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信息由南京工程学院-宣讲会审核并发布(查看原发布网址),应届生求职网转载该信息只是出于传递更多就业招聘信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目的。如您对此转载信息有疑义,请与原信息发布者南京工程学院-宣讲会核实,并请同时联系本站处理该转载信息。
江苏力德尔电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是一家专注于电子产品柔性线路板(FPC)所需加工设备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科技企业,主要应用终端领域覆盖手机、平板电脑、智能可穿戴设备等消费电子领域及汽车电子等领域。
公司以现代化的制造平台,提供FPC自动折弯机、电测上料机、全自动伺服冲床、FPC智能撕膜、贴膜设备及全自动FPC手机组装设备、AVI检测设备和SMT后段全自动线体等智能装备。
公司致力于制造自动化不断创新,将制造自动化扩展到柔性化、智能化和高度集成化,已成为FPC柔性电子线路板行业后制程无人化生产线开发的领先企业
需求职位:
电气工程师
1、根据项目需求完成电气系统方案设计,电气元器件选型,编制BOM和报价单;
2、负责电气原理图、布局图、控制柜及内部电气布局图的设计和绘制;
3、负责程序设计,包括PLC、HMI、机械手、运动控制器等;
4、负责项目出厂调试及现场调试任务;
5、负责项目中电气系统技术文档的编制、更新及归档等;
6、出差调试,现场完成客户的改进需求;
7、完成公司安排的其他工作。
1.电气、自动化、计算机相关专业,机器视觉相关专业优先录取。
2.本科学历,条件优秀的应届生亦可。
3.愿意从事机器视觉应用方向的工作。
4.掌握PLC的相关基础知识,掌握基础的软件编程相关知识。
5.熟悉图像处理及机器视觉的基础理论和算法知识
6.做事严谨踏实,责任心强,善于学习总结,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协调能力
机械设计工程师
1、独立完成非标设备的结构设计;
2、对所设计的设备进行调试;
3、对项目进行跟踪,协助售后人员完成设备的后续问题;
任职资格:
1、对一般加工工艺(磨床、铣床、CNC、线切割)熟悉;
2、机械设计相关专业,大学本科以上学历;
3、年龄在25-35周岁;
4、能服从上级安排计工
3、电子工程师
软件工程师
1.熟悉C、C 、C#中的一种语言;
2.负责公司产品和软件的开发及维护;
3.能够使用VS2015调试源代码及测试功能;
4.熟悉Oracle、SQL Server、MySQL数据库查询语句;
5.具有良好的代码规范和文档编写能力,负责编写技术文档;
6.具有出色的沟通能力,负责对接客户需求并解决遇到的技术问题;
任职资格:
1、本科及以上;
2、电子行业程序开发,计算机相关类工作经验三年及以上;
3、C#,WPF,Labview,MySQL信号采集卡使用,数据库使用,运动控制板卡使用
电子工程师
1、负责与客户沟通项目相关的测试要求,收集客户端的参数;
2、完成客户的方案说明以及文档说明;
3、根据客户需求完成设计测试电路,项目相关BOM整理;
4、在合理时间内完成电路Layout,整理PCB外发制作工艺说明。
5、独立完成PCB焊接,焊接无空焊虚焊等不良,根据参数能够自主修改电路;
6、完成主管安排的项目设计,电路设计,PCB绘制,程序调试。
7、能够服从安排前往客户端处理异常,并且能够准确快速的处理问题或者反馈;
8、能够调试治具,独立完成参数的修改,解决和记录调试过程中的异常;
任职资格:
1、本科及以上学历,电子设计等相关专业,
2、能够独立设计测绘电路,编写单片机项目程序,看懂电路并且能够理解,会编写上位机程序;
3、熟悉电子电路,数字电子电路,熟悉C语言,C#、C 、Labview,单片机开发,STM32开发,信号处理分析,Prote199SE ,PADS以及各类通讯协议应用。
4、沟通能力、抗压能力较强
宣讲会时间:11.12号下午14:00-16:00
简历投递:1.现场投递2、邮箱:HR@3、微信(18951305035)
江苏力德尔电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5月20日,公司位于江苏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电子工业园区内现有65000平方米的标准研发和生产基地。公司现有员工608名,其中120名为专业技术和高级管理人员(大专及本科)。公司主要从事现代电子产品加工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现有研发人员50名。主要产品有:自动FPC曲折、电测上料机,全自动伺服冲床,SMT后段全自动线体,智能撕膜、贴膜设备,全自动FPC手机组装设备。公司产品的拥有核心技术,已申请发明专利50件。
公司是南通开发区智能制造主导产业的代表性企业,项目从事研发、生产、销售智能成套生产设备(电子信息零部件自动化生产设备)、AGV(自动导引运输车)智能机器人设备等产品,全球知名手机品牌企业。
公司未来五年主要不断向智能高端制造领域进军、网络数字化工厂实现,AGV机器人项目研发、应用,由智能机器和专业工程师共同组成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在制造过程中能进行智能活动,诸如分析、推理、判断、构思和决策等。通过人与智能机器的合作共事,去扩大、延伸和部分地取代人类在制造过程中的脑力劳动。把制造自动化的概念更新,扩展到柔性化、智能化和高度集成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