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应届生求职网-中国领先的大学生求职网站

[乌鲁木齐]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爆炸物安全科学自治区重点实验室2018招聘

(全职,发布于2017-09-22) 相关搜索
说明:

此信息由新疆师范大学审核并发布(查看原发布网址),应届生求职网转载该信息只是出于传递更多就业招聘信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目的。如您对此转载信息有疑义,请与原信息发布者新疆师范大学核实,并请同时联系本站处理该转载信息。

 
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爆炸物安全科学自治区重点实验室招聘信息
发布时间:2017-09-22 浏览次数:
 

一、实验室介绍

    “爆炸物安全科学自治区重点实验室”由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安厅特警总队,在原 “ 防排爆技术研究联合实验室 ” 的基础上申报组建,并于2017年6月通过了科技厅组织的专家评审及科技厅审核,7月正式挂牌成立。实验室面向国家公共安全战略需求和新疆 “ 社会稳定、长治久安 ” 总目标,以全面提升公安系统应对爆炸物及爆炸案的作战水平为导向,以为我国反恐维稳及处突工作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为目标,瞄准爆炸物安全科学前沿方向,开展爆炸物,尤其是非制式爆炸物构成、探测、分析、排除领域前瞻性、基础性、战略性、系统性研究,建成国内高水平的爆炸物安全科学研究基地、人才培养基地、成果产出基地。

    实验室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疆自治区重点研发任务、中科院百人计划、创新基金、自治区国际合作、科技兴新、乌鲁木齐市重大科技专项等项目,项目经费2000余万元。近年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Adv. Mater.、Adv. Funct. Mater.、Small等国际高影响力期刊,申请中国发明专利24项,授权13项,获产品认证1项。获得军队科技一等奖(2013)、中国仪器仪表学会青年科技人才奖(2016)、新疆自治区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2014、2016)、中科院院长奖(2016、2017)、新疆“杰出青年科技人才”(2013)、新疆“百名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 ”(2013等荣誉及奖项。累计培养博士研究生4名、硕士研究生15名、博士后2名。 

    实验室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美国新罕布什尔大学、南开大学、吉林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大学及科研机构引进青年博士5名(研究员1名、副研究员1名、助理研究员3名),专业背景涵盖材料、化学、物理等领域,组成了朝气蓬勃、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爆炸物检测团队。其中,包括1名中科院院长奖学金优秀奖获得者1名新疆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名自治区高层次引进人才工程创新人才1名自治区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在新材料研发、化学分析、试剂开发、仪器测试等方面具有丰富经验。同时,重点实验室有全国知名的排爆专家、高级工程师1名,另有11名青年特警技术人员,其中,包含1名公安部“青年科技英才”。

    重点实验室主任窦新存研究员系博士生导师、中科院"百人计划"学者。2004年于华东师范大学获理学学士学位,同年保送中科院固体所硕博连读于2009年获工学博士学位,后到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做博士后。2011年到中科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工作,并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引进国外杰出人才)择优支持。现任中科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纪委委员、学术及学位委员会委员,全国气湿敏专业委员会委员、中科院青联委员、中科院创新国际团队成员。同时,担任4个国际期刊编委和30多个SCI期刊的审稿人。主要从事光电纳米材料与器件、微纳传感器、比色传感与分析、痕量检测与分析产品开发方面的研究工作。已在 Adv. Mater.、 Nano Lett.、 Adv. Funct. Mater.、 Small、 Chem.Mater.等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44篇(其中,SCI影响因子大于7.0的11篇);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4项;获得1项产品认证并实现转化。曾获得新疆“杰出青年科技人才”(2013)、新疆 “ 百名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 ” (2013等荣誉及中国仪器仪表学会青年科技人才奖(2016)、第十四届新疆自治区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及三等奖(2016)、中科院院长奖(2009),中科院优博论文奖(2010),安徽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优秀青年学者奖及青年优秀论文奖2009等奖项。

    实验室目前已建成一套功能完善、设备齐全、链条完整的爆炸物敏感材料制备、分析及检测性能评估平台,总价值1000余万元。实验室依托单位中科院新疆理化所,拥有一系列处于国际先进水平且基本涵盖材料性质表征和性能测试所需的各种仪器设备,包括气质联用仪、液质联用仪、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全谱直读等离子发射光谱仪、粉末X-射线衍射仪、红外光谱仪、比表面积分析仪等。同时,依托中国科学院新疆资源环境科学大型仪器区域中心,拥有一系列高精尖仪器设备,如场发射扫描电镜、高分辨透射电镜等。

二、研究成果

    实验室通过敏感材料及传感器阵列设计,实现了对非制式爆炸物气氛的快速识别检测;通过电学传感器结构创新实现了硝基爆炸物的高灵敏、选择性检测。如,首次将荧光技术、分子印迹技术与静电纺丝技术相结合,在纳米网状荧光纤维膜的制备中引入特异性吸附基团和具有分子导线功能的石墨烯,实现了对ppb级硝基苯类爆炸物蒸气的快速、选择性检测(Nanoscale, 2014, 6, 1467);通过设计制备方法和有效掺杂,达到了氧化物纳米结构表面态的定性调控,实现了对痕量爆炸物气氛的高灵敏、快速检测(Small, 2016, 12, 1369-1377; Sensors and Actuators B: Chemical, 2017, 244, 983–991);通过定量掺杂调控硫化物纳米结构的表面态,实现了气敏性能的定量调控,并且达到对非制式爆炸物气氛的指纹谱建立(Adv. Funct. Mater., 2016, 26, 4578–4586; Sci. Rep., 2016, 6, 25588);通过氧化物界面调控肖特基结势垒高度及吸附能策略,实现了爆炸物气氛的高灵敏检测(Adv. Funct. Mater., 2015, 25, 4039–4048);将微观肖特基结引入到传统的薄膜气敏传感器中,实现了对硝基爆炸物的快速、灵敏、抗干扰检测( Sensors & Actuators: B. Chemical, 2017, 239, 286–294);开发了基于光电肖特基结传感器的爆炸物气氛人工嗅觉系统(传感器阵列),为人工嗅觉系统的简便构造做出有力尝试(Adv. Mater., 2017, 29, 1604528.)。上述相关研究结果 2次被选为杂志卷首插画, 5次被 “Materials Views中国”亮点报道,多次被科学网、中国科学报、新华网、中科院官网等报道,并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宣传报道,如,《中国科学报》以“传感器'鼻子'能嗅万亿分之一爆炸物”为题做了专门报道。 

    实验室针对爆炸物的现场准确、定性、快速分析,在爆炸物液相残留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检测、固相残留比色分析方面开展了系列代表性工作。如,采用化学显色技术,研发了XJ-TW-001炸药立显试剂箱(申请发明专利3项)。该产品可实现对20多种常用的非制式爆炸物及其原料快速检测识别,已获得国家及公安部产品检验报告(公沪检158668)。

    与以色列、德国、美国的同类产品相比,该产品具有针对性强、结果即显、判定准确、操作简单、携带方便等优点。协助新疆公安厅,为相关爆炸案的侦破提供了及时可靠的线索。100余套该产品在全疆15个地州示范,并应用于“十三冬”、杭州G20峰会、第十三届全运会安保一线,得到国内外相关公共安全专家和业界的一致认可,已成为反恐、安检排爆及刑侦部门搜索、探测和识别爆炸物的重要装备。 

人才需求类型

工作人员(项目聘用)

A.本科或本科以上学历,年龄不超过28岁;

B.具有技术岗位相关实践经历,具有化学、生物、化工工艺、炸药、爆破、安全工程研究背景、

电路软、硬件开发、产品结构及外观设计、产品生产管理、质量管理认证、产品检验等工作经验者优先;

待遇:

    提供有竞争力的薪资及福利待遇:

    基本工资 绩效津贴 五险一金 第13个月工资 满年绩效(年薪:本科:5-8万元;硕士:6-10万元)

应聘材料 :

个人简历,学历学位、成绩单扫描件。

电子邮件标题请按“应聘岗位” “专业方向” “姓名”的格式命名。

联系人:老师 18699195025 1273621644@

址: 乌鲁木齐市北京南路40-1 邮政编码: 83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