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应届生求职网-中国领先的大学生求职网站

[江西]江西省气象部门

(全职,发布于2020-06-16) 相关搜索
说明:

此信息由江西理工大学审核并发布(查看原发布网址),应届生求职网转载该信息只是出于传递更多就业招聘信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目的。如您对此转载信息有疑义,请与原信息发布者江西理工大学核实,并请同时联系本站处理该转载信息。

江西省气象部门2020年气象事业单位(第二批)公开招聘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补充公告

2020年6月16日  

为适应江西气象事业发展的需要,江西省气象局已于5月22日发布了《江西省气象部门2020年国家气象事业单位(第二批)公开招聘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公告》、《江西省地方气象系统公开招聘(第二批)工作人员公告》,根据近期岗位报名情况,现将部分空缺岗位和报名人数偏少的岗位予以公布,并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国家气象编制报名空缺或人数偏少的岗位(对原报名截止时间进行调整,延长至6月17日17:00结束,其他未在本次公布的原有岗位报名时间已截止)

序号

具体用人单位

单位层级

拟安排岗位

岗位性质

专业

学历

需求数

备注

1

江西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省级

气象科技服务及研究

服务、科研

大气科学、应用气象学

博士研究生

1

直接面试

2

江西省气候中心

省级

气候业务

科研

气候学、生态学、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

博士研究生

1

直接面试

3

莲花县气象局

县级

综合业务

服务

气象类

本科及以上

1

直接面试

4

上高县气象局

县级

综合业务

业务

气象类

本科及以上

1

直接面试

5

信丰县气象局

县级

综合业务

业务

气象类

本科及以上

1

直接面试

6

会昌县气象局

县级

综合业务

业务

气象类

本科及以上

1

直接面试

7

吉安县气象局

县级

综合业务

业务

气象类

本科及以上

1

直接面试

8

安福县气象局

县级

综合业务

服务

气象类

本科及以上

1

直接面试

9

井冈山市气象局

县级

综合业务

业务

气象类

本科及以上

1

直接面试

10

遂川县气象局

县级

综合业务

业务

气象类

本科及以上

1

直接面试

11

新干县气象局

县级

综合业务

业务

气象类

本科及以上

1

直接面试

12

铅山县气象局

县级

综合业务

业务

气象类

本科及以上

1

直接面试

13

南丰县气象局

县级

综合业务

业务

气象类

本科及以上

1

直接面试

14

定南县气象局

县级

综合业务

业务

气象类、气象相关类

本科及以上

1

笔试 面试

二、地方气象编制报名人数空缺或偏少的岗位(对原报名截止时间进行调整,延长至6月17日17:00结束,未在本次公布的原有岗位报名时间已截止)

序号

具体用人单位

单位层级

拟安排岗位

岗位性质

专业

学历

需求数

备注

1

江西省农业气象中心

省级

农业气象业务

业务

农业气象学、应用气象学

博士研究生

1

直接面试

2

瑞昌市人工影响天气领导小组办公室

县级

人影

业务

气象类

本科及以上

1

直接面试

3

湖口县人工影响天气领导小组办公室

县级

人影

业务

气象类

本科及以上

1

直接面试

4

新干县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

县级

综合业务

业务

气象类

本科及以上

1

直接面试

5

新干县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县级

综合业务

业务

气象类

本科及以上

1

直接面试

6

泰和县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县级

人影

业务

气象类

本科及以上

1

直接面试

7

万安县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县级

人影

业务

气象类

本科及以上

1

直接面试

8

万安县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县级

人影

业务

气象类

本科及以上

1

直接面试

9

广昌县气象灾害防御办公室

县级

综合业务

业务

气象类

本科及以上

1

直接面试

10

上饶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市级

人影

业务

气象类

本科及以上

1

直接面试

11

庐山市人工影响天气领导小组办公室

县级

人影

业务

气象类

本科及以上

1

直接面试

12

都昌县人工影响天气领导小组办公室

县级

人影

业务

气象类,气象相关类

本科及以上

1

笔试 面试

13

万载县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县级

预警中心

业务

气象相关类

本科及以上

1

笔试 面试

14

峡江县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县级

人影

业务

大气科学、环境科学

本科及以上

1

笔试 面试

三、应聘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遵纪守法,品行端正,没有违法犯罪记录;

(二)具有岗位所需的学历和专业条件,符合招聘计划的要求;

(三) 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含择业期内未落实工作单位的高校毕业生(即国家统一招生的普通高校毕业生离校时和在国家规定的2年择业期内未落实工作单位,户口、档案、组织关系仍保留在原毕业学校或保留在各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各级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和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毕业生)国(境)外留学毕业生应取得国家教育部国外学历学位认证;

(四)因此次招聘时间较晚,建议2018年高校毕业生慎重报考,报考前需与有关部门确认,7月份可以履行报到程序,2018年已就业学生需确定可以履行改派程序,避免后续笔试面试通过后不符合聘用条件(考生需凭报到证、学历学位证书办理相关聘用手续)。

(五)具有正常履行岗位职责的身体条件;

(六)符合岗位所需的其他条件。

四、招聘程序

博士研究生、气象类专业本科及以上岗位采取直接面试的考试方式;非气象类专业及气象类专业和非气象类专业混合填报的岗位采取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考试方式。符合条件的应聘者只能报考1个岗位。应聘人员应对自己所填写的表格内容和相关材料负责,所填信息如有虚假,一经发现立即取消其应聘资格。

1、报名方式

报名方式:1.报名方式采用网络报名。报名地址:气象人才招聘网(zp***.cn[点击查看])。符合条件的应聘者请登录气象人才招聘网,

2.考试

气象类专业本科及以上毕业生岗位采用直接面试的方式。其他专业类岗位(含气象类与其它专业混合岗位)采取笔试与面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笔试与面试成绩各占50%,笔试主要测试考生的综合基础知识和气象相关法律法规知识。

面试采取结构化面试方式进行。根据笔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按招聘岗位1:3的比例确定入围面试人员,不足1:3的,按照实际人员比例确定。面试主要考察考生分析、沟通、应变、语言表达能力等。入围考生面试须按规定的时间和地点,持相关材料原件和复印件进行现场资格复审。

具体笔试、面试安排另行在江西气象网公告。

3.体检、考察和公示

(一)根据笔试、面试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按岗位招聘人数1:1(笔试和面试总成绩相同时,按照面试成绩排名确定)的比例确定体检人员,体检标准参照《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

(二)因体检、考察不合格,或考生自动放弃产生的岗位空缺,按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等额替补。

(三)体检、考察合格、7天公示期满无异议的,按照规定程序向上级相关部门报备后,办理聘用手续。

4.聘用、待遇

国编地编岗位均为事业编制,经考试合格、体检合格,考察通过,公示无异议并按程序报批后,办理相关聘用手续,考生凭报到证、学历学位证书办理相关聘用手续(2020年毕业生需在2020年7月31日前取得学历学位证书,否则不予聘用。受疫情影响需延期毕业的,按教育部门有关规定执行)。享受国家规定的工资福利待遇。

五、其他事宜

(一)笔试拟于2020年6月下旬前后开展,具体安排在江西气象网另行公告,届时将在南昌设立考点,具体有关笔试、面试、体检等事项届时请登陆江西省气象网查询。

(二)面试原则上采取现场面试方式进行,根据疫情防控情况,视情个别进行调整。现场面试地点安排在南昌。                      

(三)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江西省气象局人事处

联系人:罗老师      

咨询电话:0791-88699863

气象人才网:ww***.cn[点击查看]

江西气象网:jx***.cn[点击查看]

热诚欢迎有志于江西气象事业的同学踊跃报名!

附件:1.气象部门人员招录相关专业目录

江西省气象局

                                  2020年6月15日


附件1


 

    气象部门人员招录相关专业目录(2020 年版)


 

专业类别

包含专业

备注


大气科学,大气科学(大气物理,大气科学大气探测,大气科学(大



气环境,大气科学水文气象,大气科学海洋气象,大气科学(气



,大气科学物理海洋学,应用气象学,应用气象学 公共气象服

本科


,雷电科学与技术,大气科学(中外合作办学,电子信息工程(气



象探测)



气象学,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大气科学,应用气象学,雷电科学与


 

 

气象类

技术,气候系统与气候变化,气候学,地球流体力学(大气科学类,大气遥感与大气探测,3S 集成与气象应用,空间天气学,海洋气象学,气

象信息技术,环境气象,农业气象学,地表圈层与过程(大气科学类



气候变化风险管理(大气科学类,气候变化与环境生态学(大气科学类



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气象防灾减灾、气候与气候变化、公共气象服务、

研究生


气象资源与社会发展等气象专业方向,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大气探测



技术与应用、人工影响天气技术与应用、雷电科学与技术、气象灾害防



御与风险评估、农业气象服务、气象综合业务保障与发展、气象信息服



务与管理等气象专业方向,农业管理(公共气象服务管理等气象专业方



,气象灾害监测与预警,气象探测技术,气候与大气环境



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环境生态工程,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地理科学,



地理信息科学,地球物理学,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空间科学与技术,



遥感科学与技术,安全工程(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海洋科学,海洋技术,

本科


生态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农学,植物保护,农业资源与环境,林学,



草业科学



环境科学,环境工程,资源环境科学,水文学及水资源,物理海洋学,



生态学,全球环境变化,自然灾害学,自然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



系统,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


气象相关类

统,空间物理学,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地球与空间探测技术,地球动



力学,地学信息系统,海洋地理学,海洋地球物理学,海洋物理,环境



地理信息系统,环境生态学,环境遥感,环境灾害学,空间环境,空间



环境科学与技术,空间探测与信息处理技术,农业生态学,农业生态与

研究生


气候变化,水文地质学,水文气候学,遥感技术与应用,遥感信息科学



与技术,资源与环境,资源环境与信息技术,资源环境与遥感信息,资



源与环境保护,资源与环境遥感,地质工程大气科学与环境方向,自



然资源学,环境地理学,气候变化科学与政策,农业管理(防灾减灾与



应急管理方向,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植物保护,农业资源利用,农业



遥感与信息技术,草业科学



专业类别

包含专业

备注

 

 

 

 

 

 

 

 

 

 

 

信息技术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信息工程,软件工程,网络工程,信息安全,信息资源管理,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电磁场与无线技术

 

 

本科

 

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技术, 电子与通信工程,软件科学,软件工程,通信与信息系统,模式识别智能系统,计算机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信号与信息处理,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大数据科学与技术, 高性能计算,计算机控制技术,计算机控制系统,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计算科学,计算信号处理与智能系统,空间数据处理技术与应用, 空间信息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技术,软件工程技术与服务,软件工程理论与方法,软件科学与技术,通信系统与信息安全,通信与信息处理, 图像处理与科学可视化,图像处理与智能系统,网络与信息安全,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信息安全处理与技术,信息处理与控制,信息计算技术,信息与计算科学,遥测与信息网络,遥感信息科学与技术,云计算理论与应用,智能计算与系统,智能监测与控制,智能控制与信息系统, 智能信息处理技术,智能信息技术,图像科学与工程

 

 

 

 

 

 

 

 

研究生

 

 

财务会计类

会计学,财务管理,财政学,审计学

本科

会计学,会计,财务管理,财政学,会计与金融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 财务会计,审计学,审计

 

研究生

 

 

 

 

综合管理类

管理科学,行政管理,秘书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程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档案学,汉语言文学,新闻学,传播学,新闻传播学,编辑出版学,政治学与行政学,哲学,科

学社会主义,法学

 

 

本科

管理科学,行政管理,秘书学,工程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新闻学,传播学,新闻与传播,档案学,编辑出版学,管理哲学,政治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共党史,科学社会主义,法学理论,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法律硕士

 

 

研究生

 

说明:

1.本目录根据气象部门主要岗位对专业的需求,参照公务员考录、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对专业的有关要求和教育主管部门学科专业设置进行编制。

2.表中的“专业类别”,是指根据气象部门主要岗位特点对各学历层次所需专业的归类, 不是教育主管部门规定的专业类或一级学科。气象部门各单位发布的招录计划中,所列的“专业类别”需求,仅包含表中该类别所列的专业。

3.表中的“包含专业”,是《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以及高等院校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自主设置的研究生培养二级学科专业中包含的与气象部门主要岗位相匹配的本科和研究生专业,以及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目录中包含的气象类专业(专科层次

4.专业名称后面括号中的文字为该专业的下设专业方向或该专业所属的教育主管部门规定的专业类(或一级学科等,符合该条件的专业或专业方向方可按所列专业类别招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