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信息由石河子大学审核并发布(查看原发布网址),应届生求职网转载该信息只是出于传递更多就业招聘信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目的。如您对此转载信息有疑义,请与原信息发布者石河子大学核实,并请同时联系本站处理该转载信息。
招聘会时间:4月13日(周四)11:30;地点:中区会4-420
十二师西山农牧场地处亚洲大陆地理中心腹地,场部距乌鲁木齐中心城区25公里,交通便利。216国道、101省道、105省道贯穿团场,规划中的乌鲁木齐西绕城高速将横穿场部而过,地铁7号线也将直达场部。
西山农牧场于1959年建场,归属自治区农垦厅乌鲁木齐西郊农场管理处。此后,几经变革,直到2001年2月成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建设第十二师后,划归兵团统一管理,结束了受乌鲁木齐市和兵团的双重领导。2012年12月更名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西山农牧场。
西山农牧场位于乌鲁木齐“六大组团”中的“西山组团”,是承接乌鲁木齐市人口、产业和功能转移的主要接纳地,区位优势明显。农场紧邻九鼎农产品交易市场、九鼎汽车城、兵团乌鲁木齐国际物流园和乌鲁木齐城南经贸合作基地,兵团乌鲁木齐工业园区和西山大学城座落在农场辖区内。新疆教育学院、新疆农业大学科技学院、兵团技校等大中专院校将落户西山大学城。
西山农牧场是兵团20个现代农业示范团场之一。土地总面积13.68万亩,由于水资源匮乏,实际种植面积仅为1.2万亩,土质属砂质土,土层瘠薄,主要种植作物为马铃薯和保护地蔬菜。拥有全疆最大的脱毒马铃薯种植基地,“西山碧泉”牌马铃薯种薯在全疆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2008年西山农牧场党委提出了“南农北工中花园”的空间布局,找到了打开发展大门的金钥匙。“南农”,是指依托101省道以南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北工”,是指依托兵团乌鲁木齐工业园区发展新型工业;“中花园”,即依托场部小城镇发展第三产业。8年来,西山农牧场换了四任政委、四任场长,但每任党委都在沿着这个蓝图不懈努力,并不断赋予新的内涵,做到了“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届接着一届干”。
2011年,西山农牧场党委委托上海浦东设计院编制了西山新镇控制性详规。2012年至2013年,历时两年投资5.7亿元建成28万平方米保障性住房。把离场部较远的5个连队,整合为连社合一的烽火台小镇。将场部附近和兵团乌鲁木齐工业园区规划区内的连队居民,集中到场部小城镇居住。三年完成商品房开发近40万平方米。配套绿化、美化、亮化、硬化建设,使小城镇建设与职工生活条件改善同步推进,享受城市人的文明生活。
利用地处乌鲁木齐半小时经济圈的优势,依托兵团乌鲁木齐工业园区和西山大学城建设,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实现产城融合、学城融合。成立了以房产公司为龙头的7大公司,并逐步成长为农场的重要经济支柱和利润大户。目前,一产比重不足20%,率先在兵团农牧团场中实现三产过半目标,连续两年三产比重超过了60%,可持续发展后劲大幅增强。于2013年年底成功摘帽,实现了整体脱贫。同年在二类团场排名由第52位上升至第37名,获得了进位第二名表彰。近三年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5.3%,综合利润年均增长54.2%。“十二五”前四年累计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35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6.6倍。
作为首府“后花园”的西山农牧场旅游资源丰富,打造了烽火台小镇精品一日游路线。千亩高档温室设施农业观光采摘区、田园牧鸡特色养殖区、千亩桃园观光采摘区、万亩高新节水农业观光示范区、万亩退耕还林还草生态休闲区以及唐代烽火台旅游区等“六大景区”,已发展成为集健身、娱乐、观光、采摘、农事体验、餐饮为一体的城郊型旅游景点。2015年,烽火台小镇被评为第三批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
近年来,西山农牧场党委在兵、师党委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全场干部职工群众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实施“一镇两区、南农北工中花园”发展战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改善职工群众生产生活水平,促进职工多元增收,统筹推进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全场呈现出经济发展凸显活力、产业结构更趋合理、职工幸福指数日趋提升、农场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和维稳能力不断提高的良好局面。2016年预计实现生产总值3.65亿元,同比增长12.2%,其中第一产业5050万元,增长7.7%;第二产业7050万元,增长6%;第三产业24400万元,增长15.1%。三次产业比重由14:20:66调整为14:19:67;预计完成连队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690元,增长12.9%;预计资产负债率74.1%,下降9.9%;预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76亿元;预计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165%;预计实现综合利润1264万元,增长11%。
站在加速发展的新起点,西山农牧场党委将团结带领全场广大干部职工群众,全面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五大发展理念”,以只争朝夕、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工作状态,紧紧抓住、切实用好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历史机遇,乘势而上,为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专业需求:公共事业管理1人,市政工程或市政管网2人,营销专业3人,物业管理2人,电气自动化或机电一体化2人,企业管理3人,给排水工程1人,法律市政管理2人,财务管理2人。
联系人:樊青龙18099613420,胡海涛13639920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