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简介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是江苏省主管,江苏省人民政府和中国气象局共建的全国重点高校,是江苏省“十一五”重点建设的15所大学之一。学校坐落在六朝古都南京,前身是中国气象局1960年创建、素有“中国气象人才摇篮”美誉的南京气象学院,1978年被确定为首批全国重点大学,2000年划归江苏省主管,2004年更名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6000多人,专任教师近1000人,三分之一以上具有高级职称。学校占地2189亩,校舍总建筑面积65万多平方米。拥有国内大气科学类文献最齐全的图书馆,馆藏纸质文献139万册,中外文电子图书和电子期刊137万种,年订阅纸质中外文期刊1792种。学校现有国家级水平气象台、部省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制造业研究院、江苏省网络监控工程中心、南京中美合作遥感实验室、江苏省高校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及建设点等50多个教学科研机构,省级产学研基地及校内外教学实践基地100多个。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具有完整的学士、硕士、博士教育培养体系,并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有大气科学学院、应用气象学院等18个学院(部),48个本科专业。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坚持特色发展,打造大气科学“学科特区”,大气科学学科水平位居全国前列,在国际上具有较大影响。建成了以大气科学为核心,以信息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为重点,理、工、管、文、经、法、农、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和省部级重点学科22个,博硕点基本涵盖学校本科专业。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坚持育人为中心,秉承“艰苦朴素、勤奋好学、追求真理、自强不息”的校风和“明德格物、立己达人”的校训,坚持出国、考研、技能培养的“三个导向”。建校以来,已培养各类优秀毕业生五万余人。他们以“踏实、肯干、能干”的优良素质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赞誉,不少校友已成为国内外著名的科学家及相关部门领导,他们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中央部委领导及世界气象组织高级官员等,全国气象领域70%的技术骨干毕业于我校。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一贯重视科技创新,长期参与国家气象领域重大项目的研究工作,是我国气象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学校科技实力增长迅速,科研到帐经费、课题项目数和科研获奖数翻番式增长,2009年科技经费达到1.53亿元。学校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近千项,获得国家级一等奖在内的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奖100多项,荣获世界气象组织Norbert Gerbier-Mumm奖、国际光学工程学会科学成就奖等国际性大奖多项。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坚持国际化办学理念,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15个国家的36个高校和科研院所签署了交流与合作协议。学校设有“世界气象组织区域培训中心”,已为120个国家和地区培养气象高级管理及业务骨干1000多名。高质量地承办了世界气象组织第十届气象教育与培训大会等一批重要国际会议。具有招收“中国政府奖学金”留学生资格,各类全日制在校留学生数百人。2009年11月9日,与巴哈马学院共建的孔子课堂在巴哈马学院揭牌成立,学校成为江苏第五个创办孔子学院(课堂)的大学。
今日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正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开放发展、联合发展,跨越发展、争先进位,为把学校建设成为一流特色重点大学而努力奋斗。
我校于12月17日参加武汉洪山体育馆的研究生专场招聘会,届时敬邀各位应聘者前去应聘
联系方式:025-58731143 朱老师 Email:rsc@
地址:南京市宁六路219号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人事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0-2011学年各院部人才需求计划汇总统计表
院部名称 需求专业或方向 院部上报引进人数 合计 备注
大气科学学院 大气科学类 10 16 博士,高级职称优先
海洋科学类 3
水文气象 3
大气物理学院 大气物理学、大气化学 4 17 博士
卫星气象、雷达气象、激光探测、遥感资料处理与分析 8 卫星气象(教授1名,博士1名)、雷达气象(教授1名,博士1名)、激光探测(教授1名,博士1名)、遥感资料处理与分析(教授1名,博士1名)
高电压与绝缘、电磁兼容、电气工程 5 或电气工程类强电专业博士
应用气象学院 应用气象学 6 10 学科带头人1,博士教授1,博士副教授1,博士3
农业资源与环境 4 学科带头人1,博士教授1,博士副教授1,博士1
遥感学院 定量遥感、遥感信息工程 4 14 高级职称优先
地理信息系统 4 高级职称优先
人文地理、自然地理 3 高级职称优先
测绘科学与技术 3 高级职称优先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环境科学 2 17 学科带头人
环境工程 2 博士
化学 2 学科带头人
生态学 3 学科带头人或博士
大气科学(环境方向) 4 博士
给水排水工程 4 博士
计算机与软件学院 高性能计算 5 15 博士
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 5 博士
信息安全 5 博士
信息与控制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1 21 博士1人(本科、硕士和博士基本一致,本科最好为211和985大学)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2 学科带头人1人,博士1人(本科、硕士和博士基本一致,本科最好为211和985大学)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1 博士1人(本科、硕士和博士基本一致,本科最好为211和985大学)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2 博士副教授1人,博士1人
电力电子技术 3 学科带头人1人,博士副教授1人,博士1人
电工理论 2 学科带头人1人,博士1人
高电压与绝缘技术 3 学科带头人1人,博士 教授1人,博士1人
电机与电器 3 学科带头人1人,博士 教授1人,博士1人
测试计量技术与仪器 3 博士
系统理论 1 学科带头人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信息工程系 3 14 博士,高级职称优先
电子科学与技术系 2
电子信息工程系 5
通信工程系 4
数理学院 空间天气学或高能天体物理和太阳活动区物理方向 1 25 学科带头人,博士,教授,45岁以下
空间天气学或高能天体物理和太阳活动区物理方向 1 博士
光电成像技术 3 博士,教授,45岁以下的学术带头人和以科研为主的985高校博士
光电子材料与元器件 1 以科研为主的985高校博士,要求本硕博士为材料专业
运筹学与控制论 1 教授或45岁以下的学术带头人
运筹学与控制论 2 博士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1 教授或45岁以下的学术带头人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2 博士
计算数学 2 博士
基础数学 2 博士
固体力学 1 教授
固体力学 2 博士
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 1 教授
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 2 博士
工程力学 1 教授
工程力学 2 博士
公共管理学院 行政管理 2 5 博士,高级职称优先
环境法学 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1
思想政治教育 1
经济与管理学院 会计学、财务管理 3 18 1名教授(学术带头人),2名博士
信息管理、信息系统、计算机应用 3 学科带头人1,博士或副教授2
国际贸易学 1 学科带头人(教授)
人力资源管理、应用心理学 2 1)985高校毕业、博士学历、科研成果突出;2)希望引进学科带头人1名
物流管理、物流工程 2 教授或博士
企业管理 2 博士
金融学或金融工程研究方向 2 博士
产业经济或产业经济、信息管理或计算机应用、工业工程或管理工程 3 博士
语言文化学院 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2 13 共4人。要求35岁以下博士或40岁以下副教授或教授
英美文学 1
翻译 1
现代汉语 1 共3人。要求35岁以下博士、副教授或40岁以下教授、博士
文艺学 1
对外汉语 1
日本文学 2 共4人。要求年轻博士或副高、正高
日本语言 2
德语 1 共2人。要求优秀硕士。
朝鲜语 1
传媒与艺术学院 动画 2 4 硕士及以上
数字媒体艺术 2 博士硕士各一人
体育部 体育类专业 2 2 博士
高教所 高等教育学 2 2 博士
合计 193 193
我校于12月17日参加武汉洪山体育馆的研究生专场招聘会,届时敬邀各位应聘者前去应聘
联系方式:025-58731143 朱老师 Email:rsc@
地址:南京市宁六路219号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人事处
|