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信息由华中科技大学审核并发布(查看原发布网址),应届生求职网转载该信息只是出于传递更多就业招聘信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目的。如您对此转载信息有疑义,请与原信息发布者华中科技大学核实,并请同时联系本站处理该转载信息。
行政区划:- 经济类型:-
单位性质:- 单位行业:-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博士后招聘启事
医院简介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是我国第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防盲治盲于一体的现代化多功能眼科中心,历经近 50 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国内领先、世界知名的眼科中心,是我国首批眼科学国家重点学科、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依托单位。中山眼科中心下设的眼科医院是我国首家眼科三级甲等医院,也是我国首批眼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连续六年蝉联39健康年度总评榜“全国最受欢迎眼科专科医院”。平台曾获11项国家级科研成果奖,连续十年蝉联中国医院最佳专科声誉排行榜眼科第一,连续六届获得中国医院科技影响力排行榜第一。2015年中山眼科中心为亚太眼科学会(APAO)总部永久落户地,是迄今医学学科在中国大陆的第一个国家学术组织总部。现有高级职称人员180余人,其中“973计划”首席科学家2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6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名,“****”1人,海外引进高层次人才8名,****引进人才19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3名。引进人才和原有人才形成了强大的国际化领军队伍。
中山眼科中心眼科学学科是我国首批国家重点学科,是我国可招收眼科学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最早的单位之一,是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和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2008年成为全国专科医师准入试点工作的首批试点医院,且是唯一入选的眼科专科医院。博士生导师79名,硕士生导师57名。中心眼科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设置有白内障、青光眼、角膜病、眼底病治疗中心、眼眶病与眼肿瘤、眼整形、眼外伤、激光近视眼治疗、斜视与弱视、屈光科、神经眼科、黄斑病、葡萄膜炎、小儿遗传眼病、结膜病与干眼病专科、预防眼科等眼科临床亚专科,其中,角膜病专科、青光眼专科、白内障专科是广东省医学重点专科。中心在角膜病与眼表疾病、白内障、青光眼和视网膜玻璃体疾病的诊断和手术治疗、激光近视眼矫正手术、角膜形态学、葡萄膜视网膜炎发病机制系列研究等领域居国内领先地位,部分领域达国际先进水平。
近5年来,医院获得各级各类科研项目400余项,其中科技部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0余项;以第一署名单位的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JAMA、Lancet、Nature Methods、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Nature Communications、Lancet Global Health等科学医学杂志和Ophthalmology、JAMA Ophthalmology、LOVS等眼科杂志上近千篇。
博士后招生简介
一、招聘条件
1、在国内外知名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三年,品学兼优,身体健康,年龄在35周岁以下;
2、能够保证在站期间全职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3、进站研究计划需与合作导师的科研课题或研究专长相关。
4、申请人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著影响因子3.0以上的论著1篇(或者SCI影响因子1.0以上2篇);或者专业一、二区期刊1篇或三区以上期刊2篇。
5、了解本学科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扎实的相关专业基础理论和科学研究背景;
6、具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
7、具有良好的英文阅读与听说能力、在读博期间工作成绩突出;
二、待遇
医院和相关科室为博士后提供良好的指导和科研环境以及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
1. 税前基本年薪30万左右
2. 五险一金齐全
3. 在站期间主持国家级基金、考核优秀均有高额奖励。
4. 吸引知名高校优秀博士毕业生来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对于在US news、QS、TIMES等世界大学排行榜排名前100的国外高校获得博士学位的优秀毕业生另提供津贴10万元/年,上述大学排行榜排名前150的大陆高校优秀博士毕业生另提供津贴5-10万元/年。
三、申请流程及所需材料
四、导师介绍 (排名不分先后)
博士后导师一览表(官方) | ||
序号 | 导师姓名 | 研究方向(拟研究课题) |
1 | 刘奕志 | 1.眼组织发育与干细胞调控机制 |
2 | 卓业鸿 | 青光眼及其他神经退行性眼病的发病机制、防治策略;近视发生机制、防治策略;低视力、低视力视觉康复等。团队注重科研、教学、人才培养和科研成果转化的有机结合 |
3 | 袁进 | 1.虚拟现实与视觉健康研究 |
4 | 林浩添 | 1.人工智能在眼及相关全身疾病中的研发、应用 |
5 | 李旭日 | 血管生物学 |
6 | 向孟清 | 1. 视网膜发育与再生的分子调控机制 |
7 | 陈伟蓉 | 1、先天性白内障发病机制及诊断治疗相关研究 |
8 | 张清炯 | 眼遗传病致病基因、发病机制、基因治疗等研究 |
9 | 谢志 | 1.单细胞测序分析;第三代测序基因组学研究;基因表达调控研究 |
10 | 魏来 | 关注人类疾病中host-microbe的相互作用。利用细胞及分子免疫学、计算生物学方法,结合高通量测序技术和模式动物工具,通过对宏基因组,表观基因组以及代谢组等多种免疫组学研究探索免疫病的病因、诊断、和个性化治疗方法 |
11 | 杨华胜 | 1.甲状腺相关眼病的发病机制研究 |
12 | 周世有 | 环境信息通过眼表传递给泪液分泌单元感知的机制研究 |
13 | 王智崇 | 1.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角膜再生性材料制备暨有序组装关键技术与产品研发 |
14 | 曾骏文 | 近视防控及儿童视觉重建相关临床与基础研究 |
15 | 梁丹 | 本实验室主要从事眼免疫与葡萄膜炎方面的工作,研究领域专注于葡萄膜炎、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炎性假瘤等自身免疫性眼病的发生机制研究及诊治手段探索 |
16 | 余克明 | 探讨LASIK术后干眼形成的分子机制 |
17 | 梁凌毅 | 1. 角膜眼表免疫性疾病(尤其是移植物抗宿主病)的机制和转化研究 |
18 | 卢蓉 | 1. 视网膜母细胞瘤肿瘤干细胞的系列研究 |
19 | 庄菁 | 探讨小胶质细胞分泌的外泌体促进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及其分子机制。 |
20 | 黄文勇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多基因联合预测模型的建立及血浆circRNA动态影响的机制研究 |
21 | 杨晓 | 近视防控及儿童视觉重建相关临床与基础研究 |
22 | 钟秀风 | 以多能干细胞-类视网膜器官为模型研究人视网膜发育和疾病的机制与防治措施。研究手段包括体细胞重编程,干细胞与发育生物学,基因编辑,基因组/蛋白组学,组织工程与材料,视网膜细胞移植及***眼成像等先进技术 |
23 | 迟玮 | 炎症小体在视网膜疾病和眼表疾病的作用机制、自身性免疫眼病的发病机制和研究 |
24 | 陈舒怡 | 1. 斑马鱼视网膜为模型研究视网膜发育调控机制 |
25 | 胡友金 | 1. 单细胞多维组学测序方法及人工智能分析方法的开发 |
26 | 范志刚 | 1、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致病基因寻找及临床分层诊断研究 |
27 | 苏文如 | 结合临床样本和动物模型,利用“单细胞”技术探索自身免疫性疾病(葡萄膜炎)的临床免疫学特征和发病机制 |
28 | 赵凌 | 1.致盲眼病及衰老遗传机制 |
29 | 刘春巧 | 1.视网膜再生研究:1)视网膜的再生:探讨通过对视网膜胶质细胞的分子操作手段,实现视网膜原位再生机理及可行性 |
30 | 刘胜 | 运用膜片钳单细胞测序技术解析视神经微环路 |
31 | 何明光 | 同卵双生子的生物学差异:基于深度、多维、纵向、动态数据的研究 |
32 | 罗莉霞 | 1.晶状体发育与再生的分子调控机制研究 |
33 | 李万程 | 1.蛋白质SUMO化对转录因子Pax6及其它转录因子功能的调控机制 |
34 | 张秀兰 | 1.青光眼影像学研究 |
35 | 丁小燕 | 1. 儿童眼底病(特别是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研究 |
36 | 柳夏林 | 1. 干细胞及其外泌体与神经功能修复研究 |
联系人:黄老师、梁老师
电话:(020)66618946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金穗路7号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人才工作办公室
中心官网:ww***com[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