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应届生求职网-中国领先的大学生求职网站

[陕西]陕西理工大学2017年博士招聘

(全职,发布于2017-04-17) 相关搜索
说明:

此信息由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审核并发布(查看原发布网址),应届生求职网转载该信息只是出于传递更多就业招聘信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目的。如您对此转载信息有疑义,请与原信息发布者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核实,并请同时联系本站处理该转载信息。

陕西理工大学2017年博士招聘启事

发布时间:2017-04-14 17:09  点击次数:
招聘公司 招聘人数 公司地址 联系方式
陕西理工大学 12 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东一环路 0916-2641399

 

陕西理工大学
2017年博士招聘启事
一、招聘对象及条件
1.201712月底前获得博士学位的应届毕业生。
2.身心健康,具备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素质。
3.博士招聘的相关专业附后。
二、引进博士待遇
1.人才引进费:一般情况下10—30万元(税前),按专业紧缺程度和博士具体情况面议,分批次支付,个人领取并按国家税法相关规定缴纳所得税。  
2.住房:提供校内过渡住房。学校协助联系团购商品房源,购买时可用人才引进费代为支付购房首付款。
3.享受3年副教授待遇,满3年时考核合格者继续享受副教授待遇。
4.科研项目资助费:理工科5万元,文科4万元。
5.配偶工作:硕士研究生可参加学校人事代理人员招考;紧缺专业博士本科及以下学历的配偶安排编制外聘用合同制工作岗位,并按规定购买社会保险。
6.配备笔记本电脑和打印机一套。
7.报销博士来校考察往返路费(火车硬座或硬卧,汽车票),免费住宿。
(特别说明:我校博士招聘投递简历、来校考察均不收取任何费用)
三、应聘方式
应聘人员将个人应聘材料(中文简历、学历学位证书、获奖证书扫描件等)和《陕西理工大学应聘人员登记表》(见附件下载)一并发至邮箱slgszk@抄送565523026@ (命名:硕博人才网 专业名称 毕业学校 姓名),资格审查合格后电话通知面试。
四、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东一环路陕西理工大学人事处
邮编:723000
联系人:帅老师,潘老师 0916-2641399
陕理工博士招聘工作QQ群:155430383
陕西理工大学官网:ww***.cn[点击查看]
                  
 
 
2017年博士招聘专业需求
招聘单位
学科方向
其他条件
招聘
人数
电气学院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本、硕、博均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2
生工学院
制药工程
博士、男性,工科背景,211院校
1
食品工程
本科阶段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非省内高校毕业,男性,有实践经验者优先
1
教科学院
应用心理学
 
1
土建学院
土木工程
2
结构工程,力学,桥梁隧道
 
建筑历史,建筑设计,城乡规划,建筑技术
 
工程管理,工程经济
 
机械学院
工业设计
 
1
工业自动化重点实验室
数学专业
 
1
控制工程
 
电气工程 
 
新能源利用
 
经法学院
法学
法学各二级学科均可
1
数计学院
信息处理、大数据分析、互联网 研究方向
 
1
基础数学、应用数学、应用统计学方向
 
1
合计:
12
对于其他专业但是特别优秀的博士,也可酌情予以考虑。
 
 
                                                         
陕西理工大学
                                                               
2017.04.06
 
陕西理工大学应聘人员登记表
应聘岗位
 
姓  名
 
照                 片
政治面貌
 
性别
 
出生年月
    年   月
全日制教育
类别
毕业院校
专业
学历
学位
第一学历
 
 
 
 
最高学历
 
 
 
 
婚姻状况
 
最高学历培养方式
【  】非定向  【  】定向  【  】委培
在职教育
毕业院校
专业
学历
学位
 
 
 
 
专业技术资格名称
 
批准时间         
 
批准单位
 
现工作单位
 
身份证号
 
家庭住址
 
联系电话
 
起止时间
院校名称(从大学起)
学历
专业
研究方向
 
 
 
 
 
 
 
 
 
 
起止时间
所在单位
从事的工作及职务
 
 
 
 
 
 
配偶/恋人基本
姓名
 
生于     年   月
学历
 
学位
 
毕业院校
 
所学专业
 
毕业时间
 
工作单位
 
专业技术职务
 
任职时间
 
应聘人承诺
本报名表所填内容正确无误,所提交的信息真实有效。如有虚假,本人愿意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
                                           应聘人:
                                               年  月   日
资格审查情况
 
 
陕西理工大学坐落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汉中市,汉中北倚秦岭、南屏巴山,汉水横贯其间。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气候湿润,宜学宜居,素有“汉家发祥地,中华聚宝盆”和“西北小江南”的美誉。
学校创建于1958年,是一所具有近60年办学历史的省属普通高等学校,也是全国首批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之一,是汉中周边陕甘川鄂渝毗邻地区唯一一所具有硕士授予权的高校。先后经历了汉中大学、汉中师范学院与北京大学汉中分校、陕西工学院、陕西理工学院等发展阶段。2016年经教育部批准,陕西理工学院更名为陕西理工大学。
学校现有两个校区,校园总面积136.13万平方米,校舍建筑总面积68.49万平方米。现设有16个二级学院和2个教学实训中心。设有65个本科专业。拥有中国语言文学、生物学、机械工程3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24个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学校现有6个省级重点学科(特色学科),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全国人文社会科学普及基地、1个省级2011协同中心、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级博士后创新基地、1个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拥有14个省级研究中心和服务平台。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01亿元。学校馆藏图书220万余册。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267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913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270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487人,其中教授130人。现有双聘院士3人,国家高端外国专家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双聘),陕西省“百人计划”人才9人、“三五人才工程”入选者2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全国优秀教师,曾宪梓教育基金、宝钢优秀教师奖获得者,陕西省先进工作者、优秀教师、教学名师、师德标兵、青年科技新星等40余人。全校共有全日制在校生2万人。
建校以来,陕西理工大学始终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依法治校和从严治教,不断深化改革,强化管理,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特别是近年来,学校凝练办学指导思想,大力实施“教学质量工程”,形成了“扎根秦巴,艰苦创业,服务基层,培养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特色,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办学实力显著增强。2007年在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被评为优秀。现拥有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和6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项目,4个省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名牌专业,15门省级精品课程,6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0个省级教学团队,11名省级教学名师,1个国家级和3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校近60年来,学校累计为国家培养了10万余名专业技术人才,其中绝大多数已经成为所在行业、部门或地区的业务骨干、学术带头人和优秀管理人才,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学校高度重视科学研究与学术交流,始终坚持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坚持面向地方经济建设主战场,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工作蓬勃发展,建成了学科门类较为完备的学科体系。在学科建设中,学校不断凝炼学科方向、整合学科队伍、合理配置资源、促进交叉融合,逐渐形成了以秦巴山区自然资源研究与开发利用为特色的理学学科群、以工业应用技术开发研究为特色的工学学科群、以汉水流域文化史及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为特色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群及其研究方向,建成了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学科及研究与服务平台,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
近五年,学校先后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11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04项,发表学术论文9781篇,其中被SCI等四大索引收录522篇,出版著作和教材421部,获得授权国家专利1331项;获省部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41项;年均科研经费4650万元;获省级科技创新团队1个。《陕西理工学院学报》为全国优秀期刊。
近年来,学校以“人才队伍建设工程”为抓手,大力引进“百人计划”、“三秦学者”和国家高端外国专家等高水平人才,积极聘请院士、教育部“长江学者”等知名专家、教授为学校双聘教授,同时启动“千万工程”,大力引进和培养博士,不断提升人才队伍水平。
学校重视国际学术与文化交流。先后与美国、澳大利亚、德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20余所高校建立并保持合作与交流关系,常年聘请外籍专家及国内外知名学者来校任教、讲学,促进了学校的学术交流与对外融合。
当前,学校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为引领,深入实施学科建设与科技创新工程、教学质量提升工程、人才队伍建设工程、大学文化建设工程、党的建设工程,深化改革,强化管理,全面开展创建以工程教育和教师教育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努力实现学校事业发展的新突破。
 

点击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