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信息由安徽中医药大学审核并发布(查看原发布网址),应届生求职网转载该信息只是出于传递更多就业招聘信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目的。如您对此转载信息有疑义,请与原信息发布者安徽中医药大学核实,并请同时联系本站处理该转载信息。
一、应聘条件:
身体健康、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年龄在40岁以下,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良好的教学、科研能力。
二、招聘程序
新进博士人员招聘实行绿色通道,不参加集中考试,采取专家组考核的方式。用人单位根据进人计划,收集筛选应聘者信息,结合专业需要,进行初选推荐,人事处进行资格复核。学校成立由校领导、学术委员会成员(部分)、教学督导(部分)、相关学科专家、用人单位及教务处、人事处负责人组成的考核组,对应聘者进行集中考核,应聘者须提交由本人撰写的国家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基金标书一份,并进行15分钟的课堂教学,10分钟的现场答辩。专家组重点考核应聘者的思想政治素质、专业背景、教学科研能力、发展潜力等内容,考核成绩采用百分制,若有1/3专家建议“不同意录用”,则直接淘汰。考核结果由人事处提交校长办公会议研究,经校长办公会议同意后由人事处进行考察体检、公示并办理相关入职手续。
三、引进待遇:凡符合我校引进高层次人才条件的,来校工作后可申请校聘教授(研究员)、副教授(副研究员),享受安家费、住房补贴、科研启动资金等引进待遇。
四、2017年博士招聘计划。(见附表)
安徽中医药大学(校本部)2017年新进博士人员计划
序号 |
单位 |
专业 |
岗位 |
人数 |
1 |
中医临床学院 |
中医学(方剂、温病、伤寒金匮、中医诊断) |
教师 |
4 |
中药学 |
教师 |
1 |
||
2 |
针灸骨伤临床学院 |
康复医学 |
教师 |
1 |
针灸推拿学 |
教师 |
1 |
||
3 |
中西医结合临床学院 |
病理学 |
教师 |
1 |
公共卫生与全科医学 |
教师 |
1 |
||
微生物与免疫学 |
教师 |
1 |
||
药理学 |
教师 |
1 |
||
4 |
药学院 |
食品工程 |
教师 |
1 |
微生物与生化药学 |
教师 |
1 |
||
中药化学、天然药物化学 |
教师 |
1 |
||
化学工程 |
教师 |
1 |
||
药剂学、中药药剂学 |
教师 |
1 |
||
药物分析 |
教师 |
1 |
||
5 |
医药信息工程学院 |
生物医学工程 |
教师 |
1 |
6 |
医药经济管理学院 |
管理学 |
教师 |
1 |
经济学 |
教师 |
1 |
||
药事管理学 |
教师 |
1 |
||
心理学 |
教师 |
1 |
||
医药贸易学 |
教师 |
1 |
||
7 |
中医药文化研究所 |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药文化 |
科研人员 |
1 |
8 |
中药药效与安全评价研究所 |
药理学、分子生物学、中药学 |
科研人员 |
1 |
9 |
针灸经络研究所 |
中医、针灸学、生理学、生物学 |
科研人员 |
1 |
10 |
中药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所 |
中药学、生药学 |
科研人员 |
1 |
11 |
药物化学研究所 |
中药化学、天然药物化学 |
科研人员 |
1 |
12 |
中西医结合研究所 |
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药学 |
科研人员 |
1 |
13 |
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 |
中医、生命科学 |
科研人员 |
1 |
14 |
安徽省计算机中医应用研究所 |
生物医学工程、模式识别图像处理 |
科研人员 |
1 |
五、联系方式
地址: 安徽省合肥市新站区前江路1号(安徽中医药大学少荃湖校区)
联系人:孙老师
联系电话:0551-68129037
电子邮箱:rs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