(引进)工作在碧江区事业单位招聘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由碧江区事业单位招聘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区招聘办”)具体组织实施,“区招聘办”设在碧江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二、招聘(引进)原则及工作程序
公开招聘(引进)工作坚持德才兼备标准和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原则,实行公开条件、公开报名、公开考试、公开聘用、公开监督,并按照编制招聘计划、发布招聘公告、报名、资格审查、考试、体检、考察、公示、聘用的程序进行。
三、招聘(引进)人数及职位
本次区教育系统计划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引进)高中(中职)教师32名,具体职位详见附件1《铜仁市碧江区2017年公开招聘(引进)高中(中职)教师职位表》(以下简称“职位表”)。
四、招聘(引进)对象及条件
(一)招聘(引进)对象
凡符合本次公开招聘(引进)条件及招聘岗位所需学历、专业技能、身体等条件的人员,均可报名。
(二)报考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品行;
3、年龄在18周岁以上(1999年3月15日及以前出生)35周岁以下(1982年3月15日及以后出生);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优秀人才年龄可放宽到40周岁以下(1977年3月15日及以后出生);
4、具有正常履行岗位职责的身体条件;
5、具有拟报考职位所需其他资格条件。
(三)具有以下条件之一的,不得报名
1、曾受过刑事处罚的;
2、曾被开除公职的,在机关(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事业单位被辞退未满5年的;
3、定向到具体行业或单位的应届毕业生,截止2017年3月15日服务未满一届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人员;
4、经公开招考录用的公务员、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的工作人员,未满最低服务年限的;
5、我区机关事业单位在职在编正式工作人员;
6、法律、法规规定不得聘用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
五、发布招聘(引进)信息
本次招聘(引进)信息统一在“碧江区人民政府网”(网址:ww***.cn[点击查看])和“碧江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网址: ww***.cn[点击查看])发布,请考生密切关注,若因考生未阅而造成的后果,由考生自负。
六、报名及资格审查
(一)报名方式、时间及地点
本次报名由碧江区事业单位招聘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采取现场报名方式进行。
报名地点:贵州师范大学(花溪校区)行政7楼就业指导中心。
报名时间:2017年3月15日至16日9:00至17:00。
(二)报名要求
1.考生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报名,每名考生限报一个职位;
2.考生须认真阅读招聘本方案,按照方案和“职位表”公布的条件和要求报名,并提供与之相符且真实有效的报名材料。如有隐瞒真实信息、弄虚作假,持伪造证件、证明及其他材料获得考试资格的,一经查实,即取消应聘资格;
3.考生报名时须认真填写附件2《铜仁市碧江区2017年招聘(引进)高中(中职)教师报名表》(以下简称“报名表”),如实填写本人有关信息。“报名表”的信息填写不真实、不完整、错误等导致信息难以辨认的,责任自负;委托他人报名的,若报名信息出现前述情况,视为考生本人填写。考生须确保所留联系电话准确、畅通,因所留电话不准确或不畅通导致无法联系的,视为自动放弃。
(三)报名所需材料
考生须在“碧江区人民政府网”和“碧江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下载并填写“报名表”(附件2),同时持毕业证(2017年应届毕业生持就业推荐表)、学位证、有效居民身份证(含有效临时居民身份证)以及招聘职位所需其他资格证书原件及复印件各1份,一寸近期同底免冠彩色照片4张,在职人员还需提供所在单位、主管部门及同级组织人社部门出具的同意报考证明,招聘职位要求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证的,往届生须提供相应学科资格证书。
(四)资格审查
资格审查与报名同步进行,报考人员须持“报名表”及相关报名材料到现场进行资格审查,并由“区招聘办”选派的工作人员签字确认后,视为资格审查合格。
公开招聘(引进)职位计划数与资格审查合格人数比例原则上不得低于1:3,如达不到1:3比例的,根据实际报名人数进行调减或取消。
资格审查贯穿整个招聘过程,在任何环节,如发现考生资格不符的,即取消应聘资格。
(五)报名缴费
资格审查通过的,凭报名资料到缴费处缴纳考试考务费100元,并将“报名表”交缴费处保存,经缴费处人员签字确认后,视为报名成功。缴费凭证是领取笔试准考证的重要依据,考生务必妥善保管。
七、考试
本次考试由“区招聘办”组织实施,考试根据招聘职位情况,分别采取笔试、面试、专业测试等方式进行,笔试、面试(专业测试)和考试综合成绩均采取百分制计算,按四舍五入方法保留小数点后两位有效数字。考试综合成绩60分为合格线,低于60分的考生,取消进入下一环节的资格。
具体如下:
(一)铜仁市第二中学、第十五中学主要采取笔试、面试的方式进行。
1、笔试:除J11、J12职位外的其他职位采取先笔试再面试的方式进行,笔试内容为相应学科知识。
2、面试:根据面试人员的笔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按招聘职位数1:3的比例确定对象(末位并列者一并进入面试环节),如达不到1:3比例的,全部进入面试。面试采取试讲(教)、专业测试等方式进行。
3、考试综合成绩=笔试成绩×50% 面试×50%。
(二)碧江区中等职业学校及第十五中学的J11、J12职位采取面试或专业测试方式进行考试,面试(专业测试)成绩即为考试综合成绩。
(三)准考证发放
参加笔试、面试的考生必须持准考证、有效居民身份证方可参加考试,参加笔试后进入面试的人员,面试准考证领取时间另行通知。
发放地点:贵州师范大学(花溪校区)行政7楼就业指导中心。
发放时间:2017年3月17日下午15:00至18:00。
八、签订就业意向协议
根据考试综合成绩从高分到低分的顺序,按1:1的比例确定签订聘用意向协议书人员(末位并列者进行面试加试,加试成绩高者为签订意向协议人员)。签订聘用意向协议书的人员,系应届毕业生的,与“区招聘办”及毕业院校签订《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三方协议)》(由应聘人员本人提供)和《聘用意向协议书》;系往届毕业生的,与“区招聘办”签订《聘用意向协议书》。
签订聘用意向协议书的时间和地点另行通知。签订聘用意向协议书后,考生要保持电话畅通,如需更换电话号码,须及时反馈招聘单位,如因此联系不上本人,视为考生本人自动放弃应聘资格。
九、体检
签定聘用意向协议书人员即确定为体检对象。体检医院由“区招聘办”指定区(县)及以上综合性医院,体检标准和程序参照贵州省2017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的有关规定执行。体检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并做出体检结论,其他结论、鉴定一律不予认可。体检时间和地点另行通知,体检费用由体检对象自理。
自动放弃体检或体检不合格的,取消进入下一环节资格,空缺职位不予递补。
十、考察
体检合格人员确定为考察对象,由“区招聘办”统一组织进行考察。采取查阅档案、走访、座谈、与被考察对象交流等方式,主要了解被考察对象政治素质、学历、现实表现、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等情况。
考察中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考察为不合格:
(一)不能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在重大政治问题上不能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的;
(二)有违纪违法行为被纪检监察机关立案调查,或被司法机关确定为犯罪嫌疑人的;
(三)不能按时提供考察依据(如个人档案等)的;
(四)报名时提供虚假证明和材料或不符合招聘(引进)对象及条件的;
(五)应届毕业生2017年8月31日前未能提供毕业证书、学位证书、个人学籍档案及职位所需的其他证书等资料的;
(六)经碧江区事业单位招聘工作领导小组研究不能聘用的其他情况。
十一、聘用审批
(一)经笔试、面试、体检、考察合格的人员,确定为拟聘用人员,在网上(网址同上)进行公示,公示期结束无影响其聘用问题者,由碧江区事业单位招聘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审定合格后,报铜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核准后由用人单位按程序办理相关聘用手续。
(二)聘用人员实行一年试用期,在碧江区服务年限不得低于3年(含试用期一年)。
十二、纪律监督
本次公开招聘(引进)工作严格按照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进行,接受纪检监察机关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公开招聘(引进)实行回避制度,坚决杜绝弄虚作假,徇私舞弊,以权谋私等违纪违规行为。如有违纪违规情况发生,考生违反公开招聘规定和纪律的,视其情节轻重,分别给予批评教育,取消考试资格,不予聘用或取消聘用资格处理;相关工作人员违反纪律根据情节给予纪律处分,情节特别严重的将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十三、其他有关事宜
(一)本次公开招聘(引进)人员应与聘用单位签订《事业单位聘用合同书》,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聘用合同由碧江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鉴证后生效。聘用人员实行一年试用期,试用期满经考核合格后正式聘用。试用期考核不合格的,由用人单位按相关程序解除聘用关系;
(二)凡因体检、考察等环节不合格或自动放弃所产生的缺额一律不予递补;
(三)本方案由碧江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未尽事宜由碧江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领导小组研究确定。
咨询电话:0856-5235716(碧江区人社局)
0856-5430838(碧江区教育局)
0856-5283857(铜仁市第二中学办公室)
13765695972(刘老师)
0856-5253142(铜仁市第十五中学办公室)
15908564610(覃老师)
0856-8123761(碧江区中等职业学校办公室)
13595689889(张老师)
监督电话:0856-5223471(碧江区纪委监察局)
铜仁二中简介
铜仁市第二中学位于铜仁市碧江区东太大道旁,背靠风光旖旎的文笔峰,前邻风景如画的锦江河。校园环境优美,假山亭台错落有致,自然和谐。目前学校有教学班级77个,在校学生5000余人。专任教师247人,学校有省特级教师1名,省级骨干教师8人,市区级骨干教师50人。
学校校园面积85000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47500平方米,绿化面积17120平方米,现有运动场地38000平方米。理化生实验室13间,按5:5:3标准配置。建有校园网,有信息技术教室3间,78间教室、实验室全部安装多媒体“班班通”。有图书室、阅览室,图书133000多册;教师、学生阅览室有座位230个、工具书260种,报刊杂志381种,建有科教大楼、综合大楼、办公楼、学生公寓楼、学生食堂,拥有各种功能教室、专用教室、辅助用房和400米全塑胶标准运动场,能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
学校在铜仁市碧江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市区教育局的关心和支持下,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先成人后成才”的办学理念,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以教育教学质量高享誉黔东。2013年一本上线348人,二本以上903人,2014年高考一本上线420人,二本以上上线1200人。2015年一本上线546人,二本上线1199人。2016年一本上线710人,二本以上1414人。近年来有杨康、杨端端、徐前鹏、王捷骞、李铃蔓等同学被清华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知名高校录取。学校2011、2012、2013、2014、2015、2016年连续六年获铜仁市同类校教学质量评比一等奖。2011年9月被贵州省教育厅授予“贵州省普通高中示范性学校二类校”称号。
学校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为宗旨,以实践现代教育为主线,坚持改革领先,构建特色管理体系,实施学校、年级、班级三级管理;坚持继承创新,构建“二中特色”的新型学校文化,实施质量强校、文化立校、管理治校、名师扬校、科研兴校战略,重视教师专业文化发展和教学科学研究,注重学生特色教育和养成教育,形成了“以德立校,和谐发展”的办学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