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应届生求职网-中国领先的大学生求职网站

[陕西]西安科技大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全职,发布于2019-03-21) 相关搜索
说明:

此信息由西安交通大学审核并发布(查看原发布网址),应届生求职网转载该信息只是出于传递更多就业招聘信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目的。如您对此转载信息有疑义,请与原信息发布者西安交通大学核实,并请同时联系本站处理该转载信息。

西安科技大学
作者: 西安科技大学 日期:2019年03月20日17:21
分享到:

西安科技大学2019年博士后研究人员招收公告

一、西安科技大学简介

   西安科技大学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学校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1895年成立的北洋大学工学院采矿冶金科,1938年迁并于西北工学院矿冶系,1957年并入西安交通大学,1958年从西安交通大学分出成立独立的西安矿业学院,是当时隶属原煤炭工业部仅有的2所5年制本科院校之一。1998年学校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划转陕西省。1999年更名为西安科技学院,2003年更名为西安科技大学。

   学校是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实施高校、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实施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实施高校、陕西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陕西省“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04年,学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等级。2017年,学校在全国第四轮学科水平评估中,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进入A类,成为陕西省属高校中唯一的A类工程学科。学校先后荣获陕西省“文明校园”、“平安校园”、西安市“园林化单位”称号。

   学校占地面积121.52万㎡,有雁塔和临潼两个校区,设有研究生院和19个学院(部)。拥有安全技术及工程国家重点学科,8个省级优势特色(重点)学科,涵盖46个二级学科。拥有国家能源煤炭分质清洁转化重点实验室、国家煤炭工业采矿工程重点实验室(省部级)、西部煤矿安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16个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现有8个国家特色专业、11个省级特色专业,1门国家精品课程、1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67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精品课程),2门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8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5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6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十一五”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

   学校现有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个一级学科博士点,40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07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8个工程硕士培养领域、1个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学位授权点和1个会计硕士(MPAcc)专业学位授权点,56个本科专业,形成了以地矿、安全及其相关学科为特色,以工科为主体,工、理、文、管、法、经、艺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全日制在校生2.3万人。

   学校有教职工2300余人,专任教师1200余人,教授、副教授500余人,教师中具有博硕士学位者1100余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6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8人,省“三五人才工程”人选11人,陕西省“三秦学者”特聘教授3人,陕西省“百人计划”2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43人,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12人。学校还有一支由300名专家、教授组成的高水平兼职教师队伍,其中双聘院士15人。

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为推进"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发挥博士后科研队伍在学校学科”12345”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作用,现面向海内外招收优秀博士后研究人员。学校目前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分别是:

1.矿业工程(2003年设立)

2.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2009年设立)

3.安全科学与工程(2012年设立)

4.土木工程(2012年设立)

5.机械工程(2012年设立)

6.马克思主义理论(2014年设立)

注:本次招聘博士后不限专业,可以跨学科入站。

三、2019年招收计划及招收条件

1.2019年计划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50名左右;

招收条件:

  1.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遵纪守法、学术端正,具备高校教师所必须的政治素质和道德素养;

(2)年龄在35周岁以下,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3年,身体健康;

(3)申请者能够保证在站期间全职从事博士后研究,在职人员须离职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4)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学术研究潜力;

(5)我校博士毕业生不能申请进入我校相同一级学科的流动站。

四、博士后研究人员在站期间待遇

 1.薪资基本待遇18万元/年,包括国家规定的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博士后人员津贴、五险一金。同时,可申请陕西省博士后生活资助(3万元/年、期限2年);

2.合作导师可根据实际发放博士后人员一定科研工作补贴。对于学校选派到榆林研究院从事科研工作人员,每年再享受5万元生活补贴;

3.提供科研经费2万元/年,期限2年;入站当年认定讲师职称,在站期间可根据个人成果情况,申报副教授职称评审;在站期间学校提供40㎡精装住房1套(无偿使用);

4.在站期间获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社科)基金者,可直接受聘学校教师岗位,纳入正式编制。达到高层次人才相应层次条件的,可享受相应人才层次引进待遇;

5.在站期间的成果,享受学校学术成果相应奖励。

五、博士后研究人员在站工作期限

博士后在站时间一般为2年。获批主持国家自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陕西省博士后科研资助及其他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的博士后,经学校博士后主管部门批准,在站时间最长不超过4年。

六、申请进站流程

1.本人申请。申请人可发送邮件向学校高层次人才工作办公室提出申请(邮件需包括个人简历和申请的流动站名称);

2.资格审查。高层次人才工作办公室和流动站对申请人材料进行资格审查,对申请人的思想道德、科研能力及学术水平等进行考评。

3.申请注册。经学校资格审查通过的人员,体检合格者,由高层次人才办公室安排申请人登录中国博士后网站申请注册并填报相关材料。

4.办理进站。高层次人才工作办公室根据进站要求,协调申请人准备相关材料,办理进站手续;进站后兑现相关待遇。

七、联系方式

1.高层次人才工作办公室负责博士后政策咨询,联系人:闵斌、支民军;电话:029-83856395,邮箱:xustboshihou@

2.如需当面咨询,办公地址为:西安科技大学临潼校区骊山校园办公楼210室。

了解更多请登录ww***.cn[点击查看]

工作地点:
中国-陕西省-西安
行业类别: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单位性质:
高等教育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