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应届生求职网-中国领先的大学生求职网站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全职,发布于2008-11-07) 相关搜索
说明:

此信息由南京大学就业网审核并发布(查看原发布网址),应届生求职网转载该信息只是出于传递更多就业招聘信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目的。如您对此转载信息有疑义,请与原信息发布者南京大学就业网核实,并请同时联系本站处理该转载信息。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09博士后招收
  发布时间:2008-11-7 10:47:59  点击:24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2009年博士后研究人员招收简章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简称遗传发育所)成立于1959年。由原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及石家庄农业现代化研究所三所整合而成。地处北京"奥运公园"旁新的生命科学园区。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5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与"引进国外杰出青年人才"36人,973首席科学家2人,获得3个国家基金委"创新科研群体"和1个中科院"创新团队国际合作伙伴计划"的资助。
  设有遗传学、发育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态学和生物信息学专业硕士、博士学位培养点及生物学博士后流动站。现有博士生导师58人。在读研究生528人(博士生390人)。在站博士后18人。
  研究所拥有植物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分子发育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和河北省节水农业重点实验室;是国家植物基因研究中心(北京)的依托单位。设有多个研究中心和支撑系统。
  研究所以互派学者、合作研究、举办双边研讨、联建实验室和举办国际大会等多种形式与世界许多国家的研究所、大学、公司和国际组织等进行积极务实的国际合作与交流。与北京大学-美国耶鲁大学共建"北大-耶鲁-科学院植物分子遗传学及农业生物技术联合研究中心"、与新加坡淡马锡生命科学院和英国利兹大学分别建立了国际联合实验室。主办第18届国际遗传学大会和第11届国际植物组织培养与生物技术大会等大型国际大会。
  自2001年进入创新以来,研究所在1%人类基因组测序、水稻全基因组"工作框架图"、水稻第4染色体精确测序等方面的重大研究成果分别入选2001和2002年度"世界和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水稻株型发育机理研究被列入2003年度"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李振声院士荣获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另外,在植物功能基因组研究、动物早期发育和克隆,以及保护和利用遗传资源研究等方面也做出了突出成就。先后在Nature, Science, PNAS, Plant Cell, Development等国际一流科学杂志发表论文多篇。
  2001-2007年共发表SCI论文821篇,IF累计2303;发明授权专利81项(含美国专利2项),审定农作物新品种41个,获国家科技奖10项(含国家最高科技奖1项)。在近年中科院"社会可持续发展科技研究"类评估中名列第一;二期创新综合评估被评为优秀类研究所。
    遗传发育所是中国遗传学会的挂靠单位,负责编辑出版《遗传学报》、《遗传》和《中国生态农业学报》。目前《遗传学报》已经更名为《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并和国际著名的Elesver science出版社合作出版。
  遗传发育所重视人才引进与培养,不断凝练科学目标,注重科研体制与管理机制创新,积极与国内外各单元建立友好合作关系,注重创造和谐科研氛围,希望通过5-10年的努力,将研究所建成具有国际影响的植物科学原始性创新研究机构,农作物品种分子设计和水资源高效利用领域的重要研究力量,模式动物发育分子生物学领域独具特色的创新单元;在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和人口健康的研究领域中发挥骨干与引领作用,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贡献。

 一、招收信息

入站
专业

研究领域

合作导师

E-mail

 

 

1

遗传学

水稻重要农艺性状的分子基础研究

薛勇彪

 ybxue@

良好的生物化学和分子

生物学训练和背景

 

2

发育生物学

发育生物学

杨维才

 wcyang@

具有良好的生物化学基

础和蛋白质技术,从事过

蛋白表达、免疫沉淀、酵

母双杂筛选等研究

 

3

遗传学

小麦重要性状的基因定位

张爱民

 amzhang@

具备遗传作图的专门技术

具有科学研究的基本素养。具有合作精神。

 

4

遗传学

小麦高效利用氮的分子机制

李振声

 zsli@

掌握基本的分子生物学技术,有植物生理研究经验者优先考虑

 

5

遗传学

小麦高效利用磷的分子机制

李振声

 zsli@

掌握基本的分子生物学技术,有植物生理研究经验者优先考虑

 

6

遗传学

植物抗逆分子理

李霞

 xli@

分子生物学知识和技术
遗传学,植物生物学,遗传转化经验

 

7

遗传学

植物比较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

陈明生

 mschen@

专业背景不限

 

8

遗传学

植物分子生物学

傅向东

 xdfu@


具有水稻分子生物学基础

 

9

发育生物学

植物发育分子生物学

陈  凡

 fchen@

掌握基本分子生物学技术和独立工作经验

 

10

细胞生物学

植物细胞分子生物学

陈  凡

 fchen@

要求已掌握基本细胞生物学技术和独立工作经验。

 

11

遗传学

植物营养分子生物学

凌宏清

 hqling@


分子生物学研究背景

 

12

遗传学

激素调控水稻生长发育的分子基础

李传友

 cyli@

 与合作导师联系

 

13

遗传学

茉莉酸信号转导

李传友

 cyli@

 与合作导师联系
 

 

14

发育生物学

神经发育与疾病遗传机制

张永清

具有生物学专业背景和较强的中英文水平。

 

15

细胞生物学

细胞凋亡和和相关疾病

许执恒

 zhxu@

具有生物学专业背景和较强的中英文水平。

 

16

遗传学

植物分子生物学

谢旗

 qxie@


掌握基本分子生物学技术和独立工作经验。

 

17

细胞生物学

遗传学

组蛋白修饰调控植物开花、细胞分化和器官形成中的表观遗传机制

鲍时来

slbao@

具有拟南芥突变体遗传操作、分子克隆、蛋白质表达纯化、Western Blot、原位杂交等基本技能。

 

 18

发育生物学

早期胚胎发育

 张建

 jianzhang84@

 理学博士学位, 受过正规研究训练

 

 19

细胞生物学(含神经细胞生物学)

逆向信号转导对神经发育的调控机制

 刘佳佳

 jjliu@

 专业技能: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和生物化学

背景要求:细胞生物学和/或小鼠遗传学研究背景。

 

 20

遗传学或

发育生物学

小分子RNA代谢途径的机理研究

小分子RNA对水稻发育的精细调控

曹晓风

 xfcao@

具有水稻相关研究经历的申请者将优先考虑。
 

 

21

遗传学

小麦品质与抗病的分子遗传学

张相岐

 xqzhang@

熟练掌握小麦储藏蛋白或抗病基因克隆、功能分析、遗传转化等相关技术。

 

22

遗传学

植物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细胞与分子生物学机制

张相岐

 xqzhang@

具有良好的组织化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相关工作基础。

 

 23

遗传学

分子植物--病原菌互作

 沈前华

 qhshen@

 有较为坚实的遗传学,分子生物学或生物化学基础,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过文章。具有良好的英文阅读,交流和写作能力。

 

 24

遗传学

植物与病原菌的相互作用

 唐定中

 dztang@

 具有良好的遗传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基础

 

 25

发育生物学

主要以果蝇、小鼠为模式动物,研究生殖细胞发育及人类不育相关分子机制。

 王朝晖

 zhwang@

具有生物学相关博士学位;具有扎实的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等方面的训练,具有较强的中英文阅读和写作能力。以第一作者发表过SCI论文。

 

 26

生物材料

纳米医用材料

 戴建武

 jwdai@

 具有生物学相关博士学位和良好的生物材料及纳米医用材料的研究经历。具有较好的英文听说能力,并能熟练地阅读专业文献及有较强的中英文写作能力。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过SCI论文。

 

 27

 

遗传学

植物分子遗传学

李家洋

 yhwang@

 具有生物学相关博士学位;熟练掌握分子生物学相关技术,具备较好的生物化学基础,并具有蛋白质分离、纯化及蛋白复合体分离的研究经历。具有较好的英文听说能力,并能熟练的阅读专业文献。有较强的中英文写作能力,以第一作者发表过SCI论文。

 

 28

遗传学

分子育种或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李家洋

 yhwang@

具有生物学相关专业博士学位(遗传育种专业优先考虑),具有较坚实的遗传学基础和较丰富的水稻育种经验,并掌握基本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具有较好的英文听说能力,并能熟练的阅读专业文献。有较强的中英文写作能力,以第一作者身份在核心刊物上发表过研究论文。

 

 29

水文地质专业

地下水数值模拟

杨永辉

 yonghui.yang@

 申请者需取得地下水专业博士学位,并有从事地下水数值模拟的研究经历,年龄35周岁以下。至少用英文发表过1篇学术论文,具有较好的专业基础和科研技能。

 

 30

遥感专业

ET的遥感估算

 杨永辉

 yonghui.yang@

 申请者需取得遥感专业博士学位,并有从事遥感蒸散估算的研究经历,年龄35周岁以下。至少用英文发表过1篇学术论文,具有较好的专业基础和科研技能。

 

 

 31

 

遗传学或植物病理学

 

水稻抗病的分子机理

 

朱立煌

 

 lhzhu@

 

具有植物分子遗传学和植物病理研究经历的申请者将优先考虑。

 

 

32

植物基因工程

植物基因沉默机理相关研究

朱桢

zzhu@

具有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基础和经验,以自主研究工作内容在国外生物学主流刊物发表过至少1篇研究论文,具有较好的英语水平。

 

33

植物基因工程

植物基因沉默机理相关研究

朱桢

zzhu@

具有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基础和经验,以自主研究工作内容在国外生物学主流刊物发表过至少1篇研究论文,具有较好的英语水平。

 

 

 

 

 

二、招收条件

    1、取得生物学、医学、农学、生态学和化学等相关博士学位;

    2、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富有团队精神,热衷于生命科学研究并具有吃苦耐劳精神;

    3、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和训练,以及符合招收学科要求的相关研究经历;
    4、具有较强的中英文写作能力及较好的英文听说能力,并能熟练的阅读专业文献;

    5、身心健康、四十周岁以下;

    6、在职人员在站期间须脱产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三、入站及在站期限

    1、全年1-12月均可办理入站手续。

    2、在站期限一般为2年,特殊情况可申请延期。

 

四、待遇

    工资按照研究所有关博士后的管理规定以及工作业绩执行,实行协议工资年薪制。非在职人员的年起薪一般为4.2万元;

    福利方面享有研究所员工的相关福利待遇、住房公积金及加入社会保险。


五、出站择业

    博士后出站去向:赴海外做博士后、留所工作、国内科研单位、医院和高校。

 

六、申请办法 

    1、在网站查阅合作导师相关信息并提交《博士后工作申请表》电子版至招收导师的邮箱;

    2、合作导师对初审通过者取得进一步联系; 

    3、合作导师向本流动站提交确定人选;

    4、流动站管理部门对申请者资格进行初审(含组织体检);

    5、指导申请者在《中国博士后》网站填报相关信息(经流动站审核通过后方可进行打印并提交材料);

    6、协助初审通过者办理网上入站手续。

     

 

 

七、提交材料 

    1、《博士后申请表》一式三份(其中至少一份为原件);

    2、本学科两位教授推荐信,一式三份(其中至少一份为原件);

    3、博士学位证书原件、复印件,或通过博士论文毕业答辩决议书(盖学位委员会章)一式三份(其中至少一份为原件);

    4、能够表明其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的成果证明(如研究论文、博士论文、专利证书及获奖等);

    5、单位对申请人的全面鉴定意见;

    6、申请在职博士后者,需单位提供同意脱产的证明;

    7、身份证原件、复印件;

    8、非在职人员须由原单位出具生育状况证明。

  

八、联系方式

    联系人: 张诚

    联系电话:010-64889577  

    电子邮件:czhang@

    研究所网址:ww***.cn[点击查看]

    通信地址:北京朝阳区大屯路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博士后流动站

    邮政编码:100101

 

附:博士后工作申请表



左手拥抱了一堆东西、 右手拥抱了另一堆东西、但是地上还有一堆东西。我想伸手再取一些,结果所有的东西都洒满了一地.. [摘自 一首古老的诗] %www.yingjiesheng.com@%
上一条: 北京义华数图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 地区相关信息>> 下一条: 北方国际合作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