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信息由北京交通大学审核并发布(查看原发布网址),应届生求职网转载该信息只是出于传递更多就业招聘信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目的。如您对此转载信息有疑义,请与原信息发布者北京交通大学核实,并请同时联系本站处理该转载信息。
发布日期 :2018-10-17
单位全称:西藏民族大学 [高等教育]
单位所在地:陕西省咸阳市
学历要求:本科及以上
招聘学院:不限;
招聘信息
学校简介
学校现有两个校区,渭城校区位于咸阳,秦汉校区建在西安,学校地处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国家中心城市的西咸新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发展前景广阔。
学校拥有附属医院,拥有从附属幼儿园到附属中学完整的一站式教育。学校现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0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覆盖9大学科门类。
学校现有48个本科专业,涵盖11个学科门类。其中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1个,国家民委重点建设学科1个,自治区级特色专业4个,自治区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3个。
学校现有教职工996名,教职工中有专业技术人员820名,其中专任教师684名。专技人员中有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80名,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241名,博士、硕士生导师95人。
学校现有百千万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享受国家特殊津贴专家1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3人,教育部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8人,西藏自治区学术技术带头人18人,享受西藏自治区政府特殊津贴专家6人。
引进计划
序号 |
用人单位名称 |
所需专业 |
学历层次 |
岗位 |
备注 |
1 |
教育学院 |
教育学 |
博士 |
教师 |
|
2 |
数学 |
博士 |
教师 |
||
3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思想政治教育 |
博士 |
教师 |
|
4 |
科技哲学 |
博士 |
教师 |
||
5 |
伦理学 |
博士 |
教师 |
||
6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博士 |
教师 |
||
7 |
民族研究院 |
马克思民族理论与政策专业 |
博士 |
教师 |
|
8 |
体育学院 |
体育教育训练学 |
硕士及以上 |
教师 |
|
9 |
外语学院 |
尼泊尔语 |
本科及以上 |
教师 |
|
10 |
印地语 |
硕士及以上 |
教师 |
||
11 |
文学院 |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学 |
博士 |
教师 |
|
12 |
信息工程学院 |
网络空间安全 |
硕士及以上 |
教师 |
|
13 |
新闻传播学院 |
数字媒体艺术/数字动画 |
硕士及以上 |
教师 |
|
14 |
新闻摄影 |
硕士及以上 |
教师 |
||
15 |
财经学院 |
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 |
博士 |
教师 |
|
16 |
统计学 |
博士 |
教师 |
||
17 |
法学院 |
法学(宪政法/国际法) |
博士 |
教师 |
|
18 |
社会学/社会工作 |
博士 |
教师 |
||
19 |
管理学院 |
公共事业管理 |
博士 |
教师 |
|
20 |
文化产业管理(传媒方向) |
硕士及以上 |
教师 |
||
21 |
基础医学院 |
医学化学 |
博士 |
教师 |
实验操作能力强 |
22 |
生物信息学 |
博士 |
教师 |
||
23 |
遗传学 |
博士 |
教师 |
||
24 |
医学影像 |
硕士及以上 |
教师 |
||
25 |
病理学 |
博士 |
教师 |
||
26 |
西藏民族大学附属医院 |
眼科 |
硕士及以上 |
专业技术 |
|
27 |
耳鼻喉科 |
硕士及以上 |
专业技术 |
||
28 |
药剂学 |
硕士及以上 |
专业技术 |
||
29 |
外科学 |
硕士及以上 |
专业技术 |
泌尿外科专业 |
|
30 |
妇产科学 |
硕士及以上 |
专业技术 |
腔镜方向优先 |
|
31 |
内科学 |
硕士及以上 |
专业技术 |
重症医学专业优先 |
|
32 |
麻醉学 |
硕士及以上 |
专业技术 |
||
33 |
影像诊断学 |
硕士及以上 |
专业技术 |
核磁共振方向 |
|
34 |
超声诊断医学 |
硕士及以上 |
专业技术 |
||
35 |
检验学 |
硕士及以上 |
专业技术 |
临床检验方向 |
博士招聘支持条件
1·安家费:10万元
2·科研启动费:自然科学类7万元,人文社科类4万元
3·设备购置费:1万元
4·住房补贴:2万元,也可按学校政策参与排分
工资福利待遇
1·免笔试,面试通过直接纳入省级事业单位编制,认定为讲师,月工资标准约为8875元(含公积金),按13个月发放,两年后可申报副教授。
2·按月发放午餐补助488元/人,通讯补助根据实际情况分层次发放,每月最低130元/人。
3·按年享受休假包干费,包干发放西安到本人家乡的往返机票和路途补助,标准约为7000元/人。
其他待遇
1·每年1742元的取暖费和930元的降温费,1300元体检费。
2·子女可参加西藏自治区高考,根据本人在藏工龄,享受加分政策(每工作1年加1分)
3·根据西藏自治区提前退休和离岗休养的政策,可在符合政策的前提下申请提前退休,工资享受上一级待遇(如副教授可享受教授工资退休)
个人医疗、子女入学便利
学校有幼儿园、附属小学、附属中学和附属医院,开辟医疗保健绿色通道,提供优质医疗服务,解决个人医疗保健问题。附属学校提供良好的教育资源,解决了职工子女上学问题。学校子弟可以根据个人意愿选择参加陕西、西藏两省区的高考,政策比较优厚。
对口支援高校博士后进站
学校现有教育部指定的对口支援高校7所,分别为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和厦门大学。学校积极鼓励新引进的博士通过对口支援的方式到以上高校进站开展研究。除此之外,新引进的博士也可以参与学校各类国内外交流培训,机会较为丰富。
各类保险
1·参加西藏医保,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和报销额度都比较高,包括一些特殊门诊费用也可以按有关规定报销。
2·女职工生育的各类都可按规定予以报销。男职工配偶无工作单位,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的,按自治区上年度人均生育医疗费标准的50%予以补助。
3·自治区于2014年10月起开始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全员参保,当前参保比例为养老保险个人8%、单位20%,职业年金个人4%,单位8%。
各单位联系电话
序号 |
单位 |
联系人 |
联系电话 |
电子邮箱 |
1 |
文学院 |
党老师 |
029—33755974 |
307191053@ |
2 |
外语学院 |
李老师 |
029—33755445 |
646002681@ |
3 |
管理学院 |
闫老师 |
029—33755441 |
3327243667@ |
4 |
财经学院 |
杨老师 |
029—33755834 |
563675102@ |
5 |
民族研究院 |
张老师 |
029—33755925 |
790064818@ |
6 |
教育学院 |
候老师 |
029—33755434 |
769289442@ |
7 |
体育学院 |
时老师 |
029—33755438 |
93038852@ |
8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李老师 |
029—33755426 |
344654769@ |
9 |
法学院 |
温老师 |
029—33755674 |
407871213@ |
10 |
信息工程学院 |
宋老师 |
029—33755798 |
452466478@ |
11 |
新闻传播学院 |
刘老师 |
029—33755444 |
296447377@ |
12 |
基础医学院 |
李老师 |
029—33755433 |
744049070@ |
13 |
临床医学院(附属医院) |
董老师 |
029—33755452 |
389366850@ |
西藏民族大学党委组织部(人事处)联系方式:029—33755570
联系地址:陕西省咸阳市文汇东路6号西藏民族大学人事处
邮政编码:712082
联系人: 徐老师 尚老师 (029)33755570
招聘邮箱:myrsc@
(邮件主题注明:姓名+学历+毕业院校+专业+应聘岗位)
单位信息
单位简介:
西藏民族大学坐落在陕西省渭水之滨古都咸阳,其前身是1958年9月成立的“西藏公学”。1965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西藏民族学院”。2015年4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西藏民族大学”。学校是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单位,是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与国家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地区重点建设高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教育部卓越人才培养计划试点单位、教育部团队式对口援助高校、西藏自治区博士授权立项建设单位。
西藏民族大学建校58年来,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坚持立足西藏、面向全国的办学宗旨,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取得了辉煌的办学业绩。现有民族研究院、文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法学院、新闻传播学院、财经学院、管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教育学院、外语学院、体育学院、医学部等12个教学单位,民族学、中国语言文学、基础医学和中国史4个硕士一级学科,29个硕士二级学科,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49个本科专业,1个第二学位专业,涵盖11个学科门类。其中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1个,省部级重点建设学科1个,省部级特色专业4个,省部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3个。专任教师729人,其中正高职称110人、副高职称302人,博士、硕士生导师95人,具有研究生学位教师占71.7%。有第二批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计划1人,百千万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享受国家特殊津贴专家1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3人,教育部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8人,西藏自治区学术技术带头人15人,享受西藏自治区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建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部级教学团队3个。在校生10000余人,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学生约占50%。
学校占地1146亩,有文汇、秦汉两个校区,并在拉萨设有教学实训基地。教学设施完备,建有109个教学实践、实习基地,10大类75个实验室,其中国家级教学示范中心1个,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2个,自治区高校重点实验室7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中心3个,自治区级实验实训基地1个,自治区级教学实验室10个。学校牵头组建了省级协同创新中心“西藏文化传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成立了西藏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亚研究所、旅游研究所、藏学研究所等科研实体,建有3个省部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致力于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推进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同步提升。学校在许多研究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藏学、民族学研究在国内外学术界享有良好声誉。
建校近六十年来,学校秉承“爱国、兴藏、笃学、敬业”的校训,弘扬“担当奉献、求真务实、和谐发展”的办学精神,为国家培养了7万余名各类优秀人才,其中涌现出了30多名省部级领导干部和一大批艺术家、作家、教授、医学家、农学家、工程师等杰出人才,赢得了“西藏干部摇篮”的美誉。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0%以上,先后荣获“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和“全国高校就业工作典型院校”等荣誉称号,2012年跻身全国高校就业50强。
当前,西藏民族大学继承光荣办学传统,在调整结构、转型发展中不断增强自身创新能力,走深化内涵、创新发展的道路。坚持立足西藏,面向全国,力争在民族高等教育改革大潮中有所作为,争先进位,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办人民满意的民族高等学校,努力把学校建成一所高水平教学科研型的综合性民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