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师范大学是四川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综合性省属重点大学,是四川省举办师范类本科专业最早、师范类院校中办学历史最为悠久的大学。学校位于四川省省会——成都市,校园面积3300余亩。现有全日制本专科学生32000余人,博士与硕士研究生近3000人。现有各类教学、科研人员近3000人,其中,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近200人,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46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60余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700余人。
四川师范大学创建于1946年,其诞生与东北大学有直接的历史渊源。抗战初期,东北大学内迁到四川省三台县办学。抗战胜利后,东北大学迁回沈阳,留川师生在东北大学校址创建了川北农工学院,1950年合并川北文学院,更名为川北大学,并迁到四川省南充市。1952年,以川北大学为主体,合并川东教育学院(原乡村建设学院)、四川大学和华西大学的部分专业,组建四川师范学院,1956年迁到成都现址。1964年,原成都大学(现西南财经大学)数理化三系并入我校。1999年,原煤炭部成都煤炭干部管理学院并入我校。1985年,经原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更名为四川师范大学。2006年,学校被教育部评为本科教学优秀单位。
建校以来,我校先后涌现出了以著名墨学家伍非百、我国社会学和民俗学的创始人之一李安宅、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刘绍禹、楚辞学专家汤炳正、文献学专家屈守元、训诂学专家刘君惠、凝聚态物理学专家赵敏光、拓扑学专家刘旺金、非线性分析专家丁协平为代表的一批知名专家。学校拥有一支发展潜力大、学缘结构好、学历结构合理、爱岗敬业、艰苦奋斗的教师队伍,其中先后有9人获“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和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42名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17名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专家,50余名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和后备人选及四川省杰出青年学科带头人计划人选,7名四川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个国家级本科教学团队,5个省级本科教学团队。他们的学术贡献和教书育人的业绩享誉海内外,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历经60多年的建设,我校已发展成为文理渗透,理工、经管结合,师范与非师范并重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学校现有2个国家级基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和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27个学院,64个本科专业。1979年被批准为全国首批硕士授权单位,2006年被批准为博士授权单位,现有中国古代文学和基础数学2个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同时还拥有国际汉语、艺术、体育、工商管理(MBA)、教育等5个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学校现有4个省重点建设项目学科,2个省重点一级学科,17个省重点学科,8个省部级研究机构和重点实验室,16个省级本科人才培养基地,3个国家级及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9个国家特色专业,4门国家精品课程和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6个省级特色专业,51门省级精品课程,17 门省级重点建设课程,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所有20余年历史的“校中校”——四川师范大学美育学校。学校生源遍及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和港澳地区及台湾省。
“十五”以来,我校的科研工作成效显著,共承担了各类科研项目150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863”、“973”等项目近100项,省部级项目290余项,综合科研经费24000万元,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励89项,出版专著、教材809部,发表论文9400余篇。同时,学校狠抓教学改革,3项成果2009年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奖。学校图书馆是四川省第三大图书馆,现有藏书280余万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1.5亿余元。
学校设有四川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四川省高校干部培训中心、四川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四川省教师资格认定指导中心、四川省教师网络联盟管理中心和四川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检测中心等省级培训机构。
四川师范大学是四川省高校对外交流中心之一,也是国家教育部批准的具有招收华侨、港澳地区及台湾省学生资格和接收澳门地区保送生的高等院校,已同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院校建立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关系。目前我校不仅培养各类层次的境外留学生,还拥有各类层次、不同国别的中外联合培养项目。
目前,全校师生员工团结和谐,朝气蓬勃,正在为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为把我校建设成国内知名,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而奋斗。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
数字媒体艺术系人才需求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数字媒体艺术系主要培养具备较强的数字媒体艺术、动漫与游戏创作、数字媒体与游戏软件开发技能的复合型人才,能在新闻传媒、影视、宣传、广告、游戏动漫、设计等公司和各类文化传播机构从事相关工作。
现本系因发展需要,面向社会招聘游戏设计开发及动漫设计方向的人才,从事本科教学及科研工作。
1、游戏设计开发专业教师
需求专业(或研究方向)包括:计算机应用技术、虚拟现实与数字游戏、分布式虚拟环境与建模、人工智能与数字游戏、虚拟现实与可视化、实时三维图形图像与压缩技术、三维传真技术等。
要求:
熟练掌握java、java3D;
熟悉C、C ;
具备数据库知识;
有java3D、X3D教学或工作背景者优先。
2、动漫设计专业教师
需求专业包括:影视制作、导演、动画、视觉传达、新媒体艺术、艺术设计等。
要求熟练掌握各相关软件的应用与维护。
以上职位要求硕士及以上学历,重点院校毕业生优先、博士优先。
热爱教师行业,能够独立承担两门以上专业课的讲授、辅导、答疑和批改作业工作。
有相关教学或工作背景者优先。
用人方式为校聘,五险一金,年终奖另计。
个人履历附照片,详细说明研究方向、项目经历、主修课程及成绩,附件主题格式为“姓名 学校 专业 学历”;学历、专业不符者请勿投递简历。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静安路5号254信箱,邮编610066
联系人:孙老师;电话:028-84760285;
电子邮箱:hr_vcvr@,dma_h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