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信息由重庆工商大学审核并发布(查看原发布网址),应届生求职网转载该信息只是出于传递更多就业招聘信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目的。如您对此转载信息有疑义,请与原信息发布者重庆工商大学核实,并请同时联系本站处理该转载信息。
单位性质:高等教育单位
单位行业:航空/航天
单位规模:500人以上
单位所在地:四川省 德阳市 南昌路四段46号
职位名称: 飞行学员 | 招聘人数:30 |
发布时间:2017-10-12 | 截止时间:2017-11-03 |
招聘对象:全职 | 学历要求:本科以上 |
工作地点:四川省广汉市 南昌路四段46号 |
随着我国民航事业的高速发展,民航各运输企业迫切需要培养更多更好的飞行技术专业人才,根据民航招飞计划会议精神和我院规划,2018年我院拟在重庆市招收大学生改学飞行技术专业学生(大改驾),实施办法如下:
一、招收对象
1、主要招收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以上学历、男性毕业班或已毕业的理工科学生,英语类专业的文科生可以报考,年龄不超过25周岁(1992年9月1日及以后出生),硕士毕业生年龄可放宽到26周岁。
2、预科生、国防生、定向生、专升本、艺术体育类和非毕业班学生不能报考。毕业班学生参加招聘合格后,须顺利完成原大学当年全部学业、正常获得毕业证书后方可到我院报到。
二、招收条件
1、政治条件: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热爱祖国,品德优秀,志愿献身民航飞行事业,符合《民用航空背景调查规定》相关要求。
2、身体条件:身高168厘米以上,身体符合《民用航空招收飞行学生体格检查鉴定管理办法》(民航发【2007】37号)要求。考生前期可按照《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招飞自荐标准》(附件1,体检标准有所降低)进行自我检查后再报考。
3、心理品质条件:参加民航飞行学院组织的飞行员心理选拔测试,其心理品质应满足飞行职业需求。
4、文化条件:在校学习成绩优良,通过大学英语四级及以上考试。
二、学籍管理和执照培训管理
1、根据国家教委教学[1993]1号文件规定,转学至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飞行技术专业学习,学期3年(1年专业理论,2年飞行训练),并按在校大学生进行管理。毕业时取得商用驾驶执照附加多发仪表等级证书。中途不适合学习飞行者,自主择业。
2、公费培养。大改驾学生就业去向主要是东方航空公司、海航股份公司、四川航空公司、厦门航空公司、成都航空公司、西藏航空公司、深圳航空公司、吉祥航空公司、春秋航空公司、首都航空公司、长龙航空公司、祥鹏航空公司、邮政航空公司等全国30余家大型民航运输企业飞行员。考生必须服从学院统一分配,与航空公司签定培养协议。
三、报名事项
1、考生于11月3日前填写《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招收大学本科毕业生和在校生飞行员报名登记表》(附件2)并发送至邮箱ctbujy@
2、根据报名人数确定体检地点和时间,具体事宜联系我院重庆招飞负责人。
附件1(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招飞自荐标准):jy***.cn[点击查看]
附件2(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招收大学本科毕业生和在校生飞行员报名登记表):jy***.cn[点击查看]
历史沿革:
学校直属中国民用航空局,其前身是1956年5月,经周恩来总理批准成立,由毛泽东主席任命军政领导的中国民用航空局航空学校,同年9月,国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四航空学校。1963年5月,教育部向国务院报告,将学校列入高等学校名单,同年10月,按中央军委指示,学校更名为中国民用航空高级航空学校。1987年12月,更名为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经过近60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已成为全球飞行训练规模最大、能力最强,在国内、尤其是世界民航有着极高影响力的全日制高校。中国民航90%以上的机长都毕业于此,学校被誉为中国民航飞行员的“摇篮”、中国民航管理干部的“黄埔”。
办学资源:
学校位于成都平原的腹地——四川省广汉市,占地17000多亩,建筑面积150多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超过90亿元(不含土地资产值),教学仪器设备总值62亿元:目前,学校拥有5个机场,其中的洛阳和绵阳机场,集航班保障和训练于一体,年旅客吞吐量均突破100万人次;学校配有奖状、夏延、新舟600、西门诺尔、TB、赛斯纳-172等14种共262架初、中、高级教练机和包括波音737-300、800、空客320等在内的全飞行模拟机、固定模拟机和练习器45台;有各型航空发动机400余台,以及国内高校中最先进的360度全视景塔台指挥系统;馆藏图书超过100万册、电子图书超过300万册、国内外数据库33个,是我国民航类规模最大的综合图书馆,并建有1000兆校园网。
学校还建由中、美、法三国六方合作创办的航空发动机维修培训中心,其用于教育教学的实体发动机,占国内机队配型发动机的80%左右。同时,学校是获美国本迪克斯/金氏公司和莱康明动机、大陆发动机等知名航空企业授权的维护、大修中心,是中国民航授权的“ICAO”飞行员、管制员英语“考官”培训中心、考试中心,航空器维修执照考试中心、飞行签派员培训中心、工程技术训练中心,并为中国民航立法、建标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
专业学科:
59年来,学校在理、工、文、管、法5个学科门类下形成了一批在国际、国内和民航界有重大影响的品牌专业群和优势学科,是联合国重点推广的“MPL”课程试点单位。学校有7门国家级、省级重点专业,有17门国家级或省部级精品课程。其中,飞行技术专业是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航行实验室为“四川省实验示范中心”。目前,学校开设有7个硕士培养点、18个培养方向和7个国际合作项目(美国、英国、法国等),开设有30个本专科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覆盖民用航空运输、通用航空各个领域。
师资力量:
学校现有教职员工3300人,各类教师1300余人。其中,具有特级飞行员、功勋飞行员、教授、研究员、教授高级工程师等高级职称的教师400余人,有博士、硕士学位的中青年教师占教师总数的75%以上。他们当中有国际民航组织专家组成员、有民航特聘专家、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教授、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人才培养:
截止2014年,学校为中国和亚非国家培养了10万名各类毕业学生。其中,培养的民航飞行人才占中国民航现有飞行员总数的80%以上。毕业生中既有出任国家民航局局长、副局长和航空集团总经理、股份公司董事长、地区管理局局长的业界精英,也有长期在一线耕耘的技术骨干。多年以来,我校毕业生就业率始终居民航和四川普通高校前茅,连续多年被中国民航和四川省评为大学生就业先进单位。
科学研究:
多年来,学校科学研究保持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近5年,学校先后承担了包括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33项,获国家级、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27项。学校现有包括中国民航飞行技术与航空安全重点科研基地、中国数字仿真联合实验中心(与川大智胜合作)、高原飞行研究所和航行实验室(四川省实验示范中心)等在内的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基地(重点实验室)7个。科学研究和实验室建设持续加强,也为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注入了活力。仅2014年,我校大学生就在计算机软件、数学建模、航模、英语演讲等全国性大赛中获得一等奖5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和优秀奖11项。
国际合作与交流:
自上世纪60年代初,学校开始接收国外公派留学生以来,已经先后为亚洲、非洲16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近6000余名飞行、机务、空管人才。目前,学校与美国、法国、德国、英国、俄罗斯等21个国家和地区的民航机构、航空院校,与国际民航组织、国际民航运输协会、美国联邦航空局(FAA)、欧洲联合航空局(JAA)等民航机构,与波音公司、空客和空客母公司——欧洲航空防务和航天集团(EADS)、斯奈克玛、GE、国际航空发动机公司等知名航空制造企业建立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关系。
2000年以来,学校有5000余名学生前往美国、英国、法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家留学,并接受了来自友好国家的留学生近300名。当前,长期和短期在校讲学的外籍专家保持在25名左右,同时学校每年也会选派一定数量的专家教授前往境外学习和讲学、授课。
今天,作为中国民航高等教育的主力军,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肩负着新的历史使命。她将通过革故鼎新,努力使自己成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和鲜明特色的一流民用航空大学,为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为建设民航强国和持续安全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历史沿革:
1956年05月26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定名为中国民用航空局航空学校。
1956年09月22日,经国防部同意,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四航空学校。
1963年05月25日,教育部向国务院报告,将学校列入高等学校名单。同年10月,按中央军委指示,学校更名为中国民用航空高级航空学校。
1971年05月19日,经中央军委批准,学校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四航空学校。
1980年10月11日,经国务院批准,学校更名为中国民用航空飞行专科学校。
1987年12月15日,经国家教委批准,学校升格并更名为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联系人:代锦
联系电话:0838-5182661
网址:
传真:
电子邮箱:929139745@
地址:南昌路四段46号
邮编:618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