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应届生求职网-中国领先的大学生求职网站

[北京]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

(全职,发布于2018-09-07) 相关搜索
  • 工作地点:北京
  • 职位:2019校园招聘
  • 信息来源:清华大学
说明:

此信息由清华大学审核并发布(查看原发布网址),应届生求职网转载该信息只是出于传递更多就业招聘信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目的。如您对此转载信息有疑义,请与原信息发布者清华大学核实,并请同时联系本站处理该转载信息。


公司名称: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公司性质:科研单位
公司规模:100~300人公司行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职位性质:全职职位类别:科学研究人员
学历要求:博士,博士后,硕士招聘人数:999
工作地点:北京市海淀区

    

职位描述



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

2018-2019年度公开招聘启事

单位简介

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中国科学院唯一以组织完成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工程任务而建立的研究所,代表科学院牵头负责载人航天等重大科技工程空间应用系统方面的总体管理和技术集成工作,具体包括空间科学及应用战略研究、空间应用任务组织实施、总体技术支持支撑、科学成果产出及推广等,同时对中科院承担的载人航天工程各大系统协助配套任务进行协助管理。

20余年来,中心(总体部)有效组织全国众多承研单位,充分利用神舟系列飞船、交会对接空间实验室平台、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开展了50余项空间科学和应用研究,研制的500余台/套有效载荷圆满完成了历次飞行试验任务。在对地观测及地球环境监测、空间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空间材料科学、微重力流体物理、空间天文探测、空间环境探测、应用新技术等领域取得了一大批具有重大价值的科学与应用成果。

中心(总体部)共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2项,一等奖1项;获军队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6项,三等奖8项;3次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称号;2次获“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集体”称号;5人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人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29人次获“载人航天突出贡献者荣誉称号”。

招聘岗位

2018-2019年计划招聘新岗位及应聘条件详见附件《中科院空间应用中心2018-2019年招聘岗位》。

应聘流程

1.符合招聘条件的人员可自愿报名,网申地址为:

cs***com[点击查看]

2.中心将在北京、上海、西安、哈尔滨、浙江等多地开展校园宣讲会,请关注微信公共号:中科院空间应用中心人教处(微信号:Csuhrm),获取最新宣讲会安排及进行掌上报名、投递简历等。

3.中心将根据招聘条件对简历进行筛选,用人部门通知筛选通过者进行初面,初面通过后人事教育处组织所级答辩。面试时间和地点另行通知。您可随时登录招聘系统cs***com[点击查看] 查询本人应聘进程。

                        人事教育处

                   2018年9月6日

 

 

中科院空间应用中心2018-2019年招聘岗位

部门

岗位名称

岗位职责

应聘要求

备注

系统设计室

系统总体设计

应用系统总体方案设计,机械、热控、电子信息专业方案设计,内外接口协调,大型综合试验(力学、热、EMC、综合电测)方案设计与实施,并行设计与仿真系统构建与应用

博士及以上学历应届生,飞行器设计类相关专业(含总体设计、机械、力学、热控、电子(信息)、精密仪器等)

应届毕业生均解决北京户口

系统测试室

智能测试研究与应用

负责跟踪研究智能测试发展动态,负责人工智能在测试领域内的研究和应用;对高可靠领域内智能测试技术进行规划和创新,负责对智能测试产品进行定位、规划和需求分解等工作;带领团队进行新型智能测试产品(系统级测试、单板级测试、芯片级测试等)方面的规划、研制、维护、升级等工作;智能测试的国际合作、推广以及相关咨询工作;
--负责相关基金、课题等申请工作;对团队成员进行培训和指导,提高测试效率和质量;

博士以上学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软件工程、通信工程、数学等相关专业;对人工智能应用和产品有深入研究,熟悉人工智能平台和常见技术,具备产品应用规划以及设计开发能力。参加过人工智能方面大型科研项目(如863、973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参与过研究咨询类工作;熟悉测试流程和方法,具备自动化测试、故障分析等专业知识和经验;具备优秀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具备优秀的PPT写作演讲能力;学习能力强,责任心强,勤奋踏实,具有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

应届毕业生均解决北京户口

系统测试室

高级验证方法体系研究与平台应用

--负责对高级验证方法学进行研究和应用,规划和构建从模块级到系统级的敏捷化可重构虚拟验证平台;
--负责研发或应用航天领域内相关仿真模型,或参与联合研发并掌握核心算法;
--指导并培训团队成员完成虚拟验证平台的开发和验证工作;
--负责对高可靠领域内仿真验证模型的可信度进行研究,并进行定性、定量评估;
--负责相关课题、基金的申请工作,完成相关专利的申报工作。

计算机、电子、自动化、通信及相关专业,博士及以上学历;熟悉虚拟化仿真验证的流程和方法,具备故障模拟、定位、故障分析等专业知识和经验;掌握并熟练使用至少一种高级验证方法(UVM,VMM等);熟悉Shell/TCL/Perl/Python等至少一种脚本语言,熟悉System Verilog,System C 等验证语言;负责完成过复杂系统验证或复杂芯片的验证;良好的学习和理解能力,能独立承担工作和解决问题;工作认真负责,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能承受一定的工作强度和压力;熟悉形式化验证理论及方法者优先;

应届毕业生均解决北京户口

系统测试室

嵌入式操作系统技术研究人员

--负责操作系统内核架构及实验原理研究,为软件开发与内核验证提供技术支撑;
--负责开展嵌入式操作系统内核稳定性、安全可靠性验证工作;
--负责研究嵌入式操作系统内核验证方法,开展验证工作;
--负责嵌入式操作系统内核移植、裁剪、实时性能优化;;
--负责驱动程序移植、开发、测试;

--硕士及以上学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通信工程、电子信息等相关专业;
--熟悉操作系统架构及原理;
--学习能力强,责任心强,勤奋踏实,具有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
--有linux、FreeRtos操作系统开发经验者优先;
--有嵌入式软件、多线程软件开发、测试经验者优先。

应届毕业生均解决北京户口

系统测试室

高可信软件工程研究人员

--负责跟踪研究高可信软件技术发展动态,开展高可信软件工程理论及方法研究;
--软件可信性(软件可靠性、可靠安全性和保密安全性等)的评测和保障方法研究与实践,为高可信软件开发测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供技术咨询与支撑;
--负责带领团队开展载人航天等工程软件第三方测评相关的平台开发与测试工作,为安全关键软件提供全生命周期质量保障;
--负责相关基金、课题等申请工作,完成相关专利的申报工作。

--硕士及以上学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软件工程、通信工程、信息安全等相关专业;
--具备扎实的编程基础,熟练掌握至少一种编程语言,例如C/C /Java/Python/CUDA或VHDL/ Verilog至少一种编程语言;
--具有清晰的逻辑思维,具有较强的学习钻研能力;
--良好的沟通、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工作责任心强,能自我驱动推动问题解决和优化;
--有航天、航空等高可靠软件项目开发、测试或重大科研项目经验者优先。

应届毕业生均解决北京户口

运控中心

技术研发1

负责任务规划与智能控制技术研究及系统开发

硕士及以上学历,博士优先,具有计算机应用、任务规划、人工智能、轨道动力学与控制、运筹学等相关的专业背景;具有较强的技术研发攻关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应届毕业生均解决北京户口

运控中心

技术研发2

负责空间遥科学实验技术研究与系统开发

硕士及以上学历,博士优先,具有计算机仿真与模拟、虚拟现实、人机交互或智能机器人技术等相关专业背景;具有较强的技术研发攻关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应届毕业生均解决北京户口

电子信息技术研究室

印刷电子技术研究

1.研究印刷电子工艺及其集成;2.研制印刷电子墨水;3.设计器件和电路结构与版图;4.协助申请基金,撰写学术论文

1.具有国内外知名大学或研究院所的相关专业博士/硕士学位(海外博士或博士后优先)。2.熟悉CMOS器件物理,拥有基本电路设计经验;3.了解硅基制造工艺或材料合成与处理;4.有纳米电子器件研究经验者优先;5.具有钻研精神,对动手实验有兴趣;6.具备英语文献阅读能力,有SCI论文发表经验者优先

应届毕业生均解决北京户口

电子信息技术研究室

空间激光通信系统研究

负责空间信息领域(特别是超高速空间激光通信技术和超高速信号处理技术)相关前沿课题申请、项目研究等工作,并协助导师指导研究生和博士生。

1.具有国内外知名大学或研究院所的相关专业博士学位,包括应届博士毕业生(海外博士或博士后优先)。2.电子信息类相关专业(含通信与信息系统、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应用、光学工程等)。3.有中科院分区2区及以上期刊论文者优先,有2篇或以上相关领域IEEE期刊论文(或其他SCI期刊)者优先。

应届毕业生均解决北京户口

电子信息技术研究室

边缘计算研究

天基边缘计算系统方案设计、算法仿真、系统搭建等,以及相关技术报告的撰写、专利与论文等成果的输出

1.博士及以上学历,计算机、通信与网络类相关专业;2.熟悉云计算技术,或嵌入式异构计算(包含FPGA、GPU等)、或网络虚拟化技术等相关技术

应届毕业生均解决北京户口

电子信息技术研究室

电磁控制技术研究

负责电磁控制技术领域相关前沿课题申请、项目研究等工作,并协助导师指导研究生和博士生

1.具有国内外知名大学或研究院所的相关专业博士学位,包括应届博士毕业生(海外博士或博士后优先)。2.电子信息类相关专业(含自动化、控制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电气工程等)。3.有大功率电磁控制技术或者精密磁悬浮控制技术研究经验者优先,有2篇或以上相关领域IEEE期刊论文(或其他SCI期刊)者优先。

应届毕业生均解决北京户口

集成技术中心

实验柜系统设计

实验柜系统设计,内外接口设计与协调,机、热、电专业方案设计与分析,大型试验(力学、热、综合电测)方案设计与实施

硕士及以上学历,飞行器设计类相关专业(含总体设计、机械、热控、电子等);有航天/军工系统/产品设计工作经验优先

应届毕业生均解决北京户口

集成技术中心

热管理工程师

1、负责空间应用流体回路及空间科学实验柜热管理工作;2、航天器电子设备热设计及仿真工作。

博士及以上学历,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或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相关专业;有航天/军工系统/热控产品设计工作经验者优先

应届毕业生均解决北京户口

集成技术中心

流体回路系统工程师

1)负责空间应用流体回路系统试验和仿真分析工作;2)开展部件级产品性能仿真分析及测试工作。

博士及以上学历,流体力学或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相关专业;有流体、液压产品设计工作经验者优先

应届毕业生均解决北京户口

集成技术中心

空间机器人

1)负责空间机器人相关领域预研课题申报;2)负责空间机器人学科方向发展;3)负责空间结构机构类产品设计、仿真、试验相关工作

博士及以上学历,空间机器人、飞行器设计、机电一体化相关专业;有航天/军工系统工作经验者优先

应届毕业生均解决北京户口

集成技术中心

力学与振动控制

1)负责科学实验柜及自研产品力学分析与复核;2)负责整柜力学实验策划及实施。3)智能结构与振动基础理论研究

博士及以上学历,力学相关专业。

应届毕业生均解决北京户口

集成技术中心

仿生柔性机器人技术研究

承担柔性机器人驱动体设计、仿真及制备等系列工作(含材料结构优化设计方法研究),材料优化设计及性能测试,机械电子与(人工)智能控制系统研发等工作。

具有国内外知名大学或研究院所的相关专业博士学位(含应届博士毕业生),机械、材料、力学、计算机控制类相关专业者优先(含:机械设计及仿真、弹柔性材料设计与制备方法、计算机及自动化控制技术等方向)。

应届毕业生均解决北京户口

集成技术中心

月球深层钻探取样技术研究

承担月球资源勘探相关的月球岩石断裂力学,深层钻探,声波探测,等方向的可行性研究,应用热冲击和断裂力学等理论知识,探索月球深层岩石取样的有效方案。

博士及以上学历,机械、机电或力学专业类;有岩石力学,断裂力学,爆炸毁伤力学,激光加工等究经验者优先

应届毕业生均解决北京户口

集成技术中心

工程力学与智能机械设计

承担抗冲击和爆炸载荷的吸能保护结构研究,应用新型材料,以及微结构优化方法(含超弹性,超塑性,超轻高阻尼等材料)设计和实验研发新型抗冲击防护结构。

博士及以上学历,机械、机电或力学专业类;有冲击动力学,断裂力学,形状记忆合金,复合材料力学,材料的动态力学行为,冲击减振或相关机电系统研究经验者优先。

应届毕业生均解决北京户口

空间探索室

航天动力学

主要面向航天器(包括编队、星座等星群系统、行星大气进入)飞行轨道的分析、设计、仿真、建模与控制研究。参与相关工程项目的论证、立项与研制。未来5年将重点关注月球探测、近地小天体、日地与地月空间等。

应聘者应具有国内外知名大学或研究院所的相关专业博士学位,包括应届博士毕业生;在读期间应有明确研究方向,青年学者需具备科研潜力,对相关研究方向具有浓厚兴趣;德才兼备,爱岗敬业,具有强烈的事业心与责任感。

应届毕业生均解决北京户口

空间探索室

精密定轨与自主导航

主要面向航天器(包括编队、星座等星群系统、小推力、大气进入)飞行轨道的分析、建模与控制研究,包含航天器导航定轨及其科学应用,参与相关工程项目的论证、立项与研制。未来5年内,主要开展各类星座分析与设计、卫星集群相对测量、自主导航研究、卫星编队重力场探测、星间测量与组网技术等。

应聘者应具有国内外知名大学或研究院所的相关专业博士学位,包括应届博士毕业生;在读期间应有明确研究方向,青年学者需具备科研潜力,对相关研究方向具有浓厚兴趣;德才兼备,爱岗敬业,具有强烈的事业心与责任感。

应届毕业生均解决北京户口

空间探索室

动力学与控制

主要面向空间机器人系统、空间飞行器/载荷的多刚体、刚柔耦合系统运动学与测量方案的分析、建模与控制研究,参与相关工程项目的论证、立项与研制,科研目标是实现空间各类复杂非线性运动系统的稳定控制需求,并兼顾控制方案的最优性、鲁棒性、实时性。未来5年内,主要工作面向空间微重力主动隔振控制、在轨机械臂操作控制、新概念卫星编队飞行控制等。

应聘者应具有国内外知名大学或研究院所的相关专业博士学位,包括应届博士毕业生;在读期间应有明确研究方向,青年学者需具备科研潜力,对相关研究方向具有浓厚兴趣;德才兼备,爱岗敬业,具有强烈的事业心与责任感。

应届毕业生均解决北京户口

数据利用中心

天文数据处理

1、开展空间天文观测数据地面处理系统的论证与设计工作
2、开展空间天文巡天观测数据预处理与数据定标算法的研究与实现;
3、设计与开发符合国内外天文数据标准的天文数据处理pipeline;

1、博士/博士后学历,年龄35周岁(含)以下,具有天文、计算机、遥感、电子信息等相关专业背景,有国内外大型天文科学项目设计与研究经历者优先考虑;
2、熟练使用Python、IDL、R、java等编程工具进行算法研究与软件开发;
3、发表SCI论文≥2篇;
4、工作认真负责,团队协同工作能力强。

应届毕业生均解决北京户口

数据利用中心

软件系统研发

1、参与业务软件系统的论证与设计;
2、开展航天多载荷、多类型、多级别数据高效管理系统技术研发
3、开展分布式数据库的架构设计、查询与分析算法优化等工作
4、开展基于云平台的航天多源数据产品的网络化共享、服务及应用系统的设计、研发与维护升级

1、硕士以上学历,计算机、天文、测绘、遥感、电子信息等相关专业背景;
2、基于Linux、Windows等平台熟练使用C/C 、java等编程工具进行系统开发;
3、精通网络数据分发相关基础协议,具有大型软件系统研发经验者优先考虑;
4、工作认真负责,团队协同工作能力强。

应届毕业生均解决北京户口

数据利用中心

软件系统设计与研发

1、开展业务软/硬系统的论证与设计;
2、面向航天任务大数据特点,开展基于云计算平台的业务系统架构设计;
2、开展密集型航天任务数据处理的并行设计与开发;

1、硕士及以上学历,年龄35周岁(含)以下,具有计算机、电子信息、遥感、天文等相关专业背景;
2、基于Linux平台熟练使用C/C 、java等编程工具进行算法开发与平台搭建;至少精通MPI等一种并行编程工具,具有大型公有/私有云平台设计开发经验者优先考虑;
3、工作认真负责,团队协同工作能力强

应届毕业生均解决北京户口

数据利用中心

科学大数据技术


1、面向海量航天任务大数据,融合其他数据资源,开展大数据分析和挖掘相关理论、方法和技术研究工作;
2、面向行业与领域应用需求,开展大数据应用系统的设计与研发工作;
3、开展数据建模型与可视分析技术研发。

1、硕士及以上学历,年龄35周岁(含)以下,具有计算机、电子信息、遥感、天文等相关专业背景;具有大数据应用平台/系统设计开发经验者优先考虑;
2、工作认真负责,团队协同工作能力强

应届毕业生均解决北京户口

数据利用中心

机器视觉

面向空间探测及行星自主导航任务机器视觉算法研究,运用深度学习、机器学习等方法进行目标跟踪、自主导航与定位SLAM等

1、博士及以上学历,计算机视觉、图像处理相关专业(含遥感与摄影测量、计算机、信号处理等);
2、高水平SCI论文≥2篇;有深度学习研究经历优先
3、工作认真负责,团队协同工作能力强

应届毕业生均解决北京户口

数据利用中心

图像/视频智能处理

开展高分辨率光学/SAR等遥感卫星、无人机等图像/视频的目标检测、识别、跟踪及其他相关应用的智能化算法的研发与应用

1、博士及以上学历,遥感与摄影测量、计算机、电子信息、自动化等相关专业;
2、高水平SCI论文≥2篇;
3、工作认真负责,团队协同工作能力强

应届毕业生均解决北京户口

可靠性保障中心

工艺可靠性设计师

元器件新品新工艺研究、工程支撑,SMT生产线实施

硕士及以上学历,材料科学相关专业,应届毕业生或2年及以上高可靠制造工艺相关工作经验

应届毕业生均解决北京户口

可靠性保障中心

元器件可靠性研究

应用系统元器件可靠性应用保障、失效分析能力建设,科研项目研究

博士及以上学历,微电子相关专业(含可靠性物理、光电、纳米技术,以及半导体相关等),应届毕业或3年及以上华为或相关企事业单位工作经验

应届毕业生均解决北京户口

可靠性保障中心

可靠性大数据研究

可靠性大数据智能服务平台算法研究、模型研究,与所内其他部门联合或独立科研项目研究

博士及以上学历。应用统计或应用物理相关专业,应届毕业生或2年及以上工作经验

应届毕业生均解决北京户口

可靠性保障中心

DPA工程师

元器件检测DPA实施,元器件可靠性分析与相关课题研究

硕士及以上学历,半导体或可靠性相关专业,应届毕业生

应届毕业生均解决北京户口

 

 

附件: 中科院空间应用中心2018-2019年招聘岗位.xlsx

单位简介


ww***.cn[点击查看]

浩瀚无垠的太空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开发和利用太空资源是人类的共同追求。1992年我国实施的载人航天工程,是中央立足世界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为推动我国科技进步和创新、提升我国综合国力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也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探索、开发和利用宇宙空间的重要实践之一。

 

20余年来,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作为载人航天工程重要组成部分——空间科学与应用,其深度、广度在不断拓展,在国家整体发展战略中的地位与作用也日益突出,对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影响也进一步增强。

2010年11月,中国科学院党组决定在空间科学与应用总体部(1993年成立)的基础上筹建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以下简称中心),2012年8月,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成立中心。中心代表中国科学院负责载人航天等重大科技工程空间应用系统方面的总体管理和技术集成,具体包括空间科学及应用战略研究、空间应用任务组织实施、总体技术支持支撑、科学成果产出及推广等工作,同时对我院承担的载人航天工程各大系统协助配套任务进行协助管理。

作为拥有20余年大型航天工程建设、管理经验的新建国家科研单元,中心(总体部)坚持以载人航天工程任务为主线,利用神舟系列飞船、交会对接空间实验室平台开展了50余项空间科学和应用研究,研制的500余台/套有效载荷圆满完成了历次飞行试验任务。在对地观测及地球环境监测、空间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空间材料科学、微重力流体物理、空间天文探测、空间环境探测、应用新技术等领域取得了一大批具有重大价值的科学与应用成果。

当前,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已基本完成“三步走”战略中的第二步,载人空间站研制任务全面启动。空间站阶段预计实施空间科学及应用任务几百余项,研制、装载有效载荷数千余台/套,空间站将成为推动我国空间科学跨越发展的历史机遇与重要途径。新的征程,中心将以“率先行动”计划为统揽,以“一三五”规划为抓手,着力强化战略引领、着力推进平台建设、着力夯实能力基础、着力加强人才引进与储备、着力优化资源配置、着力深化交流合作,圆满完成载人空间站应用工程任务,力争取得重大突破、整体跨越,切实将中心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著名的空间总体机构。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10-82178819 公司传真:010-82178263
公司主页:ww***.cn[点击查看] 招聘邮箱:hr@
公司地址:邓庄南路9号中国科学院北京新技术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