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信息由武汉大学研究生就业网审核并发布(查看原发布网址),应届生求职网转载该信息只是出于传递更多就业招聘信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目的。如您对此转载信息有疑义,请与原信息发布者武汉大学研究生就业网核实,并请同时联系本站处理该转载信息。
单位名称: | 武汉音乐学院2009年度公开招聘教学、管理人员 |
单位地址: |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解放路255号(邮政编码:430060) |
单位性质: | 高等学校 |
联系人: | 付老师 |
联系电话: | 13871396105 |
联系Email: | rsc@ |
单位网址: | gs***.cn[点击查看] |
发布时间: | 2009-03-18 |
点击次数: | 207 |
招聘内容
武汉音乐学院2009年度公开招聘教学、管理人员
根据学院工作需要,对2009年度公开招聘教学、管理人员的有关情况公告如下:
一、招聘原则
公开招聘,自愿报名,严格考核,择优录用。
二、招聘的范围及基本条件
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音乐院校教师及管理人员基本素质的高等院校2009、2008届优秀毕业生。
三、岗位、名额及具体条件(见附表1)
四、报名
报名时间:2009年1月21日至4月12日
报名方法:
在武汉音乐学院校园网主页(ww***.cn[点击查看])通知公告栏中下载《武汉音乐学院公开招聘教学、管理人员基本信息登记表》(见附表2);将填好的表格递交(邮寄、或先发送e-mail)到学院人事处,同时提交本人有效身份证复印件、历年成绩单复印件、获奖材料、论文及作品复印件(原件考试报到时查验)。邮寄报名的时间以当地邮戳为准(应聘材料恕不退还)。
五、资格审查
人事处根据招聘条件进行资格审查,并通知符合招聘资格者来学院参加考核。
六、考核
考核详细安排另行通知,学院将根据岗位类别分别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力)测试。
七、聘用及聘用手续办理
根据业务考核和全面考察的情况,择优聘用。学院人事处将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和规定办理聘用手续。
八、待遇
凡正式聘用人员,按国家有关规定及学院现行福利待遇规定执行。
九、附则
此公告相关内容由武汉音乐学院人事处负责解释;如有更动,将另行通知。
通讯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解放路255号(邮政编码:430060) 传真:027-88069436
联系部门:武汉音乐学院人事处 联系电话:027-88069387 联系人:付老师(13871396105)
电子信箱:rsc@ 学院网址:ww***.cn[点击查看]
附表1
武汉音乐学院2009年度招聘计划(非音乐类)
岗位 |
名 额 13名 |
基本要求 |
艺术管理教学 |
1 |
经济学或管理学(文化艺术事业管理、文化产业管理、市场营销等方向)2009届或2008届博士毕业生,或留学国外并获得音乐工商管理或艺术管理等相关方向硕士或博士学位的归国人员;第一学历须为一类本科院校或独立设置的音乐学院、艺术学院音乐类各专业本科毕业;硕士毕业生1980年以后出生(含1980年),博士毕业生1970年以后出生(含1970年)(应聘时需提交公开发表的论文)。 |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与教学 |
1 |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09届或2008届博士毕业生并获得相应学位,且第一学历为重点普通高等院校政治学类、马克思主义理论类专业本科毕业;1970年以后出生(含1970年)。 |
辅导员 |
4 |
一类本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新闻学、汉语言文学、教育学、心理学、法律、行政管理专业2009届或2008届硕士毕业生,且第一学历为普通本科毕业;国内9所音乐学院2009届或2008届硕士毕业生(含艺术硕士),且第一学历为普通本科毕业;中共党员。 |
审计员 |
1 |
一类本科院校审计、财会专业或相关专业2009届或2008届硕士毕业生,且第一学历为一类本科院校审计、财会专业或相关专业普通本科毕业。 |
行政管理 |
1 |
一类本科院校行政管理、管理学、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2009届或2008届硕士毕业生,且第一学历为一类本科院校普通本科毕业。 |
网络管理 |
1 |
一类本科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或相关专业2009届或2008届硕士毕业生,且第一学历为一类本科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或相关专业普通本科毕业。 |
档案管理 |
1 |
一类本科院校档案学专业2009届或2008届硕士毕业生,且第一学历为一类本科院校普通本科毕业。 |
工程预算决算 |
1 |
一类本科院校工程管理、工程预算决算专业2009届或2008届硕士毕业生,且第一学历为一类本科院校工程管理、工程预算决算专业或相关专业普通本科毕业。 |
图书馆乐谱管理与采编 |
1 |
国内9所音乐学院或其他一类本科院校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音乐学理论专业方向2009届或2008届硕士毕业生(含艺术硕士),且第一学历为国内9所音乐学院或其他一类本科院校音乐类各专业普通本科毕业。 |
医师 |
1 |
一类本科院校内科、全科、五官科等专业硕士毕业生,并取得医师资格;身体健康;年龄不超过40周岁。 |
附表2
武汉音乐学院公开招聘教学、管理人员基本信息登记表
姓 名 |
|
性别 |
|
民族 |
|
出生年月 |
|
||||||||
出生地 |
|
最高学历 |
|
最高学位 |
|
政治面貌 |
|
婚否 |
|
||||||
毕业学校 及专业 |
第一学历毕业学校: 专业方向: |
||||||||||||||
最高学历毕业学校: 专业方向: |
|||||||||||||||
申请岗位 |
1、 |
2、 |
|||||||||||||
联系方式 |
住址: 固定电话: 移动电话: E-mail: |
||||||||||||||
英语等级 |
|
计算机等级 |
|
||||||||||||
个人 简历 |
|
||||||||||||||
艺术创作或理论研究情况 |
著作(论文、作品)名称(作者排序、刊物、发表时间、出版社、书刊号)及科研情况等 |
||||||||||||||
|
|||||||||||||||
艺术实践情况 |
专业比赛、音乐会或其他艺术实践活动(主办方、本人参演节目名或作品名) |
||||||||||||||
|
|||||||||||||||
社会实践情况 |
|
||||||||||||||
获奖情况 |
科研项目 |
艺术创作或理论研究 |
艺术实践 |
奖学金 |
其他 |
||||||||||
|
|
|
|
|
|||||||||||
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
|
||||||||||||||
备注:
1、请附本人有效身份证复印件、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获奖证书复印件、计算机及英语等级证书复印件、艺术创作(理论研究)或艺术实践证明材料复印件,原件考试报到时备查;
2、上述空格不够可另加附页。
单位简介
武汉音乐学院简介
武汉音乐学院是中南地区一所学科门类齐全、办学特色突出的高等音乐学府。她座落在武昌最繁华地段的解放路,东临辛亥首义纪念馆红楼,西濒扬子江,北倚黄鹤楼和长江大桥。院内绿树成荫,湖面微风拂浪,四处乐韵缭绕。
学院历史悠久,校址即原武昌两湖书院旧址。她的前身可上溯到创办于1920年的武昌艺术专科学校。1949年成立中原大学文艺学院;1951年改名为中南音乐专科学校;1958年换名为湖北艺术学院。1985年定名为武汉音乐学院。
学院1956年招收本科生,1979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1999年通过"法学"门类的二级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点,并正式招生。
学院学科专业目录调整前有七个硕士学位授予点,新的学科专业目录下达后,对应调整为两个硕士学位授予点。
学院现有在职教职工447人。其中,教师274 人。教师队伍中,现职教授22人,副教授91人,共113人。
学院现有作曲、音乐学、民族器乐、钢琴、管弦、声乐、舞蹈等7个系,音乐教育学院以及研究生部、社会科学部、成人教育学院、附属中学、附属小学、音乐研究所、计算机音乐实验中心等教学科研单位;2003年6月被定为湖北省"人文社科基地"之一。
学院有良好的教学科研条件。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特别是"九五"期间和"十五"前两年的快速发展,固定资产大幅度增加。校园占地面积已达183.2亩,校舍建筑面积9.2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资产值1000万余元。图书馆藏书23万余册及唱片、音带、像带5万多张(盒)。学院建有电化教学中心,计算机音乐实验中心、音乐声学实验室、数码录音棚。学院还建有悬挂楚曾百钟且具有一流音响效果的编钟音乐厅等。
学院的教育质量和办?б嫒找嫣岣撸?1956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79年开始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至今已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音乐艺术人才。不少已毕业的本科生、硕士生,已成为音乐、艺术院校的教授和副教授,文艺团体的一级或二级艺术家,以及音乐研究机构和新闻媒体的中坚力量。
学院在学科建设中,始终围绕着"一个窗口"(学报《黄钟》,它以严肃的思想性、深刻的理论性和高品位的学术性,继续成为全国8种音乐类中文核心期刊之一,作为武汉音乐学院的一个学术窗口,它已成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之一,被《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两个拳头"("东方交响乐团"、"中华编钟乐团")、"三个方向"(计算机音乐理论、作曲技术理论、民族音乐理论)、"四个重点"(作曲、民乐、音乐学、钢琴四个重点学科)、"六个中心"(计算机音乐实验中心、许忠钢琴艺术中心、中国音乐考古中心、林耀基小提琴艺术中心、中国道教音乐研究培训中心、音乐声学实验室)这种学科建设上的布局开展工作,使学院学科建设在上质量、显特色、创品牌、出效益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的进展。
学院省级重点"音乐学"学科,立足于音乐基础课理论研究,注重音乐与科技联姻,传统与现代结合,使多个研究方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努力实现科研成果向教学转化,促进学科建设的健康发展,使这个学科不仅在湖北省而且在全国同类学科中居于领先地位。
学院在科研工作中承担并完成了一批国家级和省部级的重点项目,如编撰《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湖北卷》、《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的部分条目;《聂耳全集》和《洗星海全集》部分作品定谱录音的工作、《全国中、小学生音乐欣赏曲库》音带32盒及《曲库欣赏指南》2册等。目前,我院在计算机与作曲、演奏的结合,多媒体音、像、谱的自动生成、转换,作曲技术理论课程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的开发,作曲技术理论学术数据库、民族音乐文化与宗教音乐的研究方向,已出版专著12部,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四十余篇,其中,曾侯乙编钟乐学、律学的研究成果,被国内外同行专家誉为"重大发现"和"有新的突破";奥地利维也纳大学音乐学院院长菲德迈致公函明确提出:这些成果是中国古代音乐研究的新曙光,归根结底对世界音乐史的研究有重大影响。我院的道教音乐方面的研究成果,除在内地,还在我国中国香港地区及日本、法国学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学院还依靠自身的学术实力,主办了两届"武汉国际编钟研究学术会议"、两届"全国和声学学术报告会"、两届"全国中、青年作曲家新作交流会"和全国高等音乐、艺术院校的视唱练耳、长号、圆号、单簧管学术会议。学院的教师经常出席国际国内各种学术会议,提交、发表的论文受到与会专家的极大关注。
学院广泛开展国内外的学术交流活动,已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英国、法国、德国、奥地利、乌克兰、白俄罗斯等国家的音乐艺术院校建立了校际交流关系,相互间的往来、讲学、演出交流活动不断,每年学院派出一些师生出国留学进修、访问讲学、演出比赛。
学院重视师生的艺术实践活动,成立东方交响乐团、中华编钟乐团、民族室内乐团、合唱团和附中艺术团、附小艺术团,其中中华编钟乐团与国际著名音乐家谭盾、马友友合作,曾在美国、英国、法国以及中国香港、北京、上海等地演出;东方交响乐团先后在我国北京、上海、安徽、湖南、大连等演出;2002年,还承担了在湖北省人民政府和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的"中国新春音乐会",先后在德国法兰克福"世纪大厅"和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上成功演出,展示了中国古老文明和传统文化,展示了中国作曲家在交响音乐创作领域的成果,展示了中国优秀青年歌家、演奏家的风采,均获得各界人士的好评。
学院十分重视师生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坚持开展以"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为重点的基本道德规范教育。以师生艺术实践为特色,开展多项校园文化活动,经常组织师生深入省、市、工厂、大专院校、社区、以及劳动教养管理单位参加演出。积极开展"文明系、处"和"文明教研室"的评比表彰活动,推动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入发展。自1999年至今,连续两届获得"省级文明单位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