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简介
西京医院位于古城西安市区,交通便利,环境优雅。医院前身系西北军区第二陆军医院。1954年第五军医大学与第四军医大学合并,成为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984年对外始称“西京医院”。经过50余年的建设,西京医院已经发展成为一所学科专业齐全、医疗技术精湛、师资力量雄厚、科研实力强劲的融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综合性医院。1993年被评为三级甲等医院。
医院占地28 .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4万平方米,全院设有16个教研室,45个专业科室,其中有3个国家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岗位学科,4个全军医学“重中之重”建设学科,6个国家级重点学科,8个全军医学专科中心,8个全军医学专科研究所,全军医学专科中心、专科研究所和“重中之重”建设学科的数量位居全军同类医院前列。
医院拥有精良的医疗设备,核磁、多排CT、医用直线加速器、手术导航系统、电子束成像扫描系统(EBT),三维适形、调强放疗系统等高精尖设备,设备总值达6亿元。同时,医院还不断加大投资,用于改善就医环境,提高服务水平。在日益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它以雄厚的实力、齐全的设施、一流的服务赢得了广大军民的赞誉,成为一所国内外知名的现代化综合性医院,并先后获得全国百佳医院、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全国拥政爱民模范单位等多项殊荣。
[医疗工作] 西京医院是西北地区疑难和重危疾病的诊疗中心,目前展开床位近2500张,设32个临床科室,11个医技科室,现有专业技术人员2000余人,高级职称的临床专家近400人。2005年门诊量123万人,收容4.5万人,治愈好转率98.29%,平均住院日11.82天,床位使用率101.08%,连续10余年,各项医疗数量、质量、效率指标均保持持续上升的强劲势头。
西京医院合院以来,始终贯彻“质量是生存基础,创新是发展源泉”的建设理念,全体医护人员在不断加强基础医疗质量建设的同时,勇于创新,开拓进取,50年代开展经小脑幕上入路切除晚期听神经瘤获得成功; 1958年在著名心脏外科专家苏鸿熙教授带领下完成的国内首例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闯过了我国心脏疾病手术治疗的禁区;60年代,成功救治一名烧伤面积96%、三度烧伤68%的危重病人;80年代,在著名骨科专家陆裕朴教授指导下,获得世界首例10指完全断离再植手术成功,享誉国内外;90年代,国内首例血缘关系者***肝部分移植手术及国内首例***小肠移植手术成功,标志着我国器官移植手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994年技术含量极高的重组合异种骨问世,轰动国内外;进入2000年,又成功地实施了西北地区首例心脏移植手术;2001年,皮肤科成功发现“外伤后细菌性致死性肉芽肿”成为国内皮肤病领域发现并命名的第一种新疾病;2005年成功开展亚洲第二例肝、胰、肾及部分十二指肠的多器官联合移植术及海拔3700米高原缺氧环境下背驼式肝移植。
医院在积极开展临床高新技术的同时,也积极引进国际先进的诊疗技术,免疫PCR技术的率先开展、首例心脏介入治疗的成功,均填补了国内空白。经过几代人艰苦奋斗和拼搏,医院形成了一批以“移植、微创和急危病人救治”为主要发展方向,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龙头学科及特色医疗,尤其在急、难、危、重的复杂病人抢救中,形成并显示了多科协作攻关的整体实力和特色优势,为国家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教学工作] 作为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京医院承担着这所中国高等医学教学著名学府的主要临床教学任务,医院设有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点34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点33个,为国家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拥有工程院院士1名,“长江学者”3名,国家杰出青年人才3名,总后“三星”人才10名,博士生导师47人,硕士生导师71人,2005年在读博士生225名,硕士生402名,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6名,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医院设立教学研究专项基金,开设12个研究课题,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
[科研工作] 医院本着“科技兴院”的宗旨,已经培养出一批高水平的科研人才,培育出一批有标志意义的科技成果,科研水平和实力进入中国医学科学的前沿领域。
“八五”以来,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14项,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以上成果88项,国家技术发明奖1项,军队医疗成果一等奖2项;“十五”期间,获省部级以上课题374项,共获资助8206.5万元;2001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居全国医院之首;2005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5项,其中重点项目2项,居全军医院之首;在全国医疗机构国内源期刊论文数量排行榜中,该院2000~2003年连续四年夺冠。
此外,医院还构建内外协作渠道,每年派出近百名优秀中青年科技干部出国进修学习,接待境外来访、进行学术交流的专家学者30余批近70多人。五年来,聘请外籍客座教授16名,举办国际学术会议8次。
西京医院正在以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和一流的质量、一流的技术、一流的服务、一流的设备、一流的环境、一流的管理走向未来!
西京医院2008年度招聘启示
一、 招聘对象:普通高等院校医疗、技术、实验、工程系列相关专业毕业生。
二、 招聘条件:医疗、工程系列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特殊专业或特别优秀者可适当放宽至本科,技术、实验系列为本科以上学历,特别优秀者可放宽至大专,但在临床或其它医务工作中有独特专长的人员可酌情聘用,计算机二级、英语四级,有执业资格证者优先。
三、 招聘程序:
1、 本次招聘以网络发布信息为主,应聘人员请于2007年12月15日之前根据我院招聘需求,自行下载《西京医院应聘人员登记表》,认真填写发送至人力资源部邮箱,我们以收到登记表为准,安排笔试、面试及相关业务考核。应届生面试通过后与医院签订就业协议书,毕业后进入医院住院医师培训基地培训,培训期间不得报考研究生。
注: 附表一:《2008年度科室各系列需求分布表》
附表二:《西京医院应聘人员登记表》
2、 笔试、面试时间:2007年12月中旬左右(具体时间待定);
四、本次招聘具体安排详阅我院网站中招聘专栏:
五、 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西安市长乐西路15号西京医院人力资源部
邮政编码:710032
联 系 人:余老师 陈老师 刘老师 曹老师
联系电话:029-84775055 029-84775054(传真)
邮 箱:ganbuke2@ xjyyyl@
lafel2001@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聘用医务人员 条件及相关待遇
聘用条件 1. 政治条件: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纪守法,自愿到我院从事医务工作; 2. 身体条件:身体健康,外表端庄,精神状态良好,经医院组织体检合格,能适应紧张连续性工作;已在我院工作半年以上的地方人员和本院复员及自主择业干部,聘用时身体情况由科室把关; 3. 专业技术条件:应届毕业生必须持有所学专业的有效证明,其它医疗单位人员,必须经过正规院校培训,持有岗位要求的学历证书、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国家注册的《医师资格证书》、技术员、药剂和工程人员从业许可证或相应的技术等级证书、岗位培训合格证书,具有完成应聘岗位工作所必须的专业技能、文化知识和实际能力; 4. 学历条件:凡新招人员,医生和工程人员必须获得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特殊专业或特别优秀者可适当放宽至本科,医技人员获得本科以上学历,特别优秀者可放宽至大专学历,但在临床或其它医务工作中有独特专长的人员可酌情聘用; 5. 年龄条件:医生初职40岁以下,中职45岁以下,高职灵活掌握,各职务等级最大年龄原则控制在接近离退休年龄3岁以内。
保障与待遇 政治待遇 聘用人员与在职人员享受同等政治待遇,参加所在组织的党、团活动,党内选举,参加医院评先、评优。医院各级党、团组织将有计划地培养发展优秀青年加入党、团组织。 工资福利 1.新聘医疗、护理系列医务人员,必须参加医院规范化培训: a.未考取《资格证》者,培训分两阶段,第一阶段为通科轮转,在此期间,只发放助学金和奖学金, 待取得《资格证》后,考核合格,进入第二阶段培训,发放基本工资和奖金。 b.已取得《资格证》者,直接进入第二阶段培训,签订正式《聘用合同》,合同期内含有试用期,试用期期间只发放试用期工资,不享受其他福利待遇,试用期满发放基本工资和奖金。 2.新聘技术、信息、工程、统计、病理、机关行政等对《资格证》未作严格要求者,一律签订《实习协议》一年,在此期间只发放实习期工资,待实习期满后,转签正式《聘用合同》,发放基本工资和奖金; 3.新聘技术、药剂等系列有《资格证》要求者,签订《实习协议》,发放实习期工资,不享受其他福利待遇; 4.新聘医务人员,试用期内只发试用期工资,不享受其他福利待遇; 5.所有聘用人员,从合同签订之日起,以科室考勤为依据,按月核发基本工资和奖金; 6.各类聘用人员工资的具体标准和发放办法,按院务部制定的《聘用医务人员工资发放暂行办法》执行,聘用人员基本工资发放参照地方事业单位发放标准(医疗系列略高于地方事业单位); 7.奖金发放标准由科室根据聘用人员的实际能力和为医院做贡献的时间自行掌握; 8.特殊专业的拔尖人才聘用金视情况而定。 公休 所有聘用人员均享受国家法定的节假日和工时制度以及正常的婚假和产假等假期,具体时间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有关规定执行。连续病假7天以上至2个月以内,只发基本工资的50%;两个月以上不能坚持正常上班的,视情予以解聘。 住房 聘用部队复员、自主择业干部和地方医护人员的住房及补助办法按院务部规定执行。 个人发展 聘用人员可以担任科室副主任以下领导职务,审批权限按现行科室领导任免权限进行;聘用人员合同期内职级晋升,由地方人才服务中心代评。 社会保障 从签订试用合同之日起,医院依照法律规定,按照地方人事部门规定的单位和个人缴纳比例,为聘用人员缴纳养老、医疗、失业保险金;人事代理费由个人支付。 劳动保护 聘用人员正式上岗后,医院和聘用科室要积极为员工建立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保护员工合法的劳动权益。
所需专业 临床医学、检验、药剂、护理学、医学英语、医师法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