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应届生求职网-中国领先的大学生求职网站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2018年招聘工作人员

(全职,发布于2018-05-11) 相关搜索
说明:

此信息由高校人才网审核并发布(查看原发布网址),应届生求职网转载该信息只是出于传递更多就业招聘信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目的。如您对此转载信息有疑义,请与原信息发布者高校人才网核实,并请同时联系本站处理该转载信息。

根据本所学科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的需要,我所博士后流动站现面向国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招收国家资助类和项目类博士后研究人员。2018年博士后各类招收指标共6名,其中国资博士后4名、项目博士后2名,具体情况如下。

一、2018年招收学科及合作导师

请点击链接查看:

ph***.cn[点击查看]

二、报名所需材料

1、个人简历(纸质版和电子版)

2、学术代表作2篇(纸质版和电子版)

3、学位证书复印件(纸质版)、提交国内高校博士学位认证(登录学信网ww***.cn[点击查看]查询并截屏打印纸质版)。博士学位证书:(1)在国内取得的博士学位证书复印件(如暂未取得,需提供博士论文答辩决议书博士学位获得证明,学位办需在证明上盖章);(2)在国外取得的博士学位证书复印件(如暂未取得,需提供由学校出具的博士学位获得证明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外使领馆推荐意见)。

4外国籍及台港澳地区博士后还须提供:

1)该人所在国家或地区相关部门提供的信用记录证明;

2)该人所在国家或地区相关部门提供的无犯罪记录证明;

3)以上两份材料的中文翻译件。

5、在职人员还需提供其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出具的同意脱产到博士后流动站进行科研工作的相关证明,加盖人事公章。

三、相关程序

1、前期准备:与意向合作导师联系,征得合作导师同意后开始正式申报;

2、初审:经我站博士后指导教师小组审阅后确定面试人员名单;

3、外语考试:电话和邮件通知通过初审的人员进行外语笔试和口试;

4、专业面试:专业面试主要是8分钟自我陈述,内容包括:自身学术经历、研究方向以及来流动站后的研究计划,之后回答专家提问。

四、注意事项

1、国家资助类博士后由国家给予经费资助,项目类博士后由博士后合作导师提供研究经费(导师无项目且无法提供研究经费,则不能招收项目博士后);从2018年起,我所招收的项目博士后日常经费标准不低于国家资助博士后经费标准,即16万元/两年;项目博士后中在职人员的日常经费标准由研究所、博士后合作导师及拟进站博士后三方协商确定。

2、由于条件限制,我所无法提供住宿,国家资助类博士后的住宿问题由院里视博士后公寓房源情况,适当给予解决(原则上每年12位),项目类博士后须自行解决。

3、为保证博士后在站期间能够全身心投入科研工作,在职人员申请做博士后须同意完全脱产(脱离工作岗位,不转人事关系)。

4、目前北京市对单位集体户进行从严管理,由于我院集体户承载量有限,为确保进站博士后能顺利办理迁户,从2018年起,对我院博士后迁户作如下规定:我院各研究所(院)仅为以下两类人员办理博士后进站落户手续。(1)当前户口存放在博士毕业院校学生集体户,且毕业后未分配工作的应届博士毕业生;(2)以应届博士毕业生身份进第一站,且从第一站出站后未分配工作的二站博士后。对不符合上述条件进站的博士后,不办理落户手续,但出站时应享受的落户待遇仍按国家规定执行。

5、根据全国博管会最新要求,从201512月起,博士后申请者年龄应在35周岁以下;不得招收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在职进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在职博士后研究人员应以高校、科研院所教学科研人员为主,并严格控制在职比例。我所今年招收的在职人员身份的博士后不超过全年招收博士后总数的20%

6、为加强博士后在站管理,自2018年起,国资博士后、项目博士后、国际交流引进博士后进站三个月内,须将人事档案、工资关系、组织关系转入所在研究所存放,超过三个月未转档案作退站处理;以在职身份进站的博士后不转。

五、联系方式

1、应聘人员请将上述材料寄送: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科研楼913房间,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邮政编码:100732报名材料请用中国邮政或EMS邮寄。

我站接收材料截止日期为2018530日。

请将相关材料电子版发送至邮箱:zhangsl-zxs@,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博士后 本人姓名

2、联系人:张老师

3、联系电话:010-85195504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

2018321

更多最新博士后招收资讯请关注高才博士后微信公众号(微信号:bshjob

ph***.cn[点击查看]

 

查看次数: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