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信息由北京科技大学审核并发布(查看原发布网址),应届生求职网转载该信息只是出于传递更多就业招聘信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目的。如您对此转载信息有疑义,请与原信息发布者北京科技大学核实,并请同时联系本站处理该转载信息。
淮南师范学院2016年人才引进及教师招聘
淮南师范学院始建于1958年,2000年3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学校。学校坐落于国家重要能源城淮南市,学校位于八公山下、 淮河之滨,山水相映、风光秀丽,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是淮南市政府命名的花园式学校、园林式单位。连续五届被授予“安徽省文明单位”。学校2007年顺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并取得“良好”成绩,2009年学校被确定为硕士研究生培养省级立项建设单位。
学校现占地面积1216亩,建筑总面积48万平方米,拥有教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1亿元,馆藏各类图书170万册。拥有22个配套齐全的各类 实验室,10个校内实验实训中心,130多个校外实习实践基地。学校现有化工与材料工程学院、生物工程学院、电子工程学院、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金融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文化创意与传播学院、教育学院、法学院、外国语学院、体育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少儿舞蹈艺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等15个二级学院 (部)。开设60个本科专业。学校现有普通高校全日制在校生18361人。
学校拥有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在职教职工1000余人,专任教师890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者270人;专任教 师中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600多人。学校拥有全国优秀教师3人,省级优秀教师4 人,省级教学名师4人,省级教坛新秀10人。长期外国文教人员4人。
学校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办学理念,全面实施本科教学工程。现有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省级 特色专业,4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4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2个省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4个省级示范实习实训中心,3个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3个省级教 学团队,3门省级精品课程,5门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精品视频公开课程。近年来,获得安徽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7项,立项省级教学研究项目49项。
学校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工作,积极搭建平台,推进产学研合作。拥有2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实验室,2个省级人文社会 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新增 “化学”、“应用经济学”为硕士学位立项建设授权学科。近五年来,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382篇,出版专著89部。获批省部级以上项目91项,获得安徽省 科技进步奖1项,淮南市科技进步奖3项。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400余项,主持在研国家基金项目14项,省部级项目60项;获省级科技奖7项,省级人文社科奖8项。各类国家专利340 项。
学校设有“资源型城市发展研究中心”、“淮南低温共烧材料省级实验室”、“高校应急管理研究中心”等10多个学术研究机构。学校 主办的学术刊物《淮南师范学院学报》(双月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
学校先后与英、美、德、韩、澳、加拿大等国的高等院校和教育机构建立了广泛校际交流关系,与中国科技大学等国内许多重点院校、 科研机构广泛开展教育教学合作与学术交流活动。与国内外大学开展灵活多样的在校生文化交流和学生互派活动。与英国伍斯特大学合作办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2013年开始招 生。
学校注重创新教育、素质教育,努力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近年来,我校学生在全国性学科竞赛中成绩骄人,先后获全国大 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首届“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终审决赛荣获北极光创投?公益创业赛全国金奖、第二届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等众多奖项。学校 努力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未来教师大奖赛”、“大学生文化艺术节”、“大学生广告艺术节”、“校园十佳歌手大奖赛”等学校传统品牌校园文化活动以及30多个学生 社团活动,为学生培养、锻炼、展现自己的才能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学校秉承“明德、至善、博学、笃行”的校训,弘扬“严谨、勤奋、求是、创新”的校风。努力为基础教育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 实基础、强技能、重应用、能创新”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毕业生中涌现出一批全国、全省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我校毕业生以过硬的思想素质、良好的业务素质以及全面的 综合素质赢得了各地用人单位的青睐,学校连续四年被获得“全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光荣称号,被授予“全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全 省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高校”。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 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沿着学校第二次党代会描绘的蓝图,进一步解放思 想,深化改革,转型发展,提升内涵,着力增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和办学综合实力,为建设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而努力奋斗
一、 需求计划
1. 高层次人才
国内外著名学者、特殊人才,具有教授职称的人才。
2. 博士、硕士研究生
学院 |
二级学科 |
方向 |
拟聘岗位 |
人数 |
学历学位 |
|
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 |
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 |
教学岗位 |
3 |
博士研究生或硕士研究生 |
||
自动化 |
过程控制技术 |
现场总线控制技术与组态软件技术 |
教学岗位 |
1 |
博士研究生或硕士研究生 |
|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
教学岗位 |
2 |
博士研究生或硕士研究生 |
|||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
教学岗位 |
2 |
博士研究生或硕士研究生 |
|||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
实验教学管理岗位 |
1 |
硕士研究生 |
|||
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 |
实验教学管理岗位 |
1 |
硕士研究生 |
|||
计算机学院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通信相关 |
嵌入式 |
教学岗位 |
1 |
博士研究生 |
计算机系统结构 |
计算机网络 |
计算机网络 |
教学岗位 |
2 |
博士研究生或硕士研究生 |
|
计算机应用技术 信息与通信工程 |
物联网 |
传感器网 |
教学岗位 |
2 |
博士研究生或硕士研究生 |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通信相关 |
嵌入式 |
实验教学管理岗位 |
1 |
硕士研究生 |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会计学专业 |
教学岗位 |
2 |
博士研究生或硕士研究生 |
||
财务管理 |
教学岗位 |
1 |
博士研究生或硕士研究生 |
|||
物流工程 |
教学岗位 |
2 |
博士研究生或硕士研究生 |
|||
电子商务 |
教学岗位 |
2 |
博士研究生或硕士研究生 |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教学岗位 |
1 |
博士研究生或硕士研究生 |
|||
应用经济学 |
区域经济 |
产业经济 |
教学岗位 |
2 |
博士研究生 |
|
电子工程学院 |
通信工程 |
通信与信息系统 |
教学岗位 |
2 |
博士研究生或硕士研究生 |
|
电子信息工程 |
电路与系统 |
教学岗位 |
2 |
博士研究生或硕士研究生 |
||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教学岗位 |
1 |
博士研究生 |
||
金融学院 |
金融学 |
金融统计 |
金融风险管理 |
教学岗位 |
2 |
博士研究生或硕士研究生 |
金融工程 |
金融产品设计、开发与定价 |
金融衍生工具与金融风险管理 |
教学岗位 |
2 |
博士研究生或硕士研究生 |
|
计算机类、数学类 |
实验教学管理岗位 |
1 |
硕士研究生 |
|||
法学院 |
法学 |
民商法学 |
经济法 |
教学岗位 |
1 |
博士研究生 |
法学 |
民商法学 |
经济法 |
教学岗位 |
2 |
博士研究生或硕士研究生 |
|
音乐与舞蹈学院 |
舞蹈 |
舞蹈 |
中国古典舞 |
教学岗位 |
1 |
博士研究生或硕士研究生 |
音乐 |
中国民族乐器 |
打击乐 |
教学岗位 |
1 |
博士研究生或硕士研究生 |
|
外国语学院 |
英语语言文学 |
商务英语方向 |
教学岗位 |
2 |
博士研究生或硕士研究生 |
|
英语语言文学 |
教学岗位法 |
教学岗位 |
1 |
博士研究生 |
||
英语语言文学 |
翻译 |
教学岗位 |
1 |
博士研究生 |
||
其它语言文学 |
法语、德语、俄语 |
教学岗位 |
2 |
博士研究生或硕士研究生 |
||
计算机类、电子类 |
实验教学管理岗位 |
1 |
||||
思政部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或马克思主义理论其他学科 |
教学岗位 |
1 |
博士研究生 |
||
美术与设计学院 |
艺术学 |
环境设计 |
教学岗位 |
1 |
博士研究生 |
|
产品设计 |
艺术设计 |
教学岗位 |
2 |
博士研究生或硕士研究生 |
||
教育学院 |
学前教育 |
音乐与舞蹈 |
教学岗位 |
1 |
博士研究生或硕士研究生 |
|
发展规划处 |
高等教育学 |
高等教育学 |
高等教育发展研究或高等教育管理方向 |
研究岗位 |
2 |
博士研究生 |
实验与设备处 |
计算机类 |
实验教学管理岗位 |
2 |
硕士研究生 |
||
资产管理处 |
工程管理 |
招投标管理 |
· |
管理岗位 |
1 |
硕士研究生 |
3. 双能型人才
5年左右企事业工作经历、承担过企事业科技研发岗位工作、具有硕士学位或高级职称人员
二、 招聘待遇及应聘条件
(一)待遇
1.高层次人才
国内外著名学者、特殊人才,待遇面议。
具有教授职称的人才,符合我校专业发展需要,业绩成果突出,学校提供住房一套;同时提供安家费10-20万元,优秀人才基金5万元。首个服务期内每月补助生活补贴1000元。配偶符合上级主管部门规定调入条件的可以随调;不具备调入条件的安排适当工作。业绩特别突出的,待遇可面议。
2.博士研究生
博士研究生(见进人计划表),符合我校专业发展需要,业绩成果突出,根据我校专业发展需要的紧缺程度及应聘人员的业绩条件,学校提供周转住房一套(3年之内免房租);同时提供安家费8-10万元;购房补贴10-30万元;优秀人才基金5万元。
在首个服务期内,每月补助生活补贴500元;配偶符合上级主管部门规定的调入条件的可以随调。
业绩特别突出的,待遇可面议。
3.硕士研究生
硕士研究生(见进人计划表)根据我校专业发展需要的紧缺程度及应聘人员的业绩条件,学校提供单身住宿,安家费2-10万。
业绩特别突出的,待遇可面议。
4. 双能型人才
5年左右企事业工作经历、承担过企事业科技研发岗位工作、具有硕士学位或高级职称人员,
待遇面议。
(二)应聘条件
教授年龄要求为50周岁以下,副教授年龄要求为45周岁以下,博士研究生年龄要求为40周岁以下,硕士研究生年龄要求为30周岁以下,双能型人员年龄要求在50周岁以下(年龄的计算截止到通知来学校考核的日期)。
各类型的研究生均要求毕业于办学水平较高高校的较强学科专业。
学位证及毕业证双证齐全(第一学历均应为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学历并同时取得学士学位)。本科与硕士、博士研究生阶段所学专业一致或相近。
身体健康。
(三)其他
夫妻双方都是教授或博士者,购房补贴按较高的一方享受(另一方减半)。教授、副教授、博士的首个服务期为8年,硕士研究生服务期为5年。
以上引进的各类人才按国家及安徽省政策签订聘用合同,交纳五险一金。
博士、硕士研究生根据需要担任或兼任学生管理工作。
三、 选聘流程
1.报名
报名由人事处统一受理。应聘人员需在淮南师范学院人才招聘系统注册(网址为:rc***.cn[点击查看]) 后,然后登陆系统,按照系统要求提交报名材料。
应聘人员要尽可能填写个人信息,上传个人简历。在证明材料栏必须上传所需证书扫描件,包含应聘者各阶段学历学位证书,身份证(正反面)扫描件,应届毕业生还需上传就业推荐表扫描件
2.资格审查
人事处会同用人单位和纪检监察部门对应聘人员进行资格审查。
3.通知考核
通过资格审查,被预约来校参加考核的人员,务必携带以下材料:应聘岗位要求的学位学历证明、毕业生就业推荐表、毕业生就业协议书、前期学历学位证书、身份证、有代表性的论文及科研成果证明、学习成绩单等材料(以上材料均验原件、留存部分复印件)。
4. 考核
考核分面试、试讲、实践操作和学术成果评价等方式。考核成绩按百分制计算。学术成果评价采用定性的方式。副教授以上职称人员、博士研究生,必须接受学术成果评价。硕士研究生学术成果评价作参考。
面试、试讲、实践操作的比例为20%、50%、30%;不要求实践操作考核的专业,面试、试讲考核的比例分别为20%、80%。
5.确定拟录用人选
根据考试考核结果,按总分从高到低进行排序,学校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提出拟录用人选,报学校院长办公会审定。
6.公示
对于学校拟选聘的应聘者,学校研究后,将在校园网公示。
7.体检和心理测试。
拟录用人选进行统一体检和心理测试,拟聘人员须参加由学校指定的医院体检并符合安徽省教育厅要求达到的体检标准。不参加体检和心理测试的,视为自动放弃,不再另行安排。
8. 签订协议
体检合格并经公示若无异议,我校与拟聘人员签订毕业生就业协议书及服务期协议书,以人事代理方式安排工作的,另签订人事代理协议书。
9. 报到
应聘人员按我校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到我校办理报到手续,报到时携带毕业证书等相关材料原件,如果先关证书材料与考核时提供的复印件不符,学校可以单方面解除协议,拒绝办理报到手续,先前签订的协议视为无效。
五、联系方法
地址:安徽省淮南市洞山西路淮南师范学院新校区
邮编:232038
联系部门:淮南师范学院人事处
学校网址:ww***.cn[点击查看]
淮南师范学院人才招聘系统网址:rc***.cn[点击查看]
联系人:王老师(0554)6863593 6863708
E-mail: rske@" target="_blank">rske@ (邮件主题务必为:硕博招聘在线 姓名 专业 学历 毕业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