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信息由合肥工业大学-宣讲会审核并发布(查看原发布网址),应届生求职网转载该信息只是出于传递更多就业招聘信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目的。如您对此转载信息有疑义,请与原信息发布者合肥工业大学-宣讲会核实,并请同时联系本站处理该转载信息。
中国民航大学
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2018年人才招聘
招聘岗位
岗位名称 |
研究生所学学科 |
本科所学专业 |
学位 |
备注 |
|
通信工程专业教师 |
信息与通信工程/ 电子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大数据 |
通信工程/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工程 |
博士 |
具有软硬件开发经历者优先; 海外留学经历者优先; 本、硕、博均为985、211院校。 |
|
电子信息工程 专业教师 |
信息与通信工程/ 控制科学与技术/ 大数据 |
通信工程/ 电子信息工程/ 控制工程 |
博士 |
有硬件开发经验者优先; 海外留学经历者; 本、硕、博均为985、211院校。 |
|
自动化专业 教师 |
控制科学与工程/ 电气工程 |
电子信息工程/ 自动化/ 电气工程自动化 |
博士 |
海外留学经历者优先; 本、硕、博均为985、211院校。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教师 |
电气工程 |
电气工程/ 电力电子/ 电机与电器 |
博士 |
海外留学经历者优先; 本、硕、博均为985、211院校。 |
|
通信导航监视实验中心 实验教师 |
信息与通信工程/ 电子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通信工程/ 电子工程/ 电子科学与技术 |
硕士 |
具有较强的通信系统设计开发、运行维护方面的工程实践能力。 |
|
航空电子 综合实验室 实验教师 |
信息与通信工程/ 控制科学与工程 |
通信工程/ 电子信息工程/ 控制工程 |
硕士 |
动手能力强,本、硕均为211院校。 |
|
自动化 综合实验室 实验教师 |
控制科学与工程/ 电气工程 |
电子信息工程/ 自动化/ 电气工程自动化 |
硕士 |
掌握工业控制计算机、可编程逻辑控制等相关接口及系统集成者优先,本、硕均为211院校。 |
|
航空电气 综合实验室 实验教师 |
电气工程 |
电力系统/电力电子/电机与电器 |
硕士 |
熟悉航空电气专业知识者优先,本、硕均为211院校。 |
|
辅导员 |
与我院相关、相近专业或心理、思想教育等专业 |
与我院相关、相近专业或心理、思想教育等专业 |
硕士 |
中共党员; 1991年1月1日后出生;应届硕士研究生,大学英语六级425分及以上;在校期间担任过学生干部 。 |
|
各类人才计划 |
学校设有各类人才计划,不受上述条件限制, 待遇面议。 详见:ww***.cn[点击查看] 人才招聘专栏 |
联系人:lbai@,022-24092450,022-24092714,
白老师,韩老师
中国民航大学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简介
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是为中国民航培养机务、空管和机场高级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的摇篮,主要服务于航空机载电子电气、民航通信导航监视、机场智能与自动化等专业技术领域。学院伴随着学校近70年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壮大,是学校规模最大且覆盖民航专业技术领域最多的学院。
学院设有航空电子系、航空电气系、通信工程系、自动化系4个教学单位;拥有3个天津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1个天津市校外研究生创新实践教育基地;拥有天津市智能信号与图像处理重点实验室、中国民航机务维修工程科研基地、航空地面特种设备研究基地3个省部级科研机构,及数据分析研究所、新航行系统研究所、机器人研究所、自动化仪表与装置研究所、机载电子设备检测与维修技术研究所等5个校级科研机构;同时还与中科院自动化所,中科院遥感所及中兴通讯公司联合成立了民航安全智能监控与识别联合实验室、民航遥感信息处理与应用实验室、中兴通信RFID联合实验室等合作科研机构。
学院设有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2个天津市重点学科和航空运输大数据工程一级学科;有电子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通信工程、自动化4个本科专业,其中,通信工程专业是天津市品牌专业及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天津市品牌专业、国家CDIO工程教育改革及卓越工程师计划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是天津市品牌专业。
学院现已与美国Embry-Riddle Aeronautical University合作开展3+1+1本硕连读联合培养项目,与台湾中华科技大学合作联合培养本科生,与法国航空航天高校集团联合培养在职工程硕士。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教师来自近30所国内外重点大学或中科院研究所,50%以上拥有高级职称。有天津市特聘教授、民航局特聘专家及中青年技术带头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天津市“千人” 计划人才、天津市“131”计划人才、天津市教学名师、天津市人才发展特殊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天津市级优秀教学团队和天津市科技创新团队等,目前在校学生4100余名,教师150余名。
近年来,学院承担完成了国家杰出青年基金、海外杰出青年基金、国家863、973高技术计划、国家重大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百余项。获国家级、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和教学成果奖30余项,国家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权110余项,出版中英文专著、教材40余部,科研成果在民航转化应用20余项。
目前,学院正在围绕学校提出的“建设一流特色大学及特色学科,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服务行业、服务社会的能力,初步实现享有国际声誉的世界著名的民航类高等学府”这一目标,大力度吸引海内外优秀人才,加强一流特色学科建设,努力朝着特色更加鲜明、人才培养质量更高的方向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