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信息由重庆人事人才网审核并发布(查看原发布网址),应届生求职网转载该信息只是出于传递更多就业招聘信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目的。如您对此转载信息有疑义,请与原信息发布者重庆人事人才网核实,并请同时联系本站处理该转载信息。
为充实教师队伍,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促进教育事业又快又好发展,经县政府研究同意, 2009年重庆市秀山高级中学校面向社会公开选调一批高中教师。为使选调工作顺利开展,特制定本简章。
一、选调原则
(一)坚持"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
(二)坚持注重实绩,德才兼备的原则;
(三)按照网上公开报名,统一面试、考核等程序进行的原则。
二、选调范围及对象
全国范围内(不含本县)担任高中及以上教学的在职正式教师。
三、选调条件
(一)品行端正,身心健康,遵纪守法,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二)普通师范院校及非师范院校师范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招聘岗位相应学科高中及以上教师资格证。
(三)具有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和较强的教育教学技能。
(四)有3年以上的高中及以上教育教学工作经历(2006年3月1日以前参加工作),年龄在45周岁以下(1964年1月1日以后出生)。
(五)参加工作年度考核均为称职及以上等次,未受过党纪政纪处分。
四、选调岗位
专业岗位 |
语文教师 |
数学教师 |
英语教师 |
物理教师 |
化学教师 |
历史教师 |
地理教师 |
政治教师 |
音乐教师 |
合计 |
数量 |
5 |
6 |
7 |
4 |
4 |
3 |
3 |
2 |
1 |
35 |
五、选调程序
(一)报名
⒈报名时间:2009年4月1日---4月20日。
⒉报名方式:报考人员填写《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2009年秀山高级中学校公开选调高中教师报名表》,将报名表及本人身份证、高中及以上教师资格证、毕业证、学位证、近期免冠登记照(JPG格式20k以内)制作电子文档,发送xsgjzxbgs@或xsgjzxjwc@ 邮箱。
⒊联系电话:023-76685885
(二)资格初审及复审
⒈2009年4月27日至4月30日,重庆市秀山高级中学校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回复报考人员资格初审结果。未通过资格初审者,不再进行复审、笔试等后续程序。
2.资格复审由秀山教委和秀山高级中学负责。经资格初审合格的人员,须持《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2009年秀山高级中学校公开选调高中教师报名表》、本人身份证、毕业证、高中教师资格证、职称证书及高中教育教学阶段获得的各种荣誉称号证书原件进行资格复审并带近期同底1寸免冠彩色照片2张(与电子相片一致),在2009年5月15日14:00-18:00时到重庆市第一中学校(重庆市沙坪坝区沙南街2号)科技楼进行资格复审。资格复审合格者,即发放《面试证》。
(三)面试
⒈面试时间: 2009年5月16日。
⒉面试地点:重庆市第一中学校科技楼。
⒊面试方式:说课、上课。主要考察报考人员课堂教学能力。
⒋面试内容:重庆市现行高中教材(人教版) 2009年高考《考试说明》中涉及的内容(音乐学科面试内容为学科专业技能),采取抽签的方式确定。
面试满分100分。根据面试成绩从高到低按照拟聘岗位数等额确定考核人员,若有经确认自动放弃资格者,其缺额按该岗位考生面试成绩从高到低依次等额递补。面试成绩低于60分者不能确定为考核人员。
(三)考核
由秀山教委和秀山高级中学对报考人员的思想政治表现、道德品质、业务能力、工作实绩、报考职位的适应情况、有无重大疾病史等进行审查和考核。
六、聘用及待遇
面试、考核合格者,确定为拟聘人员,按照《重庆市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实施办法》(渝府发〔2003〕37号)和《重庆市人事局关于转发〈事业单位聘用合同(范本)〉的通知》(渝人发〔2006〕68号)的有关规定办理聘用手续,聘用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待遇按国家和我市政策执行。所招聘的教师聘期从2009年8月起执行,在职人员工龄以实际参加工作时间计算,已取得的职称予以确认。在完成学校各项目标任务的情况下,聘为正高级职称岗位的教师年总收入预计平均可达10万元(含工资、福利以及教学科研经费等,下同),聘为副高级职称岗位的教师年总收入预计平均可达8万元,聘为中级职称岗位的教师年总收入预计平均可达6万元,聘为初级职称岗位的教师年总收入预计平均可达4万元。学校提供标准住房 (其中初级职称教师享有50 左右一室一厅一厨一卫的住房,中级职称教师享有70 左右二室一厅一厨一卫的住房,高级职称教师享有120-150 左右三室二厅一厨二卫的住房) ,对在重庆市秀山高级中学校工作满8年的正高级教师、工作满10年的中学高级教师、工作年满15年的中学一级教师、工作年满20年的初级教师且年度考核均为称职及以上的享有房屋终身居住权(法定继承人无继承权)。工作期满不愿继续居住的由有关部门进行房产评估,对其住房进行经济补偿后由学校收回。配偶属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在职正式人员,可按秀山委组发〔2007〕153号文件规定的调入本县工作,非在职正式人员和待业人员可由学校视情况选聘为临时工作人员或校办经济实体工作人员。
聘用人员按规定实行试用期,试用期间考核不合格者,解除聘用关系。
七、纪律要求
公开选调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作,是公开选拔优秀人才的重要渠道,要严格按照有关政策规定执行,自觉接受纪检监察部门和社会各界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要严肃纪律,防止杜绝不正之风,严禁徇私舞弊。若有违反规定或弄虚作假者,一经查实,取消其聘用资格并对有关责任人员进行严肃处理。
本简章由秀山县教委负责解释。
附件1:2009年秀山高级中学校公开选调高中教师报名表.doc
附件2:重庆市秀山县情及高级中学校简介
二○○九年三月十六日
重庆市秀山县情及高级中学校简介
一、基本县情
秀山建县于清乾隆元年(1736年),1983年成立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幅员面积2462平方公里,辖32个乡镇,总人口64万。秀山区位条件较为独特。地处渝湘黔结合部,是重庆的东南门户和张家界、乌江画廊、梵净山、凤凰古城等著名风景区的连接地带。渝怀铁路纵贯南北,渝湘高速公路横穿东西,国道319线和326线在县城交汇,是成渝经济圈连接"珠三角"和"长三角"的重要通道,西部地区承接东南沿海产业转移的桥头堡,武陵山腹地10余县的交通枢纽和人员、物资集散中心。秀山自然禀赋较为优越。有"小成都"之美誉,县境中部是武陵山区最大的平坝,面积达758平方公里。盛产优质粮油、金银花、绿茶,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中药材种植大县。已探明可开采的矿产资源有锰、汞、钒等20余种。水资源总量86.3亿立方米,年供电量可达23亿度。旅游资源有洪安边城、酉水风光、川河盖、凤凰山等。秀山文化积淀较为厚重。是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体育先进县,"秀山花灯"是国家确定的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2件文艺作品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2位体育运动员获世界冠军。县内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52.8%,境内梅江镇民族小学是重庆市唯一的苗、汉双语制教学学校。贺龙率领的红三军曾三次转战秀山,刘邓大军从秀山入川进军大西南。秀山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2008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6.7%,达到50.04亿元,增幅高于全国7.7个百分点,全市2.3个百分点;全口径财政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分别增长39.2%、52%,达到7.1亿元、4亿元。被评为全国最具区域带动力中小城市百强、全国县域经济竞争力提升速度最快的百县(市),并再次被评为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
二、学校简介
重庆市秀山高级中学校是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根据县"十一五"规划并经市教委批准新建的一所重庆市规模最大、设备设施最完善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是重庆市第一中学校对口支援的教育教学实验基地,也是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实施城乡统筹战略,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个试点工程。
学校位于秀山县城城西,濒临梅江河,公路环绕,交通便捷,至重庆主城区4小时,视野开阔,环境清幽,风景优美,是教书育人、求学成才的理想之地。
学校采取"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坚持"实用美观"的设计原则,突出"激励学习"的设计主题。新征地450亩,投入资金2亿元,修建了办公综合楼、学术报告厅、实验楼、图书馆、体育馆、体育场、师生食堂以及教师宿舍楼10栋、学生宿舍楼6栋、教学楼6栋等一流的基础设施。该校能容纳108个教学班共5400名学生,是秀山县乃至周边区县目前规模最大、设备设施最完善的高级中学。
2009年秋期,该校正式开学。开学后,学校将秉承"一切为了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按照"一流师资、一流设施、一流管理、一流教育教学质量的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的办学目标,全面落实"合格+特长"的育人模式,坚持走"树名教师、育名学生,创名学校"和"教师有特点、学生有特长、管理有特效、学校有特色"的发展之路,狠抓教学管理,健全制度,规范建设,全面形成教学管理目标化、目标管理过程化、过程管理精细化的管理模式,考核制度化、调研经常化、评议民主化、结果公开化的考核机制,奋力朝着"教育思想先进,管理机制科学,师资队伍优良,教育技术现代,学生培养优质,教学特色鲜明,校园环境优美"的全国一流名校挺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