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信息由北京大学审核并发布(查看原发布网址),应届生求职网转载该信息只是出于传递更多就业招聘信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目的。如您对此转载信息有疑义,请与原信息发布者北京大学核实,并请同时联系本站处理该转载信息。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中国气象局气象数据中心)为科技型的社会基础性公益事业单位,是世界气象组织区域气象数据交换枢纽和全球信息系统中心、世界数据中心气象学科分中心、国家气象科学数据共享中心、中国气象局气象档案馆、北京高性能计算中心。主要职能包括:承担全国和全球范围的气象数据及其产品的收集、处理、存储、检索和服务;研究和加工各类基础性数据产品;高性能计算机的资源管理服务和并行、GPU、多核计算方法的研究;为气象部门和社会提供气象信息服务。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拥有一支高层次的人才队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4 人,中央直接联系专家1人,海外引进“双百计划”专家1人,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153人(正高级26人),占比职工总数62%,具有硕士以上学历(位)人员175人(博士45人),占比职工总数71%。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现有1人入选中国气象局科技领军人才,3人入选中国气象局青年英才计划,5人入选中国气象局骨干人才海外培养项目,1人入选国际职员,中国气象局创新团队1个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创新团队2个。
一、2020年应届毕业生招聘计划
根据气象现代化建设和具体部门岗位的需要,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公开招聘2020年应届毕业生,具体需求见下表:
部 门 |
需求岗位名称 |
岗位要求? |
||||
专业名称及研究方向 |
学历 |
专业技能 |
岗位说明 |
|||
运行监控室 |
网络安全 |
网络技术与信息处理、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
1.熟悉TCP/IP协议、路由、交换技术; |
1.关注国内外网络安全相关技术发展,跟踪了解相关系统建设情况及技术进展; |
|
高性能 计算室 |
并行计算,异构计算机先进计算 |
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及应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软件、软件工程、应用数学、计算数学 |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
1.熟悉Unix/Linux操作系统,熟悉并行计算理论和算法,了解并行开发环境,了解CUDA/OpenCL、OpenMP、MPI等并行编程库或者具备C、shell、Fortran、Java等基础语言的编程能力; |
1.数值预报模式系统的并行优化; |
|
资料服务室 |
数据应用研发 |
大气科学、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气象学、气候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
1.至少精通1门计算机高级编程语言; |
1.关注国内外、部门和行业气象相关领域数据资源、信息技术、应用服务等发展现状及前沿动态; |
|
气象数据 研究室 |
全球大气再分析 |
大气科学、气象学、气候学、计算数学、全球环境变化 |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
1.具有数值模式或同化系统运行经验; |
负责全球数值模式与同化系统运行、优化,全球观测资料同化应用,以及再分析数据集检验评估。 |
|
多源数据融合 |
大气科学、气象学、气候学、计算数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
1.具有数值模式或同化系统运行经验; |
负责大气驱动场、土壤温湿度、洋面温度、洋面风、三维云、降水等融合产品研制,以及在智能网格预报中的应用评估。 |
||
气象资料质量控制与产品研发 |
大气科学、气象学、气候学、应用数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全球环境变化 |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
1.具有扎实的数理统计基础; |
负责气象观测资料质量控制、评估分析和偏差订正技术攻关,以及基础数据和均一化数据产品研发。 |
||
电子政务处 |
政务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 |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与信息管理、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 |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
1.熟练掌握对Linux操作系统的使用和应用开发; |
1.承担气象政务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和研发工作; |
|
系统工程室 |
数据多维可视化应用研发 |
大气科学、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气象学、气候学、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系统结构 |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
1.熟悉Linux操作系统,可编写shell脚本; |
基于现有的可视化平台,设计气象数据和气象监视数据的可视化应用,通过web前端技术,开发监视信息的个性化展示组件。 |
|
大数据应用 |
计算机软件、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及应用、计算机与信息管理、软件工程、信息工程、电子工程与计算机应用、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与科学技术 |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
1.具有较完整的软件知识体系结构(操作系统、软件工程、数据库系统、网络); |
1.根据气象行业特点,采用大数据技术对气象数据进行快速加工、高效存储和多维分析,为气象预报和服务业务的大数据应用提供支撑; |
||
机器学习、人工智能 |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及应用、计算机与信息管理 |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
1.熟练掌握Python、Java等常用计算机语言; |
1.参与建设气象行业的机器学习支撑平台; |
||
软件深度测试 |
计算机软件 |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
1.具有较完整的软件知识体系结构(操作系统、软件工程、数据库系统、网络); |
负责采用规范的软件测试方法和测试流程对应用软件进行测试,保证软件质量。 |
?
二、应聘基本条件和报名方式
(一)毕业生应聘基本条件
1. 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无不良记录;
3.具备良好的敬业精神、团队协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4.具有较强的学习、创新意识;
5.身心健康;
6.国内普通高等院校应届硕士及以上学历毕业生,毕业报到时需同时具备毕业证、学位证和就业报到证;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海外留学归国人员,需取得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以及就业报到证。
(二)报名方式
1.应聘毕业生请登陆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中国气象数据网)网站(da***:90[点击查看]),注册登陆并在线填写简历,限申报1个职位。
2.应聘毕业生登陆气象人才招聘网站(ww***:81[点击查看]),在左侧“直属单位”列表中选择“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注册登录后在线填写简历。
3.以上两种报名方式只需选择一种即可,无需重复填报。简历接收截止时间:2019年11月30日。
4.简历填报注意事项:
(1)简历中填报的专业需与毕业证书保持一致。
(2)简历中需填写英语四六级的成绩或其他能证明英语水平的考试成绩。
(三)联系方式:
1.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46号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人事处(邮编:100081)
2.电子邮箱:xxzxrsc@(接受咨询,不接收简历)
3.联系电话:010-68407981 周老师
三、招聘办法、程序及时间安排
(一)招聘办法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2020年公开招聘面向全日制普通应届高校毕业生,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贯彻“公开招聘,平等竞争,严格考核,择优录用”的方针,采取考试、考察的方法,补充岗位急需、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二)招聘程序及时间安排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2020年公开招聘毕业生按照下列程序进行:
1. 发布招聘公告
在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中国气象局人才交流中心网站和全国各大高校就业网发布招聘公告。
2.报名与资格审查
符合条件的应届毕业生登陆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中国气象数据网)网站或气象人才招聘网站在线填写简历,并提供相关材料配合资格条件审查。
3.考试
考试采取笔试和面试等方式进行。考试主要测试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考试人员名单将在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等网站公布。
4.考察和体检
根据考试成绩确定考察对象,考察内容包括思想政治表现、道德品质、综合素质、学业成绩、研究论文、社会实践等情况。组织拟接收毕业生进行体检,体检项目和标准参照现行的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确定。
?5.公示和聘用
在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等网站向社会公示拟聘人员信息,公示时间不少于7个工作日。根据公示结果,确定正式录用人员,并签订就业协议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19年1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