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信息由内蒙古大学-宣讲会审核并发布(查看原发布网址),应届生求职网转载该信息只是出于传递更多就业招聘信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目的。如您对此转载信息有疑义,请与原信息发布者内蒙古大学-宣讲会核实,并请同时联系本站处理该转载信息。
|
|||||
单 位 名 称: | 山西省大同市引进博士研究生 | ||||
单 位 隶 属: | 大同市委、市政府 | 单 位 性 质: | 党政机关 | ||
单 位 网 址: | |||||
所在地: | |||||
工 作 地 点: | 大同市 | ||||
联 系 人: | 王周林(大同市委组织部人才办副主任) | 联 系 电 话: | 0352-6037391 | ||
信 息 类 别: | 校内专场招聘 | ||||
来校招聘时间: | 2017/11/23 15:00:00 | 来校招聘地点: | 内蒙古大学北校区 主楼229 | ||
发 布 时 间: | 2017/11/23 9:15:19 | 有 效 期: | 2天 | ||
学 历 要 求: | 博士 | ||||
需 求 专 业: | |||||
不限 | |||||
相关要求: | |||||
详见招聘简章 | |||||
单位简介: | |||||
大同,山西省省辖市,是中国首批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国首批13个较大的市之一、中国九大古都之一、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全国性交通枢纽城市、中国雕塑之都、中国十佳运动休闲城市。 大同是山西省省域副中心城市,山西省第二大城市,位于山西省北部大同盆地的中心、晋冀蒙三省区交界处、黄土高原东北边缘,实为全晋之屏障、北方之门户,且扼晋、冀、内蒙之咽喉要道,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有“北方锁钥”之称。 大同古称云中、平城,曾是北魏首都,辽、金陪都,境内古迹众多,著名的文物古迹包括云冈石窟、华严寺、善化寺、恒山悬空寺、九龙壁等。 大同是中国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之一,国家重化工能源基地,神府、准格尔新兴能源区与京津唐发达工业区的中点。素有“凤凰城”和“中国煤都”之称。 大同这座有着独特自然地理条件的城市,历经多年的投资与建设,城市绿化与园林覆盖取得明显效果。2014年1月14日,大同市被国家住建部正式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
|
|||||
招聘启事: | |||||
近年来,大同市委、市政府紧紧抓住山西省被纳入《环渤海合作发展纲要》和大同市被纳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纲要》的战略机遇,依托与京津冀三地人缘相亲、地缘相近的区位优势,挖掘拓展“为我所用”的区位优势价值,实施开放的人才强市战略,加速聚才构建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加快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和环渤海区域合作发展一体化进程。2017年6月,大同市紧抓中央、省委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重大历史机遇,在山西省率先出台《大同市实施“凤凰人才”三年发展规划(2017-2019)》和《大同市“百名博士研究生引进工程”实施办法》等一系列含金量较高的政策措施,提出了激活本土人才“十大工程”引进高层次人才“六大计划”等一整套系统完备、服务全面、力度优厚的人才工作“新政策”,为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吸引各类人才来大同创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 一、“绿色通道”畅通无阻,人才来大同生活有保障。具体来说,就是通过提供“五大服务”,推进人才生活保障计划,多方位解决博士研究生后顾之忧。一是提供“基础生活无忧”服务。首先,为引进的博士、博士后一次性发放安置费10万元;其次,为全职引进到事业单位的博士研究生,按国家工资政策核定工资,全职引进到企业的博士研究生,薪酬待遇由用人单位与本人协商确定。二是提供“配偶就业协调”服务。为引进的博士研究生人才配偶解决工作,原在政府机关或事业单位工作的,可按对口对应原则予以接收安排;随迁后尚未安排工作期间,由用人单位参照本单位职工平均工资水平发给生活补贴,并按规定交纳社会保险费;对于无工作的,有意愿到我市事业单位或国有企业工作的,市组织、人社部门和用人单位负责协调安排工作。三是提供“子女自主择校”服务。引进的博士研究生随迁子女入托、上学不受学区限制,可按本人意愿和实际情况,在全市范围内自主选择学校就读,市组织、人社部门协调有关单位安排解决。四是提供“人才安居筑巢”服务。为引进的每名博士研究生提供周转住房一套,面积至少120-150平方米,入职后按每平米每月0.785元收取房租。实行人才服务年限和房屋购置价格挂钩的补贴方式,如有意愿购置房屋,服务年限满一年可按房价的90%购置,随着服务年限的增加,购置房价逐年按10%递减,在我市服务满8年后房屋产权产籍归本人所有。五是提供“一站式”便捷服务。设立博士研究生“一站式”便捷服务窗口,提供包括人事手续办理、户籍登记、居住证办理、就医优诊优疗、社会保险办理等服务。 二,“创业发展”机制通顺,人才来大同事业有奔头。重点是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使各类优秀人才能在合适的岗位上各展其长。一是保证编制配给。有效整合全市各单位人才需求计划,按照专业特长,结合每位博士研究生个人意愿,对口安排工作岗位。实行专用编制、人编捆绑、动态调整、周转使用的编制周转池制度,并列入市财政开支,经考核合格,录用为事业单位正式工作人员。二是破除职级束缚。对毕业后首次参加工作的博士研究生,并引进到管理岗位的,可确定为正科级职务,并享受相应的工资福利待遇;对在原单位有职级、职务的,按原职级职务晋升一级安排使用。引进的博士研究生专业技术职务聘用不受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限制,可破格晋升和聘用专业技术职务,并给予特岗聘用。三是扫除流动障碍。市党政机关部门可委托下属事业单位,根据工作岗位实际需要引进博士研究生,两年后,根据引进人才的专业特长和现实表现,可调任到行政机关部门工作,也可挂职县区副县(区)长和党政机关副职,实行先挂后用、兼职聘用等多元培养使用方式,促进人才合理流动,畅通行政、事业、企业单位优秀人才和不同行业领域之间人才交流成长通道。 三,“科研创新”舍得扶持,人才来大同干事有平台。重点是设立四个专项扶持资金,帮助人才干事创业。一是设立建站资金扶持。引进博士研究生建立博士后工作站的,市人才专项资金一次性给予50万元的建站资助,并对进站的博士研究生两年内给予每人每年10万元日常科研经费补助;对经批准建立研发中心、工程(技术)中心、特色产业基地等平台的博士研究生,市人才专项资金一次性给予30万元的平台建设资助,并对博士研究生两年内给予每人每年5万元日常科研经费补助。二是设立科技人才培养扶持资金。对引进的人才可与大同大学共同培养、共同使用,特别是在培训学习、参与科研项目、承担科研课题等方面给予优先安排和支持。同时,设立人才科研成果突出贡献奖,每年在全市范围评选10名,并给予10-50万的资金支持。三是设立专利申报扶持资金。对拥有专利技术的专家拟在我市企业申请专利技术产业化项目的,从筹备申报开始,给予10-20万元的扶持资金;对于新入职、带专利研发项目的优秀博士研究生,一次性给予不低于10万元的科研项目经费支持。四是设立重大科技成果转化扶持资金。对于引进的博士研究生带高新技术研发成果、专利技术等自主知识产权的项目,与我市相关单位合作进行产业化生产,预计可取得重大经济效益的,或在个别领域合作有突出成效的,根据实际情况,并经认定,给予500-1000万元的扶持资金。
|
|||||
发布人: liugu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