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信息由江西省人事局审核并发布(查看原发布网址),应届生求职网转载该信息只是出于传递更多就业招聘信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目的。如您对此转载信息有疑义,请与原信息发布者江西省人事局核实,并请同时联系本站处理该转载信息。
一、 南昌大学概况 南昌大学是一所由原江西大学、江西工业大学和江西医学院合并组建的综合性大学,是江西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 二、南昌大学2008年人才需求计划 2007.12 单位 招聘条件 人数 学院 系 专业方向 岗位 类别 学历学位职称要求 岗位数 人文 学院 中国语言 文学系 对外汉语 教学 博士 1 14 戏剧影视 教师 博士 1 历史学系 考古学、档案学 教师 博士 2 哲学系 逻辑学或中国哲学、美学、 科学技术哲学 教师 博士 1 新闻与 传播系 广告学 教师 博士或硕士 2 广播电视新闻学 教师 博士或硕士 2 新闻学 教师 博士或硕士 2 现代传媒中心 计算机、新闻、教育技术 实验 教师 硕士 1 影视艺术 中心 广播电视艺术学及相关专业 教师 博士或硕士 2 联系人:叶荷轩 联系电话:(0791)3969350 E-mail:ndlsx@ 外国语 学院 英语语言 文学系 英美文学、翻译学、语言学 教师 博士或硕士 2 15 亚欧语言 文学系 日语、德语、法语、俄语 教师 博士或硕士 5 大学外语 教学部 英语 教师 博士或硕士 8 联系人: 刘志红 联系电话:(0791)3969375 E-mail:wgy@ncu. 艺术 与 设计 学院 音乐系 理论作曲 教师 硕士 1 23 钢琴 教师 硕士 1 声(器)乐艺术指导 教师 硕士 1 长号或圆号、单或双簧管或低音提琴 教师 硕士 2 电子音响工程 教师 硕士 1 艺术设计系 园林景观 教师 硕士 1 平面设计 教师 硕士 1 模特表演、服装设计 教师 硕士 2 工业设计系 工业设计(产品设计、室内设计、包装设计方向) 教师 硕士 4 包装工程 教师 硕士 1 美术系 动画 教师 硕士 3 雕塑 教师 硕士 1 舞蹈与 表演系 古典舞身韵、舞蹈编导、播音主持、表演 教师 硕士 4 联系人:陈灵华 联系电话:(0791)3969403 E-mail:chenlinghua@ 法 学 院 法律学系 行政法学、法学基础理论、中国法律史、外国法制史、刑法学(犯罪学)、民商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国际法(国际环境法) 教师 博士或副教授以上 4 11 公共 管理学系 行政管理、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 教师 博士或副教授以上 2 社会学系 社会学专业 教师 博士 1 社会工作 教师 硕士 1 公共关系学 教师 硕士或副教授以上 1 思想政治教育教学部 史学、哲学、思政教育、科学社会主义 教师 博士 2 联系人:陈亮 联系电话:(0791)3969435 E-mail:lawschool@ 经济 与 管理 学院 经济学系 金融 教师 博士或硕士 2 10 国际经济与 贸易系 国际经济 教师 博士 1 工商管理系 物流管理 教师 博士或硕士 1 工业工程或相关专业 教师 博士 1 旅游管理系 旅游管理 教师 博士 1 会计系 会计 教师 博士或硕士 4 联系人:程胜林 联系电话:(0791)3969463 E-mail:hnlhnl@ 理 学 院 数学系 基础数学、应用数学、计算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运筹学与控制论 教师 博士或教授 6 14 物理系 光学、光学工程、微电子 教师 博士、学科带头人(团队优先) 3 化学系 电化学 教师 博士 1 管理科学与工程系 管理科学与工程、系统工程 教师 博士 1 基础物理 实验中心 物理、电子 实验 教师 博士或硕士 2 基础化学 实验中心 分析化学 实验 教师 博士或硕士 1 联系人:谈振兴 联系电话:(0791)3969282,13970074080 E-mail:slxy@ 生命 科学 学院 生物技术系 植物遗传学 教师 博士 1 9 分子系统学 教师 博士 1 食品科学与工程系 色谱分析、电分析化学、肉制品加工、果蔬加工、乳制品加工、水产品加工、卫生毒理 教师 博士 3 生物基础 实验中心 动物 实验 博士或硕士 1 教育部生物质转化工程研究中心 生物质能源开发 科研 博士 1 生物质基材料开发 科研 博士 1 生物质转化与食品工程 实验 博士或硕士 1 联系人:叶反帝 联系电话: (0791)3969526 E-mail:fdye@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半导体材料与器件、光伏材料、金属结构材料、磁性材料、电子陶瓷、复合材料 教师 博士 6 10 高分子材料 教师 博士 2 材料与工艺有限元计算模拟 教师 博士 1 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金属材料 实验 教师 硕士 1 联系人:伍福平 联系电话:(0791)3969329 E-mail:fpwu@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安全工程 教师 博士或硕士 2 10 环境科学与工程 教师 学科带头人 1 化学工程系 制药工程或药物化学 教师 博士 2 化学工程与技术或应用化学 教师 博士 2 化工过程机械 教师 博士 1 精密仪器及机械、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自动化装置 教师 博士或硕士 2 联系人:吴银枝、胡兆吉 联系电话:(0791)3969583 3969582 E-mail:ncuhhxy@ 机电 工程 学院 机械 工程系 机械电子工程、精密仪器 教研 博士 1 6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教研 博士 1 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 教师 博士 1 机械设计及理论(表面工程与摩擦学、工程图学) 教师 博士 1 车辆工程 教师 博士或 副教授以上 1 动力 工程系 热能与动力工程、内燃机、制冷与空调技术 教师 博士或硕士 1 联系人: 王美艳 联系电话:(0791)3969625 E-mail:jdgcxysub@ 建筑 工程 学院 建筑学系 建筑学(建筑物理) 教师 博士或硕士 2 11 城市规划 教师 博士或硕士 2 土木 工程系 土木工程 教师 博士 2 工程管理 教师 博士 1 水利 工程系 水工结构、市政工程 教师 博士 2 工程力学 实验中心 力学 教师 博士 1 力学 实验 教师 博士或硕士 1 联系人:吴彬、宋固全 联系电话:(0791)3969655 3969651 E-mail: tmgcxz@ 信息 工程 学院 电气与自动化工程系 电力系统、电机电器、自动化 教师 博士 3 16 电子信息 工程系 信息与通信工程 教师 博士 2 生物医学工程 教师 博士 1 生物医学工程实验室 实验 教师 硕士 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系统结构 教师 博士 1 游戏设计 教师 硕士 1 信息管理系 情报学、电子商务、物流管理 教师 博士 3 电工电子 实验中心 电子、通信 教师 博士 1 工业自动化 教师 博士 1 电气工程、工业自动化 实验 教师 硕士 1 计算中心 计算机 教师 博士 1 联系人:付广华 联系电话:(0791)3969675 E-mail:xgxy@ 教育 学院 教育系 基础教育、认知心理学、心理测量学 教师 博士 3 6 体育系 体育理论 教师 博士或硕士 2 运动技术学科(国家运动健将,特殊项目国家一级运动员) 教师 硕士 军事教研部 军事学及相关专业 教师 硕士 1 联系人:韩小文 联系电话 :(0791)3969720 E-mail:jyxy@ 软件 学院 软件工程 教师 博士 2 4 软件工程 教师 硕士 1 动漫设计与制作 教师 硕士 1 联系人:熊爱勤 联系电话:(0791)8305687 E-mail:yb@ MPA教育中心 行政管理、公共政策、政治学、经济学、法学 教师 博士或副教授以上 4 4 联系人:乐建辉 联系电话:(0791)8318041 E-mail:ncumpa@ 基础医学院 病理学、病理生理学、法医学、医学寄生虫学、医学微生物学、人体解剖学、医学细胞生物学与医学遗传学 教师 博士 7 7 联系人:祝子瑞 联系电话:13807095084 E-mail:liangsd88@ 公共卫生学院 营养与食品、劳动与环境卫生、卫生统计、流行病 教师 博士 3 3 联系人:刘军 联系电话:(0791)6360579 E-mail:gwliujum@ 护理系 护理学 教师 博士或硕士 1 3 护理学 实验 教师 硕士 2 联系人:肖鲁良 联系电话:(0791)6360530,3827147,13007281459 E-mail:xiaoluliang_111@ 药学系 药剂学、药物分析、药物化学、生药学 教师 博士 3 5 临床药理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理学 教师 博士或硕士 2 联系人:张剑峰 联系电话:(0791)6361839 E-mail:jfzhang_nc@ 实验动物科学部 动物学 实验 教师 博士或硕士 1 1 联系人:许宝华 联系电话:(0791)8602987 E-mail:xubao72@ 医学实验教学部 寄生虫、人体解剖、药学、生物学或医学、生化或检验、 临床专业 实验 博士或硕士 4 4 联系人:郑月慧 联系电话:(0791)3827148,3827051,E-mail:yuehuizheng@ 中德联合研究院 食品工程 科研 海外人才 博士 1 1 联系人:余爱国 联系电话:(0791)8305177 E-mail:yuaiguo@ 江西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 哲学或管理专业 科研 硕士 1 1 联系人:陈建华 联系电话:8305556,13970975238E-mail:cjanhua2002@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发展心理学 教师 博士 1 3 心理测量学、心理健康教育 教师 博士或硕士 2 联系人:陈建华 联系电话:8305556,13970975238 E-mail:cjanhua2002@ 中国中部经济发展中心 区域经济学、生态经济学、人力资源与科研管理 科研 博士 5 5 联系人:张莉、吕晞 联系电话:(0791)8304401,E-mail:zbfzzx@ 图书馆 计算机应用 系统 维护 硕士 1 2 理工学科 查新岗 硕士 1 联系人:徐亨南 联系电话:(0791)3969258,E-mail:xuhengnan@ 附属 中学 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 教师 特级教师或地市级以上学科带头人 2 2 联系人:刘波澜 联系电话:8336151,13970831956 E-mail:bolanliu@ 附属 小学 语文、数学 教师 高级职称 2 2 联系人:付长泉 联系电话:8336151,13970831956 E-mail:ncdxfx8311687@ 三、引进具有博士学位人员待遇: 1、视专业(学科)及立项情况提供科研启动费5-10万元; 2、一次性提供安家费4-5万元; 3、分八年支付住房补贴15-20万元; 4、酌情解决配偶安置问题; 5、材料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临床医学等博士后流动站覆盖学科或专业引进博士须先进流动站工作两年,经考核成绩优良者办理调入手续。 进博士后流动站期间享受有关待遇: 1)、《南昌大学博士后管理工作暂行规定》及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的待遇; 2)、副教授工资、津贴待遇; 3)、出站后调入学校任教者,就高享受进站或出站时学校引进人才待遇; 4)、出站后调入学校任教者,经专家组认定具有相应的任职资格则聘为相应专业技术职务、职称。 6、优先考虑学科领军人才率优秀科研在流动站工作期间享受本校教师同等待遇教学团队加盟我校,不受编制限制,相关条件另行洽谈。 南昌大学人事处 联系人:邢周凌 李爱民 联系电话: (0791)3969074 传真(0791)3969072 E-mail:rscrsk@ 联系地址: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学府大道999号南昌大学人事处 邮编:330031 有关详情请浏览: rs***.cn[点击查看]人事处招聘网 四、报名办法 1、报名时间:2008年1月1日至12月1日。 2、报名地点:人事处或各用人单位。 3、联系电话:见招聘岗位条件表。 4、报名需携带的材料:所有毕业证、学位证原件和复印件,简历等相关材料,应届毕业生需毕业生推荐表原件。 五、考核方法 1、考核方式:采取直接面试考核,择优录取的方式进行招聘,面试内容为相关专业知识。 2、面试时间、地点:由各用人单位通知。 六、体检 1、根据考核面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按岗位招聘人数1:1的比例择优确定体检人员。 2、在我单位指定的校医院体检,体检标准参照《公务员录用体检标准(试行)》(国人部发[2005]1号)执行。 七、录用 经考核、体检合格,公示无异议后,办理相关接收或调入手续。 八、待遇 享受国家规定的工资福利待遇 南昌大学人事处 2008年1月8日 附:南昌大学有关附属单位2008年人才需求计划 单位 招聘条件 需求人数 科室 专业方向 岗位 类别 学历学位职称要求 人数 小计 一附院 妇产科 临床 硕士 3 36 儿科 临床 硕士 2 肾内科、血液科、心身医学科、消化内科、神经内科、肿瘤科、普外科、整形科、器官移植科、急诊内科 临床 博士 10 呼吸内科、干部优质病房、传染科、疼痛科、口腔外科 临床 博士或硕士 5 心胸外科体外循环 医疗 硕士 1 麻醉科 临床 博士或硕士 3 放射科 影像 硕士 1 检验科 检验 博士或硕士 2 病理科 病理 博士或硕士 1 推拿科 推拿 硕士 1 细胞基因诊断试验室 检验 博士或硕士 1 B超室 B超 博士或硕士 2 营养科 营养 硕士 1 计算机中心、软件开发专业 计算机 硕士 1 教学办(教学管理专业) 管理 硕士 1 人事科(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管理 硕士 1 联系人:孙爱华 涂虹 联系电话:(0791)8692596 E-mail:yfyrsk03@ 二 附院 呼吸科、肾内科、内分泌科、神经内科、肝胆外科、血管外科、眼科、胸外科、泌尿外科、耳鼻喉、妇产科、麻醉科、急诊科、超声科 医师 博士 14 34 神经内科、血管外科、耳鼻喉、妇产科、急诊科、检验科、磁共振科 医师 硕士 7 放射科(普放)、核医学科 医师 硕士 4 麻醉科、超声科 医师 硕士 6 药剂科(临床药学) 临床 药师 硕士 2 护理学 护士 硕士 1 联系人:于斌 联系电话:(0791)6298731 E-mail:efyrsk2007@ 四附医院 大外科 脑外科、乳腺外科、耳鼻喉科 医疗 硕士 4 26 脑瘫肢残矫治科 医疗 博士 1 大内科 消化科 医疗 博士 1 肾内科、急诊科、心内科 医疗 硕士 3 辅助科室 功能检查科 医疗 硕士 2 检验科 检验 硕士 1 药剂科 药学 硕士 3 辅助科室 功能检查科 医疗 硕士 2 检验科 检验 硕士 1 药剂科 药学 硕士 3 其他专业 博士 5 联系人:张素华 联系电话:(0791)7021527 E-mail: sfyzhangsh_1467@ 口腔 医院 口腔内科(牙周)、口腔颌面外科、口腔种植科 临床 博士或硕士 3 3 联系人:陈美华 联系电话:(0791)6363795 E-mail:chenmeihuayx@ 抚州医学分院 基础部 基础医学 教学 硕士 1 2 临床部 临床医学 教学 硕士 1 联系人:翁雨昌 联系电话:(0794)8251895 E-mail:Nielihua618@ 鹰潭医院
学校办学始于1940年创建的国立中正大学和1921年创办的江西公立医学专门学校,历经岁月的风雨和历史变迁,虽数易校名,屡迁基址,但薪火相继,开拓进取。1993年,原江西大学、江西工业大学合并组建成立南昌大学,学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1997年,学校被列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04年,教育部和江西省人民政府签署共建南昌大学协议;2005年,南昌大学与江西医学院合并组建新南昌大学,学校的建设、改革与发展从此步入了一个崭新阶段。党和国家领导人、教育部和江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南昌大学的建设与发展,江泽民、李鹏等先后为学校题词;李岚清、曾庆红、吴官正等先后到学校视察指导工作;江西省委省政府大力实施“科教兴赣”战略,把南昌大学作为江西省高等教育的重中之重来抓。
学校位于有着“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和“英雄城”美誉的江南历史文化名城——江西省南昌市。现有前湖、青山湖、东湖、鄱阳湖、抚州5个校区,占地面积8098亩,校舍面积213万平方米。前湖主校区位于南昌市红谷滩新区,是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培养基地;青山湖校区是软件学院、科学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附属中小学以及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和同等学力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培养基地;东湖校区是医学科学研究,医学类研究生教育、本科生(含留学生)高年级教育以及医学继续教育基地;鄱阳湖校区是共青学院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办学基地;抚州校区是专科层次的医学教学及医学高等职业教育基地。学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97亿元,图书馆藏书362万余册,是教育部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华东南地区江西主节点,被全国高校文献保障中心和江西省教育厅确定为江西省高校文献信息服务中心。《南昌大学学报》分文、理、工、医科版,其中文、理科版为中文核心期刊,医科版为中国医学核心期刊;各级各类附属(直属)医院10所,其中国家三级甲等大型综合性医院3所,三级甲等口腔医院1所。
学校是“文理工医渗透、产学研结合”的综合性大学。现拥有文、史、哲、经、管、法、理、工、农、医、教育等11个学科门类的91个本科专业;各类在校生81829人,其中全日制本、专科生69957人,各类研究生8000人,留学生126人,继续教育在校脱产生3746人;现有3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22 个博士学位二级学科授予点,20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175个硕士学位二级学科授权点;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材料加工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临床医学);具有工程硕士(16个工程领域)、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MPA)、临床医学硕士、口腔医学硕士、法律硕士(JM)等专业学位、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15个专业)、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重点学科2个(材料物理与化学、食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食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鄱阳湖生态环境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中心2个(教育部发光材料与器件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生物质转化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食品质量与安全” 创新团队、“半导体照明技术”创新团队),国家级临床药理基地1个,国家干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西分中心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工程力学实验中心),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现代汉语》、《高等数学》),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基因工程》),江西省“十一五”重点学科41个,省级本科品牌专业36个,省级医学领先专业16个。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2413人,外籍教师45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人员1083人(正高职称409人,副高职称674人),约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4.9%;406人具有博士学位,288人正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具有硕士以上学位者1371人,约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6.8%。现有两院院士5人(其中“双聘”院士4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成员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0人,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白求恩奖章”获得者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5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岗位2个,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3人,江西省“井冈学者”特聘教授岗位3个,南昌大学“赣江”特聘教授岗位10个,64人享受国务院、省政府特殊津贴。
近三年来,学校共承担和参与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3项;为地方、企业服务的横向科研项目771项,形成了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共发表学术论文6084篇,被SCI(E)、EI、ISTP、CSSCI收录602篇。南昌大学科技园为国家大学科技园,2005年被确定为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创业项目和创新项目服务机构,2006年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认定为全国大学科技园首家“国家专利技术展示交易中心”,2007年在吉安市设立南昌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生物科技分园。学校先后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在南昌高新开发区成立中兴软件技术(南昌)有限公司,与新加坡新达科技集团在吉安市合作建设新加坡食品医药科技园,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科技支撑。已取得一批标志性、有特色的科技成果:如成功研发“蓝宝石衬底GaN基蓝光材料生产技术”,打破了这一高技术产品完全依赖进口的局面;攻克了世界难题“硅衬底蓝色发光材料生长与器件制造技术”,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被评为863重大成果等等。此外,学校还成立有高等研究院、军工研究院和北京研究院。
豫章故郡,旧邦维新,我们一起见证江西在中部的崛起!
斯文正印,继往开来,我们相与共建昌大在中华之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