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应届生求职网-中国领先的大学生求职网站

[安徽]安徽工程大学

(全职,发布于2019-04-11) 相关搜索
说明:

此信息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审核并发布(查看原发布网址),应届生求职网转载该信息只是出于传递更多就业招聘信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目的。如您对此转载信息有疑义,请与原信息发布者北京外国语大学核实,并请同时联系本站处理该转载信息。

安徽工程大学

有效期:2019-07-11 发布时间:2019-04-11

单位基本信息

单位名称: 安徽工程大学

单位所在地: 安徽省芜湖市鸠江区

联系电话: 0553-2871214

联系人: 骆老师

电子邮箱: rsc@

单位简介

安徽工程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的省属多科性高等院校和安徽省重点建设院校,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建设高校,坐落在国家级开放城市芜湖。学校设有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等13个二级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有70个本科专业,12个一级学科,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5个工程硕士领域。有控制科学与工程省级重大建设学科,以及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纺织工程、发酵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设计艺术学等6个省级重点学科。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创新驱动、开放办学、特色发展”战略,正向着“国内知名、省内一流的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的建设目标奋进。

在招职位

  • 职位名称: 安徽工程大学2019年度人才招聘公告

    职位要求:

    安徽工程大学2019年度人才招聘公告

     

    安徽工程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的省属多科性高等院校和安徽省重点建设院校,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建设高校,坐落在国家级开放城市芜湖。学校设有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等13个二级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有70个本科专业,12个一级学科,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5个工程硕士领域。有控制科学与工程省级重大建设学科,以及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纺织工程、发酵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设计艺术学等6个省级重点学科。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创新驱动、开放办学、特色发展”战略,正向着“国内知名、省内一流的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的建设目标奋进。真诚期待海内外优秀人才加盟。

    一、招聘对象及待遇
    1.招聘对象及待遇如下表所示。


    人才类别

    购房与安家补贴

    租房补贴或过渡住房

    科研启动经费

    薪酬待遇等

    配偶安置

    学科带头人

    一类人才

    面议

    面议

    面议

    面议

    安置配偶工作

    二类人才

    150万元(其中安家费30万元)

    3.6万元/年(3年)、180㎡左右住房一套

    理工:300-500万元
    社科:150-300万元

    年薪100万元

    三类人才

    95万元(其中安家费15万元)

    3万元/年(3年)、138㎡左右住房一套

    理工:100-200万元
    社科:50-100万元

    年薪50-70万元

    学科学术骨干

    四类人才

    65-70万元(其中安家费5-10万元)

    1.8万元/年(3年)或三年期过渡住房一套

    理工:10-30万元
    社科:5-15万元

    按规定享受学校同等人员相应待遇或根据目标任务一事一议(含年薪制)。

    符合学校相关规定,安置配偶工作。

     

     

     

     

    专任
    教师

    教授、具有博士学位的副教授

    48-65万元(其中安家费8-15万元)

    1.44万元/年(3年)或三年期过渡住房一套

    理工:10-12万元
    社科:6-8万元

    按规定享受学校相应待遇(包括学科骨干津贴600元/月,2年)或根据目标任务一事一议(含年薪制)。

     

     

     

     

     

     

    1.具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学位,35周岁以下,经考核合格,可安置配偶工作(含人事代理);
    2.符合调动条件的,按规定报主管部门审批;
    3.具有全日制本科学历,可以合约形式安置,前5年以劳务派遣方式编外聘用,若引进人才首聘期考核合格且配偶表现优异,可按规定转为人事代理方式聘用(享受在编同等人员经济待遇)。

    博士研究生、大型企业或研究院成就突出的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学位的高级管理或工程技术人员

    一档:理工类发表一类科研论文3篇(社科类二类以上4篇)

    55万元
    (其中安家费12万元)

    博士立项建设/支撑学科引进的优秀人才另增加购房补贴10万元

    1.2万元/年(3年)或三年期过渡住房一套

    理工:10万元
    社科:6万元

    基础待遇

    浮动待遇

    目标待遇


    1.享受副教授工资待遇3年,3年后按实际职称享受相应待遇;
    2.享受学校相应教学科研奖励;
    3.按规定享受芜湖市人才补贴1.2万/年(3年)

    1.近4年,在影响因子一区的期刊上发表论文1篇及以上的,增加购房补贴2万元(若为高被引论文,增加5万元)。
    2.业绩超过一档条件的,理工类每增加1篇一类论文(社科类二类及以上,不含会议论文)增加购房补贴2万元;
    3.具有1年及以上国外学习或工作经历的增加购房补贴10万元。


    首聘期内,以安徽工程大学为第一单位在影响因子一区的期刊上发表论文1篇及以上或单篇论文影响因子10.0以上,或主持二类科研项目1项及以上,或获二类科研奖励一等奖(前3名)以上,增加购房补贴5万元(目标完成后发放)。

    二档:理工类发表一类科研论文2篇(社科类二类以上3篇)

    48万
    (其中安家费10万元)

    理工:9万元
    社科:5万元

    三档:一类科研论文1篇或二类以上2篇

    41万元
    (其中安家费8万)

    理工:8万元
    社科:4万元

    硕士研究生

    租房补贴300元/月(3年)

    备注:1.以上引进的人才,均给予省直事业单位编制;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高层次人才,配备工作电脑一台。2.论文(不含会议论文)、科研项目等级别划分按照安徽省职称评审文件有关规定执行。3.少数因工作需要、不符合编内条件招聘的人员实行人事代理方式聘用。

    2.其他

    (1) 学校重点学科急需引进的优秀人才且成果突出的,可一事一议,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符合柔性引进的,可以中江“讲座教授”方式来校工作。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的凝聚作用,实施重要岗位国内外公开招聘。

    (2)购房补贴与安家费均为税后,正式报到入职后按规定一次性转入人才账户。首聘期内(5年),发放总额的30%,余下70%以人才借款的方式发放,服务满10年后方可完全享受。学科建设与科研启动经费以资助项目形式下达。  
        (3)引进人才配偶安置由所在用人单位提出初步意见,报学校研究。人才调离学校或解除夫妻关系,其配偶应同时与学校解除人事关系。本公告中专任教师配偶由学校安排工作的,人才购房补贴降低20%。学校协助解决人才随迁子女的入托入学问题。

    (4)对于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实行绿色通道,具体按照学校及省主管部门有关规定执行。
        (5)对研究方向明确、具备良好学术潜力的在读博士一年级及以上研究生,可与学校签署定向培养协议,学校发放生活补贴(4000元左右/月,以借款的方式发放,服务满10年后方可完全享受),毕业后按当年政策引进,具体以协议约定为准。对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的应届博士研究生,可提前来校工作。   

    (6)各学院可依据相关学科、科研平台及项目经费,给予引进人才配套一定的科研启动经费;报销人才来校面试考核差旅费用。

    二、 招聘计划


    用人

    单位

    岗位

    学科专业

    学位

    人数

    备注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教学科研

    机械工程、农业工程

     

     

     

     

    博士

    5


    仪器科学与技术

    2


    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


    交通运输工程

    1

    轨道交通方向

    材料科学与工程

    2


    电气工程学院

     

    教学科研

     控制科学与工程

    博士

    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


     土木工程

    1

    暖通方向

    光学工程

    1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1


     电气工程

    1


     信息与通信工程

    1


     电气工程

    硕士及以上

    1

    本科为电气工程相关专业,211以上院校毕业。

     信息与通信工程

    1

    本科为电子信息类相关专业,211以上院校毕业。

     

     

    实验教学与管理

    电气工程

    硕士

    1


     控制科学与工程

    1

    信息与通信工程

    1

     

    纺织服装学院

    教学科研

    纺织科学与工程、设计学

    博士

    2


    实验教学与管理

    纺织科学与工程

    硕士

    1


     

    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

     

     

     

    教学科研

    环境科学与工程

     

     

    博士

    2

    本科为环境科学、环境工程专业;985高校或中国科学院毕业及具有1年以上国(境)外学习、研究经历者优先。

    化学工程与技术

    3

    应用化学专业2人,本科为应用化学专业或相近专业,985高校或中国科学院毕业及具有国(境)外研究、学习经历者优先;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1人,211院校毕业者、有工程实践经历和工程设计经验者优先。

    材料学

    2

    本科为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或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相关专业。211院校毕业、有工程实践经历或具有1年以上国(境)外学习、研究经历者优先。

    食品科学与工程

    2

    本科、硕士应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为211以上高校的食品或相关专业,且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

    生物工程或生物医学工程

    2

    生物医学工程1名,要求本科生物、医学或相近专业。985院校毕业、具有海外学习、工作以及工程实践经历者优先。

    实验教学与管理

    化学

    硕士及以上

    2

    博士至少1人,985高校毕业者优先。

    管理工程学院

    教学科研

    管理科学与工程

    博士

    2


    硕士及以上

    1

    本科为工业工程专业或者机电专业且硕士为211高校毕业

    工商管理

    博士

    3


    应用经济学、农林经济管理相关专业

    1


     

    艺术学院

     

    教学科研

    设计学相关学科

    博士

    2


    设计学

    硕士

    3

    本科硕士须为工业设计、产品设计专业且毕业于211或985大学或专业类院校,毕业院校须具有设计学相关专业博士点。

     

     

    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教学科研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

    博士

    2


    软件工程、数学

    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

    硕士

    2

    本科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或电子科学与技术或信息与通信工程或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

    数理学院

    教学科研

    数学

    博士

    4


    统计学

    2


    金融学

    硕士及以上

    2


     

    人文学院

    教学科研

    公共管理

    博士

    1


    法学

    1


    外国语学院

    教学科研

    英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

    博士

    2


    英语语言文学

    硕士及以上

    1

    本科毕业于211及以上院校,硕士为985院校或211外语类院校。

    德语语言文学

    1


     

     

    体育学院

     

     

    教学科研

    体育学及相关学科

    博士

    2


    硕士

    3

    本科毕业于体育类专门院校;硕士为篮球、足球、乒乓球、跆拳道等专业方向。具有较高的专业运动技能(二级以上运动员等级,同等条件下有轮滑特长的优先)。

    艺术学

    硕士

    1

    本科为舞蹈编导专业或舞蹈专业,硕士阶段为舞蹈编导专业。具备舞蹈编导实践能力(有获奖作品者优先)和舞蹈实践教学能力(芭蕾舞、现代舞、爵士舞、街舞等)。

     

     

    建筑工程学院

     

     

     

    教学科研

    土木工程

     

    博士

    1

    省外211以上院校毕业;本硕专业须为土木工程学科对应专业,需有地下结构或道桥的教育背景。

    力学

    1

    省外211以上院校毕业;本硕专业须为土木学科相关专业。

    管理科学与工程

    博士或硕士

    1

    工程管理专业,博士要求本硕专业须为工程管理或土木学科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要求省外211以上院校毕业且具备高级职称。

    建筑学

    硕士及以上

    1

    省外211以上院校毕业;本硕专业须为建筑学或城乡规划学学科对应专业。硕士研究生要求具备高级职称。

    城乡规划学

    1

    省外211以上院校毕业;本硕专业须为建筑学或城乡规划学学科对应专业。硕士研究生要求具备高级职称。

    实验教学与管理

    土木学科相关专业

    博士

    1

    省外高校毕业

    马克思主义学院

    教学科研

    马克思主义理论及相关学科

    博士

    3

    原则上要求中共党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三个方向优先。

    分析与测试中心

    分析测试与实验

    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博士

    2


     

     

     

     

     

     

     

     

     

     

    相关部门

    工程训练
    教学

    机械工程、电气工程

     

     

     

     

     

     

     

     

     

     

    硕士

    1


    网络管理

    计算机、电气工程等相关专业

    1


    图书馆信息服务

    图书情报、机械、电气类专业

    1


    综合管理

    理工类专业

    1


    综合管理

    管理类、理工类专业

    1


    综合管理

    艺术学

    1

    音乐、舞蹈类专业,获得省级以上专业荣誉,有相关实际工作经历者优先。

    教务管理

    计算机相关专业

    2


    能源管理

    电气工程相关专业

    1


    学生管理

    管理类、理工类专业

    2


    研究生管理

    专业不限

    1


    后勤管理

    食品科学与工程、风景园林学相关专业

    2


    人事管理

    理工类相关专业

    1


    辅导员

    专业不限

    19


    三、应聘方式

    温馨提示:请应聘人员根据所学专业,分别投递“安徽工程大学应聘申请表”至相关学院邮箱(见下表)和人事处邮箱(rsc@)。(“应聘申请表”请从学校官网-人事处-人才招聘栏下载);投递邮件主题为“(姓名)--*大学--*专业--博士或硕士”;应聘申请表请重命名为“(姓名)--*大学--*专业--博士或硕士”后以附件形式发送。

    学院名称

    联系人

    联系电话

    简历投递邮箱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许德章

    0553-2871252

    xdz@

    电气工程学院

    凌有铸

    0553-2871508
    13605536212

    lyz7985@

    纺织服装学院

    李长龙

    0553-2871264

    licl@

    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

    薛正莲

    0553-2871254

    xuezl@

    管理工程学院

    王忠群

    0553-2871181

    zqwang@

    艺术学院

    黄凯

    0553-2864698

    1085821228@

    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邬海量

    0553-2871235-8006
    13905535529

    hl@

    数理学院

    张辉

    0553-2871141-606

    zhanghui@

    人文学院

    刘军

    0553-2871259

    liujun@

    外国语学院

    黄焰结

    0553-2871250

    1290893678@

    体育学院

    文才新

    0553-2871473

    280569007@

    建工学院

    陆峰

    0553-2871178-802
    0553-2871378

    863468506@

    马克思主义学院

    李卫华

    0553-2871468

    lwh267@

    人事处

    秦广虎
    骆亚琪

    0553-2871214

    rsc@

    四、人才划分

    1.学科带头人

    一类人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外籍院士;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平台首席科学家或负责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科技重大专项首席科学家或专家组负责人;近5年国家自然科学、技术发明、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者(第一完成人)。

    二类人才: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中国青年科学家奖获得者;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宣部文化名家工程既“四个一批”工程入选者;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主要完成人(前3名);近5年国家自然科学、技术发明、科技进步主要完成人(一等奖第二、三完成人,二等奖第一、二完成人);具有相当水平的海外杰出人才。(以上人才年龄原则上50周岁以下)

    三类人才: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奖;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研发平台)负责人;省学术技术带头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前2名、二等奖第1名);近5年省部级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技术发明、科技进步奖项目主要完成人(一等奖前2名、二等奖第1名);具有相当水平的海外优秀人才。(以上人才年龄原则上50周岁以下)

    2.学科学术骨干

    四类人才:学科专业建设急需的具有博士学位的教授(或相当职称),国内211大学教授,中科院研究所研究员,海外知名大学博士且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以上人员原则上45周岁以下);211大学毕业的优秀博士,且为副教授及以上职称(原则上35周岁以下);大型企业或研究院技术成就突出的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高级工程师等高级工程技术或管理人才(原则上45周岁以下)。

    3.专任教师

    1)教授(原则上45周岁以下、具有博士学位)、具有博士学位的副教授(原则上40周岁以下)。具有1年以上国外学习或工作经历者优先考虑。

    2)博士研究生、大型企业或研究院成就突出的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学位的高级管理或工程技术人员(原则上40周岁以下)。具有1年以上国外学习或工作经历者优先。

    3)紧缺专业的优秀硕士研究生(学术型)。年龄30周岁以下;英语通过国家六级考试(425分及以上或雅思6.0或托福80分及以上。其中,英语专业需取得专业八级证书,紧缺专业英语水平可放宽到大学英语四级);本科和硕士均毕业于211高校或相关专门院校或国(境)外知名高校。

    4.其他岗位(辅导员、管理、实验等)招聘的优秀硕士研究生(学术型或全日制专业学位)。年龄30周岁以下;英语通过国家四级考试;本科须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第一批本科或国(境)外知名高校,应聘辅导员岗位硕士毕业院校须为非安徽省属一本院校、专门院校或国(境)外知名高校。

    5.人才团队。对于具有较好合作基础并以团队形式(博士研究生以上人才,至少3人)全职来校工作的团队,待遇可在单个人才引进基础上上浮。对于跨学科且能在某一领域具备突破重大技术的人才团队,学校可根据工作需要搭建平台,并纳入校级平台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